1.为啥「村超」等民间赛事这么火爆?

2.如何看待体育项目在民间的发展?

3.为什么篮球有很多的人打,但是在国际上成绩却不好?

为啥「村超」等民间赛事这么火爆?

民间篮球联赛的目的-民间篮球协会申办流程

贵州“村超”最近又火出了圈。在“村超”球场上,一脚远距离任意球直接破门,让村超赛事一度成为微博热搜词条。

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的网友问要门票不?有的网友还感慨,并且还上升到中国足球的问题……

这原本只是村民的业余活动,为啥这么火爆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春“村超”:

其实,它就是目前火爆全网的贵州乡村体育赛事——榕江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被大家简称为“村超”。

这是一场奇特的“球赛”,是一场村与村对决的,没有高额奖励,也没有高额工资待遇的球赛。他们的身份也是五花八门:有卖鱼的、送外卖的、拧钢筋的……都是各行各业的打工人聚在一起。有人为了参加比赛,还特意请假从千里之外赶回老家,与村里乡亲们组队。

这次“村超”现场氛围的火爆程度,前来解说的前央视评论员韩乔生回忆说,当晚,他与当地足球教师、足球爱好者一起爬上铁,坐在球场边的高架台上为观众们解说。场面的规模和氛围真的是出乎预料,太火爆,太接地气了!

当地村民约定俗成,把每周六定为超级星期六乡村足球之夜,并且6月的第一个周六的“村超”,就吸引了近5万名观众到场观看,可以说是场面宏大。

榕江县县长徐勃也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榕江38.5万人口中有接近5万人喜爱足球会踢足球。这个人数,想想都觉得了不起吧,一个县城5万人喜欢足球,这是什么样的概念,群众参与度高,自然就火爆了。

除了人数多,活动也很接地气,土气十足。比赛前,各村代表队着民族盛装、肩挑土特产、吹着芦笙、跳起舞蹈和球员一起入场。极具当地特色的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民族服饰展示,在球场刮起了“最炫民族风”。

对于“村超”的火爆,专家也给出了意见,体育营销专家、北京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除了大的时代背景,也有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传播的作用——乡村管理者主动推广意识和社交媒体主动传播结合,使得乡村赛事借助社交媒体火爆走红。

是啊,前有“村BA”,后有“村超”,其实不止贵州有乡村篮球、乡村足球,就连福建、广东、广西和宁夏也都发展得不错,人们都“动”起来了。

民间赛事的火爆说明了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农民们慢慢的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再是打麻将嗑瓜子唠闲磕来打发时间了,而是积极组织体育运动,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奔头了。生活好了,运动起来了,寿命长了~

如何看待体育项目在民间的发展?

这个夏天,比天气更火热的,就要数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台江县举行的篮球比赛了。这一最初发自于民间的篮球赛事,几乎在一夜之间,从国内火到了国外,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与此同时,“村BA”的叫法也跟着流行了起来。乡村露天环境、草根篮球赛、不够专业、没有明星……这样的比赛究竟是如何火起来的?当它成为当地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又如何看待体育项目在民间的发展?

“村BA”火爆出圈

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在一年一度的“六月六吃新节”这天,却因为一场篮球赛,火爆网络。没有顶尖球员、没有电子大屏、没有专业宣传团队,也没有横幅标语,只有这一块乡村篮球场。最近名声大噪的“村BA”,就在这里举行。

参赛队员 杨昌义:我们都是业余的,平时上班,下班就打打球。篮球对我们来说就是爱好,虽然不是职业的,但我们心理都有一种梦想,就是登上更大的舞台,展现我们的水平。

继“村BA”火爆之后,台盘村的篮球场,从7月30日至8月2日,也迎来了新一轮为期4天的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比赛规则、球员资格审查、赛场氛围烘托,全部由当地群众自行组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1市15县,每个市县派出1支队伍,共计16支篮球队。参赛队员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22岁以上,本地农村户口。

16支队伍抽签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第一名胜出后进行交叉排位赛。四天27场比赛,没有主客场,但是设有专业裁判。与CBA一样,单场比赛也为四节。

观众 杨天燃:我之前看网上的直播,知道这里没有凳子,我就自己带了一个,而且到现在我不敢走,我就怕走以后没有位置了。

8月2日晚十点半,最激动人心的决赛,在黎平队和凯里队之间展开。现场更是盛况空前,甚至附近的房顶上、山坡上,都站满了闻讯赶来的球迷。最终,黎平县代表队以102比85击败凯里市代表队,获得此次“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黔东南州决赛冠军。

比赛颁奖,冠军一头黄牛,亚军两只羊,季军两只小香猪。

截至8月2日,“村BA”的比赛暂时告一段落了,就在很多人还感到意犹未尽的时候,惊喜来了。贵州台江县特别邀请了佛山市顺德区的篮球队要进行4场“交流赛”。今天(9日)的“重头戏”就是广东顺德男篮和贵州台江男篮的比赛。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文雪:因为疫情的原因,现场控制了人数,所以只有1万多人,同时,我们呼吁大家观看线上直播。现场除了周边村寨的人,也有湖南等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我的“村BA”,我的村

今年夏天,贵州台江县的这块球场,吸引了太多关注的目光,而外界眼中的热闹,就是当地人天天感受的“日常”,当一场场的比赛,从白天打到深夜甚至是凌晨三四点,如何看待这一项目在民间的发展?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村民 龙文发:我今年八十岁了,从小就打球,现在年纪大了打不动了,每年都要看他们运动。

一场乡村篮球赛,鼎盛时观众能达到2万多人。长期以来,在黔东南各地,每逢乡村举办篮球赛,各地的爱好者都会闻讯赶来。乡土体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甚至成了当地百姓独有的光荣传统。在比赛的间隙,当地的民族歌舞表演也在展示着地方特色文化,将民舞文化与体育文化完美融合。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苗疆艺术团舞蹈演员 张建琪:我们表演的台江特色歌舞节目,一是为了给我们的球员加油打气,二是让观众能够看到我们少数民族的特色民族文化,也让全国的观众朋友们了解到更多民族文化。

这次的“村”BA赛事中,政府和村委并没有参与其中,全靠当地乡民自己组织、自愿报名、自发聚集。而“村”BA赛事的兴起,还让当地的娱乐和体育事业得到了发展,每场比赛上万名观众的到来,也让做小生意的村民有了更多收入。

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张寿双:开赛以来,我们村里面没有劳动力的老人,也有了实际的经济收入,现在氛围那么好,如果能够持续发展,就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来创业。

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离不开完善的体育设施建设,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逐年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州级“一场两馆”,8个公共体育场、32个体育馆和12个生态体育公园。据不完全统计,全州年均举办体育赛事和活动超过500场,直接参与赛事活动人数达100万人次以上。

“村BA”让更多人爱上篮球

贵州的“村BA”火了,这在网络直播时代,看似偶然,却也必然,根据记者了解,在黔东南地区,不管哪里组织篮球比赛,都会有16岁以下的少年组比赛,有女子组比赛,还有扎根在村组的比赛。正是这些比赛,让更多人爱上篮球,也让这个项目在乡村生活中代代发展。

为什么篮球有很多的人打,但是在国际上成绩却不好?

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可以通过篮球走职业化的道路,但是运动不是优先。也是因为年纪轻轻就经历过系统训练的人不多。所以,群众基础大不代表篮球人才多。为什么中国篮球的群众基础很好,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当然,我们还是需要谈谈大众化的民间篮球对职业联赛人才培养的意义。

说起民间篮球和CBA职业联赛,总会想起大姚上任后的改革。我一直认为民间篮球氛围是有益的,直接影响联盟的发展。民间篮球当然不同于职业联赛,走职业化的道路需要比民间篮球多得多的精力和财力。但是民间篮球将是整个篮球体系和篮球文化的很好补充。

良好的篮球氛围让更多的人爱上篮球,带领更多的人走上职业化的道路。职业化是培养更多篮球人才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变得专业。我们曾经讨论过为什么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不能选出十几个人代表国家踢球,走向世界。其实不是那个。我们人口多,但是足球人口和注册足球运动员的比例并不高。篮球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在去年男篮世界杯期间从足球变成了篮球。这些原则和制造业的产业基础是一样的。没有庞大的专业人才基础,空中楼阁是建不起来的。

在深圳见过几个塞尔维亚人,一起踢球,和他们聊过天。在他们国家从事专业和半专业工作的人的比例比我们高得多。近年来,随着进入NBA人数的增加,篮球氛围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专业工作。他们国家的许多青少年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而国家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篮球训练环境。

姚明在改革计划中努力扩大年轻人才的队伍。中国虽然有3亿左右的篮球迷,但几乎没有人能跳出体校训练的老路。为此,姚明推出了“小篮球”计划,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提供小篮球及配套设施,吸引了10万名小球员,培养了近1万名少儿教练。在此之前,姚明决心要有所进步,从业余球员中选拔成员,组建3×3篮球男女国家队。最终,两队都在2018年亚运会上夺得金牌。除了天赋的硬性条件,兴趣是最好的教练。民间篮球影响人们的兴趣,引领更多人走向事业。也许这就是中国民间篮球队CBA职业联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