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共打破了几项世界纪录?

2.陆浩杰的比赛过程

3.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 为什么俄罗斯选手最后选187公斤?不选182-186之间的重量?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共打破了几项世界纪录?

伦敦奥运会举重77-伦敦奥运会举重75公斤决赛视频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共打破了5项世界纪录:

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国选手叶诗文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举重男子77公斤级的比赛,中国选手吕小军以379公斤的总成绩夺金,并打破总成绩世界纪录。

举重女子75公斤以上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周璐璐抓举146公斤, 挺举187公斤,以333公斤的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夺冠。

男子1500米自由泳,中国选手孙杨以14分31秒02打破世界纪录。

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国队以32秒422打破世界纪录。

陆浩杰的比赛过程

2012年4月11日,在福州举行的2012年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伦敦奥运会举重选拔赛中,苏达金和吕小军是本次比赛最大夺冠热门。男子77公斤级,苏达金和吕小军已经构成中国队的双保险。2011年巴黎世锦赛,苏达金获得了挺举冠军、抓举和总成绩亚军,而吕小军拿到了抓举和总成绩冠军,挺举获得亚军。

苏达金的开把为162公斤,面对杠铃,这位世界冠军非常自信,他不费吹灰之力将杠铃举起;第二次试举,苏达金挑战167公斤,比赛中他拉杠铃的高度不够,结果挑战失败;第三次试举,苏达金依然没有成功,最终他的抓举成绩为162公斤。

抓举世界纪录保持者吕小军的开把原为170公斤,正式比赛他降低了3公斤,面对167公斤的杠铃,这位世界冠军没有拉到位,发力不够充分,试举失败;之后的比赛,吕小军及时调整,并在第三次举起了172公斤的重量,这样他的抓举成绩为172公斤。

陆浩杰表现抢眼,他是第一个举起170公斤的选手。随后的比赛,陆浩杰继续强势,他举起了175公斤的重量,打破全国纪录,超亚洲和世界纪录(174公斤)。

最终,陆浩杰以175公斤夺得冠军,吕小军以172公斤获得亚军,汤飞以165公斤获得季军。

挺举比赛共有4位选手的开把为200公斤,他们分别是湖北选手田涛,江苏选手陆浩杰以及两位名将吕小军和苏达金。比赛中,田涛和陆浩杰都举起了200公斤的重量。吕小军的开把增加1公斤,面对201公斤的杠铃,他没能成功,而苏达金的开把调整为203公斤,他将随后出场。

第二次试举,吕小军再次挑战201公斤,尽管上挺有些失误,但他及时调整,稳稳将杠铃举过头顶;陆浩杰第二次试举203公斤失败;苏达金上场,他的开把调整为203公斤,遗憾的是他没能成功,第二次试举这个重量,苏达金依然失败。

第三次试举,陆浩杰尝试203公斤,他的上挺不够,结果失败,这样他的挺举成绩为200公斤,总成绩375公斤。吕小军第三次试举204公斤,但是挑战失败,这样他的挺举成绩为201公斤,总成绩373公斤。苏达金最后一次试举204公斤失败,这样他三次试举全部失败,没有挺举成绩。

田涛第二次试举要了211公斤,如果成功,将超世界纪录、打破全国纪录。遗憾的是,这位选手没能成功,而且险些受伤。随后,田涛放弃了第三次试举,最终他的挺举成绩为200公斤。挺举成绩,吕小军以201公斤夺冠,陆浩杰和田涛均为200公斤,陆浩杰体重较轻获得亚军,田涛获得第三名。

总成绩方面,陆浩杰以375公斤获得冠军,吕小军以373公斤获得亚军,田涛以365公斤获得季军。

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以上级, 为什么俄罗斯选手最后选187公斤?不选182-186之间的重量?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解说沙桐对举重项目可能不太熟悉,但是作为嘉宾主持人的张国政也犯了错误就比较说不过去了。是这样的,举重项目杠铃的重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所以所要试举重量低的选手先登台试举,基于这一前提,又由于周璐璐在抓举中落后俄罗斯选手5公斤,体重又较俄罗斯选手大,所以被迫采取+6公斤的要法,目的就是直指冠军,在周璐璐试举181公斤成功后,俄罗斯选手只能选择最低重量,即不增加杠铃片——与周璐璐之前试举相同的重量,所以说这个战术的关键就在于第一次试举,一举定输赢,一旦成功,俄罗斯选手将被我们牵着鼻子走,在其被迫试举181公斤勉强成功后,俄罗斯教练——其实就连普通观众也看得出基本就是俄罗斯选手挺举极限了,这个时候如果要一个小于187公斤的重量,他们就面临着连续试举,但是连续试举根本不可能成功,短短两分钟不足以让大级别运动员恢复调整,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周璐璐试举187公斤,同时寄希望于周璐璐试举失败,但是很不幸周璐璐极其神勇的举起了187公斤,这个时候其实比赛已经结束了,最后俄罗斯选手上去试举187公斤,只是做个样子罢了,她已经没有信心了,181公斤已经接近其训练最好成绩了估计,而在重大赛场上去尝试一个从没有尝试过的重量,并寄希望成功,那就是开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