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男足史上最佳阵容

2.丹麦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历史名将

3.钱伟长曾入选国足? 科学家和足球那些事儿!

中国男足史上最佳阵容

历史国家队足球搭档-历史国家队足球搭档排名

中国队在12强赛的表现让人心痛,很多老球迷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结果。依稀记得20年前国足进入世界杯的场面,主裁判一声哨响,比赛结束,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成为欢乐的海洋,中国球迷成为最幸福的球迷。但辉煌的时刻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就出现过一次,假如将国足近20年的球星都集中在一起,全部处于巅峰时刻,那这个阵容要比现在的国足强太多,意志力及战斗力都是亚洲顶级,完全有机会战胜现在的澳大利亚,日本和沙特队。下面看下近20年来的最佳阵容:

阵容4-4-2

守门员:江津

作为体育世家,江津从小接受了良好的训练,从国少队到国青队再到国家队一直都是主力门将。代表国足参加了98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02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和02年韩日世界杯。在02年韩日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中,江津的表现十分出色,尤其是客场对阵阿曼的比赛中扑出达比特的点球,让中国队拿下关键三分。对比现在的门将颜骏凌,江津不论是在出击时机的选择,禁区内的防守范围还是在关键比赛中的临场发挥都要高出一筹。江津在球场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尤其是在球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经常能扑出对方的必进之球,被球迷称为国足晋级世界杯的真正英雄。如果国足有江津这样有激情,有气魄的门将,比赛中最少在气势上不会被对手压制住。

替补:傅玉斌,刘云飞

左后卫:孙祥

巅峰时期的孙祥可谓是亚洲一流边后卫+世界二流边后卫。看孙祥踢球,大家很难找出他的不足,每一次插上助攻到前场都能制造出一定的威胁。本届12强赛,国足在左路可谓吃了很大的亏,日本进的那个球也就是伊东纯也利用速度突破王燊超后的传中助攻导致进球。如果这个球当时是孙祥在防守,肯定不会让伊东纯也起脚传球,从这点来看,孙祥就可以碾压任何一名现任左后卫。巅峰时期的孙祥防守稳健,进攻能力强,速度快,征战荷甲,成为埃因霍温主力左后卫,参加欧冠,夺得荷甲冠军,奥地利联赛冠军,后期回到恒大之后30余岁依然占据主力左后卫建立恒大王朝,夺得亚冠冠军。

替补:吴承瑛,李红军

中后卫:范志毅

作为中后卫,范大将军统领的国足在当时可谓让亚洲任何一名前锋都十分头疼。看下近四年的国足后防线,除了目前归化的蒋光太还有一定实力,其他几人比范志毅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范志毅身体素质出色,不仅对抗亚洲前锋绰绰有余,面对欧美前锋也不落下风,连续2年获得亚洲足球先生就是对其最大的赞誉。放眼整个亚洲,即便是现在范志毅也是亚洲顶级中后卫之一,也是中国球员能立足欧洲联赛的第一人,唯一的遗憾是范大将军没有留在英国,否则范志毅还会有更高的国际地位。

中后卫:李玮锋

大家一提到李玮锋,都会想到他火爆的脾气。作为国奥队,国家队队长,李玮锋身体硬朗,防守强悍,绝对不会让对手突破自己的防守。很多老球迷在看李玮锋的比赛都会感觉他有些鲁莽 ,但看了这支国家队之后才发现那是一种血性,敢于为队友出头,将国家荣誉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国足最需要的队长。当时由于脾气火爆,成为球队刺头,与主教练和队友矛盾突出,李玮锋最后饮恨离开国内联赛,加盟水原三星,这也成就了他亚洲最佳中后卫的荣誉称号。李玮锋最大的优点也是国内球员最缺乏的,在球场上面对任何对手,不管是落后还是领先都兢兢业业,绝不退缩。

替补:杜威,冯潇霆,张恩华

右后卫:孙继海

孙继海是国足近30年来最优秀的球员,这点或许是所有中国球迷的共识。在所有网站上,大家都不断地戏说孙继海在英超赛场上1防4的那个精彩防守,当时孙继海从中线位置回放,对手4名球员连续传球,禁区线上面对空门一脚挑射,当所有球迷都认为这球必进无疑的时候,孙继海杀了出来,在门线解围,全场所有球迷都为之欢呼,不断的呼喊着“sun!sun!sun”。这一回追半场的防守被评为英超历史上最精彩的防守之一,足以看出孙继海在英超的地位。巅峰时刻的孙继海是曼城的主力左后卫之一,那是年仅24岁,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球员,一旦没有U23政策保护,别说主力了,能否踢上球还是未知数。孙继海不仅踢过右后卫,还在曼城踢过除了守门员和前锋的其他任何一个位置,被称为真正的全能战士。

替补:王超,徐云龙,杨璞,张琳芃

后腰:李铁

李铁虽然执教国家队以自己标志性的吹头发+固执用人饱受广大球迷吐槽,但是在球员时期,李铁可谓国足最佳的铁腰。李铁的身体素质并算不上出众,比起费莱尼这样的B2B后腰也有一定差距,但是李铁在球场上有个外号“拼命三郎”。李铁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不是想金敬道,池忠国这样弱不禁风,而是主要他在就不会让任何人从他身边将球带过去。李铁巅峰时期在英超面对世界一流的攻击群,从来不退缩,经常用不惜体力的奔跑来进行亡缠绕。如果国足在后腰位置能拥有李铁这样的球员,最起码在对阵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比赛不至于连球都拿不住。作为教练的李铁,我们球迷别无他求,只希望在剩下的比赛中,李铁能培养出一个像自己一样的铁腰,为国足2026年冲击世界杯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腰:郑智

要说中国足球成就最大的球星,非郑智莫属。他在巅峰时期完全可以称得上国足的中场指挥官,比现在的吴曦强一百八十倍。要说李铁是国足最佳的防守型后腰,那郑智就是国足最全面的后腰。郑智不仅拦截能力强,而且具有出色的传球和带球突破能力,和孙继海一样,郑智可以踢除了门将以外的任何位置。在深圳,作为中场核心,带领健力宝夺冠,成为助攻王;在鲁能,他是进攻核心,有类似孔卡,奥斯卡一样的作用;在查尔顿,被改造成万金油,作为绝对主力郑智主要踢后腰,在球队缺少前锋和边锋的时候,郑智随时都可以顶上;在恒大,由于外援的存在,郑智被打造成防守型后腰以及后卫。可以说郑智不论在哪支球队,他都是让教练最信任的那名球员。大家还记得上届世界杯12强赛,国足出局后郑智的眼泪感动了多少球迷,因为大家都知道郑智退役后,国足想要出线更难了。

替补:肇俊哲,赵旭日,周海滨

左边前卫:马明宇

马明宇是西南足球崛起的代表,自从马明宇退役之后,西南足球逐渐退出国内顶级联赛前列。马明宇技术出色,视野开阔,而且有一脚任意球。马明宇作为国足队长,可谓国足非常有实力的边路球员,看看现在的边路球员,要不是就只会突破不会传球,例如刘彬彬,韦世豪之类,要不就是只会回传,像马明宇这样既有速度有会传球的球员几乎消失了。如果国足12强赛有马明宇这样的球员,武磊,艾克森还能没有进球的机会么!

替补:韦世豪,申思,邵佳一

右边前卫:蒿俊闵

年轻时期的蒿俊闵有多强,看下他在山东鲁能时期的表现就知道了。蒿俊闵出道于天津泰达,18岁成为球队主力,连续2年获得中超最佳新人称号。相比于现在的国内球员,18岁可能还在踢青年联赛,蒿俊闵已经成为中国顶级的边路球员。大家还记得3年之前,30岁的蒿俊闵传给5秒后的自己,单突李磊为队友格德斯送出助攻的那个球可以说是近10年的最佳助攻。蒿俊闵在12强赛面对日本,越南都有不俗表现,只是因为体能原因被教练组雪藏,想想如果蒿俊闵年轻10岁出战12强赛,能跟伊东纯也有的一拼。

替补:李毅,于汉超,李明

前锋:杨晨

第一次喜欢足球就是看杨晨在法兰克福的精彩表现。作为中国球员历史上进入五大联赛的第一人,杨晨没让我们失望,在第一个赛季为法兰克福打进8球成为球队的头号射手并成功帮助球队保级。效力法兰克福的4年时间里,杨晨共打入21球,成为中国球员留洋进球最多的球员。自从国足9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算赛遗憾出局之后,中国足球陷入了一片黑暗之后,但是杨晨的横空出世让中国球迷看到了希望。看看12强赛前锋的表现,武磊屡次丢单刀,张玉宁太年轻,艾克森毕竟是名归化,相比于杨晨,都是差了一大截。

前锋:高峰

高峰的特点就是速度快,突破能力强,特点类似于阿兰,在亚洲赛场上也是任何球队后卫的噩梦。高峰是国足前锋中最有特点的球员,在巅峰时期,一直被誉为中国第一前锋,亚洲第二前锋(仅次于伊朗球星阿里代伊)。想想国足在12强赛前两场比赛竟然0射正,如果能跟杨晨搭档成为现任国足的锋线组合,相信这样的锋线组合是球迷最期待的。

替补:武磊,宿茂臻,谢辉,黎兵,李金羽

不知道大家对这样的11人大名单是否满意,如果都在巅峰时期,至少能在亚洲对抗任何一支国家队,也不用跟泰国,越南,阿曼之流比赛还畏手畏脚。大家怎么看呢?

丹麦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历史名将

埃尔克耶尔

1986年,“丹麦海盗”震惊了世界杯,一对堪称经典的攻击组合浮出水面,埃尔克耶尔和劳德鲁普,这也许是丹麦历史上最著名的搭档,他们的默契和效率令人称道。在两人中,高大优雅的埃尔克耶尔还是那个时代欧洲最出色的前锋之一,他曾率领维罗纳队夺取过历史上唯一一次意甲冠军。意甲的传奇前锋

1957年9月11日,埃尔克耶尔(Preben Elkjaer-Larsen)出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19岁时在万罗塞队开始球员生涯,15场比赛打进7球。随后转战德国科隆、比利时洛克伦等队。埃尔克耶尔早年以脾气急躁著称,在加盟比利时后,得到了“洛克伦队的疯子”这个绰号,不过190场进98球的效率相当出色,后来,维罗纳队相中了他,1984年埃尔克耶尔登陆意甲。

在维罗纳的历史上,埃尔克耶尔是需要仰视的人物,他是该队最伟大的10号。在加盟该队后的第一个赛季,埃尔克耶尔就帮助球队夺取了意甲联赛冠军(84-85赛季),这也是该队历史上的唯一一次。身材高大的埃尔克耶尔在场上位置灵活,介于攻击前卫和前锋之间,他的冲刺和突破是球队得分的利器。在1984和85年,埃尔克耶尔连续2年被评为欧洲最佳前锋,而在欧洲足球先生的评选中,他在这两年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世界杯经历

世界杯是埃尔克耶尔的最高舞台,1986年,他在4场比赛中打进4球,一度助丹麦掀起惊人波澜。在小组赛对乌拉圭的比赛中,埃尔克耶尔一次次的突破防线,上演帽子戏法,6比1的比分令人为丹麦惊呼。在1/8决赛中,丹麦意外的1比5不敌西班牙,不过在那届世界杯的最佳球员评选中,埃尔克耶尔还是位列马拉多纳和西德门将舒马赫之后排名第三,而2年前的欧洲杯上,他也排在普拉蒂尼之后,在最佳评选中位列第二。

“这是我们的首次世界杯经历,在墨西哥的海拔和酷热下踢球有些困难,但我们完成了挑战,”埃尔克耶尔在回忆那届世界杯时说,“我们的那支球队参加了84、86和88年三届大赛,对于一个小国家来说,这很特别。”

1990年,埃尔克耶尔退役,2年后,他的后辈们为丹麦赢得了欧洲杯。

劳德鲁普

米歇尔·劳德鲁普,80、90年代丹麦足球的旗帜,在他的足球生涯中,曾和多名世界上最好的球员成为队友(普拉蒂尼、罗马里奥、雷东多、斯托伊奇科夫……),效力过一些最顶级的俱乐部(尤文图斯、巴塞罗那、皇马)。1994年,劳德鲁普从巴萨转投皇马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他是菲戈之前最著名的叛徒……辉煌一生已无憾

1964年6月15日,劳德鲁普(Michael Laudrup)出生在丹麦哥本哈根,是兄弟中的哥哥(弟弟布赖恩-劳德鲁普后来也成为国际球星),13岁时,阿贾克斯的球探相中了劳德鲁普,并向他发出召唤。不过父亲费恩(前丹麦国脚)和母亲洛恩认为,儿子太小,不适合过早到国外去,于是劳德鲁普留在了丹麦,在布隆德比开始了球员生涯。1982年,在自己的第一个赛季里,劳德鲁普参赛24场,打进15球,第二年14场进8球,布隆德比留不住如此引人注目的天才,1983年,劳德鲁普转会意大利尤文图斯,开始了闯荡海外的生涯。

劳德鲁普先在拉齐奥租借效力了2年,尤文图斯随后将他收回,与普拉蒂尼等人组成了强大的攻击组合。在尤文图斯,劳德鲁普拿到了意甲、欧洲冠军杯和丰田杯的冠军,获得了俱乐部赛事中所能梦想的全部荣誉。1989年,劳德鲁普转投巴塞罗那,在那里四夺西甲冠军,并在92年夺取冠军杯,1994年,劳德鲁普意外的从巴萨转投敌皇马,1年后帮助他们从巴萨手中夺走了西甲冠军,一时间,这个丹麦人成了巴萨球迷痛恨的对象,他从英雄变成了叛徒。

丹麦的英俊王子

劳德鲁普在丹麦国家队的演出始于1982年6月15日,当天正是他18岁的生日,在处子秀中,劳德鲁普就为丹麦破门,不过球队1比2负于挪威。从这一天起直到1998年7月3日世界杯负于巴西的最后一战,劳德鲁普共为丹麦出场104次,进球37个,他也是历史上为丹麦国家队出场最多的人。

1986年世界杯是劳德鲁普丹麦生涯的亮点,在小组赛中,他和埃尔克耶尔组成的攻击线锐利无比,6比1横扫南美劲旅乌拉圭震惊了世界,遗憾的是,在同西班牙的较量中,丹麦坚持的攻势足球遭到了防守反击踢法的严厉阻击,以1比5惨败。1998年,劳德鲁普第二次参加世界杯,率队4比1击败尼日利亚打进8强,后以2比3负于巴西。在劳德鲁普的世界杯生涯中,参赛两届,共出场8次打进2球。

1992年欧洲杯上,丹麦创造了夺冠的奇迹,但劳德鲁普却与之无缘。由于和当时的主教练尼尔森不和,他一度退出国家队,这也使他错过了国家队生涯中的冠军。1998年世界杯后,劳德鲁普退出了丹麦队,并在日本联赛以及阿贾克斯短暂效力后退役。

2004年,国际足联邀请贝利评出仍在世的125位足球巨星,劳德鲁普和他的弟弟均在其中。

布莱恩·劳德鲁普

布莱恩·劳德鲁普,俗称小劳德鲁普,是劳德鲁普兄弟中的弟弟,1969年2月22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有着良好的足球天赋,又受到哥哥米歇尔的指点,进步神速,1990年被评为丹麦足球先生。小劳德鲁普最初是因为有一个著名球星哥哥而为人所注意,但他很快就以出色的球技征服了球迷。1992年,丹麦国家队出战瑞典欧洲杯时,大劳德鲁普因与当时的主教练尼尔森不和拒绝为国家队出战,小劳德鲁普挑起大梁,并率队夺得冠军,上演了一出足球场上的“丹麦童话”,开创了丹麦足球的巅峰时代。1995年初,小劳德鲁普又率丹麦队夺得了第二届洲际国家杯赛冠军。在1998年世界杯上,小劳德鲁普与哥哥大劳德鲁普一起率队闯进八强,这也是丹麦足球“黄金一代”最后的辉煌。 小劳德鲁普很早就在国内扬名立万。走出国门后,他的第一站是德国,曾经在拜仁留下11个进球。1992年欧洲杯后辗转意甲,但一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1994年,小劳德鲁普来到苏格兰,在这里他达到了自己的巅峰,4年44个联赛进球,帮助流浪者队夺得三次联赛冠军,自己也成为流浪者历史最佳外援之一。其后,由于伤病影响,小劳德鲁普足球生涯一度黯淡,直到1999年,他在阿贾克斯再次崛起,表现出众,但该赛季结束后,他早早退役,告别了足坛。 在国家队,小劳德鲁普是当仁不让的丹麦足球上世纪90年代第一人。1992年,在大劳德鲁普缺阵的情况下,他一力承担起前场进攻重担,率队勇夺冠军,创造丹麦新童话。1995年联合会杯,则是兄弟联手夺冠,小劳德鲁普还以3球成为该届杯赛最佳射手。1998年更加出色,5场比赛打进2球,助攻3次,是丹麦打进8强的大功臣.

彼得·波列斯瓦夫·舒梅切尔

MBE(Peter Boleslaw Schmeichel,1963年11月18日-)是丹麦前足球运动员,于2003年4月正式退役。舒梅切尔是丹麦夺得1992年在瑞典举行的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的主力成员。司职守门员,舒梅切尔曾获选为1992及1993年的“世界最佳门将”。当年效力英格兰球队曼联时在1999年为球队同时夺得英格兰超级联赛冠军、英格兰足总杯及欧洲冠军联赛,可算是其球员生涯的高峰。

舒梅切尔在丹麦国家队的门将生涯具有传奇色彩。92年的欧洲杯,由于南斯拉夫内战被欧足联剥夺了参赛资格。正当丹麦球员准备收拾去度假的行囊时,却意外得到了顶替参加欧洲杯的通知。在没有被看好的情况下,尼尔森率领的这支球队竟然一路走到了半决赛。他们面对的是拥有三剑客的荷兰队。进攻能力出众的橙色军团一一开场就压着丹麦人。所有的射门均出现在舒梅切尔这边。彼得左扑右挡。化解了所有的进攻。随后发生了一幕对于那些有些资历的球迷一定记忆忧新。范·巴斯滕打出了一记远门吊射。正当在场的所有人以为球将跃过舒梅切尔的头顶飞入网内,甚至荷兰队替补席的所有人已经冲了出来,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球飞行的途中被一只手托了一下。高出了横梁,改变了这一美妙弧线的是舒梅切尔。顿时,场内一片安静。范·巴斯滕对于这个经典扑救也竖起了大拇指。比赛进入了点球大战。范·巴斯滕这一次无法表现出自己的大度,他成了球队的终结者。阻挡他的又是舒梅切尔,一个十分漂亮的向右倒扑。童话仍在继续,而故事的主角是舒梅切尔。

钱伟长曾入选国足? 科学家和足球那些事儿!

2016年10月,随着中国男足国家队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赛场上越来越让人失望,各种各样的判断和评论又一次占据了大众的视野:中国的“足球基因”不行;中国人不适合踢足球;搞足球对中国人没啥用...... 但作为足球的发源地,中国和足球的渊源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中国人对它的喜爱和重视也绝非那几句丧气话就能掩盖的。即使是在人们印象中“单调刻板、不爱运动”的科学家里,也有一群 “足球健将”。他们有着深深的“足球情节”,也生动地诠释着足球带给人类的积极意义。下面,就来看看他们和足球之间的趣闻轶事吧。

1. 钱伟长:曾是清华校队主力前锋,入选国家足球队

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是科学界有名的“超级球迷”,他曾入选国家队、创办大学生足球赛、资助女足队员,对足球的热爱贯穿了他的一生。

1931年, 18岁的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他身材瘦小,身高只有1.49米,是“清华历史上首位身高不达标的学生”。他师从体育家和教育家马约翰,积极锻炼身体。钱伟长尤其酷爱足球,曾是校足球队的主力左前锋,以身体灵活、速度快、脚法好著称,而清华大学足球队也是当时华北足坛的一支劲旅。1937年,他入选中国国家足球队,并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远东运动会。晚年他还颇为自得地回忆说:“那场比赛,我踢进了一个球,还穿了对方守门员一个裤裆。”

清华足球队(网络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科研任务的增多,钱伟长踢球的机会减少了。但他对足球的热爱丝毫未减。上世纪80年代他还曾请秘书帮他买门票,直接去球场看球。后来出行不方便了,就看电视转播。八九十岁的钱老从来不用秘书提醒,半夜会自己爬起来熬夜看球。

2002年钱老九十岁时,上海大学体育中心落成。这位九十岁的大学校长亲自创意举办了“钱伟长杯”上海大学生足球邀请赛,出资打造了“钱伟长”奖杯,并挥笔制定了比赛章程和规则。钱老还请上海女足把主场落户上海大学,并为食宿标准不够的客队女足贴补资金。

2、 王淦昌:足球练就的好身体让他长寿

1925年,王淦昌考入清华大学。当时的清华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规定,每天下午4点以后,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体育锻炼。王淦昌除了喜欢游泳外,还喜爱踢足球。几年的大学生涯使王淦昌练就了强壮的体魄。30年代,王淦昌出国留学,做核物理实验时,经常会接触到放射性有害气体--氡气。他的恩师居里夫人及其女儿一家都是因为吸收氡气和受到辐射,身体受损而过早离世。而王淦昌则因为大学时候练就的好身体和训练游泳时学会的长时间屏气,身体未受影响,得以长寿至90多岁。

3、 茅以升:绰号“射门猛将”

茅以升是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先驱,享年95岁。他生前体健神足,思维敏捷, 84岁还能奇迹般地把圆周率小数点后边100位,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他曾多次强调“我喜爱体育运动,因为它给予我丰富的智慧和充沛的精力,而科学的成功,则是需要人们为它付出巨大的脑力和体力的代价。”

少年时代,茅以升就积极参加晨跑、打篮球等健身活动,而足球,则是他的最爱,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射门猛将”。正是贯穿终生的健身锻炼让他得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科研,并得享高寿。正如他所说:“干什么工作都要打好基础,特别是从小打好基础。而健身的基础,则是基础的基础。”

4、 杨振宁:与邓稼先曾是足球场上的好搭档。

杨振宁与邓稼先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青年时期的杨武之,学业上进,体魄健全,每天课后他都要踢足球直到汗流浃背,晚饭之后则十分专心地上晚自修。父亲的爱好也影响了少年杨振宁。在崇德中学(现在的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杨振宁因为天资聪颖,才思敏捷被大家冠名以 “机灵鬼”,而与他形影不离的,则是以待人忠厚而赢得“邓老憨”绰号的邓稼先。两个人不仅爱在一起看书、讨论问题,也经常是足球场上的好搭挡。尤其是每当周末,他二人必然是踢出几身臭汗,才肯回家吃饭。这对学业和球场上的好搭档友情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而现在,年逾90的杨振宁仍然精神矍铄,还在做学术研究、写作、外出讲学和旅行……

除了以上的四位,我国科学界的足球迷还有很多。如,擅长守门的数学泰斗苏步青、求学时期常代表系里参加比赛的钱三强、在美参加留学生足球队的施一公等等。在他们眼里,足球不但是强健身体的工具,也是磨练意志、完满人生的好帮手。正如钱伟长所说:“……(它)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能给人以无比坚强的意志,一个人只有具备完整的人生,才会勤奋钻研、努力创新,才会有精力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