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BA中的外援基本是中锋?

2.八一队宣布退出CBA,为什么八一队从来没有请外援?

CBA中的外援基本是中锋?

篮球八一队请外援水平-cba八一外援

CBA引入外援当初的想法是为了给CBA增强观赏性,为了使CBA各队实力相近。当然了第二层意思,大家都清楚,那时八一每年都是冠军,在CBA可以说是独拨头筹。联盟为了其他球队能抗衡八一队,从而个入外援,以达到实力相当。 从近几年来看,外援确实给CBA增加了一定的观赏性。但是,我们也切实看到了这么一个事实,在CBA的任何一支球队,外援都是决定胜否的关键。(除了没有引入外援的八一)换句话说,CBA的球队中两个外援基本上就顶全队的2/3,外援发挥上佳,球队打的顺风顺水,外援不在,啥也不是。如果我们的CBA老是这么搞,恐怕想要搞出些名堂还真难。本国的球员在关键比赛场次的上场时间不及外援的一半,如何能达到锻炼本土球员的目的。其实外援真的就那么水平高吗?他们真的个个比本土球员好吗?我看也未必,你不用自己的球员,怎么知道他们不行。这一点八一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广东宏远三连冠的三年中,八一是在大郅离去,刘玉栋退役,李楠、张劲松老去的情况下。按说在这种情况下,八一的实力应该是急剧下降的。但是三年的比赛我们却看到他们两次杀入总决赛。按正常的理论是,其它各队都拥有双外援,应该是轻松搞定已经沦落的八一队,为什么结果却是八一与广东争夺冠亚军呢?这能说明外援的水平很高吗? 原因我想大家都能想到,八一一直使用全华班,即使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全国选拨球员的优势后,依然在使用着全华班。这样的结果就是能使本土的球员得到最多的上场锻炼的时间,他们就可以在比赛中承担更多的东西,这包括心理上的、技术上的、身体上的。反观其他队,则是在一节使用双外援不成还要四节三人次,这样的结果就是更加减少了自己的球员打比赛的机会,试问能力是那里来的,你不通过比赛获得,光靠训练能达到目标吗?要是真的光靠闭门造车的训练就能成功,篮协还用为了备战奥运会给男篮创造和欧州,美国球队比赛吗?那自己关上门练呗,直到练出个世界冠军来。很显然这是不现实的。要想将我们的CBA联赛搞上去,还真不能这么干。 我认为CBA完全可以借鉴一下NBA的模式,可以把球员放在市场上,俱乐部可以引入任何一个球员,只要是双方均认可的就可以。篮协应该承担的是引导,而不是管家婆的角色。这样就可以达到自然平衡。广东为什么可以在近几年直线上升,这和他们引入球员的正确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广东被称为地方八一队,指的是他们向全国各地引入球员。这样自然就会要到自己想要的人选。这就是广东这几年直线上升的原因所在。这也是广东为什么有国家队的五大国手的原因。 当然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广东同样也是过余的信任外援,导致在今年的决赛中广东1:3落后,其实我们每一个球迷都能看的出来,广东的外援不一定如的住本国的球员,但是外援的引进使他们在用人上陷入了两难境地。在常规赛和半决赛,广东每遇险情必由外援解决,这样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总认为外援是可以在所有的场合下力挽狂澜的。从而,在广东队出现了核心球员是阿联,但是领袖球员却不是阿联。这也直接导致了阿联在广东队不能充当关键先生的根本问题。可以说,从实力上阿联有实力为广东力挽狂澜;从能力上阿联也可以担当领袖的角色。但是,事实却成了这个样子。是不是我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外援的存在导致了正处于上升期的阿联没有得到更大的空间的提升。换句话说是不是外援坏了我们本土球员的成长呢。 基于以上原因,我想我们的CBA联赛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放弃外援呢,或者是在使用外援的时间上加以限制一下呢。

八一队宣布退出CBA,为什么八一队从来没有请外援?

曾经的八一队是大家比较喜欢的篮球队,他们大多数都是军人出身,所以技战术了得。但随着CBA的商业化,所有球队都请了外援,而八一队因为体制关系并没有请外援,加上一些优秀球员的退役,现在的八一队战绩不好。

1、老牌强队八一男篮大家是非常熟悉的,比如王治郅、李楠等。

八一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八一队自建队以来 ,就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训练,形成勇猛顽强,敢打敢拼,团结协作的战斗作风和注重防守、快速、准确、内外结合的技战术风格。而八一队曾经连续蝉联八届冠军。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同时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2、八一队由于军队体制原因,球员是现役军人,所以无法引进外援。

CBA不断商业化,而八一队由于体制关系,一直没有引进外援,这让他们失去了竞争力,连续多年垫底,随着王治郅一批人退役,八一队新人迟迟挑不起大梁,加快了八一队被淘汰的速度。

3、八一适应社会,退出CBA,重新组建或许也是一种好的趋势。

重新组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越来越商业化了。或许能进一步放开了人们的手脚,让捆绑在松绑中消失,对这个队以后的发展、生存、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就当前CBA联赛的“八一队”赛况来看,改革已是势在必行,不动大手术治疗,就很难再有辉煌成就。

也许这是好事,体制一改全盘皆活,看变动能否成为今后发展的添加剂,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