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奥运会决赛对手-邓亚萍与北京奥运会
1.历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都是谁?
2.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邓亚萍是如何战胜陈静的?
3.邓亚萍在第26届奥运会与谁夺冠?当时赛况如何?
4.面对让球她果断拒绝,八年后不敌邓亚萍否认让球质疑:我尽力了
历届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都是谁?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陈静:
决赛陈静3:2李慧芬特点:打法凶狠,反手弹击,借力反弹,弧圈球结合快攻。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邓亚萍:
决赛邓亚萍3:1乔红特点:速度快,打法凶狠。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邓亚萍:
决赛邓亚萍3:2陈静特点:速度快,打法凶狠。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王楠:
决赛王楠3:2李菊特点: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张怡宁:
决赛张怡宁4:0金香美特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多拍能力极强,防守强悍。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张怡宁:
决赛张怡宁4:1王楠特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多拍能力极强,防守强悍。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李晓霞:
决赛李晓霞4:1丁宁特点:横拍,力量大,旋转强。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丁宁:
决赛丁宁4:3李晓霞特点:下蹲式发球,左手横拍,两面反胶。
乒乓球项目是从1988年第二十四届汉城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的,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一直是十分出色的,几次都包揽了所有的金牌。
1988年汉城奥运会:
中国队的陈静在决赛中击败队友李惠芬,成为了奥运历史上第一位乒乓球女单冠军。
随后的男子、女子双打比赛中,中国队的陈龙灿/韦晴光、韩国队的梁英子/玄静和分获冠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邓亚萍在获得女单冠军后便开启了属于她的“乒乓时代”。
女双方面邓亚萍与乔红的组合力压群芳,获得了最后的冠军,同时也成就了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双冠王”的优异成绩。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
女单冠军则仍是上届冠军邓亚萍获得。
男子双打上孔令辉与刘国梁获得金牌,被称为“乒坛双子星”,邓亚萍/乔红继续蝉联了女子双打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
女单冠军则是王楠获得。
双打比赛中,王励勤/闫森与李菊/王楠分获冠军。此次奥运会中国队成为大赢家,包揽了四枚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
女子单打被大魔王张怡宁取得。
男女双打冠军被马琳/陈杞和王楠/张怡宁包揽。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作为东道主的中国队包揽了四枚金牌,马琳、张怡宁获男女单打冠军。
由于赛制改革,团体赛取代了双打比赛,马琳/王皓/王励勤和郭跃/张怡宁/王楠组成的男女团体横扫对手,获得了最后的冠军。此届比赛开始,中国队开始称霸奥运会乒乓球项目。
2012年伦敦奥运会:
山东队输送的李晓霞也在女单比赛中霸气夺冠。
男女团体的冠军得主仍是中国队,男团:马龙/王皓/张继科;女团:丁宁/郭跃/李晓霞。
2016年里约奥运会:
女单(丁宁)以及男女团体四枚金牌。
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继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历史第五度在单届奥运会上包揽乒乓球项目的四块金牌。男团:张继科、马龙、许昕;女团:李晓霞、丁宁、刘诗雯。
扩展资料:
北京时间8月18日上午,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各项比赛全部结束,中国乒乓球队力克对手,包揽男单、女单、男团、女团四金。下面我们回顾一下中国乒乓球队在里约奥运会上的摘金历程。
8月11日 女单决赛 丁宁4-3李晓霞
丁宁以4-3战胜队友、卫冕冠军李晓霞,夺得冠军,成就自己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的单打大满贯,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0金。
乒球女单决赛 丁宁摘金
在这之前,丁宁、李晓霞在预选赛中双双强势晋级。1/4决赛中,丁宁4-0胜德国选手韩莹、李晓霞4-0胜中华台北选手郑怡静,晋级四强。半决赛中,丁宁4-1胜朝鲜选手金宋伊、李晓霞4-0胜日本选手福原爱,会师决赛。
8月12日 男单决赛?马龙4-0张继科
马龙以4-0战胜队友、卫冕冠军张继科,夺得冠军,成就自己在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的单打大满贯,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1金。
乒球男单决赛 马龙夺冠
在这之前,马龙、张继科在预赛中双双强势晋级。1/4决赛中,马龙 4-0胜尼日利亚选手阿鲁纳、张继科4-1胜日本选手丹羽孝希,晋级四强。半决赛中,马龙4-2胜日本选手水谷隼,张继科4-1胜俄罗斯选手萨姆索洛夫,两人顺利会师决赛。
8月17日 女团决赛 中国队3-0德国队
中国队(李晓霞/丁宁/刘诗雯)3-0横扫德国队(韩莹/索尔佳/单晓娜),强势夺冠,三盘比分分别为3-0、3-0、3-1,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7金。
乒球女团决赛 中国队摘金
之前的比赛中,中国队在首轮比赛中3-0速胜东道主巴西队,晋级八强。1/4.决赛中,中国队3-0战胜朝鲜队,半决赛3-0横扫新加坡队,顺利晋级决赛。
8月18日 男团决赛 中国队3-1日本队
中国队(马龙/许昕/张继科)3-1强取日本队(丹羽孝希/水谷隼/吉村真晴),四盘比分分别为3-0、2-3、3-1、3-0。此场队日本队的较量中,在中国队第一盘领先的情况下,日本队水谷隼在第二盘3-2胜许昕拿下第二盘。紧接着中国队连胜2盘扭转局势夺冠,摘得中国代表团里约奥运会第18金。
乒球男团决赛 中国队夺冠
之前的比赛中,男团在首轮3-0力克尼日利亚,晋级八强。1/4决赛中,中国队3-0英国强势晋级。半决赛中3-0战胜韩国,晋级决赛。
人民网-里约奥运会乒乓球项目落幕 中国队包揽四金
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邓亚萍是如何战胜陈静的?
进入女子单打决赛的两位选手,一位是中国的邓亚萍,一位是中国台北队的陈静。7月31日下午,决赛开始,第一局和第二局,邓亚萍顺利的以大比分2比0领先。第三局,邓亚萍打得不太放得开,结果以20比22输掉了这一局。然而,顽强的陈静在后两局中奋力扳平,第四局,邓亚萍也负于陈静。第五局,张指导提醒邓亚萍:“抓住对方想赢、紧张的心理,发长球、打快攻。”于是,邓亚萍集中思想,贯彻意图,一鼓作气,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手,以21比5的悬殊比分锁定胜局。最终,邓亚萍拿下了最后一局。邓亚萍在一场比意志比球艺、扣人心弦的乒乓球女单决赛中,以3比2力克中国台北队的陈静,蝉联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
邓亚萍在第26届奥运会与谁夺冠?当时赛况如何?
邓亚萍是第二个乒乓球奥运会女单冠军,在她的前面还有陈静。有意思的是,当1996年乒乓球第三次出现在奥运会上的时候,女单决赛恰好在前两次的冠军之间进行。只是,陈静所代表的队伍已经由中国队变成了中国台北队。
这种比赛对于邓亚萍来说并不好打,她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对手,而且对手比任何一个韩国或者欧洲选手更了解她。
邓亚萍很轻松地赢下了前两局,然后又输回去两局,就在观众们认为一场生大战即将上演的时候,陈静突然对局面失去了控制。邓亚萍以遥遥领先的大比分赢下决胜局,成为一名完美的奥运会乒乓球冠军。
面对让球她果断拒绝,八年后不敌邓亚萍否认让球质疑:我尽力了
在中国女乒的 历史 上,曾经有这样一位运动员,她在18岁的时候才进入到国家队,然而,在进入到国家队两年之后,她就获得了奥运会的女单冠军,这也是国乒首个奥运会单打冠军。
然而,她在奥运会夺冠后,并没有成为像后来的邓亚萍王楠那样的****,反而是在夺冠后的第三年就宣布退役。当时的她年仅23岁。
更加离奇的是,她在退役之后,辗转去了中国台北,并代表中国台北队参加国际比赛,并成为中国女乒最强的对手。
她就是国乒首个奥运冠军得主陈静。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88年汉城奥运会,年仅20岁的陈静毛遂自荐,在一次队内投票选举奥运会参赛人选的时候,陈静勇敢地在调查表上写下一行字:为什么不启用年轻选手?
陈静的勇气打动了教练组,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刚刚进入到国家队才两年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的勇气,敢于主动要求参加奥运会,再加上,当时陈静的实力在队内也确实名列前茅,最终,陈静为自己争取到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当时的陈静年仅20岁,比现在的孙颖莎还年轻。是当时三位参加奥运会单打中最年轻的运动员。
汉城奥运会,获得单打参赛资格的三名运动员分别是焦志敏、李惠芬和陈静。
三个人也发挥非常稳定,顺利打进了奥运会的女单四强,四强中唯一的外协会选手是捷克运动员赫拉霍娃。
年仅20岁的陈静在半决赛面对的是一场外战,她将迎战捷克选手赫拉霍娃。
但是教练组却对陈静有点不放心,担心年轻的陈静不是赫拉霍娃的对手,于是为了增大夺冠的几率,教练组安排另外一场半决赛,焦志敏和李惠芬的比赛,由焦志敏让球给李惠芬。
理由是焦志敏在新德里世乒赛不敌赫拉霍娃,而李惠芬此前对赫拉霍娃曾经取得过五战全胜的不败战绩。
焦志敏不敢不服从教练组的命令,她知道如果不听从教练组的命令,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毕竟何智丽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就这样,焦志敏不得不让球给李惠芬。
却不料年轻的陈静在半决赛中,干脆利索地战胜了赫拉霍娃,也闯进了女单决赛。
按说,决赛将在两名中国选手之间进行,无论谁夺冠,都是为国争光,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不会再有让球的事情发生,却不料,教练组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居然再次要求陈静在决赛中让球给李惠芬。
教练组给出的理由是陈静年仅20岁,完全有机会在四年后,再次在奥运会争夺冠军,而当时的李慧芬已经25岁了,四年后很难再有机会争夺冠军了。
可是,教练组怎么就没有想到,焦志敏也已经25岁了,四年后也同样没有机会争夺冠军了啊!
面对教练组的这一要求,陈静断然选择了拒绝,在决赛中各凭本领吧!
决赛中,陈静发挥强势,打得更加积极主动,最终,陈静以3-2的比分击败了李惠芬,获得了汉城奥运会的女单冠军。这也是国乒 历史 上首个奥运会单打冠军!
然而,夺冠后的陈静回国之后,尽管没有像何智丽那样被公开批斗,但是公然违抗教练组领导的命令,还是使得陈静处处遭到排挤,先是自己的主管教练被调离,随后陈静又没有获得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参赛资格。
面对这样的打压排挤,陈静无奈之下只得宣布退役。
退役后的陈静辗转到了中国台北,开始代表中国台北队参加国际比赛。
1993年,刚刚复出三个月的陈静,就打进了世乒赛的女单决赛,而这一年,中国女乒却没有一个运动员打进世乒赛半决赛。而邓亚萍更是早早出局。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已经离开国乒五年的陈静,代表中国台北队再一次参加了奥运会的比赛,她在半决赛击败了乔红,职业生涯第二次打进了奥运会的女单决赛。
陈静决赛的对手正是一代乒坛女皇邓亚萍,这也是新老奥运冠军之间的争夺。
邓亚萍开局发挥强势,连下两局,大比分2-0领先。
但随着陈静适应了邓亚萍的进攻节奏,陈静很快就发起了反击,连扳两局,将比赛拖入到决胜局。
此时场上的形势变得紧张起来,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然而,决胜局中,陈静在2平之后突然间状态全无,最终以5-21 的悬殊比分输掉了比赛,直到邓亚萍获胜那一刻,教练组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而这场比赛,也被很多球迷质疑,认为陈静是在决胜局中主动让球给了邓亚萍,因为陈静毕竟是从国乒走出去的运动员,她毕竟终究还是要回来的。
面对让球的质疑,陈静断然选择了否认,陈静表示:我只能说,我尽力了!
事实上,陈静曾经说过,我从来没有要和中国队队员拼的念头,我没有带着复仇的想法去对抗中国队队员,绝对没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