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巴西主教练邓加的详细资料

2.巴西足球甲级联赛的巴甲参赛球队

3.郑和纪念馆的机构简介

4.美洲足球先生是谁?

5.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求巴西主教练邓加的详细资料

米美洲对阵达伽马-米美洲对累体育比分预测

现任巴西队教练邓加详细资料

邓加(Carlos Caetano Bledorn Verri, Dunga,1963年10月31日—),前巴西国家足球队防守中场球员及现任巴西国家队的教练,曾经以队长身份协助巴西夺得1994年世界杯冠军

职业球员生涯出道

邓加出生于巴西的阿雷格兰,他效力的第一间俱乐部是位于出生地的国际体育会,在球队的第一年,邓加就协助俱乐部赢得阿雷格兰省联赛冠军,其后,邓加加盟了圣保罗省的科林蒂安和山度士,并于哥连泰斯中取得圣保罗省联赛锦标,在效力山度士一年后,邓加成为了华斯高,为俱乐部中夺得里约热内卢省联赛的冠军杯。

转战欧洲

随后,邓加转战欧洲,他效力的首间欧洲俱乐部就是意大利的比萨,在上阵23场联赛中,取得两球进球,而他出色的防守技巧得到众多俱乐部的垂青,在比萨一年后,邓加有了新的班主—当时意甲的佛罗伦萨,在“紫百合”效力期间,邓加曾受意甲班霸尤文图斯青睐,但交易却因费伦天拿索价过高而告吹。直至1992年,邓加加盟了另一支意甲俱乐部佩斯卡拉,但碍于队友质素参差,邓加并未能替俱乐部取得好成绩,最终,邓加于1993年到德国继续他的足球生涯。

然而,邓加在德国依然未有特别的成果,在斯图加特的两季,邓加上阵53场联赛,取得7球入球,却没有夺得任何一项欧洲或本士的锦标。

日本联赛

其后,邓加转会日本职业足球联赛的磐田喜悦,先后赢得联赛及联赛杯冠军,同时获选成为联赛最佳球员。1999年,邓加返回母会国际体育会,球季结束后,邓加宣布退役。

国家队生涯出道

在国家队方面,邓加为国家队取得的首个锦标是1983年的世青杯,当时,巴西以1:0击败阿根廷,翌年,邓加代表巴西参与1984年OLYMPIC的足球项目,为国家队取得一面银牌,5年后,邓加与队友参与1989年于巴西举行的美洲国家杯,协助巴西第4度夺得冠军。

第一次世界杯

次年,邓加随队到意大利参与1990年世界杯决赛周,在当届赛事中,巴西尽管在分组赛三战三胜,但在十六强中却以0:1被有马勒当拿及肯尼基亚压阵的阿根廷淘汰,邓加于该场赛事中曾以一记插水式头锤攻门,惜因中柱弹出而未能改写战果,这次的出局结束了邓加第一次的世界杯之旅。

第二次世界杯

1994年世界杯,邓加一直是球队的必然正选,并于十六强对美国的赛事开始取代中场莱尔,成为球队的队长。他在国家队中无论在防守助攻或是攻击的表现也非常出众,被人称为“全能中场”,同时邓加又能为队友提高士气,被视为国家队晋身决赛的功臣。在7月17日的决赛中,巴西和意大利对赛,在加时后仍然以0:0言和,在互射点球中,意大利先主射,巴里斯射失,其后,巴西的白兰高攻入,到第三轮,巴西的山度士射失,而意大利攻入,比数为2:2,第四轮中,意大利的马沙路主射点球,被泰法路扑出,随后,邓加攻入,在第五轮中,意大利必须攻入,否则,冠军得主就会拱手让人,结果,罗伯特·巴乔射失,巴西在24年后再度赢得大力神杯,邓加成为夺冠的功臣之一。邓加该届世界杯出色的表现,更令他成功入选了当届世界杯的最佳阵容。

美洲国家杯冠军

1997年,邓加继续代表巴西参与美洲国家杯,在对哥伦比亚的分组赛取得一球入球,助国家队晋身决赛,最终赢得冠军。

第三次世界杯

翌年在法国举行世界杯,邓加第三度出席世界杯,在半决赛中再次在最后一轮的互射点球中攻入点球,淘汰荷兰,晋身决赛,在决赛中,巴西以0:3败于法国,赛后,邓加宣布退出国家队。

教练生涯

2006年7月,邓加接任国家队教练的职位,他第一场所带领的赛事是于8月对挪威的友谊赛。

名誉

南里奥格兰德省联赛冠军:1982年, 1983年, 1984年

南美20岁以下足球锦标赛冠军:1983年

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冠军:1983年

圣保罗省联赛冠军:1984年

里约热内卢省联赛冠军:1987年

美洲国家杯冠军:1989年, 1997年

世界杯足球赛冠军:1994年

史丹尼杯冠军: 1995年

日本职业足球联赛: 1997年, 1998年

日本联赛杯:1998年

洲际国家杯: 1997年

J联赛年度最佳球员: 1997年

巴西足球甲级联赛的巴甲参赛球队

排名 名称 1 科林蒂安 2 瓦斯科·达伽马 3 弗卢米嫩塞 4 弗拉门戈 5 科里蒂巴 6 国际队 7 费古埃伦斯 8 圣保罗 9 博塔弗戈 10 桑托斯 11 帕尔梅拉斯 12 格雷米奥 13 戈亚尼恩斯竞技 14 米内罗竞技 15 巴伊亚 16 克鲁塞罗 17 塞阿拉 18 帕拉纳竞技 19 美洲米内罗 20 阿瓦伊

郑和纪念馆的机构简介

太仓郑和纪念馆,位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始发港——刘家港(今太仓市浏河镇),假座于郑和历次出航前,率水军将士朝拜妈祖的历史遗址“天妃宫”内。

浏河“天妃宫”始建于北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元代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移建于现址,距今880年,是江南最古老的、最久负盛名的、最具独特历史价值的妈祖庙。1949年建国后天妃宫收回国有,199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天妃宫具有明代建筑的特色,结构古朴典雅,两层殿宇高十余米,楠木梁柱、木刻廊坊、砖雕洞门、碑刻长廊、石板甬道、树木葱郁,气势轩昂。

纪念馆 展厅分为上下二层。下层大厅正中是一座3米高的郑和手握航海图的座像,环墙是三幅巨型磨漆壁画《鹏起浏江》,画面反映了当年郑和下西洋时的壮观场面。二楼展厅展示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有关资料和历史遗物。郑和从公元1405—1433年,历时28年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葡萄牙达伽马到印度海岸早92年。郑和每次下西洋所率随员28000余人,率舟200多艘,其中包括宝船、座船、战船、马船、粮船等,形成庞大的船队,行程13万海里,历经亚非37国,成为历史上时间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航海之最。

郑和七下西洋写下了世界航海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是睦邻友好和平之举。同时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与各国交往,进行文化和经济交流。

美洲足球先生是谁?

美洲足球先生

南美洲足球先生的评选开始于1971年,最初是由委内瑞拉的《世界报》组织评选的。从1986年起,乌拉圭的《民族报》(又称《国家报》)也开始组织南美洲年度足球先生的评选,并开始颁发年度最佳教练员奖项。而由《世界报》组织的足球先生评选也一直进行到1992年。

由委内瑞拉《世界报》组织的评选的美洲足球先生名单如下:

1971 埃杜阿尔多·贡萨尔维斯·德-安德拉德·托斯塔奥(巴西/克鲁塞罗)

1972 泰奥菲洛·库比里亚斯(秘鲁/利马联盟)

1973 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贝利(巴西/桑托斯)

1974 埃里亚斯·菲格罗亚(智利/巴西国际)

1975 埃里亚斯·菲格罗亚(智利/巴西国际)

1976 埃里亚斯·菲格罗亚(智利/巴西国际)

1977 阿图尔·安图内斯·科因布拉·济科(巴西/弗拉门戈)

1978 马里奥·肯佩斯(阿根廷/西班牙巴伦西亚)

1979 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阿根廷青年人)

1980 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博卡青年)

1981 阿图尔·安图内斯·科因布拉·济科(巴西/弗拉门戈)

1982 阿图尔·安图内斯·科因布拉·济科(巴西/弗拉门戈)

1983 苏格拉底·索萨·奥利维拉(巴西/科林蒂安斯)

1984 恩佐·弗朗西斯科利(乌拉圭/阿根廷河床)

1985 胡里奥·塞萨尔·罗梅罗(巴拉圭/巴西弗卢米嫩塞)

1986 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意大利那波里)

1987 卡洛斯·巴尔德拉马(哥伦比亚/卡利体育)

1988 鲁文·帕斯(乌拉圭/阿根廷竞赛俱乐部)

1989 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意大利那波里)

1990 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意大利那波里)

1991 加布里尔·巴蒂斯图塔(阿根廷/博卡青年/意大利佛罗伦萨)

1992 迭戈·马拉多纳(阿根廷/西班牙塞维利亚)

由乌拉圭《民族报》组织的评选的美洲足球先生名单如下:

1986 安东尼奥·阿尔萨曼迪(乌拉圭/阿根廷河床)

1987 卡洛斯·巴尔德拉马(哥伦比亚/卡利体育)

1988 鲁文·帕斯(乌拉圭/阿根廷竞赛俱乐部)

1989 何塞·加马·奥利维拉·贝贝托(巴西/瓦斯科达伽马)

1990 拉乌·阿马里拉(巴拉圭/奥林匹亚)

1991 奥斯卡·鲁杰里(阿根廷/贝莱斯萨斯菲尔德)

1992 拉伊·索萨·奥利维拉(巴西/圣保罗)

1993 卡洛斯·巴尔德拉马(哥伦比亚/竞技青年人)

1994 马尔库斯·莫莱斯·卡福(巴西/圣保罗)

1995 恩佐·弗朗西斯科利(乌拉圭/阿根廷河床)

1996 何塞·路易斯·奇拉维特(巴拉圭/阿根廷贝莱斯萨斯菲尔德)

1997 马塞洛·萨拉斯(智利/阿根廷河床)

1998 马丁·帕勒莫(阿根廷/博卡青年)

1999 哈维尔·萨维奥拉(阿根廷/河床)

2000 罗马里奥·德索萨·法里亚(巴西/瓦斯科达伽马)

2001 胡安·罗曼·里克尔梅(阿根廷/博卡青年)

2002 何塞·萨特尔尼诺·卡多佐(巴拉圭/墨西哥托卢卡体育俱乐部)

2003 卡洛斯·特维兹(阿根廷/博卡青年)

2004 卡洛斯·特维兹(阿根廷/博卡青年)

2005 卡洛斯·特维兹(阿根廷/科林西安)

2006 马蒂亚斯·费尔南德斯(智利/科洛科洛)

2007 萨尔瓦多·卡瓦涅斯 (巴拉圭/墨西哥美洲队)

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哥伦布——意大利;达伽马——葡萄牙;麦哲伦——葡萄牙;迪亚士——葡萄牙 。

1、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意大利的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1451年8月或10月生于意大利热那亚,1506年5月20日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哥伦布年轻时就是地圆说的信奉者,是曾经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的崇拜者,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

2、瓦斯科·达·伽马葡萄牙航海家,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生于葡萄牙锡尼什,卒于印度科钦。青年时代参加过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战争,后到葡宫廷任职。

3、麦哲伦是葡萄牙人,1496年参加葡萄牙国家航海事务厅工作。他热爱航海事业,但是,十几年之后,一无成就,他意识到自己在国内已经没有前途了。1517年10月20日他毅然离开葡萄牙来到了西班牙。1518年3月18日,晋见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叙述了自己的计划。

4、迪亚士出生于葡萄牙的一个王族世家,青年时代就喜欢海上的探险活动,曾随船到过西非的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扩展资料

1、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当时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抬头,各欧洲王国开始经济竞赛,纷纷通过建立贸易航线和殖民地来扩充财富。哥伦布的向西航行到达东印度群岛的冒险性计划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

尽管哥伦布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是莱夫·埃里克松),但哥伦布的航海带来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持续的接触,并且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这些对现代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

2、瓦斯科·达·伽马 ,出生于葡萄牙锡尼什,葡萄牙航海家、探险家,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青年时代的达·伽马参加过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战争 ,后到葡宫廷任职 。

1497年7月8日受葡萄牙国王派遣,率船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经加那利群岛,绕好望角,经莫桑比克等地,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卡利卡特?。同年秋离开印度,于1499年9月9日回到里斯本。

伽马在1502~1503年和1524年又两次到印度,后一次被任命为印度总督。伽马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 ,主要通过这条航路。这条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开端。

3、斐迪南·麦哲伦于1480年出生于葡萄牙北部波尔图的一个没落的骑士家庭。10岁时他的父亲将他送进王宫服役,他后来担任王后的侍童。

1496年,他被编入国家航海事务所,1505年参加了葡萄牙第一任驻印度总督阿尔梅达的远征队。先后跟随远征队到过东部非洲、印度和马六甲等地探险和进行殖民活动。这段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

4、迪亚士,于1487年7月从里斯本出发,率领两条各载100吨的双桅大帆船,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驶去。1488年3月12日,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名字。

以及葡萄牙盾形纹徽、十字架等等,以纪念这一发现。1488年12月,船队在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航行之后,安全回到里斯本。这是葡萄牙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突破。

百度百科-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百度百科-瓦斯科·达·伽马

百度百科-斐迪南·麦哲伦

百度百科-巴尔托洛梅乌·缪·迪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