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蹴鞠的问题

2.男士西装的礼仪

3.网球四大满贯是哪四大

蹴鞠的问题

德国国家队正装照-德国国家队正装照片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与“中庸”,多数情况下的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溯源

[编辑本段]

《史记》和《战国策》最早记录了足球运动的情况。《史记》和《战国策》记载都表明,在当时的齐国故都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成熟的游乐方式,而且在民间广为盛行。齐宣王于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断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历史时期,在齐国故都临淄城足球活动就已广泛开展。蹴鞠已发展成一种民间盛行的体育和娱乐活动项目。

秦统一六国后,蹴鞠运动一度沉寂。西汉建立后,又复兴盛。汉朝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不仅在军队中广泛展开,而且在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西京杂记》上就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他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层,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于是,刘邦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新城,刘太公和刘温也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这才心满意足。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战国时期,足球是城市下层人民喜爱的娱乐活动,到了西汉初年,足球也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一般的人们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蹴鞠”。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很喜欢观看蹴鞠运动。《汉书》记载,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的“鸡鞠之会”,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可见,在西汉时期,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

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代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汉代曾有人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把《蹴鞠二十五篇》列为兵书,属于军事训练的兵技巧类,可惜后来失传了。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不过他的经历却很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球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唐代在制球工艺上有两大改进: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充气的球,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个发明。据世界体育史记载,英国发明吹气的球是在十一世纪,比我国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时间。

唐代的球体轻了,可以踢高。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从足球技术来说,是一种发展:而间接对抗,从体力训练来说,却是足球运动的一个退步。

由于球体轻了,又无激烈的奔跑和争夺,唐代开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的,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唐代诗人王建有一首《宫词》说在寒食节这一天,的伎女以踢球为乐。唐太宗、玄宗都爱看踢足球,当时球门是“树两修竹,络网于上,以门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唐代不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

不仅皇帝宫中有这样的习俗活动,民间也有。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中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可见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诗中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踢球习俗的普遍。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诗人陆游在《春晚感亭》诗中描写过这个情景:“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又《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

有比赛就有球星。当时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如果你读的古书多,大概已经猜到了:恶少年。更出挑的是唐代的若干皇帝,例如唐文宗,常常爬上一个“勤政楼”去居高临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这场景可真够讽刺的,比起列祖列宗,市井气重了不少。当然,也不只是他一个人如此,等到几代之后的唐僖宗,自己就变成了一个恶少年,亲自蹴鞠斗鸡,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温逼迫着从长安搬迁到洛阳的路上,六军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军或者恶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着他,可见感情深厚。中唐以后的军队当中,本来就有不少是恶少年,平日间就在街上蹴鞠斗鸡的。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小说虽然在人物事迹和性格上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高俅因踢球而发迹,告诉了我们这样两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是喜爱踢球的,有些人本身爱踢球,有些人爱看踢球。宋徽宗赵佶是个足球迷,他看了宫女踢足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上海博物馆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

宋代制球工艺比唐代又有提高,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足球规格要“碎凑十分圆”。这样做成的球当然质量是很高了。当时手工业作坊制作的球,已有四十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制球工艺的改进,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而制球手工业的发展又反映了社会需要量的增加。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也可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到了元代,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记述了男女对踢足球的情景。但这种男女对踢,已不是双方寻求自身的娱乐,而是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他人欣赏。萨都刺《蹴鞠》散曲中说:“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可见踢球和歌舞一样,都是宴会上的伎艺。“占场儿陪伴了英豪”的妇女,大都是“谢馆秦楼”、“鸣珂巷里”的“绝色婵娟”,可见踢球成了娱客的手段。踢球娱乐的社会性已大大缩小,它不再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也不再是宴会上的节目,而是和放荡行为相联系的娱乐。

《明史》上记载,拥兵三吴、称兵割据的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一种赌具)、蹴鞠,拥妇女酣宴。”可见踢球已和*乐连在一起。所以,朱元璋称帝之后,传下圣旨,严厉禁止军人踢球。朱元璋的圣旨只能禁止军人踢球,但并不能改变足球的娱乐性质。被称为明代社会百科大全的小说《》中,有一段描写西门庆在丽春院看李桂姐踢球的事:西门庆吃了一回酒,出来外面院子里先踢,又教桂姐与两个圆社踢。“一个捎头,一个对障,拗踢拐打之间,无不假喝彩奉承。”上述描写,也很能表明明代踢球的娱乐性质。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足球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我国古代的蹴鞠活动,自战国起经历了几千年,在汉、唐、宋时代,曾经象彗星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辉;后来,投入清代社会的水中,只留下一点泡沫,终于暗落了。

艺术特色

[编辑本段]

蹴鞠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蹴鞠比赛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有球门的蹴鞠比赛又可分为双球门的直接竞赛和单球门的间接比赛。双球门的直接竞赛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于军事练兵。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

在专门的竞赛场地--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单球门间接比赛是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

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开展得最为广泛,有一人到十人场户等多种形式。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传承意义

[编辑本段]

流行了数千年的蹴鞠的兴衰,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变化、新陈代谢的历史规律。跨越时间上的历史距离,消亡的古代蹴鞠又在兴盛的现代足球中获得新生。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先生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足球博览会上向世界正式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山东淄博被正式确认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布拉特再次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临淄是足球的故乡,不仅是你们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是所有喜欢足球、喜欢世界杯的人的自豪。”

2006年4月,作为德国世界杯的一部分,德国汉堡足球博物馆正式开馆,向观众展示丰富的足球历史文化,包括作为足球起源地的灿烂的中国蹴鞠文化。

蹴鞠历史轶事

[编辑本段]

第一个因踢球名垂史册的人

西汉时期的项处是第一个因足球而名垂史册的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名医淳于意为项处看病,叮嘱他不要过度劳累,但项处不听,仍外出踢球,结果呕血身亡,这也使得项处成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个狂热“球迷”。

蹴鞠位置分工的形成

汉代蹴鞠是训练士兵的手段,制定了较为完备的体制。如专门设置了球场,规定为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两端各设六个对称的“鞠域”也称“鞠室”,各由一人把守。场地四周设有围墙。比赛分为两队,互有攻守,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决定胜负。

经过汉代的初步流行,唐宋时期蹴鞠活动达到高潮,甚至出现了按照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唐代蹴鞠已有多种方式,有比赛巅球次数的“打鞠”,有场地中间挂网、类似网式足球的“白打”,有多人参与拼抢的“跃鞠”,还有了设立球门的比赛,这种方式每队有一定人数和固定位置,规定队员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踢,不能移动。

史上第一份首发名单

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这恐怕是历史上的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了。

第一个因踢球而当官的人

施耐庵的《水浒全传》中,写了一个由踢球发迹当了太尉的高俅。小说虽然在人物事迹和性格上作了夸张,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实。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男士西装的礼仪

西装是一种国际性服装,穿起来给人一种彬彬有礼、潇洒大方的深刻印象,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正式场合,也是商务人士必备的服饰之一。下面我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1、西装的款式

1按西装的件数来划分

①套装西装:两件套上装和下装,三件套上装、下装、西装背心;②单件西装;

2按西装的钮扣来划分

①单排扣西装1粒、2粒、3粒;②双排扣西装2粒、4粒、6粒;

注:单排扣2粒和双排扣4粒最为正规,较多地用于隆重、正式的场合。

3按适用场合不同来划分:①正装西装;②休闲西装;

2、西装的衬衫

与西装配套的衬衫应为“正装衬衫”。一般来讲,正装衬衫具有以下特征:

1面料:应为高织精纺的纯棉、纯毛面料,或以棉、毛为主要成分的混纺衬衫。条绒布、水洗布、化纤布、真丝、纯麻皆不宜选。

2颜色:必须为单一色。白色为首选,蓝色、灰色、棕色、黑色亦可;杂色、过于艳丽的颜色如红、粉、紫、绿、黄、橙等色有失庄重,不宜选。

3图案:以无图案为最佳,有较细竖条纹的衬衫有时候在商务交往中也可以选择。

4领型:以方领为宜,扣领、立领、翼领、异色领不宜选。衬衫的质地有软质和硬质之分,穿西装要配硬质衬衫。尤其是衬衫的领头要硬实挺括,要干净,不能太软,或满是油迹斑斑,否则最好的西装也会被糟蹋。

5衣袖:正装衬衫应为长袖衬衫。

6穿法讲究:

a.衣扣:衬衫的第一粒钮扣,穿西装打领带时一定要系好,否则松松垮垮,给人极不正规的感觉。相反,不打领带时,一定要解开,否则给人感觉好象你忘记了打领带似的。再有,打领带时衬衫袖口的扣子一定要系好,而且绝对不能把袖口挽起来。

b.袖长:衬衫的袖口一般以露出西装袖口以外1.5厘米为宜。这样既美观又干净,但要注意衬衫袖口不不要露出太长,那样就是过犹不及了。

c.下?:衬衫的下?不可过长,而且下?要塞到裤子里。我们经常见到某些服务行业的女员工,穿着统一的制式衬衫,系著领结,衬衫的下?却没有塞到裤裙中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很不正规的感觉。

d. *** 西装外套只穿衬衫打领带仅限室内,而且正式场合不允许。

3、领带

领带是男士在正式场合的必备服装配件之一,它是男西装的重要装饰品,对西装起著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所以,领带通常被称作“男子服饰的灵魂”。

1面料:质地一般以真丝、纯毛为宜,档次稍低点就是尼龙的了。绝不能选择棉、麻、绒、皮革等质地的领带。

2颜色:一般来说,服务人员尤其是酒店从业者应选用与自己制服颜色相称,光泽柔和,典雅朴素的领带为宜。不要选用那些过于显眼花俏的领带。所以,颜色一般选择单色蓝、灰、棕、黑、紫色等较为理想,多色的则不应多于三种颜色,而且尽量不要选择浅色、艳色。

3图案:领带图案的选择则要坚持庄重、典雅、保守的基本原则,一般为单色无图案,宜选择蓝色、灰色、咖啡色或紫色。或者选择点子或条纹等几何图案。

4款式:不能选择简易式领带如“一拉得”;

5质量:外形美观、平整、无挑丝、无疵点、无线头、衬里毛料不变形、悬垂挺括、较为厚重

6打法讲究:

a.注意场合:打领带意味着郑重其事。

b.注意与之配套的服装:西装套装非打不可,夹克等则不能打。

c.注意性别:为男性专用饰物,女性一般不用,除非制服和作装饰用。

d.长度:领带的长度以自然下垂最下端即大箭头及皮带扣处为宜,过长过短都不合适。

领带系好后,一般是两端自然下垂,宽的一片应略长于窄的一片,绝不能相反,也不能长出太多,如穿西装背心,领带尖不要露出背心。

e.结法:挺括、端正、外观呈倒三角形

4、西裤

1因西装讲究线条美,所以西裤必须要有中折线。

2西裤长度以前面能盖住脚背,后边能遮住1厘米以上的鞋帮为宜。

3不能随意将西裤裤管挽起来。

5、皮鞋和袜子

1皮鞋

首先,穿整套西装一定要穿皮鞋,不能穿旅游鞋、便鞋、布鞋或凉鞋,否则是会令人发笑的,显得不伦不类。

其次,在正式场合穿西装,一般穿黑色或咖啡色皮鞋较为正规。但,需要注意的是,黑色皮鞋可以配任何颜色的西装套装,而咖啡色皮鞋只能配咖啡色西装套装。白色、米**等其他颜色的皮鞋均为休闲皮鞋,只能在游乐、休闲的时候穿着。

2袜子

穿整套西装一定要穿与西裤、皮鞋颜色相同或较深的袜子,一般为黑色、深蓝色或藏青色,绝对不能穿花袜子或白色袜子。在国际上,很多人把穿深色西装白袜子的男子戏称为“驴蹄子”,认为是没有教养的男子的典型特征。

另外,男子袜子的质地一般以棉线为宜,长度要高及小腿部位,不然坐下后露出皮肉,非常不雅观。

6、西装的扣子

西装的扣子有单排扣与双排扣之分。单排扣有1粒、2粒、3粒;双排扣有2粒、4粒和6粒。

单排扣的西装穿着时可以敞开,也可以扣上扣子。照规矩,西装上衣的扣子在站着的时候应该扣上,坐下时才可以敞开。单排扣西装的扣子并不是每一粒都要系好的:单排扣1粒的扣与不扣都无关紧要,但正式场合应当扣上;2粒的应扣上上面的一粒,底下的一粒为样扣,不用扣。3粒扣子的扣上中间一粒,上下各一粒不用扣。

双排扣的西装要把扣子全系上。双排扣西装最早出现于美国,曾经在义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很流行,不过现在已经不多见了。现在穿双排扣西装比较多的应当数日本了。

西装背心的扣子。西装背心有6粒扣与5粒扣之分。6粒扣的最底下的那粒可以不扣,而5粒扣的则要全部都扣上。

7、西装的口袋

西装讲求以直线为美。所以,西装上面有很多口袋为装饰袋,是不能够装东西的。我们知道,男性也有许多小东西,如果在穿西装时不注意,一个劲地往口袋里装,弄得鼓鼓囊囊,那么肯定会破坏西装直线的美感,这样既不美观、又有失礼仪。

上衣口袋。穿西装尤其强调平整、挺括的外观,这就是线条轮廓清楚,服帖合身。这就要求上衣口袋只作装饰,不可以用来装任何东西,但必要可装折好花式的手帕。

西装左胸内侧衣袋,可以装票夹钱夹、小日记本或笔。

右侧内侧衣袋,可以装名片、香菸、打火机等。

裤兜也与上衣袋一样,不能装物,以求裤型美观。但裤子后兜可以装手帕、零用钱等。

千万需要注意的是,西装的衣袋和裤袋里,不宜放太多的东西,搞得鼓鼓囊囊得。而且,把两手随意插在西装衣袋和裤袋里,也是有失风度的。

如要携带一些必备物品,可以装在提袋或手提箱里,这样不但看起来干净利落,也能防止衣服变形。

8、男子著西装“三个三”

商务交往中、正式社交场合,男士著西装如何体现自身的身份和品位?

1三色原则:正式场合,著西装套装全身上下不超过三种颜色。

2三一定律:著西装正装,腰带、皮鞋、公文包应保持同一颜色:黑色。

3三大禁忌:西装左袖的商标没有拆;穿白色袜子、尼龙袜子出现在正式场合;领带的打法出现错误。

网球四大满贯是哪四大

网球四大满贯是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的简称。

对于网球爱好者而言,四大满贯的名号一定并不陌生,作为职业网坛分量最重的年度赛事,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网球公开赛以及穿插其中的各级别大师赛等赛事构成了职业网坛赛事的主战场。但你知道在四大满贯赛事中奖杯的名称起源以及由来吗?你了解在迄今为止的四大满贯赛事中,男女子网坛哪些选手最多次数的站在了四大满贯的领奖台上吗?

四大满贯赛事

澳网冠军男女奖杯-诺曼布鲁克斯挑战杯与达芙妮杯

当我们还在北国风光的寒冷中瑟瑟发抖时,每年的1-2月份便迎来了首个四大满贯赛事-澳网的举办,澳网男子冠军奖杯名为诺曼布鲁克斯(Norman Brookes)挑战杯,是为纪念澳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以及澳网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澳大利亚网球之父”的诺曼布鲁克斯而设立 ;女子冠军奖杯名为达芙妮阿克赫斯特(Daphne Akhurst)纪念杯则是为纪念澳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赛事之初5夺女单冠军的达芙妮阿克赫斯特而设立。作为首个年度四大满贯中的硬地赛事,澳洲炙热的气氛与这项竞争激烈的赛事相得益彰,但炎热的天气也让众多选手叫苦不迭,甚至不得不因中暑面临退赛的尴尬。在当代男子网坛,瑞士天王及网坛常青树费德勒及塞尔维亚巨星德约科维奇分别以6次夺冠称霸夺冠次数榜;而女子网坛中,小威廉姆斯则以7次夺冠向我们证明 “女金刚”的一骑绝尘。

法网冠军男女奖杯-火枪手杯与苏珊朗格伦杯

澳网战罢,则来到浪漫之都的巴黎,法网的举办是红土赛事中的最高荣誉,同时也标志着每年红土赛季的结束。由于红土场地球速较慢,并且男子单打比赛采用五盘三胜制,这项独具特色的红土赛事除了让我们欣赏到独特的滑步动作,更能欣赏顶尖选手间那些比肩钢铁般意志的长盘比拼。男子奖杯名为“火枪手杯”是为纪念法国网球国家队在1927年由博罗特拉、拉科斯特、布鲁格农和科切组成的“四个火枪手”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戴维斯杯决赛中击败美国队,第一次为法国捧起戴维斯杯冠军。为纪念这四位传奇人物,法国网球协会将法网男单冠军奖杯命名为“火枪手杯” ,奖杯主体是一个巨大的阔口银杯,口沿和底部雕有精美的葡萄藤和葡萄叶,两侧设计有天鹅羽毛状的对称装饰,若论冠军次数排行榜,男子网坛的西班牙斗牛士纳达尔是不折不扣的一枝独秀,在自2005之后的长达13届赛事中,除去09年、15年、16年三年让冠军旁落,其余10次均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因此可说纳豆在这项赛事中具备疯狂的统治力,而09年费德勒的夺冠也让瑞士天王终圆全满贯之梦;法网女单冠军奖杯的名字是“苏珊朗格伦杯”。作为法国网球历史上最伟大的选手,苏珊朗格伦共获得过6个法网女单冠军和6个温布尔顿女单冠军,并于1978年入选网球国际名人堂。“苏珊朗格伦杯”是一座柱形的带盖银质奖杯,两侧为耳形对称装饰,杯沿和底座雕有精美的花纹,堪称精美的古典艺术品。而女子网坛中,2000年之前的岁月,德国名将施特菲格拉芙以6次夺冠称雄,而之后的岁月则由比利时名将贾斯汀海宁以其标志性的单手反拍为她赢得4座冠军奖杯。

温网冠军男女奖杯-挑战者杯与玫瑰露水盘

作为现代网球史上最早的比赛,由全英俱乐部和英国草地网球协会于1877年创办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向我们展示着英国人对这项运动的痴迷与悠久的经典传承,除了固执而严格的限制选手在比赛期间的着装,草莓配奶油也成为观众在观看比赛期间的传统零食。如果你留心观赛,经常会在直播镜头中发现各届名流着正装严谨而认真的观赛,甚至英国王室的参与也逐渐成为这项赛事的传统。男子单打冠军将获得一座18英寸高的镀金奖杯——“挑战者杯”,这个奖杯从1887年开始沿用至今,杯上刻着“全英草地俱乐部单打冠军”,但之前的1877年温网男单奖杯叫Field Cup。1881-1883年威廉兰肖(William Renshaw)三连冠后,这个奖杯就永远属于了他。从1884年开始,温网改用新奖杯—挑战者杯(金杯的顶端雕有一只菠萝。传说当年英国海军的舰长们凯旋时,会用菠萝来勉励帮他们护家的守卫们),结果威廉兰肖再次三连冠拥有了奖杯。全英俱乐部便规定此后的任何冠军都不能拿走奖杯,而这也成为其他赛事约定俗称的规矩。在赛会历史上费德勒八度封王,桑普拉斯七次夺冠紧随其后;女子单打的奖杯一个为直径约19英寸的银盘,通常被称作“Rosewater Dish”或“Venus Rosewater Dish”,中文通译“玫瑰露水盘”(全称为维纳斯的玫瑰露水盘),女金刚纳芙拉蒂诺娃九度封后,格拉芙也曾七次笑傲群芳,威廉姆斯姐妹共获得12次冠军,可谓是现今温网的终极统治者。

美网冠军奖杯

美国网球公开赛(U.S. Open)是每年度第4项也是最后一项网球大满贯赛事,通常在美国纽约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从这项赛事中,我们可以窥见美国民众的自由开放以及乐观随性的生活态度,但正如美网赛事发展的曲折与变革一样,美网冠军奖杯迄今并没有统一的命名,但通过冠军奖杯的制式,它是四大满贯赛事中唯一一项造型保持统一的赛事。美国公开赛独特的地方,就是它是仅有的在大部分球场设有照明设备的赛事,这意味着电视转播能够延伸到晚上的黄金时段以增加收视率。美国公开赛采用蓝色内场和绿色外场以显示同一性,但这项改变使得球员和观众都有了各式各样的反应,很多球员说,蓝色的场地并不能使球看得更清晰。美网历史上,约翰麦肯罗曾于1979-1981年取得过三连冠的纪录,伦德尔自1985至1987年取得三连冠的纪录,桑普拉斯曾在这里取得过五次冠军,但只有费德勒,他是自1924年比尔蒂尔登之后首位在美网取得五连冠(2004-2008年)的男子选手;而女子网坛自公开赛时代以来,“冰美人”克里斯埃弗特,这位美国名将曾经取得过四连冠(1975-1978),并以六次冠军傲视群芳,德国女皇史蒂芬格拉芙也曾五次夺冠,威廉姆斯姐妹自1999年至2014年这15年间共获得八次冠军,可谓占据了半壁江山。

作为职业化程度最高,级别最为重要的赛事,四大满贯发展至今也在不断的历史沿革中丰富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并为网球发展道路上提供了最新的技术发展与最发达的商业传播途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