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名单

2.陈江华在08年奥运会时多少岁?为何能入选国家队?

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名单

08奥运会陈江华-08年奥运会陈江华过科比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名单:姚明、王、易建联、王、朱、陈江华、孙悦、杜峰、王磊、张庆鹏。

1.中国队的****姚明,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线复出,为国出征。那时,他在休斯顿火箭队打球,也是NBA全明星首发球员。他是当时NBA最好的中锋之一,也是中国男篮最具代表性的人物。2017年8月当选中国篮球协会篮球学院院长。

2.王,2001年进入NBA,当时签约达拉斯小牛队(现独行侠),成为NBA人,与姚明一起成为中国队的“双塔”。他也是一个有着精湛技巧的高大内线。

3.易建联,2008年的阿联才21岁,当时他是中国男篮的未来之星。2005年成为CBA历史上最年轻的MVP。2007年,在NBA选秀大会第六顺位被雄鹿选中。第二年转投新泽西篮网,目前效力于广东东莞银行。

4.朱是当时中国最好的小前锋,身体素质好,对抗能力强,三分球能力突出。

5.王,在2006年男篮世锦赛上用一记三分球拿下斯洛文尼亚,奠定了自己的地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主力得分后卫。

6.身高超过2m的控卫孙悦,运动性很强,攻防都很活跃。2007年第二轮被湖人选中,随队夺得NBA总冠军,后转会尼克斯,目前效力于北京首钢。

7.张庆鹏是辽宁继李、郭士强之后的又一名优秀后卫。经过几年的历练,张庆鹏已经成为CBA为数不多的控卫。2001年,他进入辽宁潘潘一队。2006年,他首次入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2010年获得CBA全明星赛三分总冠军。2015年5月25日,获得沈阳体育学院硕士学位。

8.陈江华。2003年初,身体素质过硬的陈江华入选中国奥运希望队,随后登上美国《纽约时报》,被誉为最有希望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后卫。2006年7月,被男篮主帅朱纳斯提拔到国家队,代表中国男篮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

比赛开始,王皓先发一分,马林随后接发球抢到一分。此后,王皓频频失误,马林很快将比分改写为4-1。被动局面下,王皓加强了前三板的质量,直追4级。但之后我急于上手,连续拉球下网。马林抓住机会连得3分,将比分扳成7-4。此后王皓防守严密,一度追至6-7。马林很快连续赢得幸运球的青睐,率先以10-6获得当地分。逆境中,王皓发挥积极果断,连扳三局,但凭借反斜杠的成功,马林仍以11-9成功拿下首局。第二场比赛,两人以平局开局。此后马林的防守异常严密,王皓的并肩作战不断推出。马林很快取得了4-1的完美开局。此后,两人都犯了错误,但更稳定的马林仍然以7-3的优势领先。在被动局面下,王皓心态起伏不定,频频失误,足智多谋的马林很快以10-4率先拿到局分。此后,王皓连续五局设法追上9-10,但在关键时刻,马林横抢,以11-9再赢一局。第三局,第一轮,两人打得极其精彩。在远距离多投的过程中,力量优势明显的王皓最终打进了这个精彩的一分。此后斗志昂扬的王皓进入状态,开局3-1领先。在被动的情况下,马林反应迅速,很快就连升5级。之后两人的竞争异常激烈。关键时刻,王皓果断出手,拿下两分。随着马林的连续失误,王皓很快以10-6拿到了当地分。由于他在多拍中再次占据主动,远台拉,他最终以11-6扳回一局。第四局两人竞争异常激烈,开局3平。关键时刻,能两面夹击的王皓在多投胶着的过程中占据主动,连得3分,以6-3率先打破僵局。此后,马林的接发球落点被严密控制,王皓的失误被用来迅速追上7平。之后他抓住机会果断出手,拿下3分。他以10-7领先全场,最终以11-7逆转拿下第四局。总比分3-1领先。第五局,两人以平局开局。此后,王皓频频失误,马林很快以3-1领先。处于激烈状态的马林继续她的进攻并控制住自己的失误。她很快将比分扳成5比2。王皓立刻叫了暂停,但是暂停回来之后,王皓的状态依然没有好转,失误也没有减少。马林很快以7比2拉开了比分。此后王皓及时稳定心态,但优势明显的王皓率先以10-6拿下赛点。此后,顽强的王皓追平了三个赛点。然而,凭借一次致命失误,仍以11-9锁定胜局,夺得北京奥运会男单金牌,成为继刘、孔之后的又一位奥运单打冠军。这位28岁的老将距离实现大满贯只差一个世界冠军。祝贺马林!

陈江华在08年奥运会时多少岁?为何能入选国家队?

写这篇文章,纯粹是有感于一些我认为不太正常的现象。

本届奥运会,中国男篮表现相当出色。在成功击败了德国队之后,提前获得了奥运会八强的席位。这是个令人兴奋的事情。对于为梦想而奋斗的队员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待角度和相应的评价。但是陈江华却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他表现正常,被骂;表现失常,被痛骂。中国队输球,球迷、解说员、评论员和媒体纷纷指责;中国队赢球了,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批评他。我很奇怪,却又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一点风吹草动都要跟陈江华联系上;不奇怪的是,陈江华在场上的表现的确不算稳健,给人留下了把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觉得骂声变味了,为骂而骂,习惯性的叫骂屡见不鲜而且越来越多。我觉得有些朋友可能根本没搞清楚情况就跟着别人一起凑热闹。所以在这里谈两点对于陈江华的看法,看了国家队从热身赛到小组赛的表现之后,我觉得陈江华并没有充足的理由招致如此非议。

第一,陈江华在这届国家队中虽然司职控卫,但是从战术角度却是把他定位成一个纯粹的突破手来使用的。同样进行特殊定位的还有易建联,变成了一个纯粹的防守型大前,一个不折不扣的蓝领。这是为了整个国家队的战术需要。陈江华在国家队的任务是利用速度改变场上的节奏,用突破吸引对方防守队员的注意力,给队友制造合适的跑动空间或出手机会。从小组赛的几场比赛来看,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之所以不能让球迷及评论员们满意,首先是因为我们总是用对传统控卫的标准来评价陈而无视他在战术体系中的功能型定位,在国家队从来就不需要陈去组织进攻,他要做的就是突破;其次是因为在面对强壮而又成熟的对手时,陈的速度优势被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场上经验限制了,所以我们会看到他被对手断球,看到他不太合适地处理球,这没办法,这是年轻的代价。但从教练给予的定位来说,他合格了。他的进攻能够给予对手一定的压力,他的防守相比从前已经有一定的提高,他和张庆鹏一起用自己短暂的上场时间换回了主力球员的体能。作为一个替补控卫,他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陈江华是年轻人,要求年轻人像29岁的成熟控卫一样控制比赛节奏是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刘炜在中国男篮的控卫位置上现在可以说是无可取代,但是回想一下8年前,甚至是4年前,他的表现又如何呢?人的成长是要有长时间的磨砺的,当年面对刘炜的表现,我给予的是十分糟糕的评价。相信这样做的球迷、专家不在少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炜在骂声中成长起来了,用事实刺破了我短视的眼球。我必须承认自己当年的言论是错误的。另一个例子是易建联,04年在雅典时他是个什么水平?相信不少人还能记得当年他对西班牙的那个罚球线的三不粘。而到了这届赛会中,他的表现稳步上升,一场比一场出色。他们都改变了,在不断的竞赛和非议中,他们都成长了。对于控卫来说,没有什么比经验更宝贵了,陈江华也一样。有太多的时间需要他去经历和磨练,因为他是中国男篮未来的一部分。让这样一个特点鲜明,潜力充足的孩子多积累一些经验不好吗?对于一个年轻人,对于未来,我们就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吗?

对年轻人的失败宽容一点吧,因为挫折对他们来说是宝贵的经验;

对中国篮球的未来耐心一点吧,不管是个人还是球队,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流言蜚语理智一点吧,人云亦云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真理并不总是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