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单手阻力运球教案-篮球单手阻力运球
1.库里每天投篮多少次新闻
2.我是初中生没有篮球基础,请问怎么样才能练好中投和三分还有突破上篮
3.NBA球员训练有多疯狂?
4.篮球体能训练方法介绍
5.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怎样做比较容易投进球
6.竹篮的历史
库里每天投篮多少次新闻
单赛季402记三分,常规赛单场13记三分,总决赛单场9记三分,库里用神乎其技的远投不断创造联盟的三分球纪录和书写自己的传奇。但库里却说,这一切都源于背后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
“我不是睡醒就能够投那些超远三分球的。”库里说道,“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付出非常非常多的心血,我希望人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每天要投中500记三分
库里休赛期苦训
熟悉库里的球迷都知道,库里在高中时期曾被父亲戴尔-库里纠正过投篮姿势。当时的库里虽然投篮很准,但如果想要打上大学和NBA比赛,他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出手点。那一年夏天对于库里而言是艰难的,但他用不断的练习成功克服了难关,自己的投篮技艺才得以升华,方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那在高中时期,库里是怎么训练的呢?根据库里在一次采访节目中透露,他读高中时,到了夏天每天至少要训练3个小时的三分球,投进(没错,是投进不是投了)300个三分。就是这样枯燥重复的训练,让库里重新形成肌肉记忆,之后不断强化,才拥有了百步穿杨的绝技。
而到了大学和打上NBA后,库里的三分球训练强度还在提升。根据美国一家篮球训练机构的人士透露,库里到了NBA休赛期,每天要投中500个三分球,而赛季进行期间,他每天要投中200到350个球。
层出不穷的训练项目
库里魔鬼特训
不断地投三分球,这是最传统也是最基础的训练方式,但在库里的训练计划中,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众所周知,库里不是一般的投手,他的三分球有几大特点,比如擅长运球后直接投篮,出手速度快,射程超远。为了强化三分球能力,库里需要各种不同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反应速度、判断力和身体控制能力。
当然,库里能够成为两届常规赛MVP,靠的不仅仅是三分球,他的运球和突破能力都是联盟顶级。对于运球和突破,库里同样训练得非常刻苦。
根据媒体之前报道的,库里在训练中会戴着墨镜,然后一边单手运球,一边用另一只手来抛接网球,训练对球的掌控能力。为了提升在实战中的对抗和协调性,库里会一只手进行重绳训练,一只手控球。库里身后绑着阻力带,然后进行纵跳训练,这是为了提高对抗后的弹跳能力。
即便是最为简单的罚球训练,库里也有比其他球员更高的标准,他必须要空心命中才算。
库里喜欢并愿意去尝试各种新鲜的训练方式,他会时常跟佩恩交流,探讨新的想法和训练方式。
“除了三分球,我还希望能够找到突破禁区的方法,去完成上篮或者急停中投,所以你必须要练习这些项目。”库里说道,“当你做完一套负重训练后,到了场上,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空间,这是非常神奇的。”
我是初中生没有篮球基础,请问怎么样才能练好中投和三分还有突破上篮
楼上说的很对,如果想练投篮首先要注意姿势,你没有篮球基础就最好了,因为没有任何坏习惯,可以从头学习姿势,牢记一点,一个好的投篮是全身发力的,感受一下从脚下把力量传递到手中的感觉,投出去的球是瞄准方向然后投篮手单手向上方发力的,注意球是推出去的,不是用手甩出去的。
姿势练好了准度就只能靠多练习了,球场上三秒区线上的那些小格子可以给你做入门级的准度训练使用,再加上罚篮线圆圈的最近端等等,这些位置可以拿来寻找投篮感觉,当这些位置都有投篮感觉之后就可以去尝试三分了,切记如果投篮姿势没成型之前不要盲目练习三分,因为会因为发力导致姿势变形。
至于上篮纯粹就是球性和协调性的集合,首先球性是靠多运球练习出来的,最简单的练习方法就是先练习左右单手原地前后左右,然后双手胯下运球,熟练后双手同时运两个球,然后前后左右变向。上篮的姿势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觉,但是要注意两点,一是一定要习惯单脚起跳,二就是上篮的时候手不要发力,利用惯性轻轻将球送出即可。
总的来说,就是熟能生巧,至于基本功练好了之后,就要练习力量和带对抗性质的基本功练习,注意不是模拟比赛,而是有干扰或者阻力的基本功项目练习,直到最后的实战,从没有基础到一个高水平的球员是要时间积累的,水平状态有起伏也是难免的,一定要坚持下去。
NBA球员训练有多疯狂?
对于篮球这一领域来说,如果球员能够进入NBA,绝对是对其能力的极大肯定,但如何在竞争激烈的NBA环境中生存下来呢?首先,最基本的就是要进行疯狂的训练。疯狂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来看看姚明和詹姆斯,以及这些球员的训练方式。
在中国篮球运动员中,姚明是一位代表性人物,虽在篮球上有极大天赋,但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对自己的训练要求也极为严格。在NBA时,姚明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训练方式,那就是在水中进行超阻力训练。以一位正常人的速度来说,在陆地上跑100米仅需要十几秒的时间,但换成在水里奔跑,阻力系数直线上升,难度可想而知。而姚明自身重量体积大,阻力就比常人大许多,完成这项任务就更为困难,身体负担会加重,但他并未放弃,靠坚定意志与拼搏精神,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而同样作为NBA巨星之一的詹姆斯来说,训练方式也是十分疯狂。为了加强自身力量,在赛场上取得更好的表现,搬运轮胎成为他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他所扛的卡车大轮胎重量高达100多公斤,想当一名成年的壮汉重量,对训练者力量要求也就非常高,就连詹姆斯自己训练时,也感到十分的吃力。尽管训练强度大,但詹姆斯坚持了下来,也因此在篮球场上所向披靡,靠强大的力量碾压对手,成为NBA球员中实力强劲的一名选手。
谈起轮胎训练,周琦也曾以这种方式训练过,但周琦扛得轮胎仅是普通的汽车轮胎,相较于詹姆斯来说,训练强度小了很多,但对于周琦来说还是十分吃力,使劲了好久没有将轮胎抬起,他便放弃了。对他而言,需要在场上注重体能的训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大赛抗衡。
在NBA赛场上,竞争是十分激烈的,球员们要想在场上取得优秀表现与场下的训练有着直接关系,单凭天赋取胜的可能性极小,还需要后天不断的努力与坚持训练提升自身运球技巧。在常人眼里,NBA球员的训练方式是极为疯狂的,但对于NBA球员来说,只有这些疯狂的训练方式才能使他们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在篮球赛场上大放异彩。
篮球体能训练方法介绍
在篮球场上有许多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法,你最经常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训练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篮球体能训练方法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篮球体能训练方法介绍
一、折返跑
这个比较简单,不用特别复杂的介绍。罚球线 中场线 对面罚球线 对面底线 注意整个过程要求全速完成 注意踩线
二、纵向6次跑训练
从一侧端线出发,迅速以直线方式跑到另一侧端线,然后再跑回起点。重复跑3次
三、17次跑训练
从球场一侧边线出发迅速以直线方式跑到另一侧边线并迅速返回(来回记做2次,总共跑17次)。这个训练,就是目前CBA和NBL体能考核的重头项目,很多运动员都折在这个项目上,足见其重要性,希望大家认真锻炼。17次,标准是1分06秒。。试试你能不能完成吧。。
四、变速跑训练
4种不同的速度形式:慢跑、大步跑、极速跑和减速跑。从一侧端线出发,慢跑至罚球线;然后加速,以四分之三的速度跑到中线;再加速,全力跑到另一侧罚球线;最后减速跑到另一侧端线。然后立即返回,重复这种速度形式,总共跑4-6次。
五、X跑训练
X跑训练要求运动员面对球场,从右侧底角出发,极速跑到对面的场角,然后沿端线防守滑步至右侧场角,转身面向球场,极速跑到对面场角,然后沿端线防守滑步至起点,转身面向球场。按照此要求为一次完整的X跑,重复跑2-3次。
六、间歇跑训练
这也是一个很痛苦的训练。
包括四部分极速跑,每两次之间都有固定的时间间隔。以球场的宽度记为一次。
从一侧边线出发,在两侧边线之间跑15次,紧接着休息1分钟。
然后在两侧边线之间跑12次,紧接着休息45秒。
然后在两侧边线之间跑9次,休息时间为30秒。
最后在两侧边线之间跑6次。
这样即完成一次间歇跑训练。
七、全场快速运球跑训练
持球面对球场,从一侧端线出发,右手快速运球到另一侧底线;转身换手,左手快速运球跑回起始位置。转身,右手快速运球跑至中场线,换手,左手快速运球至端线,转身,换手,右手快速运球至中线,换手,左手快速运球返回起始位置。转身,右手运球至罚球线,换手,左手运球至中线,换手,右手运球至另一侧罚球线,换手,左手运球至端线。然后再按照刚才的换手顺序返回。
升级版:每趟结束后,加一次上篮进球。
八、全场Z字形快速运球跑训练
面对球场,站于一侧罚球线底角,从罚球线底角右侧边线外出发,左手快速运球至罚球线左侧拐角(注意要交替地用手来运球)。然后换手,用右手快速运球跑至中圈的右外侧。再换左手,用左手快速运球至另一侧罚球线的左侧拐角(注意变向)。接着再换手,用右手快速运球迅速跑回此罚球区的右底脚。再转身,右手运球,按照来时的顺序和要求迅速返回。重复4-6次。
升级版:以上篮进球结束每次练习。
九、胸前传球全场急速跑训练
两个人的距离:罚球区的宽度
全速!往返练习!双手传接球!2-3次往返!
十、全场击地传球极速跑练习
同上,只是将双手胸前传球改为击地传球
十一、边线冲刺打板进球训练
两名队员一个作为传球者站于罚球区靠近篮筐的位置,面对投篮者。另一个作为投篮者面向球场,从端线的左侧出发,跑的过程中要注视传球者快速跑向篮下,直线前进,不要绕过篮架,当传球者传出一个离投篮者一部距离的地板反弹球时,投篮者在不用运球或移动的情况下,在篮板一侧完成一次右手打板进球。接着投篮者在没有任何停顿的情况下,迅速冲向另一侧边线,触到边线立刻转身返回,像前次一样,接球并做一次左手打板进球。重复练习3-5次。也可以从45度角的位置起跑进行练习。也可以改为上反篮或者在上篮之前运一次球。
十二、半场冲刺罚球区拐角处急停跳投训练
两位队员其中一人作为传球者,另一名作为投篮者。投篮者从中圈出发,快速跑至罚球线左侧拐角,接球急停跳投。然后跑回起点。再从起点快速跑至罚球线右侧拐角,接球急停跳投。重复相同的练习10次,每侧投篮5次。
NBA篮球体能训练方法
1. 弹力棍深蹲跳:
加强上肢力量,同时提升躯干对抗性,球场上的身体碰撞与保卫篮板时,躯干对抗性相当重要。
手持弹力棍,宽度与肩同宽,平举于胸前
采深蹲姿势下蹲,膝盖勿超过脚尖
用力向前跳出,越远越好,落地时同采深蹲姿势落地
向后跳回
每组动作进行1分钟
2. 平衡球单脚髋伸:
核心以及臀大肌群,加强稳定度有利于场上的冲撞,球员的身体稳定性举足轻重。
面朝上,将上半身依靠于平衡球(BOSU)上
双脚膝盖弯曲,将一只脚悬空,以臀部力量挺起
专注于臀部出力,让屁股离地、下沉
若欲增加强度,可将悬空脚伸直
每组动作进行1分钟
3. 平衡铃俯卧撑:
核心肌群、胸大肌、叁头肌以及背括肌,核心肌力以及平衡度在球场上无论是身体对抗性或是对于自己的保护来说都相当重要。
将双手撑于平衡铃上,成伏地挺身姿势,背部与臀部应成一直线
身体贴地,使用胸大肌以及三头肌肌群撑起
撑起后以背括肌将平衡铃提起,应做到手肘与背部在同一平面上,双手交替
再一次伏地挺身,抬起一侧的脚且臀部保持用力不下坠,双脚交替
以手脚换边交替进行
每组动作进行1分钟
4. 药球砸跳:
垂直弹跳能力,在球场上保护篮板是防守、快攻的根本,而弹跳力又为保护篮板的基本能力;此动作同时运用手臂以及背部的力量,最终透过腿部肌群向上跃升。
身体与地面垂直,将药球高举过顶,手臂伸直
将药球掷地的同时,利用反作用力向上跳起
跳起时以双手摆臂拉至头顶提升高度
每组动作进行1分钟
5. 阻力冲刺跑:
加速度、减速度以及腿部侧面肌群,敏捷的变向能力是防守的重点。而在球场上的瞬间爆发力与对抗时所需要的肌耐力,也可一并同时训练。
将弹力绳套于腰间;另一名伙伴拉住弹力绳,成弓箭步姿势站
以最快速度冲刺到弹力绳拉直,便以减速度向后煺回
正面进行5次后,换侧面进行,双边各进行5次
6. 横向单脚跳:
侧边的变向、减速度转化能力,以及臀大肌、臀中肌的肌力提升。
放置角锥于两侧,间距约为1.5公尺
面向前方,以侧跳的方式,类似滑雪的姿势进行
跳跃间仅有单脚落地,以同侧的臀大肌启动下一次的跳跃
膝盖落在脚掌上方,勿超过脚尖
每组动作进行1分钟
7. 药球掷追:
除心肺功能之外,药球的重量可比拟球场上的身体对抗,推出后的瞬间启动加速度也一次训练到位。
设置角锥,间距约为10公尺
将药球捧于胸前,尽可能将药球推远至对向角锥
而后以最快速度向前追球、将球捡起,若球尚未到达对向角锥,可捡起再掷出一次
来回进行
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怎样做比较容易投进球
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怎样做比较容易投进球
(一)技术动作
投篮技术动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投篮时的身体姿势,其二是持球手法。
原地投篮时,要两脚前后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这样,既便于投篮集中用力,也利于变换其他动作。移动中接球跳投、运球急停跳投或行进间投篮时,跨步接球与起跳动作既要连贯衔接,又要迅速制动,使身体重心尽快移到支撑面的中心点上,以保证垂直起跳。身体姿势正确就能保证身体重心移动与投篮出手的方向一致,就能保持身体平衡。控制身体平衡是保证出球方向准确的基本条件。
投篮时,无论是单手还是双手,持球时五指都应自然张开,掌心空出,用指根及指根以上部位触球,增大对球的接触面积,以保持球的稳定性,控制球的出手方向原地投篮
原地投篮是最基本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投篮和跳起投篮的基础。原地投篮易于保持身体平衡,便于全身协呼叫力,比较容易掌握。一般在中、远距离投篮和罚球时运用较多。
1.双手胸前投篮:
这种投篮虽然出球点较低,但出手前稳定性好,出手力量大,便于与传球、突破相结合,多用于远距离投篮。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基本同双手胸前传球。两肘自然下垂,将球置于胸前,目视瞄准点。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曲,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投篮时,两脚蹬地,腰腹伸展,两臂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稍用力压球,食指、中指拨球,使球从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投篮时,蹬伸踝、膝、髋,双手用力均匀,手腕外翻,手指拨球。
2.双手头上投篮:
这种投篮出球点高,不易封盖,便于与头上传球相结合。但是重心高,不便与运球和突破相结合。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头上,肘关节自然弯曲,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投篮时,两臂随下肢的蹬伸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食指稍用力下压,用指端拨球,使球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指端飞出。球出手后,脚跟提起,身体随投篮出手方向自然伸展。
动作关键:手腕外翻,双手用力
(二)练习方法示例
1.原地投篮练习。
(1)徒手做原地投篮动作的横仿练习,体会动作方法。
(2)不对球篮的投篮练习。
要求:体会投篮手法和用力过程,注意弧度和旋转。
(3)正面定点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中弧线,球向后旋。
(4)不同角度的投篮练习。
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体会投篮
投篮是在比赛中,队员运用各种专门、合理的动作将球投进对方球篮的方法。
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项关键性技术,是唯一的得分手段。进攻队运用各种技术、战术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并力求投中得分;防守队积极防御都是为了阻挠对方投篮得分。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运动员身高、身体素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促使投篮技术不断发展:出手部位由低到高,出手速度由慢到快,投篮方式越来越多,命中率不断提高。
按照持球方法,投篮出手前置于身体的部位,投篮时移动的形式及投球入篮的方式。
1.单手持球方法:以右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为例。由双手持球开始,然后将球引至右肩前上方,右臂屈肘,肘关节稍内收,上臂与肩关节约成水平,前臂与上臂大约成90°。右手五指自然张开,手腕后屈,掌心空出,用手掌外缘和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左手扶球的左侧。
2.双手持球方法:以原地双手胸前投篮为例。双手五指自然张开,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后侧部,两拇指相对成“八”字形,掌心空出。两肘自然下垂,肩关节放松,将球置于胸颚之间。
(三)瞄准点
瞄准点是指投篮时眼睛注视的目标,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重要环节。由于投篮有直接命中和碰板命中两种,所以瞄准点也有两种:
1.直接命中的瞄准点:通常瞄准篮圈距自己最近的一点。这种方法瞄准的是实体目标,在场上任何位置投空心篮都适用。也有主张以篮圈中心为瞄准目标,这个目标与球的落点一致,利于用力。
2.碰板投篮的瞄准点:是指投篮时将球投向篮板上使球反弹入篮的一点。投篮队员位于与篮板成15°-45°角的区域内,采用碰板投篮效果较好,尤以接近30°角左右的地区最适宜。碰板投篮的瞄准点,应根据投篮的角度、距离和弧度合理选择。一般规律是角度越小,距离越远,弧度越高,碰板点离篮圈越远、越高;反之,则越近越低。
(四)出手动作
投篮时球最后出手的动作,是投篮能否准确命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投篮的方向、力量、弧度和旋转。
出手动作包括正确的投篮手法和全身的协呼叫力。投篮时全身协呼叫力要有一定的顺序,整个动作要协调连贯,轻松柔和,掌握好节奏。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随着下肢蹬伸和腰腹伸展,投篮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最后力量集中到手腕和手指上,由手腕前屈和手指拨球的动作,使球通过食指、中指的指端柔和地飞出。出手后,全身随球跟送,手臂自然伸直。通常距离越近,身体其他部分用力越小,多以手腕和手指用力为主;投篮距离越远,身体协呼叫力越大,对手腕、手指调节力量的能力也要求越高。
跳投是由起跳和出手两个动作有机地组成的,在空中需要以腰腹力量控制身体平衡,其出手动作较原地投篮难度更大,对全身协呼叫力及动作的节奏要求更高。
(五)抛物线
抛物线是指投篮出手后,球在空中飞行的弧形轨迹。以中距离投篮为例,可归纳为低、中、高三种弧线。
1.低弧线;球的飞行路线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于飞行路线低平,篮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积很小,不易投中。
2.中弧线: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大致与篮板的上沿在一条水平线上,球篮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抛物线。
3.高弧线:球接近于垂直下落,篮圈的面积几乎全部暴露在球的下面,球容易入篮。但球的飞行路线太长,不易控制,实际上会降低命中率。
上述投篮的抛物线,只是原地投篮的一般规律。抛物线的高低还与投篮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有关。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不同的距离、队员的身高、跳投跳起的高度、不同的投篮方式及防守干扰情况等采用不同的抛物线投篮。
(六)球的旋转
球的旋转是影响投篮准确性的因素之一。投篮出手时手腕,手指的动作和力量,决定球的旋转方向和速度。正确的投篮手法会使球适宜的旋转。一般外围投篮时,都是使球沿着横轴向后旋转。这种不但有利于保持球飞行的稳定性,也有助于对飞行弧度的控制。在碰到篮圈时,球反弹的方向是向下的,比不旋转的球更容易落入球篮内。在球篮的侧面反手或钩手碰板投篮时,应使球向侧旋转;做行进间单手和双手低手投篮时,则应使球向前旋转。
怎么打篮球才能更厉害,容易投篮进球。一、加强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投篮的动作有单手和双手,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严格地按规范化动作去做。培养和掌握投篮时的肌肉感觉是优先于一切的先决条件,这就应加大规范化投篮动作的练习,最终达到动力定型。二、提高身体的训练程度。身体训练程度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对投篮命中率有明显的影响。如身体训练较差的队员,运动量增大时,命中率就明显下降。因此,应把投篮与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在一定强度下限时限数投篮训练,以便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有足够的体力保证投篮命中率的稳定和提高。
三、选择良好的投篮时机、果断出手。良好的投篮时机,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关键,一次好的得分机会是靠个人和全队配合来创造的,要善于捕捉投篮的时机。投篮者要观察防守队员的重心、位置、防距,一旦防守者失掉了正常的防位,不能干扰投篮时,或投篮者利用假动作诱使防守者失掉重心、位置和防距时,投篮者创造了投篮机会,果断出手。利用全队战术创造出来的机会或利用攻防双方出现暂时的时间差和空间差立即投篮。 四、要有强烈的投篮欲望和自信心。强烈的投篮欲望和自信心是提高投篮命中率的前提,对投篮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使投篮者得以全面锻炼,掌握各种投篮技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应对学生多一些关心、帮助,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培养投篮者的自信心。 五、加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的训练。比赛中,常看到有些投篮者,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体平衡时,仍能将球投进,这说明投篮者身体协调性好,在球出手的瞬间,身体和手是相对稳定的,投篮者的时空感强、手感好、自信心强,使整个投篮动作力量均匀、柔和,动作自然、连贯、流畅。
六、选择合适的投篮出手角度和球的飞行路线。据科学和实践证明,球的出手角度影响着球的飞行路线,球的飞行路线一般有低弧线、中弧线和高弧线三种,一般以中弧线为最佳。但由于投篮距离的远近,队员身材的高矮和弹跳素质的不同,因而在投篮时,球的飞行路线也就有所不同,在训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同时,稳定的心理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心理暗示,不要受裁判、场地、观众、气氛和比分的影响,采取合理、果断的行动进行投篮。
投篮注意事项 篮球的训练和比赛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投篮方式,但不管哪种投篮方式,有两点是必须做到的: 第一 从脚底发力,也就是说虽然是用手投篮,但力量是从脚前掌发起,然后通过脚踝、膝盖、胯部、上体、手臂、手腕,最后力量传递至手指尖将篮球投出。力量的整个传递应该是一个连贯协调的过程。 第二 手臂姿势,应该是上臂与前臂呈90度,而手腕后伸也与前臂呈近90度,并与上臂平行。手指持球的后、下部。投篮时,向上、向前伸臂(当然是指向篮框),向上、向前用力屈手腕,最后用手指将球推出,这样投篮会使篮球产生下旋,碰到篮板或篮框不会产生很大的反弹。还应该让手与篮球接触的时间尽量长(即随球动作时间长),这样有利于控制球的运动方向,增加投篮的命中率在开始时不要过多考虑球是否投进了篮框。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姿势、动作以及整个投篮动作的节奏。每次投篮要重复同样的动作要领,正确的投篮动作变得很顺畅的时候,命中率自然会因此而提高。还应该在离篮框不同的位置、角度练习投篮。投篮姿势
投篮姿势是,两脚自然分开,正对球篮,身体与篮板平行。要把篮球放在手上,掌心留出空,掌的边缘要贴紧。手指自然分开,贴紧篮球。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与地面垂直,手掌基本与地面平行。投球时,手腕用力,用食指和中指波动篮球,腰部,大腿配合用力。 运球姿势 运球时,要以肘为轴 小臂随着篮球 ,球最高为到肘关节,即小臂与地面平行 传球姿势 自然下蹲,双手分开,手指向上,两手对峙,不超过直径,传球时,拇指,食指,中指拨动篮球,旋转出手。接球时,要掌握落点,接到球后,快速收到胸前,可练习快速传出。 自传自接 与传球相似,平行传出,可以左右,前后滑步,按球的落点,调整人站的位置,滑步要迅速,自然,传接速度要快。 过人姿势 两脚均可做为轴心,在选从左边 三步上篮 从左边篮板,左脚先跨步(大一些),再跨右脚(快而有力),右脚用力登地,(左脚用力向上抬起左脚大腿抬起与地平行)弹跳左脚向上抬起,滞空,左手拨球上篮,方向为篮版45度角,手指拨球,上抛,碰篮版,弹入篮筐。动作要自然,流畅。第三步自然落下。 从右边篮板,右脚先跨步(大一些),再跨左脚(快而有力),右脚用力登地,(右脚用力向上抬起右脚大腿抬起与地平行),弹跳左脚向上抬起,滞空,右手投球上篮,方向为篮版45度角,手指拨球,上抛,碰篮版,弹入篮筐。动作要自然,流畅。第三步自然落下。 一 身体素质:
1 速度,主要是突破和启动的速度。其实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你有绝对的速度优势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晃动就可以突破成功,因为假动作只是不让对方看出你的突破方向,而显然只有左右两个方向可以突破(除非你硬要拿某某视讯里的钻裆说事)。更合况大部分右手球员往右边突破的机率更大。但是靠速度突破的优势是让对方不知道你何时突破,时间是无限的,短短的三秒中时间里有可能在任何时间突破,当对方反应时你已经靠快速的启动占到了有利身位,而他也还要有个启动时间才能带起速来,而这时你已经突破他的防线了,所以应该说速度是突破能力最重要的部分。(代表球员jordan iverson 我个人认为MJ的速度更快些,他的百米比较官方的说法是10秒7。看CL的网站上写阿金是10秒29,狂汗...
2 力量,并不是单纯的劲大劲小,而是对抗中的力量,利用身体抢住有利位置的力量,投篮需要的手臂力量,滞空时的腰腹力量等等。(代表球员jordan wade james 现在的kobe)
3 协调性和灵活性,我想一个任何一个伟大的球员都是有天赋的球员,而协调性和灵活性无疑是一种天赋的最好体现,为什么同样的动作有的人就可以作的很漂亮很舒服,这正是身体协调性的帮助,而高难度的假动作和晃动没有很好的灵活性是不可能完成的。(代表球员iverson kobe)
4 身高和弹跳,不光是弹跳的高度还有弹速和滞空能力,篮筐毕竟不是伸手就能够到的,所以一定的身高和弹跳可以更好的得到置空权,弹速就好比突破时的启动速度可以比对手更先靠近篮筐,而滞空能力也不是单纯的滞空时间,毕竟都是地球人,牛顿定律还是要遵守的,因为S=1/2at^2所以时间仅与滞空高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不考虑阻力)也就是说通常跳的高的人在空中滞留时间也就长,因此滞空能力指的是空中调整动作的能力,这就需要很好的腹肌和平衡能力,才有可能在空中做出拉杆,换手以躲避对方的封盖。(代表球员jordan kobe两个人都是滞空能力完美者,反正MJ是我见过的惟一能在空中做出两个拉杆并且球进的人,好像当时是和网队吧。AI和WADE,JAMES应该是那种爆发弹跳能力)
二 基本技巧:我之所以用这个次因为我没有打算把运球算在内,因为运球通常是真正启动前的准备,而这里所说的技巧是指突破时的动作,比如变向,转身,跳步,后撤步,急停急起,跳投,晃投等等。我觉得能够自如合理的运用这些技术动作才是突破过人最好的方法,当然这些都需要前面提到的优秀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不然不是作不连贯就是造成走步之类的违例。(代表球员jordan kobe我觉得这方面应该是KB做得最好,他的突破通常都有很多技术动作而且结合速度变化的晃投也可以说炉火纯青,而AI由于身高和力量的限制更多的还是靠运球和速度突破,当然变向他是最无敌的)
三 弱手,也就是右撇子的左手能力,左撇子的右手能力。这可能是在你的球技练到一定程度时最大的障碍自然也是使你实力提高的一个巨大潜力,毕竟一个人不可能天生就两只手具有相同的行动能力,而通常情况下打球时都会尽量避免用弱手处理球,这样必然会使左边的进攻能力大受限制,比如大多数人都习惯用右手往左边作变向,这时就遇到了一个问题,下一步你需要用左手带一两步球上篮,而没练过左手的人首先会在突破速度上降下来(你可以试试用左手带球跑个全场,无论是速度,步点,平衡感都会使你大吃一惊,完全像个不会打球的人),然后很可能你选择不运那一下球然后直接跑两步左脚起跳右手上反篮,当然如果你的速度够快,跳的够高还是有可能进球的,但是但凡对方是个精明的防守人你都会由于之前所说的影响被卡住突破路线,或者起跳之后被封盖,或者协防队员的补位让你猝不及防。而一旦你试图想用左手向右作变向从而可以向右侧突破时,你很快会意识到用左手作变向完全不是一个感觉,这感觉并不你刚才用左手带球跑全场好哪去。所以如果你能把左手练到有右手百分之三十的程度,那么你的突破成功率将提高不止三十个百分点,而你需要做的就是能够用左手带球上篮并且不能使速度降下来,而且能够做一些基本的动作比如转身变向,然而这却是需要付出很多练习,就像你是个左撇子的篮球初学者,然而却没有左撇子需要的那种协调性,显然这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适应,而一旦你做到了,你基本可以列入高手的行列了(代表球员,基本NBA的高手没有哪个不是,尤其是控位)
四 手感,其实精准的投篮,上篮都是靠不断的练习,比赛做到的,而大量的练习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肌肉记忆,也就是让你的肌肉记住那种把球投进所需要的姿势,力道,方向。而且这种手感不能被防守队员的干扰影响。也不能被自己之前的动作干扰,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持这种手感。(代表球员jordan kobe wade)
五 运球,我并不是为了强调什么所谓的实战而故意把街球中最精髓的运球放在这么低的位置,而是如果我们讨论在一对一的情况下的得分能力那么运球的作用更多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那些基础动作,并且熟练的运球可以很好的保护球不被断掉,当然很多高难度的假动作是需要运球作基础的。其实最难而且最实用的运球技巧并不是那种一味的在胯下作各种不同轨迹的变换,而是球随身动,因为你是用身体重心和位置的不断变化来突破对手,但同时要保证不断的拍球不至走步,并且不能让球影响到重心的移动,这才是最难的。其实很多那些玩街球的运球看似很花哨熟练但是他们的身体重心只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移动,也就是说是身体因为某种预定的运球方式而移动(完全的因为看了视讯然后拿着球跟那原地狂练),等到他想突破时其实不过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带球,或者很普通的体前变向,显然之前的那些都是无用功。不信你可以试着不去想怎么运,只是不断的快速改变身体重心移动身体向某个方向移动,那么你会发现如果想让球也跟着走是一种很不协调的感觉,这时要么你的重心移动不了要么球就衔接不上丢掉。所以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要突破的话那么最好的练运球方式应该是那种运动中的运球衔接与基本动作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球随身动(代表球员iverson kobe)
六 头脑,一个好的球员一定具备很清晰的头脑,因为他需要思考很多问题,需要观察出对手的漏洞,套路,也要清楚的判断出每一秒的形式,从而做出最迅速最正确的反应(代表人物jordan kobe)
投篮的时候,手应该怎样摆,才让篮球容易投进?
手臂和胸部、手肘和臂部、手腕和臂部分别成三个近似90度角,身体可以稍微歪一点,出手是记住要善于运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不要以为往前推,记住不要用手掌心触球,左手放在球的斜上方,不要让左手干扰到球的运动轨迹, 还有就是左肘不要过分外扩,看一看科比、乔丹的投篮动作你会发现他们出手是两个手臂几乎都是平行的。 再者就是身体不要往前趴,那是女生的动作。。 善于运用脚部的力量,使上身和下身协调,没事多做做无球的投篮动作,做顺了再用球投。 不过,注重练习才是最重要的,我有个同学,姿势严重变形,可投篮依旧很准,最主要的就是多投,你看马里昂那姿势不一样能把球放进去嘛。
看我打那么些字,楼主采纳吧~~
怎样投篮比较容易投中呢?站着投篮!
投篮什么姿势比较容易进球?这个不一定 投篮手感很重要 经常练 自然准度就会比较高
打篮球那样投篮比较舒服又容易进我曾经和你一样苦苦追问这个问题 我把我们学校图书馆关于投篮的书都看了一遍 最重要的是食指最后触球 手腕有个向下压的姿势 且球出手后要保持一段时间的姿势 大概就是这样 具体的要自己练啊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投篮姿势 这也不是固定的 你看nba里 好多人的投篮方法都很有个性
希望采纳
我178.在篮底怎样投篮更容易投进你178的身高问这个问题你应该是比较晚入门的吧,建议多练练擦板从45度大板,两边都不停地连100来个每次,逐渐拉远离篮筐的距离练习,邓肯就是把擦板运用的淋漓尽致。
还有练习勾手,尽量要出手点高,快,球的执行弧线要高防止被盖。
最后建议练好篮下脚步,看看奥拉朱旺的视讯领会梦幻脚步,或者看乔丹科比的低位单打技术
自己写的心得,望采纳
打篮球怎样投篮比较准投篮手下压用手腕的力量
再加上多练习就行啦
一开始别远距离投篮容易推
先近距离投
希望你能练好
打篮球的时候,怎么比较容易动作?运用假动作的规律一般是:
(1)做向一侧突然行动的假动作:多用于行进间和原地运球突破时,主要是使防守人的身体重心侧移,迅速运球突破对手。
(2)做投篮假动作:多用于原地持球突破时,利用原地或后撤步瞄篮假动作,诱使防守人重心上提或重心前移,择机快速持球突破对手。
(3)做传球假动作:多用于原地持球突破时,利用向两侧或上下传球假动作,破坏防守人重心的稳定,迅速持球突破对手。
动作要做到“假动作逼真,真动作迅速”。
篮球投篮时为什么投旋转球会比较容易进框?因为我们投篮时是靠压腕和手指拨球产生动力使球投向篮筐,手指拨球使球自然产生旋转,如果不产生旋转,说明手型不对或者说持球部位不对;投出的球应该立刻旋转,要不然就是投出了飘球,飘球的方向是很难控制的,就像排球比赛中就经常发飘球,不但发球的人不知道它飘向哪里,就连线发球的也不知道它的方向,至于其中的道理,可能要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解释,所以说投出的球应该立刻旋转。
竹篮的历史
1.竹编的历史
竹编的历史
1、在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2、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
3、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4、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
5、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竹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
6、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
7、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的艺术,新的作品在缓缓冒尖。
扩展资料:
文化价值
1、魅力的外表之下是瓷胎竹编深刻的文化内涵:天人合一的造物观。
2、瓷胎竹器工艺从材料的选择到编制过程,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竹子搜集时间不当容易造成竹子生虫或者发霉,竹龄选择决定了竹子的柔韧性,从而决定了瓷胎竹器的编制难度和美观程度。
3、瓷胎竹编的材料选择的时节、地域,传统竹编的制作工艺、制作水平最终决定了一件瓷胎竹编是否材美工巧。传统竹编虽然算不上鬼斧神工,但是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造物观念“天人合一”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百度百科-竹编
2.篮球的历史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
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
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
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
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
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
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篮球起源与发展 起源:现代篮球运动自1891年起源与美国。是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当时的青年基督教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
当时称为"奈史密斯球"后又称"筐球"最后根据活动的内容是向篮球筐中投球,边形象的命为篮球。 一,初创时期(19。
3.篮球有多少年的历史篮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篮球(basketball),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 。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 。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 。
主要的国际性篮球组织是成立于1932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篮球联合会(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4.篮球的历史起源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Dr. James Nai *** ith,1861年11月6日-1939年11月28日),加拿大人,篮球运动的发明者和第一位倡导在美式足球运动中使用头盔的人。他同时也是第一位篮球教练召集了5位球员组成一支球队。
奈史密斯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阿尔蒙特,是一个1851年到加拿大从事采矿业的苏格兰移民家庭的长子。
发明篮球
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奈史密斯当时被受任寻找一种有趣易学且可以打发学生无聊的冬季室内体育课的游戏。
奈史密斯从一些加拿大儿童用球投入桃子筐在加拿大被称之为“Duck-on-a-Rock”的游戏中受到启发,奈史密斯的篮球游戏在11月15日初步构思完成,最早的规则没有运球这一规定,只允许球在球场内传递,之后他又编写了13条篮球规则 ,其中有12条仍然延用至今。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经过百年的改进形成了现今的篮球规则。
篮球成为了美国和加拿大广受欢迎的男子运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其他国家传播开来。另外也为建立了一套女子篮球的规则做了一些努力,最初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真正的推广上的步伐要显得缓慢一些。
男子篮球运动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正式被列为奥运会项目,奈史密斯博士为那届奥运会篮球项目的前三名颁发了奖牌,获得前三名的是三个北美球队:美国队在室外下雨的场地中战胜了加拿大队获得了金牌,奈史密斯的祖国加拿大获得了银牌,而墨西哥队则获得铜牌。女子篮球直到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才被正式列为奥运项目。之前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奥运会上举行过一次篮球表演赛。
5.篮球的历史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Nai *** ith)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军传入欧洲。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1891年,奈史密斯在 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
这所学校体育系主任卢瑟·古利克为贯彻冬季体育课教学大纲委托他设计一项室内集体游戏。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篮球游戏。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奈史密斯30岁时便发明了篮球,但篮球诞生后近半个世纪始终被人们所忽略,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才受到应有的尊重。
75岁高龄的奈史密斯随美国篮球队抵达柏林,但美国篮球队教练只负责他从美国到柏林的机票费,不承担其在柏林的旅馆费和入场券费用。而美国奥委会对此置之不理,使得这位篮球之父心情十分沉重。
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首任秘书长威廉·琼斯则很尊重和敬佩他,不仅解决了他的旅馆费用,并邀请他为奥运会首场篮球比赛开球。开球前,琼斯向全体参赛运动员介绍了这位篮球发明者,奈史密斯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全部比赛结束后,琼斯又安排奈史斯主持发奖仪式,并授予他一枚奥林匹克特别勋章,以表彰他发明篮球的功绩。当一位德国小姑娘向他敬献月桂冠时,奈史密斯欣喜若狂,激动得把帽子抛向天空。
奈史密斯于1939年逝世。为了永远怀念这位篮球运动先驱,国际篮联在1950年第1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期间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局会议上,决定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的金杯命名为“奈史密斯杯”。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
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秒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
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
6.手工编织历史的文化讲解手工编织工艺的基本概念:
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
沿革: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这一时期的编织工艺也相当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种有篓、篮、箩、筐等。周代,以蒲草编织莞席已很普遍。汉代以蔺草(又名马蔺、马兰草、灯心草)编织为席,产于三辅(今陕西中部)、河东(今山西夏县)等地 。唐代,草席生产已很普遍,福建、广东的藤编、河北沧州的柳编、山西蒲州(今永济、河津等地)的麦秆编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艺品。其中广东藤编还有编织花卉、鱼虫、鸟禽图案的帘幕。宋代,浙江东阳竹编的品种已有龙灯、花灯、走马灯、香篮、花篮等,能编织字画、图案,工艺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积内可编织120根篾条,有的还饰以金线。至明清两代,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生产有了发展,并在19世纪末开始出口。
7.关于篮球的历史简介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规定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吹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 ,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 ,奈史密斯制定了13 条比赛规则 ,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 ,不准有粗野动作 ,不准用拳击球等 。到1893年 ,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并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圣路易市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上第一次举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用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 ,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以后规则又曾多次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3 秒钟 ;一个队控制球后 ,必须在30秒钟内投篮出手;投球中篮得2分,3分投篮区投中得3分,罚球中篮得1分。1977年增加了每半时累计全队犯规10次后,由对方罚球 ,防守犯规时罚球2次 ;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5年将全队每半时累计犯规10次改为7次 。1990 年规定奥林匹克比赛和世界锦标赛球场尺寸应长28米 ,宽15米 。女子篮球1976 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1910年的全国运动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此后篮球运动在中国逐渐开展起来。1926年以后,中国篮球运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中国男子篮球代表队1913~1934年共参加10届远东运动会,并在1921年上海召开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冠军。此外,还参加过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篮球赛和194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十四届奥运会篮球赛。女篮是1924年全运会起才有比赛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立后 , 篮球运动迅速 广泛地在全国开展起来 。1951年举行了全国篮球比赛。1954年建立了全国联赛制度,1956年改为甲、乙级升降联赛制度 。1976 年和1978 年中国第一次主办了女子和男子国际邀请赛。1981年国际篮联批准了中国首批11名国际篮球裁判员,截至1992年底,中国已有国际级篮球裁判员35名。在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中,中国女队获得亚军,1994年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获第二名。男队连续夺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并多次代表亚洲参加奥运会篮球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1994年世界篮球锦标赛获第8名。
8.篮球的历史.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
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
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
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
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
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
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
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
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
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
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
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篮球起源与发展 起源:现代篮球运动自1891年起源与美国。是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当时的青年基督教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
当时称为"奈史密斯球"后又称"筐球"最后根据活动的内容是向篮球筐中投球,边形象的命为篮球。 一,初创时期(19。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