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拳击锦标赛-wsb世界拳击联赛辽宁
1.王志敏的简介
2.拳击有多少回合,每个回合多长
3.为什么职业拳击不能打奥运会
王志敏的简介
王志敏,男,1985年生,浙江宁海人,优秀拳击手。2011年5月份在贵阳举办的世界拳王个人争霸赛中,曾两次代表湖北队征战过全运会的王志敏经过六轮常规赛打进决赛后,最终在61公斤级决赛中力克哈萨克斯坦名将穆萨菲罗夫,夺得了在贵阳举行的首届WSB世界拳王争霸赛的61公斤级冠军,成为中国夺得国际拳联金腰带和拳王战袍第一人,并因此获得了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WSB是国际拳击联合会的一次尝试,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比赛,这一比赛并不是伦敦奥运会的选拔赛。比赛不带头盔,比赛规则与奥运会的也不一样。比赛前也没有说要给奥运资格,是比赛开始后才临时决定给5个奥运参赛席位。所以当时中心并没有组织国家队参赛。
比赛之前没人知道该项比赛的冠军可以获得奥运参赛资格,比赛开始之后,国际拳联却意外决定该项比赛中五个级别的冠军将自动获得伦敦奥运参赛资格。
在五位拳王产生后,国际拳联分别向五位拳王所在的国家发出伦敦奥运参赛确认函。不过,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并未回函确认,如今确认函有效期已过,这就意味着中国主动放弃了这一参赛名额,王志敏也失去参加伦敦奥运会的资格。王志敏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愤怒,之后便是无奈和伤
拳跆中心主任常建平在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亲口承认:“是的,我们放弃了这个名额。”常建平介绍,中心作出这样的决定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是选拔制度。对于奥运会参赛问题,拳跆中心有一整套选拔办法和制度,按照国际拳联关于奥运会的参赛规定,一个级别每个协会只能派一名选手参赛,拳跆中心研究制定了中国选手伦敦奥运选拔办法,目的是本着公平原则派最优秀的中国拳手参赛。
其二,男子选手伦敦奥运资格选拔是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全国锦标赛、2011年亚洲锦标赛和2011年全国精英赛的积分作为选拔标准。而王志敏在2012年的全国锦标赛上早早就被淘汰了,在该级别上并不是最优秀的选手。如果仅仅凭一场比赛就能前往伦敦,违反了公平选拔的原则。
拳击有多少回合,每个回合多长
随着拳击在世界上的发展,我国,逐渐有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专业体育运动员开始参考学习,同时也成立了众多的教育机构。相关组织:世界拳击协会(WBA)世界拳击理事会(WBC)国际拳击联合会(IBF)世界拳击组织,WBO,世界职业拳击联合会(WPBF),国际业余拳击组织(ALBA)等等。
拳击的回合制度:职业拳击:比赛规则每回合三分钟,中间休息一分钟,新手每场六回合,二级选手赛,八至十个回合,一级拳手赛十至十二个回合。业余拳击:每场为三个回合,每个回合,三分钟(也就是两分钟),两个拳击手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WSB拳击联赛:每场比赛为五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场休息一分钟。中国拳击联赛:每场,比赛为四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中场休息一分钟。
打拳击拳击手为什么累趴在椅子上其实是因为双方在比赛回合中假如一场比赛是三回合每回合休息一分钟,一回合中双方你来我往的肉搏一拳换一拳拳拳到肉在三回合中挥出的拳差不多上百拳吧也可能更多也可能更少跟个人的战法有关。九分钟休息三分钟在大脑高速运转身体血液循环速度加快消耗掉的体能太多肯定累呀。进攻需要耗费体力,防守也需要耗费体力力。
为什么职业拳击不能打奥运会
所谓职业拳手,就是指以打拳来维持生计的拳手,其打拳的目的就是赚钱,这严重违反了奥运体育的纯洁性原则,所以不能被允许进入奥运会。
同理,职业足球篮球滑冰等等项目的运动员本来也是不被允许参加奥运会的,但是足球和篮球因为职业性很成熟,非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差距过于巨大,为了保证奥运会在这两个项目上的观赏性,奥委会才不得不与相关单项协会(FIFA,FIBA)等进行妥协,所以才有了NBA球员及足球的U23球员参加奥运会。
同样的还有很多项目,比如自行车,冬奥的滑冰等等。(实际上30年前,几乎所有的职业运动员都不能参加奥运会。1980年萨马兰奇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后修改了许多规定,奥运会向除去职业拳击手以外的职业运动员都开放了)
现代拳击运动目前被分为两大系统,即业余拳击和职业拳击。 一、业余拳击:1920年,第一个国际性业余拳击组织——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 (简称AIBA)正式成立,使全世界开展业余拳击运动有了专门的组织。国际性的业余拳击比赛除了奥运会之外,还有国际业余拳击锦标赛、拳击世界杯赛、洲际相应的锦标赛和杯赛等。各个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展了业余拳击运动,爱好业余拳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二、职业拳击:目前国际职业拳击组织共有4个:世界拳击协会(简称WBA)成立于1921年,1962年更名,冠军是美国人伊万德·霍利菲尔德;世界拳击理事会(简称WBC)1963,冠军是英国的伦·刘易斯;国际拳击联合会(简称WBF)1984,冠军是美国人米尔·穆勒;世界拳击组织(简称WBO)1988,冠军是南非的阿金旺达。
职业与业余拳击除了运动水平相差悬殊、比赛规则有很大不同外,在赛事的性质、时间、防护、量级、宣传和裁决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和区别。
(注:2014年10月,APB个人职业拳击赛开战, APB赛事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为职业拳手搭建了通往奥运会的桥梁与WSB世界拳击联赛一起被列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拳击项目资格赛之一,自2007年国际拳联在美国芝加哥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从“业余拳击”向“职业拳击”转变改革的决议后,国际拳联推进拳击职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从2010年11月开始的WSB职业拳击联赛,到2013年6月后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实行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和男拳手摘头盔,再到今年APB个人职业拳击赛的问世,国际拳联改革迈出的“三大步”。
职业拳手参加奥运会赛场的可能性,源自于2014年2月初国际拳击协会(AIBA)制定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参赛运动员选拔标准被国际奥委会采纳通过。根据国际拳协的规定,凡是业余选手转成职业选手后,参加的职业拳击比赛不足15场、且年龄在19岁至40岁之间的拳击运动员,都将有机会参加2016年里约奥运会。而此前,职业拳击选手是不能参见奥运会拳击比赛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