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印度这个大国,体育这么差?有人知道原因吗

2.为什么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四大国的足球实力偏弱?

3.是中国职业篮球水平高还是韩国,亚洲哪国最高

4.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5.国际男篮比赛时间

为什么印度这个大国,体育这么差?有人知道原因吗

印度篮球队什么水平-印度没有篮球联赛

” 这个问题的确很有意思。 因为从资料上看:作为人口大国,印度迄今没有一个人摘取过奥运会单项金牌。而反观印度的综合国力,印度是除中国外,综合实力增强最快速的国家,在21CN里,两个亚洲的超级大国将展开全面的较量。印度的体育水平与其综合国力为什么不成正比呢?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很多方面发掘。从宗教信仰的角度看[宗教影响印度人的饮食和体育观的培养乃至体育环境的形成] 我认识学校的几个印度留学生,和他们有过一定的交流。我觉得和他们交流,最大的障碍不是语言,而是信仰的差异。印度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宗教历史源远流长,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而且还有一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印度的宗教实际上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三足鼎立的局面。好友rakeshe bub 告诉我,大多数的印度人并不是信奉佛教,而是印度教。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大概只占10%左右,而印度教徒占大多数,其次是伊斯兰教。这让人比较吃惊,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印度就是一个信释迦牟尼的国家。 与体育强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印度受更多教条教规的束缚。比如饮食,不能吃荤主吃素,连带荤腥的油都很少占,这一点可以从印度学生的平常生活可以看出来。到了中国仍然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坚持吃素食,可见信仰之深。 然而,饮食习惯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一个民族的健康状况。 可以肯定的说印度人身体素质是落后于中国的,也落后于其他亚洲国家的。比如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的运动员,虽然个子不是很高,但是体能特别好。 如果说一个国家对宗教热衷到家家念经拜佛的地步,恐怕印度是无以复加的。宗教不仅影响了印度人的身体素质,也束缚了印度人培养其体育观。印度教和佛教的教义差不多,都崇尚因果报应和生轮回 ,都讲求“守戒,苦行,虔信。” 只是印度教不想佛教那样消极避世,更加积极一点。可能这就是大多数印度人信印度教而不信佛教的原因吧。但是都离不开戒律,虔诚,以及繁多的礼仪和祭祀活动。这与体育崇尚参与,竞争,拼搏的精神是相抵触的。也就是说,从事体育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信仰,这是冒天下之大不讳。所以,在印度从事体育的人远远没有亚洲体育强国中国,日本,韩国那么多。从历史角度来看民族性格[历史铸就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决定体育精神] 翻开近代中印两国历史,有许多相似。两国都有一段屈辱的惨遭屈辱的历史。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而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200多年,在1948独立以前,一直被视为英国女王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两个国家前后独立不到一年,然而取得独立的方式确不同。中国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大大小小的战争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怕强敌,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而在印度从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对侵略者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由于二战时期,英国在亚洲战场节节败退,日本步步紧逼。英国眼看印度难守,为了缓解印度的反抗情绪,对抗日本,就勉强答应印度二战结束以后归还其主权。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信守承诺,印度获得了独立。战争使一个国家支离破碎,也是一个民族坚强。因此可以说印度的民族性格不具有用暴力反抗,而只是非暴力不合作。当其他亚洲,欧洲国家在进行暴力革命的时候,印度是一片乐土,也注定了印度自卑,懦弱的性格。 民族性格对比: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你不惹我我不惹你,你惹我我躲你。

中国:不畏强,不欺弱,人不犯我,我不;人若犯我,我必。

为什么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四大国的足球实力偏弱?

首先,俄罗斯足球可不能说完蛋。前苏联的足球水平请先了解一下。俄罗斯之所以比前苏联下滑很多,除了几个出好球员的国家纷纷独立,更重要的是国家崩溃,经济崩溃,没有支撑足球发展的基础。这些年其实已经好很多了。总结这20年的世界足坛,俄罗斯确实不算一流强队,但说是完蛋显然不合适。

然后,印度说真的,这个问题其实不用问,你先去了解一下印度的社会情况,就不会这么问了。看似13亿人,其实只有1亿人口,其它都是低种姓人,你一个达利特后卫,看到一个婆罗门带球过来,你还敢下脚不成——当然达利特估计也踢不成球?而且印度经济发展情况极度不平衡,开展联赛的基础都没有。

美国没有足球基础。94年世界杯,打到一半,NBC调研,美国人超过60%不知道自己国家在举办足坛最高赛事(记得是环球时报报道)。然后嘛,也有传统因素在,美国光荣独立啊,文化上虽然一直推崇欧洲,但也一直在傲娇的发展自己本土的传统。你们玩足球,我们美利坚不和你们混啊,我们连温度计量都要用个华氏度呢。之后发展多年下来,橄榄球,棒球,篮球已经把市场瓜分的差不多了,连各种比赛节日都已经形成传统(超级碗赛、NCAA锦标赛等),足球进入太晚。没有群众基础,别的都是扯淡。

中国作为一个5岁被老爸带着看球,25年的球迷,你问我中国足球为啥完蛋,真心伤感。我也不知道,但我想了这么多年,感觉这其中道理还是存在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就一个。文化和体育人才体制的冲突。文化很简单,万般皆下品,不是嘴上说说的。在明确知道会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哪怕学业上可能不咋地,多半都会选择读书为重。中国的足球人口先了解一下。人才选拔体制说的不是政治体制,而是体育这个行业的本身的问题。那就是淘汰率极高。高到可怕。

是中国职业篮球水平高还是韩国,亚洲哪国最高

从近三届亚锦赛排名来看:

第二十一届2001年 中国上海

1中国(CHN),2黎巴嫩(LIB),3韩国(KOR),4叙利亚(SYR),5—卡塔尔(QAT),6日本(JPN),7中国台北(TPE),8印度(IND),9乌兹别克斯坦(UBZ),10阿联奠(UAE),11香港(HKG—CHN),12科威特(KUW),13泰国(THA),14新加坡(SIN)

第二十二届2003年 中国哈尔滨

1中国(CHN),2韩国(KOR),3卡塔尔(QAT),4黎巴嫩(LIB),5伊朗(IRI),6日本(JPN),7哈萨克斯坦(KAZ),8印度(IND),9叙利亚(SYR),10约旦(JOR),11中国台北(TPE),12科威特(KUW),13中国香港(HKG-CHN), 14乌兹别克(UBZ),15菲律宾(PHI), 16马来西亚(MAS)

第二十三届 2005 卡塔尔

1中 国 2 黎巴嫩 3卡塔尔 4 韩 国 5日 本 6伊 朗 7沙 特 8 约 旦

东西亚争霸格局明显:

首先看看亚洲篮球传统强队,共五支球队在三届亚锦赛中都进入8强。

分别是中国、韩国、黎巴嫩、卡塔尔、日本,都是东西亚球队,而且名次靠前。

中国王者地位无容置疑!

韩国,传统强国。虽然时运不济,但依然是我们在亚洲最主要的对手。

以黎巴嫩和卡塔儿为代表的西亚篮球上升势头明显,这两队连续两届进四强是实力的证明。

日本亚洲地位尴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鉴于先天不足,不采取雇佣军战略难有作为。

前两届南亚和中亚球队即使进入8强,名次也靠后。直到本届哈萨克的第10就是中、南亚最好成绩了。

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一下几支:

哈萨克传成前苏联篮球风格,球员身体强悍但技术粗糙。

印度国内拥有10亿人口之巨,还打成这样。只能说明他们篮球的基础太薄弱,他们对篮球太不重了。

还有不得不提到菲律宾,一支球风华丽且颇有实力的球队对亚锦赛向来没兴趣倒是有点奇怪。这次又来了个莫名其妙的自爆。

当然菲律宾一支球队无法改变目前东西亚争霸格局。

黎巴嫩已经取代韩国?

从总体来看是东西亚争霸,在人们观念里亚洲篮球就是中、韩争霸。中国是王者,韩国是第一挑战者。

而黎巴嫩在近三届亚锦赛两次进入决赛恐怕不是巧合,难道黎巴嫩真的已经取代韩国,成为第一挑战者?

从这届亚锦赛来看,黎的实力确实在韩之上。

黎巴嫩球员身体强壮,打法凶悍。且队中不乏个人能力超强的。加之在西亚的准主场作战,战斗力加倍。

来日在薄弱位置上补充好的雇佣军,别说韩国,我们也要加以提防。

反观韩国,球员青黄不接。老将徐章薫的再次入选,更是韩国的悲哀。河马算得上亚洲一流中锋,可教练在对河马的使用上值得商榷。

方成允是个全能战士,能力不容怀疑,但与韩国整体格格不入。加之主力控位小金的受伤,新人控位并没有令人信服的表现。这是个致命打击。

赖以为计的三分又发挥不出来.....

总之主观、客观问题一大推,不好好解决。被西亚彻底颠覆不是没有可能。

至2001年,国际篮球联合会共有多少成员国?

国际篮联现有73个成员国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体育活动的开展,篮球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时,我国就组成了大学生篮球队参加了国际比赛。以后,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1950年12月邀请世界劲旅苏联队前来访问比赛并借此组织学习研讨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提高。至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篮球运动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十年动荡的“文化大革

命”冲击下,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和倒退,拉大了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1971年我国开始重新组织训练青少年运动员,1972年举办了全国五项球类运动会,逐步建立了自己的联赛体制,1973年后恢复国际间的交往,1974年开始参加世界性比赛。我国的男女篮球队分别在1975年和1976年获得了亚洲冠军,确立了亚洲强队的地位并走向了世界,1977年我国女篮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

得第5名;1978年男篮参加第八届世界锦标赛获得第11名;1983年女篮在第九届世界锦标赛中荣获第3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1986年,男篮获得第十届世锦赛第9名。

1994年底,我国开始篮球赛制改革,尝试将以前联赛的“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并在1995年初试办了八强主客场赛,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从1995年底开始,中国篮球联赛的赛制改为了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简称CBA联赛。这一改革举措促使中国的篮球运动又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1年底,中国女篮也开始效仿男篮,举办了主客场联赛,简称WCBA联赛。2002年,在我国的江苏省又成功举办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女子篮球比赛——第十四届世界女篮锦标赛。这是国际篮球协会对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发展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截至2003年5月,中国篮球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是:男篮在1994年第十二届世界锦标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两次闯入世界前8名;中国女篮则在1992年奥运会和994年世锦赛上两次荣登亚军领奖台。

中国篮球运动

一、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篮球运动自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协会派来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 David Willard Lyon)介绍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文化形态,在教育科学领域已成为一门教育学科,在竞技体育范畴内它是一项重点发展的竞技运动。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按照社会变迁及篮球技、战术发展和竞赛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

1、 1895—1949年为第一阶段(其中1895--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1919年--1936年为第二个时期,1937---1948年为第三个时期)

这是篮球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时期,篮球运动主要在天津、上海及北京等有限的城市青年会组织和某些中等以上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2、1949---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 其中1949---1965年为第四个时期,1966---1978年为第五个时期,1979---1995年为第六个时期)

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的计划和组织下迅速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请外国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首批篮球专项研究生班。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篮球竞技水平、社会普及、科学研究及篮球观念与理论体系的确立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历史证明,1949年后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大发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3、1996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开始后的新时期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97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二、中国篮球竞技运动面临的任务与形势

1、国际篮球运动的职业化进程飞速发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最高水平的优秀队伍与美、欧队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即使是亚洲的韩、日等国也进步明显,给我国优秀队伍造成种种威胁。

2、原有培养篮球后备队伍的网络一度受到某些干扰,篮球竞技人才后备队伍出现匮乏现象,高水平运动队新老交替十分困难,青黄不接的断层现象严重。

3、教练员的选拔与培养未能形成科学体系。

4、运动成绩时而起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滑落状态。

5、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及其所属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仍显滞后。

6、针对篮球运动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篮球理论研究滞后未能形成完整体系,观念和观点未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科学研究未能重视与实践结合,配套展开。

7、全国多数地区群众性篮球竞赛活动仍有待普及发展。

总之,认识与克服实际困难,振奋精神,之下而上,从改革中求出路,在改革中攀高峰,是中国篮球界的根本任务。

三、发展中国篮球运动的战略性对策

1、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动篮球运动领域内的综合改革,在改革中建立新秩序展现新风貌,再攀新高峰

2、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我国篮球竞技运动的定位目标,确立正确的篮球训练工作方针及指导思想

3、全方位落实深化篮球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依法治球,形成新的管理网络,理顺纵横管理职能关系,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管理新模式

4、全面规划,采取非常措施,培养造就一批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队伍,这是振兴中国篮球事业的希望所在

5、切实掌握优秀篮球运动人才培养和成长的规律,落实从学校抓起和从青少年着眼的方针,多途径地培养与储存篮球后备人才

6、积极倡导篮球运动的科学研究,建立起中国新颖的篮球理论体系和训练实践科学程式,促进科学化训练、竞赛、管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中国篮球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应重视上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

国际男篮比赛时间

2023年国际男篮比赛时间:8月25日—9月10日。

2023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2023FIBA-Basketball-World-Cup)是国际篮球联合会主办的国家队级篮球赛事,比赛时间为2023年8月25日至9月10日。小组赛在印度尼西亚、日本以及菲律宾同时进行,决赛阶段的比赛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进行。

2022年12月5日,国际篮联(FIBA)官方宣布,2023年男篮世界杯抽签仪式将于2023年4月29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2023年男篮世界杯将于2023年8月25日开赛,9月10日结束。2023年2月24日,国际篮联官宣卡梅隆·安东尼将担任2023年男篮世界杯全球大使。4月29日,世界杯抽签仪式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

关于篮球的赛事有:

1、奥运会篮球比赛:奥运会是国际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篮球也是其中的一项比赛项目。奥运会篮球比赛分为男子和女子两组,各组别前三名可以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

2、世界杯篮球赛:世界杯篮球赛是由国际篮联(FIBA)主办的全球性篮球比赛,每四年举办一次。比赛分为各个洲际的预选赛和决赛阶段,胜者可以获得世界冠军称号。

3、NBA比赛:NBA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篮球联赛之一。比赛分为常规赛和季后赛两个阶段,常规赛排名前八的球队可以进入季后赛,最终决出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