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解说奥运会开幕式-白岩松奥运会没介绍
1.求奥运会白岩松说出来的奥运精神
2.里约奥运会闭幕式 白岩松又吐了哪些金句
3.中央电视台体育部的主持人宁辛的消息
4.奥运日记
求奥运会白岩松说出来的奥运精神
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
这是顾拜旦在一次演讲中指出的:“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对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传播这些格言,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 白岩松又吐了哪些金句
开幕式上评价中国代表团的服装,白岩松说:中国代表团的服装就像中国传统的炒菜西红柿炒鸡蛋。
闭幕式上里约官方奥运闭幕短片没有出现中国运动员的身影,白岩松说:难道中国奥运代表团没有派选手来参加本届奥运会吗?
中央电视台体育部的主持人宁辛的消息
一时的选择决定了她一辈子的命运
她是中国第一位体育节目的女主持人,曾经一度,是唯一的一位。
做了将近20年的体育节目,从1990开始,连续几届奥运会、亚运会都是她担任总主持人,但最初,她选择这一行却是那么勉强:
1984年大学毕业,到基层锻炼一年后,宁辛回到广播电视部,等待自己的重新分配。当时的广播电视部人事司司长张满堂找到宁辛,说中央电视台现在挺需要人的,我把你介绍给电视台人事处的邹庆芳,你去跟他聊一聊吧。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电视远没有今天这么风光,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北京广播学院第四届播音系学生,当时宁辛和同伴们最羡慕的不是到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学长,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那些前辈们。
“上学时,每天早上要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早间新闻,那时候老听夏青、葛兰、方明、铁城老师播音,理想是做一个好的新闻播音员,每天上班能把报摘播送给大家。一直到毕业,我还觉得中央电视台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去处,看到同学分到电台还羡慕得不得了。” 但她还是去了,电视台人事处的邹庆芳告诉她:“现在台里两个部门需要人,一个是体育部,一个是经济部。你愿意去哪一个?”
“我这人算账特差劲,一听经济,脑袋就大了,心想,这一天到晚都是经济,给人播小数点别播错了,不行,不能干。”宁辛说。
她上大学那会儿,正是中国女排最辉煌的时候,从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赛、1982年世界锦标赛、1984年奥运会到1986年世界杯,女排连连夺冠,女排精神振奋全国。权衡再三,她有些倾向于上体育部。不过,当时也听说,中央电视台要招的将是第一个体育节目的女主持人,因为当时体育部只有宋世雄、孙正平、韩乔生三个男主持人,没有女的。这么一来,宁辛又觉得有些胆怯,怕自己不喜欢体育,不了解体育,干不好体育主持人。
这时,体育部主任找到她,说想在男性播音员队伍当中加进一些女性,因为体育项目当中有花样滑冰,有艺术体操,有游泳,这些项目由女性来播可能会更好。
宁辛想了想,就加入到体育部了。她说自己没想到,这样的选择一下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 外人眼里,可能播音员的工作挺轻松,照着稿子念念就行了。其实不然。
“我刚开始来的时候,1986年,正赶上北京第七届世界杯体操赛,是世界大赛。我那时候哪懂体操啊,连什么叫旋空翻都不懂,这词都没听说过。那时候在老台,广播电视部那个后院,那段时间,大概有二十多天,我从库房里借出很多带子,别人下班走了,我就在办公室看带子,上一届世界锦标赛的带子。”宁辛娓娓而道,“我一个一个地记名词,再慢镜头重放,什么叫旋空翻,什么叫三百六、七百二,一个一个地认,先认它的名字,再认它的动作,再记它的规则,再认人,认外国运动员……”
“现在女性主持人多得是,懂体育的也不止我一个,为什么每次奥运会、亚运会都选择你来做,是大家觉得你有靠得住的一面。”
把握住这一次,才会有下一次
很多人喜欢宁辛,是因为她亲切自然的播音风格。宁辛自己的感悟是:
“很多人认为我主持比较松弛,比较自然。我的喜怒哀乐,跟体育是结合到一起的,不是虚情假义,我是发自内心的。主持人是代表观众的心声,观众的高兴和痛苦都通过你来表现。所以我觉得,当一个主持人,你能够代表观众各种各样的感受时,你就合格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行首先得入行。宁辛坦言,刚开始的几年,可能自己播报体育新闻有时候还是过口不过心的,随着时间的推进,才慢慢开始过口上心。
“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专一,如果不专一,什么都做不好。就像生活中你喜欢唱歌,你天天唱,夜夜唱,你就会越唱越好。体育节目主持就是这样,你对你播报的每一条新闻都记到心里头去,你记得东西多了以后,就会觉得在你脑子里的东西也会自然多了。”
人们也许还清晰地记得,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和白岩松坐镇前方演播室的情景。这里面有一幕,也是宁辛自己难以忘却的。
“乒乓球比赛结束以后,到颁奖仪式之间还有二十几分钟。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到最后心里的话几乎都掏光了,可耳机里导演就是不说切。我俩的话越来越短,越来越短,他一说完我马上接上,我说的时候他就得想下一句。这是我们在电视上最长的一次体育评论,说了二十七分钟。我深深感觉到,如果没有积累,是绝对不行的。”
问起从何时开始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她说:“确切说我也说不清楚,可能是你看了一场又一场的比赛,看了一个个成功和失败的人,看了一个个成功之后那么兴奋,失败之后那么痛苦,我看着就像是自己在经历着成功和失败,融入到当中去了,你自然就是当中的一分子。但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是几年之后吧,1986年开始干,1987年播世界杯,1988年播汉城奥运会,可能是从1988年之后吧,慢慢开始喜欢上的。”
从那以后,命运对宁辛格外垂青:1992年巴塞罗纳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已经做了四届的奥运会总主持人,此外,参与的重大赛事还有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1986年汉城第10届亚运会、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1994年广岛第12届亚运会、1998年曼谷第13届亚运会、2002釜山第14届亚运会,以及国内大大小小的各项赛事。
美国一年是人生的转折
1997年,工作已经10余年,一路走来,该是风光无限,宁辛却说这是自己最低迷的时刻。 “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已经走入一种误区了,不知道该如何发展,不知道作为一个体育的主持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做的是好还是不好。我那时候就特别盲目,觉得每天主持节目是一种机械的重复,也有点失去了兴趣……”
一个特别偶然的机会,宁辛认识了当时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一位朋友,他说我可以给你联系哥伦比亚大学,这个大学的传媒学院是世界上最好的一个学院。“没两天,他给我来信了,说你真的想去吗,我说真的想去,他说那好吧,我可以让他们给你发邀请。于是,这所学院的教授就给我发来了邀请……”
已经时近年底,但签证等一应事务轻而易举地就通过了。1998年元旦过后第二天,宁辛播完当天的《体育新闻》,3日一早,收拾行装,登上飞机,就那么走了。作为公派的访问学者,她获得了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传媒学院一年的学习机会。
这一切,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轻易,以至于宁辛还没有做好相应的思想准备。
“我刚去的时候,第一,我的语言过不了关,人家说什么我都听不懂;第二,觉得学习生活非常枯燥,不像国内,到处出差东跑西颠,这里却每天就是宿舍、图书馆、教室。刚去的那几个月里,我记得有两次,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哇哇大哭,心想我干嘛来了……”
两个月过后,适应能力挺强的宁辛明显感觉好多了,她开始融入到周围的留学生当中,交了一些朋友,大家也会给她一些指点,应该如何跟美国的媒体联系,应该如何度过这一年的学习时光。留学的日子,一天天变得明朗起来。
她享受着三人一组出去外拍作业的机会,享受着边吃葡萄边授课的老师潇洒的传教,享受着暑假三个月里四处行走的快乐……作为公派的访问学者,她有一定的费用,但毕竟有限。宁辛宁愿自己贴点钱,也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尝试和体验。她说人活着,就该学会尝试各种各样的体验。她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学的是什么,她接受了美国CBS下午五点新闻的采访,还得到机会参观了美国三大电视网,见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主持人。“我特别喜欢《美国你早》的著名女主播黛安?索耶,1998年的时候她已经53岁,她的眼光好像看到你的心底里一样,她的语气特别柔和,身材也特别好,总是穿着裙子,特美的一个女性,53岁了还那么优雅。跟他们接触,看他们做节目,你真的是一下眼界大开。” “1998年,是特别美好的一年,是我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就在这一年,宁辛还有一个更为重大的收获----爱情。
我只考虑两年之内的事情
在采访的最后,宁辛很坦诚地聊起了自己的感情生活:“我不是一个人,我早结婚了。” 宁辛和她所爱的人,相识在留学那年,就在她留学的那所著名的学府里。她先生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读完博士后,留在了学校里工作。
“国外的科研条件特别好,他不可能回来,你也不可能出去,你们这样不是很矛盾吗?”
“是非常非常矛盾,这种生活特别痛苦,但我就一直这么苦苦地挣扎着,坚持着。有六七年了。每年,他回来一次,我飞过去一次,有一个月的假期。”
更多的时候,是一片汪洋大海隔开了两颗相互牵挂的心。
这么投入地爱着,却那般冷静地分隔着,我望着眼前的宁辛,简直不可理喻。她却说:“但我还是想得挺开的。一切事情都是一种感受。在一起的时候那种幸福是一种感受,分开的时候那种痛苦也是一种感受。有时候想想,通通电话也是挺好的,而且两人都可以集中精神做自己的事情。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很好地生活,到处去旅游啊。分开后就工作。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很有意思。”
可为了这份自由的空间,天知道她都承受了什么:
[家里的灯突然坏了,先是厨房的灯不亮,后来餐厅、客厅,连同卫生
奥运日记
8月8日
历史画卷今纷呈
——奥运第一天
中国历史深厚如淘不尽的矿藏,随意一刨,便已纷呈。
今天的奥运开幕式,便是如此。
场面宏大,色调华丽,构思浪漫,文化博深。这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场公众的狂欢。记忆最深的还是开场,那巨大而震憾的29个焰火脚印、击缶高歌和倒计时,还有星光汇成的五环标志、活字印刷展示和那幅美伦美奂的水墨画。
8月9日
眼泪是痛苦也是解脱
——奥运第二天
杜丽哭了。
一个26岁、几乎拿遍射击所有气大赛冠军的女孩哭了。难以忘记的是上届奥运她灿烂的笑脸。
这一哭一笑,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
我们不能仅仅认为是压力,是卫冕的压力,是主场的压力,是媒体给的压力,是奥运首金的压力,让她发挥失常。也不能仅仅说她心理素质不过关,没有抱着平和的心态。
相信练过射击的朋友都有一个感觉,每次射击达到预定值的概率,绝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犹如抛硬币,一半指向成功,一半指向失败。
作为这项具有天然运气和失误率的运动,成败真乃常事。
她上届第一,这届第五,其实都是一种正常。而绝无什么失常之说。
但为什么她会哭得如此伤心呢?
我想真的是因为痛苦。这种痛苦只有亲历才能深知。那无以继夜的残酷训练,那主场夺冠的巨大期待,那对冠军荣誉的无尽梦想,那上下左右的空前压力。不要只看到她们夺冠的那种风光和荣耀,更应看到她们之前所受的百般煎熬和艰苦历程。
所以我更想说,眼泪是痛苦,更是一种解脱。
姑娘们,小伙子们,所以比完赛的中国健儿们(其他国家或许也包括,但并不明显可以类同),你们都解脱了。
8月10日
超越自己不靠口号靠实力
——奥运第三天
今天,奥运夺金渐起热潮,中国队一口气拿了四金,加上昨天的两金,在金牌榜上一马当先。美国、韩国,甚至捷克等国也拿金夺银,掀起不少风浪。
但这一天总的感觉是,超越自己不靠口号,要靠扎扎实实的实力。
美国泳坛神童菲里普斯如此,他号称将夺八金的第一金,就轻松破了世界纪录。
韩国女子射箭队如此,无论中国队发挥如何好,冠军仍是属于她们的,因为她们拥有的只有一个,就是实力。这种实力,连解说员都不觉说出了“韩国人有射箭基因”、“东夷的夷字就是一个人拉弓的意思”之类的可笑台词。
我们湖南的小伙子龙清泉也如此,夺金轻松得让悬念与举重无关。
射击场上的那个捷克大汉和中国女孩子郭文珺还是如此。跳水的那妹妹更不消说,几年前世界其他国家就没作这个幻想。
就是最让人痛骂的中国足球同样也是如此,四强的口号喊得多响,但实力决定一切,现在连八强的门槛都没摸到。那些所谓的“巨星”、“大佬”们简直就是笑料,试想还不如直接从我们吃苦的湖南农村小孩子里选出二十个,训练几年,绝对比他们强,就算赢不了巴西比利时,但保准能让他们累得半。
8月11日
水立方,让人惊喜的地方
——奥运第四天
相比于鸟巢来说,我更喜欢水立方,精致而优雅,浪漫而坚实。
今天,布什和传说中的第一富翁盖茨就在这里同看比赛。有人说是最有权的人和最有钱的人在奥运握手,还是第一次。
奥运开赛以后,水立方也确实满足了人们的期望,让人不断收获着惊喜。继昨日产生几个新的世界纪录、奥运纪录后,今天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在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日本选手北岛康介以58秒91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该项目上进入59秒的选手。美国的4乘100米自由泳接力也打破了世界纪录。还有两项奥运纪录在决赛中产生。就是在预赛中,菲里普斯在200米蝶泳中破了奥运纪录。
两日的水上比赛,产生8枚金牌,居然创下了4项世界纪录、6项奥运纪录。
当然,中国军团今日在举重、跳水上再收获三金,继续遥遥领先金牌榜。在击剑、射击等赛场上也有看点。但作为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除了足球、篮球、排球这三大球,乒乓、羽毛、网球这三小球外,最喜欢的莫过于游泳了。
水立方,无疑是史上最令人关注的水上赛道之一。
8月12日
四年之憾与二十四年之憾
——奥运第五天
竞技体育一直就是个充满遗憾的活动。
失败不一定是遗憾,甚至也不会有痛苦,但是拥有最强实力的失败者,即一定是遗憾,也一定是痛苦。
中国男子体操团体就有这样的四年之憾。四年前的雅典,他们实力超群,也毕尽全力,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折挂。今天在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上,终于梦圆,遗憾尽除,毫无悬念的拿到了金牌。
小伙子们哭了,胜利的泪水都以为是欣喜,其实更多的是为昨天而倾泄。
作为世界上最具有武侠精神和剑术剑道国家,却在奥运赛场上有一个二十四年的遗憾。中国年轻的佩剑手仲满有一个武侠般的名字,他果然没有让中国人失望,剑法精巧,剑气纵横,以巨大的优势取得了冠军。
然而,奥运赛场上的遗憾这方面弥补了,另方面又在继续;这个国家圆梦了,那个国家又开始期待梦圆了。游泳、自行车、柔道、举重、射击、射箭、马术、摔跤等许多项目今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故事。
可能只有跳水除外,中国跳水队获得了第100枚金牌,而且今天的比赛再次证明了“梦之队”称号,巨大的优势让这样的比赛变成了中国人的秀场。有遗憾么?或许这种优势和强势就是一种遗憾。
8月13日
奥运强人与
——奥运第六天
尽管中国依然保持着日进四五金的势头,金牌总数一骑绝尘,已达17枚,但今天的奥运赛场,最令人关注、最令人赞叹的还是水立方里的一位奥运强人。
他就是美国的菲尔普斯,四年前在雅典他就一口气夺了6枚金牌,今天他将自己在北京的夺金数发展到了5枚,总共已达11枚奥运金牌的他,已成为奥运史上夺金最多的运动员。何况,他还没有结束,不但在北京水立方的夺金点还有三个,而且他还年轻,他还有着更多更远的奥运梦。
水立方已经成了魔方,不但菲尔普斯可以在这里创造传奇,其他的强手也纷纷在这里创造奇迹。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来自意大利的“美人鱼”佩莱格里尼打破世界纪录夺金。她的表现和美丽据称引起“乔丹第二”科比的强烈兴趣,公开表示想认识她。
今天的赛场流行“强人”,夺金一般都是巨大优势。在女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中,我国的刘春红6举5破世界纪录,不说绝后,至少也可以说是空前了;在男子公路自行车赛场上,瑞士人法比安就是遥遥领先;在跳水、射击、摔跤、柔道、体操等项目上,同样是“强人”的舞台。
但有“强人”就会有“”。
这个称号已越来越多的被指向了中国男子足球。今天,他们终于与奥运说再见了,零比三输给巴西后,他们像一个冷幽默地与观众告别。就像白岩松说的那样,“没有人会与他们说再见”。
因为他们不配,不配出现在“强人”舞台的北京奥运上。
8月14日
无法复制的传奇
——奥运第七天
传奇故事不是写小说,也不是拍**,它太需要巧合,需要情节,需要感天动地或惊天喜地。总而言之,传奇就是那种你意想不到却又实实在在如此圆满、如此吻合的那个故事。
今天的奥运赛场,就留下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传奇故事。
杜丽上次夺得奥运金牌的时间是8月14日,今天又是8月14日;她四天前失去了一枚众望所归的金牌,四天后却拿到了一枚众望之外的金牌;四天前她的金牌失于一个捷克姑娘之手,今天她却正好从对手中夺回了另一枚金牌;几天前她的眼泪是种悲情,几天后她的眼泪却是一种喜情……
我想,杜丽在这届奥运上演的悲喜大轮回定将被人们津津乐道许久。
同样的,她的对手,美丽的捷克姑娘埃蒙斯也在北京抒写着她的传奇。她在夺金摘银之外,与丈夫的亲妮热吻展现了一种最纯粹的浪漫。
19岁的刘子歌,12年后再次为中国夺得渫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不也是一种传奇么?射箭场上的张娟娟接败三位韩国选手,为中国古老而深厚的射箭文化正名,这种传奇又该怎样记录?
今天的传奇似乎更多的体现在中国健儿身上。老将杨威终于在体操场上摘掉了“千年老二”的帽子。杨秀丽微弱优势夺得柔道78公斤级的冠军。女子佩剑团体的中国女剑客一剑之差憾失金牌,这种扣人心弦、意料之外令人莫不扼腕叹息。
中国代表队在这一天,以超佳的表现,在奥运赛场上写下了“中国日”,已至22块金牌高出了次席美国的一半多。
无疑,这将是另一段新的传奇的开始。
金牌与母亲
——奥运第八天,8月15日
每一天的奥运赛场,都有太多的看点,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动。
你会为菲尔普斯的继续“八金”之梦而喝彩,你会为中国女足的无力出局而遗憾,你会为杜婧于洋闯入冠军殿堂而高兴,你会为郎平带领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而豁达,你会为穷困之国埃塞俄比亚的万米长跑而赞叹……
但是,今天,更让为之一震的是中国女举本次奥运的第7枚金牌得主曹磊。
准确的说,不是她的冠军拿得让得意外,拿得让人惊喜,而是……
人文奥运
奥运没有审美疲劳
——奥运第九天,8月16日
奥运已经进行八九天,但是却没有一丝审美疲劳。
惊喜,感动,悲壮,突破,你想到的都可以看到,你没想到的可能也可以看到。
男子百米“飞人”大战,是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一幕。牙买加的高个子博尔特,改练百米才不过一年,却几破世界纪录。而这一次在鸟巢,他把世界纪录推进到了八秒七以内,再次创下了人类的期限。
菲尔普斯不出意外的夺得了第七金,他的一次次突破更像是一次表演。
费德勒这位网坛大哥大,首次奥运金牌是一块双打金牌,他用自己的表现为奥运网球比赛提升了档次。而李娜止步半决赛,却是中国网球手的最好个人赛成绩。郑洁晏紫尽管未能复制上届奥运中国女双的壮举,但网球于中国已经不再是高高的门槛。
中国男篮进入了八强,终于在男子三大球上实现了突破。
但是,今天最感动人的可能还是张宁。33岁的“运动高龄”、百天前就开始膝伤、卫冕的压力,大家并不看好她。但她硬是推翻大家的置疑,再夺奥运羽毛球金牌。这不是奇迹,是她实力的体现;这不是奇迹,却是她超越实力的表现。
奥运没有审美疲劳,田径的惊喜开场,夺金高潮的大幕开启,让我们就在这一次次的心跳和震憾中,直面“更快更高更强”的真谛。
8月17日
不可思议的一天
——奥运第十天
奥运每天都有让人意想不到,但这一天更加不可思议。
中国军团这一天一口气夺得八枚金牌,而且都是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从下午四点算起至晚上十点,几乎是每半个小时一块金牌。至此中国代表团已收获金牌总数35枚,创下了历史。
也许你会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放在十年前,绝对有人说是痴人说梦。但是今天,却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现实,除了让你振奋,也让你可以沉入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在体育方面,我们需要金牌,也还更需要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
今天的不可思议,还在于这些金牌的产生过程。
中国男子体操这次亮相一场拿金一块;跳水梦之队同样让人望尘莫及;乒乓羽毛两小球更是独孤求败;而王娇的摔跤也让对手没有脾气;倒是中国赛艇的四个姑娘们让人见识了什么是后劲,2000米的赛道居然可以在最后几秒实现反超。
菲尔普斯终于在水立方实现了“八金”豪言,但这一次他居然哭了。我们也可以相信,他的超人天才背后,也是那样的辛酸和不容易。
男子50米3x40决赛中,领先近4环的美国埃蒙斯的最后一枪有些离奇,只打出了一个4.4环,将金牌“拱手相让”于邱健。他的这一枪,可谓让全世界为之惊诧。都说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他偏偏做到了这一点。在雅典,他可以在最后一枪打在贾占波的靶上,这一次他也可以打出百年难遇的超低环。
看着他与妻子,那位捷克美女射击冠军的赛后拥抱,许多人不免同样感伤。
这就是奥运。
这就是体育的难以预测和不可思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