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身体和技术-身体技能较差者的篮球处方
1.运动处方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运动处方?
3.如何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4.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运动处方?它有那些内容?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身体状况而采用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体育锻炼方法。类似医生给病人开的处方而得名。 制定运动处方包括:确定目标,选择运动项目,确定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
(1 )选择运动项目。运动项目的选择要根据锻炼目的来定。如为了改善心功能及代谢功能可参加耐力性项目。
(2)确定运动强度。负荷强度对体疗效果和安全有直接影响。负荷强度掌握得是否适宜是制定和执行运动处方的关键。
(3)确定每次运动时间。要根据运动项目,年龄,健康状况,体能水平,或根据患者的伤病情况,因人而异。
(4)确定运动重复次数。最好每天锻练一次,如受条件所限,每周最少三次,以隔日一次为好。
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
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
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
(二)力量性运动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 *** 疗法(通过电 *** ,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
(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
二、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
(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是指每kg,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从而计算出MWN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
3.心率除去环境、心理 *** 、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为精确地确定各个病人的适宜心率,须做运动负荷试验,测定运动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或做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确定最大心率,该心率的70%~85%为运动的适宜心率。用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是简便易的主法,具体推算的方法有:
(1)公式推算法以最大心率的65%~85%为靶心率,即:靶心率=(220-年龄)×65%(或85%)。年龄在50岁以上,有慢史的,可用:靶心率=170......>>
运动处方包括哪些内容
竞技运动、体育学教学、预防保健(健康、健美、长寿运动处方)、临床治疗(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人运动处方)
按照构成体质不同,运动处方又可以分为改善身体形态的(如身高、体重、胸围)、增强身体机能(如心管功能、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调节心理状态的(如意志品质、个性特征),提高适应能力的(如抵抗能力、应激能力)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的内容应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及注意事项等。一、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一)耐力性(有氧)运动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在健身、健美运动处方中,耐力性(有氧)运动是保持全面身心健康、保持理想体重的有效运动方式。有氧运动的项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功率自行车、步行车、跑台、跳绳、划船、滑水、滑雪、球类运动等。(二)力量性运动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力量性运动根据其特点可分为:电 *** 疗法(通过电 *** ,增强肌力,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免负荷运动(即在减除肢体重力负荷的情况下进行主动运动,如在水中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抗阻运动包括:等张练习、等长练习、等动练习和短促最大练习(即等长练习与等张练习结合的训练方法)等。(三)伸展运动和健身操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伸展运动及健身操的项目主要有:太极拳、保健气功、五禽戏、广播体操、医疗体操、矫正体操等。二、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一)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1.最大心率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心率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通常提高有氧适能的运动强度宜采用70%~85%HRmax,这一运动强度的范围通常是55%~70%VO2max。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是指每kg体重,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从而计算出MWN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3.心率除去环境、心理 *** 、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为精确地确定各个病人的适宜心率,须做运动负荷试验,测定运动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心率或做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确定最大心率,该心率的70%~85%为运动的适宜心率。用靶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是简便易的主法,具体推算的方法有:(1)公式推算法以最大心率的65%~85%为靶心率,即:靶心率=(220-年龄)×65%(或85%)。年龄在5......>>
什么是运动处方?一般运动处方有几类
一般有医疗运动处方 保健运动处方 1.健康检查 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 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 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运动时间:指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5)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 5.效果检查 由于个体差异,在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在实践中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制定健身运动处方要有些什么内容
从个人体质,BMI值,腰臀比,脂肪比,基代值入手,确定饮食结构和健身计划,从数据中密闭不足,提高优势。
什么是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采用处方的形式规定健身者锻炼的内容和运动量的方法。其特点是因人而异,对“症”下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1960年日本的猪饲道夫教授先用了运动处方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使用了运动处方术语,在国际上得到确认。前西德Holl—mann研究所从1954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制定出健康人、中老年人、运动员、肥胖病等各类运动处方,社会效果显著。
美国的库珀教授用4年的时间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1968年出版了著名的《有氧代谢运动——通向全面身心健康之路》、《12分钟跑体能测验》等专著,前一本书被翻译成25种文字,发行1 200
余万册,为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
日本在1971年成立了以猪饲道夫教授为主的运动处方研究会,于1975年制定出各种年龄组的运动处方方案,出版了《日本健身运动处方》,指导大众健身。我国用运动处方辅助治疗冠心病、肥胖病等有不少临床报道,也翻译了一些国外运动处方专著,在医学、体育院校的教材中,运动处方已列入基本内容。在普及运动处方知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运动处方的组成
1.健康检查
了解锻炼者的一般身体发育、伤病的情况和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是健身运动的适应者,有无禁忌症。
2.运动负荷测定
检测和评定锻炼者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以心肺功能为主,进行安静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功能检测,主要有心率、血压、肺活量等指标。
3.体能测定
进行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的身体素质检测,从中判定锻炼者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的状况。
4.制定运动处方
(1)运动目的:通过有目的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运动处方的目的有健身的、娱乐的、减肥的、治疗的等多种类型。
(2)运动项目:在运动处方中,为锻炼者提供最合适的运动项目关系到锻炼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选择运动项目,要考虑运动的目的,是健身的、还是治疗的;要考虑运动条件,如场地器材、余暇时间、气候等;还要结合体育兴趣爱好等。
(3)运动强度:是运动时的剧烈程度,是衡量运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用每分钟的心率次数来表示大小。一般认为学生心率:120次/min以下为小强度,120~150次/min为中强度,150—180次/min或180次/min以上为大强度。测量运动强度的简单办法是:测量运动后10s脉搏X 6,就是lmin的运动强度。
①适宜运动强度范围,可用靶心率来控制:以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
靶心率=(220—年龄)X(70%—85%)。如20岁的靶心率是140—170(次/min)。
②最适宜运动心率,计算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最适宜运动心率=心率储备X75%+安静心率
如某大学生20岁,安静心率70(次/min),他的最大心率为220—20=200(次/min),心率储备为 200—70=130(次/min),最适宜运动心率为130X75%+70二167.5(次/min)。
(4)运动时间:指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它与运动强度紧密相关,强度大,时间应稍短,强度小,时间应稍长。有氧锻炼一般在30min左右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5)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
关于运动频度,日本的池上晴夫研究表明,1周运动1次,肌肉酸痛和疲劳每次发生,运动后1—3天身体不适,效果不蓄积;1周运动2次,酸痛和疲劳减轻,效果有点蓄积,不明显;1周运动3次,无酸痛和疲劳;效果蓄积明显;1周运动4—5次,效果更加明显。可见,1周运动3次以上,效果才明显。
5.效果检查
由于个人情况千差万别,在实行运动处方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应在实践中及时检查和修正,以保证锻炼的效果。
6. 大学生运动处方示例
1.减肥的运动处方
姓名:A
性别:女
年龄:20岁
职业:学生
体育爱好:羽毛球
健康检查:良好,身高1.55m,体重60ks,体脂中度超重,
病史——无
运动负荷测定:台阶实验,安静脉搏79次/min,血压75/115mmHg,肺活量2 800ml
体能测定:力量——仰卧起坐25个/min,耐力——800m跑405,
体质评定:健康状况,良;体重过重,心肺功能稍差
运动目的:减肥和健身
运动项目:羽毛球、健身跑、健美操、篮球等
运动强度:由小逐渐加大,心率在靶心率范围,即140—170次/min
运动时间:12周(减少体重3—5kg),每次30~60min
运动频度:4~5次/周
注意事项:适当控制饮食,减少糖、油脂的摄人,可吃一定的蔬菜、水果,有病发烧停止运动
自我监督——心率
处方者: 年 月 日
如何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如何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
制定运动处方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1)安全性。运动时所采用的运动强度或负荷量应依据肥胖程度、健康状况和心肺功能而定,注意区别对待,总之要在不损害身体健康或不影响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情况下从事运动锻炼,一般以有氧锻炼为主。(2)可接受性。运动方式应使锻炼者感兴趣,能长久地坚持运动。特别是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忍耐性差,应不断变换锻炼方法、内容、路线。最好能顺应自然,自行其乐,切忌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3)预期效果。运动后应使体重下降到一定水平,心肺功能和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提高,停止运动后的3~6个月内肥胖程度不应反跳到原来的水平。
肥胖儿童的运动处方: 1.运动项目:宜用以移动身体为主的运动项目,如长跑、散步、游泳、踢球、跳绳、接力跑、骑自行车和娱乐性比赛。有条件者可在室内的跑步器或活动平板上锻炼。2.运动强度:肥胖儿童由于自身的体重大、心肺功能差,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心率为标准,运动时应达到个人最高心率的60%~70%,开始运动时心率可稍低些,如100~110次/分;以耗氧量为指标,一般应取个人最大耗氧量的50%~60%作为有氧运动强度。3.运动频率:对肥胖儿进行运动减肥,一是要减掉现在体内的脂肪;二是要培养其长期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以至成年后达到理想的体重。适当的运动频率可使肥胖儿不至于对运动产生厌恶或害怕的心理而中止运动,一般每周锻炼3~4次为宜。4.运动时间:根据肥胖儿的肥胖程度、预期减肥要求以及运动强度和频率来安排运动的持续时间,从数月至数年不等。每次运动的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运动前应有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应有5~10分钟的整理活动。此外,选择运动时机也很重要,由于机体的生物节律周期性变化,参加同样的运动,下午与晚间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故而晚餐前2小时进行运动锻炼比其他时间更能有效地减少脂肪。
青年肥胖者的运动处方:青年肥胖者相对于儿童和中老年肥胖者来说,体力好、对疲劳的耐受性强,因此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可适当加大。1.运动项目:长跑、步行、游泳、划船、爬山等,也可练习有氧体操,如健美操和球类运动等。2.运动强度:一般运动强度可达本人最大吸氧量的60%~70%,或最高心率的70%~80%。3.运动频率:由于青年肥胖者多有减肥的主观愿望,自觉性较强,为提高减肥效果,运动频率可适当增大,一般每周锻炼4~5次为宜。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持续时间可视减肥要求而定。晚饭前两小时运动最佳。
中老年减肥运动处方:由于年龄增大,中老年人的各器官机能相对衰退,肥胖者更是如此,特别是有些中老年肥胖者往往伴有不同的合并症,故而在制定中老年运动处方时更要注意安全性。1.运动项目:长距离步行或远足、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等,并辅以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身操等。2.运动强度:运动时心率为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约相当于50%~60%的最大摄氧量。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岁130次/分,60岁以上120次/分以内为宜。3.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水平降低,疲劳后恢复的时间延长,因此运动频率可视情况增减,一般每周3~4次为宜。4.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下午运动最好。为了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中老年人最好养成常年进行运动锻炼的良好习惯。
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的内容包括: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进度等。
1、运动种类
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可分为三类,即:耐力性(有氧)运动、力量性运动及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1)耐力性(有氧)运动
耐生性(有氧)运动是运动处方最主要和最基本报运动手段。在治疗性运动处方和预防性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慢性疾病的康复和预防,以改善和提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
(2)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在运动处方中,主要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肌肉、神经麻痹或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以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功能为主。在矫正畸形和预防肌力平衡被破坏所致的慢性疾患的康复中,通过有选择地增强肌肉力量,调整肌力平衡,从而改善躯干和肢体的形态和功能。
(3)伸展运动和健身操
伸展运动及健身操较广泛地应用在治疗、预防和健身、健美各类运动处方中,主要的作用有放松精神、消除疲劳,改善体型,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
2、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及设计运动处方中最困难的部分,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
3、运动处方的持续时间
运动处方中的运动时间是指每次持续运动的时间。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为15~60分钟,一般须持续20~40分钟;其中达到适宜心率的时间须在15分钟以上。
在计算间歇性运动的持续时间时,应扣除间歇时间。间歇运动的运动密度应视体力而定,体力差者运动密度应低;体力好者运动密度可较高。
4、运动处方的运动频率
在运动处方中,运动频率常用每周的锻炼次数来表示。运动频率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一般认为: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这种锻炼的效率最高。最低的运动频率为每周锻炼2次。运动频率更高时,锻炼的效率增加并不多,而有增加运动损伤的倾向。
5、运动进度
一般根据运动处方进行适量运动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练习后(大概6~8星期左右),心肺功能应有所改善。这时,无论在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方面均应逐渐加强,所以运动处方应根据个人的进度而修改。
百度百科-运动处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