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的起源与当今篮球的发展特点发展

2.打篮球变向应该怎么做?

3.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傻傻分不清,一文区分搏击格斗细分领域

4.关于朱芳雨 您可能不知道的十件轶事

5.一战成名发现错误如何反应

篮球的起源与当今篮球的发展特点发展

篮球比赛打组合拳-打篮球合球的概念

篮球的起源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打篮球变向应该怎么做?

变向中的向就是方向的意思,要想做到变向过人就要在比赛中改变自己运球的方向,而常见的变向过人有以下几种。

1、体前变向

体前变向的精髓在于既要降低运球的重心又要晃过防守队员,所以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做体前变向时都会有一个假动作,类似于hesitate,假如进攻队员要向右变向他会先让自己的身体向左当防守队员重心发生变化时一个变向晃开杀入内线或者投篮。

体前变向是基础动作,在此之上演变的还有提前双变向。

2、胯下运球变向

这个动作集观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胯下运球与体前变向类似,只不过胯下运球的过程中球从两腿间穿过不容易被防守队员掏掉,同样的道理通过重心的变化晃开对手,常用的有单侧胯下运球,双侧胯下运球等等。

3、背后运球变向

当速度提起来的时候防守队员是处在被动的位置上,这时候用一个背后运球可以轻松的过掉防守队员或者急停。背后运球的同时要带动整个身体的移动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节奏大师克劳福德常用的招数就是背后运球变向。

4、in and out变向

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运球的过程中往身体一侧运当对方被晃起到这一侧时再out,一般情况下是单手in and out?

在实战中变向过人通常是组合拳的形势,也就是多种变向过人连在一起用,提升变向运球的方法就在于左右手都要有很好的运球技术并且节奏感要好。

如果要想学好变向过人的话可以多看看克劳福德的视频集锦,从中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技巧。

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傻傻分不清,一文区分搏击格斗细分领域

搏击格斗圈在国内一直是个小众圈子,国人对其热爱程度远不如对足球篮球等球类赛事,大多数人对搏击格斗的认知停仅留在简单“打”的概念。对于散打、自由搏击、综合格斗等名词全然不知,甚至混为一谈,也不知道UFC和MMA是怎样的概念,所以笔者一直很想写一篇小小的科普,从一个爱好者的角度,结合自己的认知来浅谈一下这些经常被听说但是不知如何区分的名词,究竟有什么区别。

1.拳击(Boxing)

拳击是一个历史久远且较为朴素的高强度对抗项目,很多不懂拳的朋友觉得拳击很普通,因为不能踢不能踹,但实际上拳击是站立格斗中技术最为精妙的高阶项目,正因为规则中只允许出拳,因此拳击单凭看似简单的直、勾、摆三种拳法,进化出了变化莫测的组合拳,同时,拳击最为核心的技术是它的距离控制,一个出色的拳手可以做到在你眼前晃来晃去但是你却怎么也打不到他,灵活的步伐加上精妙的组合拳,让拳击这项运动吸引了大批量观众的眼球。

世界顶级职业拳击赛事的吸金能力也是体育圈首屈一指的。可能很多人会问,不能踢,在实战中遇到腿厉害的岂不是会吃亏,诚然,拳击的拳法固然犀利,但缺少腿法加持,这确实是拳击手的薄弱之处,但是,打过实战的朋友一定会知道,好的腿法是建立在拳法压制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当你被对方组合拳压制的情况下,你会发现起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你的拳法和对方差距不大时,腿法才可以成为优势。

这也是在一些站立式搏击比赛中(自由搏击、散打等)经常出现的情形。此外,在街头徒手实战中,仍然是得拳法者得天下,因为街头实战是轻易不起腿的,起腿意味着重心不稳,一旦摔倒就会非常被动,所以拳击的距离控制和犀利的组合拳在街头实战是非常奏效的,也是少有的可以在足够的空间下,徒手实现一对多不落下风的格斗技能(笔者反对打架斗殴,街头实战不可取,请读者切勿学拳斗狠)。

拳击是最为经典的传统对抗性项目,多年来诞生了太多伟大的拳王,甚至圈外人士也都耳熟能详,在此不一一列举。

小结:

赛事:WBA、WBC、IBF等。

关键词:距离控制、拳法犀利、步法灵活。

限制:禁止拳以外的任何攻击。

2.自由搏击(Kick Boxing)

“自由搏击”一词是对Kick Boxing的中文翻译,其实是不够准确的,个人觉得Kick Boxing的中文直译更为准确,即“踢拳”,顾名思义,可以用“踢”的拳击,而“自由搏击”一词往往会让人觉得它就是无限制无规则的格斗,这种理解与实际相差甚远,因为这项赛事的规则并不自由,它禁止泰拳中的肘击和连续顶膝,也禁止散打中的主动抱摔,但为了统一口径便于理解,笔者在此文仍然称之为“自由搏击”。

自由搏击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是发展迅速,其流畅的拳腿组合很快让这项运动商业化,吸引了大量优秀的格斗健将,其拳法与拳击无二,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扫踢,正蹬等腿法,需要拳手有良好的手脚协调能力,拳腿组合,打上打下,X交叉立体式攻击正是自由搏击的魅力所在。当年K-1黄金时代一众自由搏击巨星光芒闪耀,贡献了多场经典比赛。

其中就包括泰拳王子播求与日本名宿魔裟斗的两次精彩对决,让我们看到了巅峰期播求的杀伤力,也被魔裟斗惊人的意志力和韧性深深折服。

小结:

赛事:国内包括武林风、昆仑决、勇士的荣耀等;国外包括欧洲的Glory、日本的K-1等。

关键词:拳腿组合、X立体式打法。

限制:纯站立,不允许肘击、不允许连续顶膝、不允许主动抱摔。

3.散打

散打是中国本土的格斗技能,也是真正意义上能体现“中国功夫”的格斗技能,至少从当下来说,中国散打远比太极咏春八卦掌等具备实战价值,散打讲究“远踢近打贴身摔”,因为多了摔法,所以实战技能更为全面。散打的拳法经过改良后与拳击保持一致,就是直拳、摆拳、勾拳,此外还有一个刁钻的转身鞭拳。散打的腿法包括鞭腿,正蹬,侧踹,转身后摆,转身侧踹等。

此外,散打还有抱双腿前顶摔、抱单腿拉腿摔、抱单别腿摔、接腿别腿摔等系列摔法,可以说散打的攻防技能非常全面,是很适合防身的格斗技能。

网上经常有将散打和泰拳作比较的文章和视频,二者都有各自的规则,在各自的规则下都是顶级的,但是散打出身的选手和纯泰拳出身的拳手打自由搏击规则,为什么泰拳出身的选手胜率高,这不是说散打不如泰拳厉害,只能说是规则下催生的产物。散打的规则下,主要拼的是点数,所以可以看到散打的快节奏,两个人快进快出,拳脚比拼速度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泰拳致力于击倒对方,节奏缓慢但是每一下进攻的穿透力都更强。

同时在这样的规则下,泰拳手的骨密度和抗击打能力也是异常强大,这也就导致了散打出身的选手与泰拳出身的选手对攻时,技术领域不落下风,开局往往压制对方,但是随着体能下降,被对方慢慢磨血后,身体就扛不住对方强硬的扫踢,劣势也就出来了。所以就技术层面,散打并不弱,只是规则的不同导致了选手自身的差异。

小结:

关键词:远踢近打贴身摔、技术全面。

限制:不允许膝肘攻击。

4.泰拳(Muay Thai)

泰拳素有站立最强格斗技一说,其国际化程度较高,已经发展为“泰拳源于泰国,属于世界”的普及程度,甚至出现欧式泰拳等其他分支。泰拳之所以号称站立最强格斗,主要是它的攻击点包括拳、腿、膝、肘,其中膝肘杀伤性极强,尤其肘过如刀,头部被肘击中往往会出现口子(可以参考播求vs暴君的那场比赛),笔者2017年在曼谷伦披尼看过一次现场的泰拳比赛,不得不承认泰拳选手过硬的抗击打能力。

泰拳的腿法主要是扫踢和正蹬,其中正蹬与散打相比存在落脚点的差异,散打正蹬要求后脚跟着力,泰拳正蹬要求前脚掌着力,各有各的意义,就不详细赘述。泰拳的扫踢和散打的鞭腿有相似之处,都需要转脚翻胯,但技术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散打鞭腿要求快放快收,小腿像鞭子一样弹射,弹出后可以原地收回。但泰拳扫踢是以胯为轴,将整条腿轮出去,势大力沉,踢空时整个人会转一圈,二者各有各的好,后期笔者可以单独细说。

泰拳的节奏是站立格斗中较为缓慢的,泰拳选手喜欢慢慢地控场,压制,然后重拳重腿致力于击倒,所以在擂台中非常难缠,但是就街头实战来说,泰拳的脚步移动和技术特点并不突出,较拳击和散打而言存在一定的劣势。泰拳有一众出色的名将,包括人气最高的播求,花招天王善猜,电脑斗士雅桑克莱等。

小结:

关键词:重拳重腿、膝肘杀伤、抗击打要求、慢节奏、控场压制。

5.综合格斗(MMA)

综合格斗,也叫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简称,与其他的擂台赛事不一样,它是在八角笼内进行的赛事,是真正的无规则、自由的搏击格斗类赛事,但无规则并不是说选手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仍然会限制掏裆、插眼、击打后脑等下三滥的给人带来不可逆转伤害的手段,所谓无规则,指的是不限制拳手所使用的格斗技能,也就是你可以用拳击、自由搏击、泰拳、散打、摔跤、巴西柔术等等各种格斗技能的招式。

甚至你愿意的话也可以用太极、咏春、八卦掌、通背拳等传统流派的功夫。所以,综合格斗,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格斗项目,同时也是验证鼓吹自己流派实战水平高低的试金石。上世纪末,全球最大的mma赛事举办方UFC将格雷西家族的巴西柔术引进八角笼,彼时的八角笼内还是各大流派的混战,结果格雷西家族凭一己之力技压群雄。

格雷西家族使用巴西柔术在八角笼内技压群雄。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大浪淘沙,现如今的八角笼内,一名出色的选手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包括:拳法(拳击)、腿法(泰拳、自由搏击、散打)、摔法(摔跤)、地面技术(巴西柔术),只要你掌握着可以赢得比赛的格斗技能,你就可以用出来,其他拳手也会学习效仿,这便是综合格斗。

有人说李小龙是MMA之父,并不是因为李小龙创立了MMA,而是因为李小龙早先提出了最强格斗技就要打破门派流派,在最短的距离用最快的时间击倒对手,所以李小龙的名气不在于他多能打,更多的是他的思想。所以,MMA的实战能力很强,它的规则要求选手不能存在明显的短板,否则无法在八角笼内走得长远。

小结:

关键词:无限制技能、站立击打+地面摔柔、实战性强。

主流赛事:UFC。

关于朱芳雨 您可能不知道的十件轶事

提到中国男篮队史上优秀的小前锋代表,随队征战过三届奥运&两次世锦赛的五朝元老朱芳雨,绝对是这个位置上球迷很快就想起的代表选手,是中国男篮昔日最倚重的外线得分手。

国家队长期占据主力地位之外,朱芳雨的俱乐部生涯亦尤为辉煌,作为广东男篮的核心,朱芳雨八次帮助球队赢下CBA总冠军,两次拿下MVP、四次拿下FMVP、13次全明星、是CBA联盟 历史 上的第一位万分先生。退役之后,朱芳雨很快就进入了广东男篮的管理层工作,目前任职总经理一职、转型表现颇受好评。

一、关于朱芳雨最早的篮球之路

朱芳雨来自广西柳州的一个普通家庭,朱芳雨的父亲是重度篮球爱好者,在朱芳雨出生之后时常参与各种业余篮球赛事或者野球赛事,自小耳濡目染的朱芳雨很快就喜欢上了篮球。

可以说,朱芳雨是朱爸关于篮球梦想的延伸了,待到朱芳雨稍微长大之后,他的父亲就把他送到广西体校学习篮球。在广西体校里,朱芳雨遇到了他篮球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教练苏国培,后者把他培养成为了技术全面、三分精准的小前锋,并早早输送他到了国青队以及广青队。

二、朱芳雨曾经收到过NBA球队的10天短合同

全盛时期拥有亚洲一流锋线实力的朱芳雨,在年轻成名时曾经收到过NBA训练营的合同,但因为当时与大运会冲突没能成行。

在打出名堂之后,到了2007年,大约是朱芳雨24岁、25岁的节点,他曾经收到菲尼克斯太阳开出的10天短合同,这算是朱芳雨距离NBA联盟最近的一次,不过因为觉得只是10天短合同而不是保障合同,朱芳雨便拒绝了。

实际上,在朱芳雨的职业生涯期间,时任国家队主帅尤纳斯曾经表示过自己想带朱芳雨去欧洲打球看看,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成行。

三、没有朱芳雨的神勇一击 就没有王仕鹏的传世绝杀

提到朱芳雨国家队生涯的高光表现嘛,最具有代表性的英国是2004年雅典奥运赢塞黑入前八的那一场经典斗。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是21岁的朱芳雨站出来连得6分、扭转局势。再来,就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在前面两场面对美国梦之队和西班牙黄金一代的比赛中,朱芳雨两战合计射入了8球三分,表现相当之扎实靠谱。

不过嘛,在2006年世锦赛王仕鹏绝杀斯洛文尼亚帮助球队小组出线的比赛中,其实真的可以算做是朱芳雨被遗忘的国家队赛场佳作。在比赛的最后一分钟,朱芳雨命中了一记极其高难度的转身漂移三分,把比分神奇地追至73-74,才为中国男篮保留了出线的胜机。

四、朱芳雨认识第一任妻子是因为易建联

了解朱芳雨的球迷,大多都知道朱芳雨有两段婚姻,第一位妻子是前艺术体操队的国手胡美,两人在2014年离婚,朱芳雨在当时陷入了舆论争议;第二任妻子也就是现在的妻子,则是从事模特的唐子乔。

回顾起朱芳雨与胡美的初识,最早结识的契机其实和易建联有关。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闭幕仪式上,运动员们齐聚一堂、不知下次相见何年月、纷纷找其他运动员合照。

在胡美找到了易建联合照之后,朱芳雨特意站到了他们的身后。根据胡美的回忆,他当时看朱芳雨,觉得眼熟亲切,但又叫不出名字。之后,一向性格开朗的她笑着邀请朱芳雨一起合照,两人便因此相识。

在从雅典回国之后、朱芳雨对胡美发起了猛烈攻势,最后成功得手,可惜后来两人的爱情结局太唏嘘了。曾几何时,胡美谈及朱芳雨时曾高度评价他为人细心、很好照顾人、还老实本分靠得住。

五、朱芳雨是重度 游戏 玩家

在球员时代,朱芳雨就是重度 游戏 玩家,在《》、《穿越火线》等多款 游戏 里氪金不少,和老友王仕鹏时常通宵打 游戏 ,两人更一起投资过一家广州的 游戏 公司。

年长之后回顾起自己的 游戏 岁月,朱芳雨曾经在社交媒体上转发过魔术师约翰逊称乔丹奥运期间熬夜打牌不睡觉照样拿金牌的新闻,顺便得意地表示:记得年轻的时候打台式电脑网游,也有熬夜通宵的时候,冠军一样拿,但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实际上,在退役之后,朱芳雨对 游戏 的喜好丝毫没有减退。在场边以总经理身份督战的时候就时常被拍到坐在场边淡定地在玩王者荣耀。不知道,队伍里的胡明轩、徐杰等人会不会和朱总一起开黑呢?

六、关于朱芳雨最喜欢的酒

如果不是职业生涯表现出色、成绩在同代球员里非常突出、烟酒 游戏 三样都是中重度爱好者的朱芳雨,恐怕职业生涯口碑会差很多。

不过,换个角度想,如果这三样都不碰,可能朱芳雨的篮球成就会更高。提到酒的话,千杯不醉的朱芳雨一直以海量著称据说是三斤不倒,少有拼酒能赢他的国内篮球运动员。

至于朱芳雨最喜欢喝什么酒嘛?在广州暴雨的天气里,朱芳雨不时发自己在地下室酒窖清理积水的照片。按藏酒量来看,他放在地窖里最多的是汾酒、茅台、山崎12。

七、关于朱芳雨的篮球偶像

每一位喜爱篮球的人,都一定至少有一位尤其钟情的篮球偶像,朱芳雨也不例外。在NBA球员之中,朱芳雨曾经表示过自己的偶像就是科比,更在年轻的时候表示过有机会去NBA就想去湖人队,因为做篮球运动员去喜欢另外一个篮球远动员,肯定是渴望和他近距离接触、想知道科比到底是怎么来达到这样的篮球境界的。

顺带一提,在从球员身份退役之后,朱芳雨曾表示过东契奇就是他最喜欢的球员,个人曾到过欧洲去观看当时还在皇家马德里效力的东契奇打欧冠决赛,并在观赛之后写下了“我的偶像,欧洲奇迹少年”的盛赞。

八、朱芳雨入选了两个十年的CBA官方最佳阵容

在2021年3月,CBA官方公布了25周年回顾最佳阵容的评选结果。经球迷投票,在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最佳阵容&2011年到2022年的十年最佳阵容里,朱芳雨都成功入选,足以见证他在CBA联赛 历史 上的超凡地位。

九、朱芳雨参与了广东男篮队史上的全部冠军。

回顾朱芳雨的生涯履历,他是在1999年正式成为广东宏远球员;在2017年宣布正式退役,同年转型为广东男篮的总经理。如此一看,在广东队队史上,朱芳雨是以不同的身份全部参与了迄今为止十一冠的征途。

十、朱芳雨在比赛中曾经打错对手

提到朱芳雨的篮球生涯经典时刻,昔日与巴西队进行友谊赛中打出的朱八组合拳绝对是不能绕过去的名场面。时间回到2010年,中国男篮与非正统的巴西男篮进行了一场热身赛,期间对手的动作非常大、小动作多多,最终爆发了多人肢体冲突。

在这场赛事中,见到队友被欺负的朱芳雨,表现极其神勇,用组合拳狠狠地教育了对手、甚至一度追击对手。赛后,冲动的朱芳雨自然是收到了严重的罚单,个人也出来表示说是很不好的方式、不应该这样来解决问题。

不过,某种程度而言,经此一役,朱芳雨的拳法确实出名了,朱八拳也成为了他生涯里的经典趣闻,甚至是代称的绰号。然而,戏剧性的事情在于,朱芳雨在退役之后在综艺上曾表示过自己直到回看录像才发现自己有打错一个劝架的巴西球员,想起来自己都笑了。

一战成名发现错误如何反应

一战成名发现错误如何反应依然是我行我素,防守端依然是采用粗暴恶劣的动作进行防守,在一次的对抗中巴西队的球员将黑手伸到朱芳雨的身上,没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一次错误的选择,直接导致爆发震惊篮坛的大冲突,当朱芳雨被恶意侵犯后,直接冲过去掀翻巴西那名犯规的球员,顿时场上乱成一锅粥,巴西队的球员也不甘示弱,从背后偷袭朱芳雨,这时候朱芳雨杀红眼一般,抓住一个巴西队的球员就是一顿组合拳,朱芳雨组合拳的称号便由此而来,之后现在的保安警察全部上来拉开,才把冲突平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