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赊店老酒男子篮球俱乐部的球队简介

2.河南都有什么篮球队?

3.河南女篮面临“撤资”困境,张茹等优秀球员何去何从?

河南赊店老酒男子篮球俱乐部的球队简介

河南篮球最新消息-河南篮球比赛2021

河南赊店老酒男子篮球俱乐部前身为2006年重组的河南省篮球队,2006-2012年名为河南济钢篮球俱乐部,2006年获第五名,2007年获全国男子篮球联赛第四名。2012年12月9日上午,河南赊店老酒男子篮球俱乐部成立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从此,河南省男子篮球队将身披“赊店老酒”战袍,转战全国。河南赊店老酒男篮俱乐部成立后,在合同期内河南男篮队员的签约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归属俱乐部,球队的管理运作由俱乐部独立负责,河南省球类中心权利做好训练保障工作,力争3-5年实现冲A目标。 曾经的辉煌都随着河南仁和男篮俱乐部从郑州迁至太原而烟消云散,成为过眼云烟。河南仁和的远走他乡,变身成为山西中宇篮球队。河南篮球开始埋下隐患。因为从此,中国最高水平的男篮职业联赛CBA中没有了河南球队。不在最高水平的联赛上同高水平的球队碰撞,河南男篮想提升,只能是奢望。而且在去年,河南从NBL A组降级到B组,这成为了河南男篮历史上的最低谷。

没有高水平的职业球队,就没有了吸引力。于是周琦、王磊、薛玉洋、温武、常亚松、李根、李光、高尚、等优秀球员纷纷离开河南,到更职业、更有吸引力的球队效力。河南男篮的水平自然就每况愈下。

现在的这只球队当中,90后球员占了大部分。在今年四月的全运会预选赛上,河南高开低走。在第一场对阵山东的比赛当中,上演了绝杀和反绝杀。最终以83:85输掉了比赛。在第二场比赛当中,对阵NBL老对手黑龙江队,憋足了劲的河南队终于赢得的首胜。然而在接下来分别对阵湖北、福建、北京的三场比赛中,河南接连输球。最终以一胜四负结束了这次全运会预选赛。但是通过这次比赛,河南检验了队伍,并且队中小将姜宇星打出了水平。

2014赛季,河南赊店老酒男篮低开高走勇夺第六名,队中小将姜宇星场均砍下20分,被评为常规赛国内球员MVP,最佳新人,强势的表现也入选了中国男篮国奥队,亦有不俗表现。

河南都有什么篮球队?

河南仁和职业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代表了河南篮球职业化进程的最高水平。其下属球队是河南第一支进入CBA联赛的男子篮球队。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总量也排在全国第五位,在基层篮球运动也较普及,同时拥有焦作和济源两座篮球城市,但是唯一的一支能够参加CBA的职业男子篮球俱乐部竞赛成绩却不理想。

河南女篮面临“撤资”困境,张茹等优秀球员何去何从?

曾经辉煌一时的辽宁女篮,因为赞助商的撤资,导致队伍解散,多年心血毁于一旦。现在,同样的命运又要落到河南女篮身上了。

伊川农商银行已经表示,没有续约意愿。现在河南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正在紧张运作,为球队寻找赞助商,但是希望很渺茫。

河南女篮有张茹、方敏等一批非常优秀的球员,是一支正在上升期的有潜力的球队,如果解散,对于河南篮球是个沉重打击,对于整个WCBA联赛来说,也将是个巨大损失。

女篮关注度本来就不高,再这么屡屡被“抛弃”,实在令人惋惜,我国女篮是备受观众喜爱的 体育 项目,在国际大赛上成绩远远好于男篮,尤其是眼下正朝着世界强队迈进,必须要考虑长远发展问题。

河南女篮如果解散,绝不止是一个“张茹去哪儿”的问题,好多方面都给全联盟敲响了警钟。

1、如果把篮球市场化,那么请符合市场“赢利”原则

我们的联赛看样子是市场化了,从俱乐部体制到管办分离,越来越走向 社会 化,但是有一点却令人遗憾,就是我们现在的市场化是不完善的,从出资出力上把球赛推向了市场,而有些地方还保留着行政管理的方式。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一步登天,但是有一点却是至关重要:你要把球赛推向市场,那么就必须尊重市场的赢利原则。

老是亏钱,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难以为继。

对于俱乐部来说,目的不是做慈善,更不是为情怀(像王兴江那样的企业家毕竟是极少数,没有代表意义),他运营球队就是为了赚钱,它总是赚不到钱,迟早就黄铺。

拿女篮来说,关注度本来就低,经营惨淡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下,再加上疫情影响,联赛说停就停了,全明星说取消就取消了,赞助商基本没有话语权,虽然女篮队员的工资并不算高,但是一算帐,赞助商依旧不合算。

因此,如果没有达到推向市场的条件,盲目把资金压力交给市场,那么换来的只能是困境。

市场化,先看看达到赢利条件了没有。

2、请多为女篮未来考虑

想维护好WCBA联赛,朝着 健康 的市场化发展,就必须为女篮本身考虑,而不是只顾牺牲它的利益。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在顾全大局的同时,必须多为脆弱的女篮联赛考虑,多为女篮的未来考虑。

女篮是世界强队,把它消灭了显然是愚蠢的,那么就更需要谨慎,市场化的循序渐进原则是对的,但是循序渐进本身,应该以维护女篮的利益为主。让市场主体朝着赢利方向前进, 为了让俱乐部赢利,多为他们服务,在宣传、包装、推广上多下功夫,而不是简单地“管理”。

让联赛被大众接受,是个辛苦的过程,越是简单化,越容易失去市场。遗憾的是,观众几乎看不到对女篮的包装与宣传。

A、电视台宁可播放外国足球录像,也不肯直播中国女篮联赛,其实中国的球迷对女篮比赛还是比较爱看的,可是很少直播。这个事儿应该引起重视,你越不搭理女篮,观众认可程度越低,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B、关于赛会制,其实这事有点挠头,疫情防控当然要遵守,不过现在全国各地,各种大型活动不断,聚集甚至大规模聚集,经常有,各地都有,怎么偏偏到了篮球,就不允许进场了呢?是不是应该放开点口子?毕竟,门票收入对于俱乐部来说,至关重要,它本来就不赚钱,这么越赔越多,支撑着就更困难。

本来就不成熟,就如同一个幼儿,还没有独自生活的能力,就给扔了出来,然后还得命令他挣钱交给家里,这就很困难。运气好的还行,运气差的,就要夭折了。

张茹的困境,并不只是她一个人的问题,搞得不好,以后还可能会有李茹、赵茹,但愿女篮不要走入这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