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预赛1逆转爱尔兰

2.世界杯上令你难忘的事?

3.罗宾·范佩西的国家队经历

4.历史上谁是葡萄牙最伟大的球员

5.求所有足球的名词介绍

6.足球、

世预赛1逆转爱尔兰

欧洲杯萄萄牙-欧洲杯葡萄牙鱼跃

北京时间9月2日2点45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A组第四轮,葡萄牙队主场对阵爱尔兰队。上半场C罗罚丢B费创造的点球,爱尔兰队率先破门;下半场C罗梅开二度,刷新足坛国家队进球纪录。最终,葡萄牙队2-1逆转爱尔兰,拿到3分继续领跑。

预选赛前三轮过后,葡萄牙队2胜1平积7分位列榜首,他们的对手爱尔兰队两战皆墨,与阿塞拜疆同积0分垫底。葡萄牙和爱尔兰共有过11次交手,其中葡萄牙6胜2平3负占据上风。

开场2分钟,葡萄牙队连续获得角球,没有创造出太好的机会。第10分钟,爱尔兰门将开球门球不远, B费禁区内上抢,被亨德里克从身后放倒。主裁判判罚点球 ,但视频助理裁判有异议。经过长达4分钟的商议,主裁判决定维持点球判罚。

第14分钟,点球终于可以罚了。 C罗打向左路的半高球被爱尔兰门将巴祖努扑出, 爱尔兰球员紧接着解围,葡萄牙队错失进球良机。

第27分钟,坎塞洛右路45度起球传中,后点无人盯防的若塔头球攻门,皮球擦了一下左侧立柱,弹出了底线。第34分钟,若塔禁区内回做,禁区线上的B费起脚远射,高出横梁。

第44分钟,爱尔兰队获得左侧角球,麦格拉斯将球送入禁区,前点的伊根在多人防守中高高跃起,头球后蹭,皮球跃入球门远角。爱尔兰队1-0领先!

上半场补时第3分钟,若塔突入禁区倒地抽射,巴祖努想将球抱住但出现失误,皮球从手里漏出滚向球门。巴祖努及时转身,在皮球将要压到球门线的一刻把球按住了。上半场比赛结束,葡萄牙队暂时0-1落后。

下半场一开始,葡萄牙再次连续获得角球,但机会也不好。第55分钟,B费兜射略微偏出球门。第61分钟,C罗接坎塞洛传中,头球攻门被巴祖努没收。第74分钟,B席接连两次上演过人抽射,先被封出底线,第二次则打高了。

第82分钟,格德斯替补出场,换下坎塞洛。 第88分钟,格德斯沿着禁区右侧边线带球下底传中,埋伏在禁区中路的C罗高高跃起,头球攻门,皮球钻入右下角,葡萄牙1-1扳平比分!

这一进球具有里程碑意义, C罗打进国家队生涯第110球,他超越了伊朗球员阿里-代伊的纪录,独占足坛国家队进球榜首位! 同时,C罗也将自己职业生涯攻破大门的国家队增加到了45支。

第90分钟,葡萄牙队再次从右路起球传中,这次传球的是若奥-马里奥。 C罗从后点向前挪了两步,鱼跃冲顶,将皮球顶入远角。葡萄牙2-1逆转了比分!C罗打进国家队生涯第111球,继续扩大在足坛国家队进球榜上的领跑优势!

全场比赛结束,最终,葡萄牙队2-1逆转爱尔兰,拿到3分,巩固了小组领头羊的位置。

双方出场阵容:

葡萄牙:1-帕特里西奥;20-坎塞洛(82’17-格德斯)、3-佩佩、4-鲁本-迪亚斯、5-格雷罗(62’19-努诺-门德斯);6-帕利尼亚(74’8-穆蒂尼奥)、11-布鲁诺-费尔南德斯(62’23-若昂-马里奥)、10-贝尔纳多-席尔瓦;21-迪奥戈-若塔、15-拉法-席尔瓦(46’9-安德烈-席尔瓦)、7-C罗

爱尔兰:1-巴祖努;5-伊根、4-达菲、2-科尔曼、20-达拉-奥谢(36’22-奥莫巴米德勒)、18-麦克格拉斯;6-库伦、7-多尔蒂;21-康纳利(72’11-麦克林)、13-亨德里克、9-伊达

世界杯上令你难忘的事?

1986年,马拉多纳连过五人加上帝之手,阿根廷夺得冠军。

1954年,德国队以充足的准备,在决赛战胜匈牙利队。

2006,小将布冯发挥出色,齐达内因对手挑衅,头顶马特拉齐,与世界杯擦身而过,意大利夺冠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贝利率领巴西队所向披靡,三次问鼎世界杯冠军

2010年,圣者卡西利亚斯扑出小飞侠罗本单刀两次,伊涅斯塔一针见血,西班牙夺冠。

2010年,乌拉圭面对加纳,苏亚雷斯用手挡出必进球后罚下场,但点球大战乌拉圭门将发挥胜勇,淘汰加纳,苏亚雷斯成为乌拉圭英雄。

2014年,范佩西鱼跃冲顶破门,血洗西班牙。

2014年,德国小将加时绝杀阿根廷,梅西望着大力神杯,仅一步之遥,久久不能忘怀。

2018年,巴西队桑巴舞者内马尔屡遭犯规,被恶意网友调侃“内马尔滚”

2018年,三狮军团英格兰屡屡战胜魔咒,逢瑞典不胜,逢点球回家等魔咒被打破。取得四强,足球回家成为流行歌曲。

2018年,托尼克罗斯补时绝杀,德国队小组赛战胜瑞典。

2018年,姆巴佩冲破阿根廷防线,阿根廷止步十六强,梅西黯然伤神。与此同时,绝代双骄之一的C罗也被淘汰。

2018年,莫德里奇率领克罗地亚获得亚军。

2022年,梅西圆梦,鲁塞尔球场,潘帕斯雄鹰展翅高飞,夺得大力圣杯

2022年,摩洛哥门将布努立功,接连淘汰西班牙,葡萄牙。

2022年,德国,乌拉圭,比利时小组赛出局。

2022年,克罗地亚门将利瓦科维奇三连扑点淘汰日本。

2022年,巴西队横扫韩国。

罗宾·范佩西的国家队经历

在2005年6月,范佩西第一次代表荷兰成年国家队出场,参加了荷兰对阵罗马尼亚的世界杯预选赛,而在四天以后对阵荷兰对阵芬兰的世界杯预选赛中,范佩西打进了他在荷兰国家队的第一个进球,帮助荷兰4-0击败对手。

2006年德国世界杯,范佩西身穿荷兰队17号球衣第一次参加世界杯比赛。他当时是荷兰队的主力右边锋。小组赛首场荷兰队对阵塞黑队的比赛中,范佩西助攻罗本打进了全场唯一一个进球;小组赛第二场比赛,范佩西又以自己标志性的大力任意球为球队首开纪录,帮助荷兰2-1击败了科特迪瓦。范佩西随后又参加了荷兰队对阵阿根廷和葡萄牙的比赛,但是荷兰队这届比赛中表现沉闷,最终在八分之一决赛被葡萄牙淘汰出局,范佩西是本届比赛中荷兰队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

2008年欧洲杯,范佩西在2008年欧洲杯预选赛中表现出色,为球队打进了4个进球,为荷兰队内的最佳射手。 在2008年欧洲杯中,荷兰队采用4231阵型,身披7号球衣的范佩西不得不让出影锋的位置给范德法特,同时在左路的位置也被斯内德所挤压,另一个原因是范佩西在过去一个赛季因伤缺席了很多比赛,主教练巴斯滕不能确定他的状态。在小组赛前两场比赛中,范佩西都是替补出场,但表现相当不错,在第二场小组赛对阵法国队的比赛中范佩西下半场替补出场,很快打进了一球,帮助球队4-1大胜了法国队。第三场小组赛对阵罗马尼亚,范佩西终于获得首发机会,他也在这场比赛中打进了他在这届杯赛的第二个进球。对阵俄罗斯的四分之一决赛,范佩西依旧是替补出场,但这次他和荷兰队都没有发挥出水准,荷兰最终1-3告负。

2008年欧洲杯之后,范佩西代表荷兰队对阵俄罗斯和瑞典的比赛中打进了三个球。

2009年10月,荷兰队对阵意大利的一场友谊赛中,范佩西脚踝严重受伤休息了五个月时间。这让阿森纳主教练温格极其不满。温格怒斥荷兰足协没有保护好范佩西,甚至要求荷兰足协赔偿。范佩西最终在2010年3月复出,并且在2010年世界杯前夕荷兰对阵墨西哥的热身赛中打进了两球,证明了自己的状态已经从重伤中恢复。

2010年南非世界杯,范佩西在2010年世界杯成为了荷兰队的主力中锋,也穿上了主力中锋的9号球衣,但是他在这届杯赛中打的并不开心。范佩西打满了荷兰队的全部7场比赛,他仅仅在荷兰对阵喀麦隆的第三场小组赛里打进了一球。其余的时间里,范佩西的风头都被罗本和斯内德抢走。这跟荷兰队主教练范马尔维克指定的保守的战术有着很大的关系:范佩西虽然被安排在中锋的位置,但实际上只是替斯内德和罗本做掩护。荷兰队的球很少能交到范佩西的脚下,因此绝大多数时候他都非常孤单,不过范佩西还是接受了这样的安排。荷兰队虽然打的沉闷,但最终还是打进了决赛。只不过在决赛负于西班牙队以后,媒体开始猛烈批评范马尔维克没有用好范佩西。

2012年欧洲杯预选赛,范佩西在比赛中打进了6个球。其中2011年9月2日荷兰队11-0大胜圣马力诺的比赛中,范佩西独中四元,上演了他在荷兰国家队的第一个帽子戏法。同时范佩西也将自己在荷兰国家队的进球数提高到了25个。

范佩西以荷兰队正选前锋的身份参加了2012年欧洲杯,球衣号码换成了16号。但是荷兰队在这届比赛中表现惨淡。范佩西在第一场比赛中多次浪费机会,荷兰队被丹麦队爆冷击败。而在小组赛第二场荷兰队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范佩西打进一个漂亮的远射,但也无力阻止荷兰队1-2告负。第三场小组赛荷兰队再次1-2负于葡萄牙队,被迫以三战全负的战绩打道回府。

2014年巴西世界杯,第一轮迎战卫冕冠军西班牙,第43分钟,范佩西接布林德传中头球鱼跃冲顶破门,为球队扳平比分。这也是本届世界杯最精彩进球之一。下半场比赛中,范佩西利用卡西利亚斯的失误再度破门,最终荷兰5:1屠杀对手,赢得开门红 。在第二轮与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范佩西在比分落后时打入扳平比分的进球,激励士气,最后全取三分 。但他连续两场比赛吃到黄牌,无缘小组赛第三轮比赛。四分之一决赛迎战黑马哥斯达黎加,荷兰久攻不下,双方进行点球大战,范佩西第一个出场并罚中点球,最终荷兰点球大战4:3淘汰对手 。半决赛点球大战败北的荷兰队在三四名决赛中遇到之前被德国屠杀的东道主巴西队。罗本开场85秒制造点球,范佩西主罚命中,最终荷兰3:0大胜,夺得季军 。范佩西在本届世界杯上出场6次,共打入4球。 为了纪念荷兰队闯进2014年巴西世界杯四强,荷兰皇家造币厂正在制造一款限量发行的范佩西世界杯纪念币,上边印有罗宾侠那个鱼跃冲顶的动作。

在荷兰队与西班牙队的首轮小组赛中,范佩西的那记鱼跃冲顶犹如神来之笔,目前仍是本届世界杯最精彩时刻之一,为球迷所津津乐道。

据悉,荷兰皇家造币厂将发行6000枚这样的纪念币,售价9.95欧元,每人限购两枚。不过这款纪念币非法定货币,只有收藏价值。

历史上谁是葡萄牙最伟大的球员

没有最伟大的,只有更伟大的

01葡萄牙尤西比奥

葡萄牙史上的超级巨星 黑豹:尤西比奥

1962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欧洲冠军杯决赛上,匈牙利籍的足球天才普斯卡什为皇家马德里队连拔三寨,获评当场比赛的最佳球员。比赛一结束,有着“奔腾的少校左脚王”之称的普斯卡斯谢绝了其他本菲卡队员交换球衣的要求,非要将自己的球衣与本菲卡队一名黑人球员互换不可……这名黑人球员就是尤西比奥(Eusebio da Silva Ferreira),他出生于1943年1月25日。

由于尤西比奥这颗明星的诞生,葡萄牙国家队也大放异彩,达到历史最高峰。尤西比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他在1966年世界杯上的表现。

当时,他带领葡萄牙赢得了历史上的最佳战绩——世界杯季军,本人也成为了世界杯的最佳射手。在那届杯赛上,尤西比奥个人技术达到了顶峰,在世界杯第一阶段的比赛中,他率领葡萄牙队先后以3-1战胜了劲旅匈牙利队,3-0战胜保加利亚队。接着又以3-1力克实力超群的巴西队,昂首进入复赛。在复赛的争夺中,葡萄牙队思想准备不足,低估了朝鲜队的水平,先被朝鲜队打了个3-0。在严峻的形势面前,从来不怕任何对手的尤西比奥冷静了下来,他知道论水平他们在朝鲜队之上,开场不利的关键是轻敌。找到病根之后,尤西比奥以少有的大将风度穿针引线,调度三条线,协调攻防节奏。葡萄牙队很快将比分扳平,尤西比奥一人独进两球。可喜的是尤西比奥和他的队友并没有就此满足,他们继续进攻,扩大战果,尤西比奥本人再进两球,葡萄牙队以5-3反败为胜。这场比赛成了世界杯赛中的经典。

进入四强后,葡萄牙队遭遇博比-查尔顿领衔的英格兰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比赛是查尔顿与尤西比奥之间的较量。比赛在著名的温布利球场举行。开场后,查尔顿先进两球。下半时,尤西比奥主罚点球扳回一分。全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凭借东道主之便,所有的英格兰球迷都拼命地为查尔顿加油,为英格兰队加油,英格兰占尽了有利条件。但尤西比奥没有理会英格兰球迷的呐喊,他像一只豹子似的在场上东奔西跑,灵巧地带球过人,常常是防守队员还没逼近他就越了过去,球还牢牢地粘在他的脚下。但幸运女神没有向这位才华出众的球星微笑,而是把幸运给了查尔顿率领的英格兰队。最终,葡萄牙1-2惜败于主场作战的英格兰队,失去了夺冠的机会。尤西比奥以9粒入球被评为该届世界杯赛最佳射手,同时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

尤西比奥的职业生涯

国籍:葡萄牙

出生地:莫桑比克马普托

国际比赛:代表葡萄牙上场64场,入41球

曾效力俱乐部:葡萄牙本菲卡俱乐部(1960-1975)、墨西哥蒙特雷俱乐部(1975-1976)、美国波士顿小人俱乐部(1976)、加拿大多伦多米特罗斯-克罗地亚俱乐部(1976)、美国水银俱乐部(1976-1978)

主要成就:

葡萄牙联赛冠军:11次(1960-1961、1962-1963、1963-1964、1964-1965、1966-1967、1967-1968、1968-1969、1970-1971、1971-1972、1972-1973、1974-1975赛季葡萄牙联赛冠军,本菲卡俱乐部);

葡萄牙杯赛冠军:5次(1962、1964、1969、1970、1972年,本菲卡俱乐部);

欧洲冠军杯冠军:2次(1961、1962年,葡萄牙本菲卡俱乐部);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季军(葡萄牙国家队);

1976年北美职业联赛冠军(美国水银俱乐部)。

个人荣誉:

1964、1965、1967、1968、1970、1973年葡萄牙联赛最佳射手(葡萄牙本菲卡俱乐部);

1964、1965、1970年葡萄牙足球先生;

1965年欧洲金球奖;1962、1966年欧洲银球奖(《法国足球》杂志评选);

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最佳射手并入选最佳阵容(葡萄牙国家队);

1968、1973年欧洲最佳射手(金靴奖);

1976年北美职业联赛最佳射手(美国水银俱乐部)。

02德国盖德·穆勒

姓名:盖德-穆勒(Gerd Muller)

出生:1945年11月3日

国家队荣誉:

62次出场68球

1974德国世界杯冠军

1970墨西哥世界杯第三

1972欧洲杯冠军

1970墨西哥世界杯金靴奖(10球)

世界杯参赛球员个人总进球纪录(14球)

穆勒出生于1945年11月3日,出生地在德国的诺林根。

这个矮个子就是盖德-穆勒(Gerd Mueller),著名的“轰炸机”,他也许是历史上最可怕的禁区杀手。

1962/63赛季,穆勒曾为TSV队打进过惊人的180球,穆勒的特点极为鲜明,他的射术一流,虽然身高不高,但头球技术很出色。他的“绝技”是抢点,对球落点的判断和射门的超凡脚感帮助他一次次的在对手禁区内投弹。从1964-65到77-78赛季的15年里,穆勒每一年都是拜仁队内的第一得分手,7次德甲最佳射手,71-72赛季,他一个赛季在德甲中打进40球,这一纪录至今无人可破。另外,在427场德甲中,穆勒共打进365球,这一进球率也无人能及。

在帮助拜仁升入德甲后,“马耶尔-贝肯鲍尔-穆勒”中轴成为了德国乃至欧洲最令人畏惧的组合,他们在1969年首夺联赛冠军,从1972到74年三连冠,而从74年到76年,更是实现了欧洲冠军杯的三连霸!在这样的成就中,轰炸机的作用丝毫不逊于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曾这样说:“拜仁拥有的一切,都要归功于穆勒和他的进球。”

世界杯射手之王

穆勒也许本可以进更多的球,但世界杯后,28岁的他却意外退出了国家队,留下了出战62场打进68球的成绩单。

穆勒球员生涯数据:

国家队:出场62次,打进68球;1970年世界杯最佳射手(10球);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多的人(14球);1972年欧洲杯冠军、1974年世界杯冠军;1966年10月12日国家队处子秀,2比0土耳其、1974年7月7日最后一战,世界杯决赛2比1荷兰。

俱乐部:4次德甲联赛冠军(1969, 1972, 1973, 1974);3次欧洲冠军杯冠军(1974, 1975, 1976);427场德甲联赛打进365球、74场欧洲俱乐部赛事打进66球;7次德甲最佳射手(1967 (28球), 1969 (30), 1970 (38), 1972 (40), 1973 (36), 1974 (30), 1978 (24) );1次欧洲足球先生(1970)。

03荷兰内斯肯斯

约翰-内斯肯斯1951年出生于赫姆斯特德,并在当地的RCH队开始其职业生涯,但很快被阿贾克斯纳入帐中,那里还有他日后国家队的队友克鲁伊夫。两人的名字中都有约翰二字,因此内斯肯斯还被人称为“约翰二世”。这也反应了内斯肯斯的职业生涯都处在克鲁伊夫的影子底下,无论是荷兰国家队还是阿贾克斯,再或是后来的巴塞罗那。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世界足坛的优秀球星。

接过“全攻全守”大旗

他的球技也许不若克鲁伊夫那般娴熟,但内斯肯斯绝对是米歇尔斯“全攻全守”战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在阿贾克斯还是荷兰国家队,他与克鲁伊夫的作用都举足轻重,一道在欧洲足坛掀起了战术革命。

全能中场

1970年,内斯肯斯开始入选荷兰国家队,并在此后十多年中一直在荷兰中场占据一席之地。作为工兵型的中场,内斯肯斯通常在中场某个地方游弋。但同时又可以按照战术体系的要求,往前担当前锋或者往边路扩展,又可以在后防线前沿提供必要保障。

带伤上阵

荷兰在1974世界杯上成功杀进决赛,内斯肯斯在这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内斯肯斯一共打入5球,其中包括与巴西和西德两场比赛中两粒至关重要的进球。小组赛最后一场,荷兰必须击败卫冕冠军巴西方可确保出线。当时刚开场不久,内斯肯斯被对方野蛮冲撞以至于一度失去知觉。再重新返回赛场后,内斯肯斯创造了一次绝佳的射门机会并为球队首开记录,那场比赛荷兰最终以2∶0取胜。

功败垂成

在决赛中,内斯肯斯在第1分钟将克鲁伊夫创造的点球罚进。但随后德国的严密盯防限制了他的发挥,荷兰遗憾地以1∶2输掉了比赛。

转投巴塞罗那

这届世界杯后,内斯肯斯来到了西班牙巴塞罗那。在效力的5年期间,内斯肯斯为巴塞罗那夺得了欧洲冠军杯。

危难之际独木难支

1978年的阿根廷世界杯上,尽管个人在进球数上没有取得更大的突破,但内斯肯斯策划了大部分队友的进球,他仍然是荷兰不可或缺的中场球员。尤其是在克鲁伊夫拒绝为国出战的情况下,内斯肯斯的作用尤为明显。不过荷兰连续第二次在决赛中败给了东道主。这一次他们在加时赛之后以1∶3负于阿根廷。

美国足球大联盟淘金

在职业生涯的晚期,内斯肯斯步其他球星的后尘,前往美国足球大联盟淘金。他所效力的球队是纽约宇宙队,他在那里一呆就是六年。随后内斯肯斯返回荷兰,并在1986年宣布退役。

功勋彪炳

作为球员的内斯肯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夺得过3次欧洲冠军杯,1次洲际杯冠军,并2次闯入世界杯决赛。近年来内斯肯斯出任了许多教练工作,他还是荷兰国家队的助理教练。

04意大利贾尼尼

姓名:约瑟佩·贾尼尼(Giuseppe Giannini)

出生年月:1964年8月20日

身高:177cm

体重:70kg

出生地:罗马

位置:中场

国家队:13号

出场47场,进球6个

U21:出场16场,进球1个

在罗马效力时间:1982-1996年

首次代表罗马比赛:1982年1月31日 罗马0:1塞西纳

首个进球:1984-85赛季 罗马 1:1尤文图斯

最后一次代表罗马的比赛:1996年5月5日 佛罗伦萨 1:4 罗马

联赛:318场,进球49个

意大利杯:出场79个,进球19个

意大利超级杯:1场,进球无

欧洲联盟杯:出场38场,进球7个

总共437场,进球75个

他们几乎有着相同的情感:“约瑟佩·贾尼尼是一位伟大的冠军球员。”托蒂说,“他身穿罗马球衣达15年之久,现在我穿上了他曾经披戴的十号球衣,我的任务是不让人们失望。这会很困难,但我会尽自己的努力。我时常接受他的教导,他一直鼓励我不断提高。如果要把他比做什么人,他就象我的兄长。”

05德国里德尔

1965年9月16日,德国Weiler市一户姓里德尔的肉店老板家喜得贵子,夫妻俩给这个独生子取了个德国人中很常见的名字---卡尔-海因茨.儿时的小里德尔就身体健壮,好动成性,玩起滑雪,网球,跳高及足球来都得心应手,尤其是足球方面.里德尔的身高在长人如林的绿茵场上只能算一般,但15岁时他的弹跳和爆发力就相当出色,为了成为一名轰炸机穆勒式的优秀中锋,里德尔自己刻意加强了头球技术的训练.即使在家里,他也不忘记把球抛向空中,对着用粉笔画在门上的球门练习各种姿势的头球射门.

1988年8月31日,凭着在俱乐部的良好得分纪录,里德尔被贝肯鲍尔召入德国队参加对芬兰队的世界杯预选赛.穿上朝思暮想的国家队白色战袍, 于76分钟登场国家队处子赛的里德尔将联赛中屡屡破门得分的顺畅脚风带到了赫尔辛基,3分钟后他攻进了自己在国际赛中的第一个进球.德国队以4:0大胜而归.可以充分体现里德尔实力和风格的那一幕出现在9月25日客场对欧锦赛新科状元荷兰队,他用一记弹射机似的鱼跃冲顶为德国队先拔头筹.这场比赛中央电视台在晚间新闻后作了录播,一头黑色卷发相貌酷似阿拉伯贵族的里德尔从此进入了中国球迷的视线.

对于里德尔来说1990年是值得纪念的,先是在联盟杯赛上演帽子戏法,干净利落地将马拉多纳领衔的上届冠军那不勒斯队打发回家;接着他随德国队在意大利捧起了世界杯,尽管身背13号球衣的里德尔只打了三场比赛,其中两次还是替补出场,但正是他在与英格兰队的半决赛互射12码中替德国队打进了关键的第五个点球

06比利时乔治·格伦

07德国巴拉克

08意大利内斯塔

09巴西尤西玛尔

10巴西内林霍

求所有足球的名词介绍

弧线球 足球运动技术名词。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足球在运行中,由于强烈旋转,使两侧的空气发生差异而形成。由于球呈弧线形运行,故俗称“香蕉球”。踢弧线球时,脚击球的部位应偏离球的重心。常用于绕过位于传球路线中间的防守队员,或射门中迷惑守门员,使之产生错误判断。罚直接任意球时,用弧线球射门已是得分的一种重要方法。

鱼跃扑球 足球技术名词。守门员的一种难度较高的扑球技术。以与球同侧的一脚用力蹬地,异侧腿屈膝提摆,使身体跃出腾空扑球。因是腾身侧面跃出,增大了控制的范围,故能扑出用其他动作难以扑到的球。

清道夫 足球比赛中承担特定防守任务的拖后中卫之别称。1966年第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在“固守稳攻”的战术思想影响下,为了加强防守,于后卫线后面安排一个队员,其职责是只守不攻,执行单一的补位防守任务,“打清”攻到本方球门前的来球,因而得名。

全攻全守 足球运动战术之一。一个队除守门员之外的10名队员都在进攻和防守的职责,称为“全攻全守”。根据比赛中攻与守的需要,每个队员都可到任何一个位置上发挥这一位置队员的作用。这一战术打破了阵式对队员的束缚,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队员的积极性的才能。同时,对队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中,出现了这种打法,被誉为国际足球史上的第三次变革。

下底传中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边线进攻中,通过个人带球突破,或集体配合把球推到对方端线附近,然后长传至对方球门前的战术方法。攻方在快速推进中,常乘对方防线阵脚未稳时,采用此法中间包抄以射门得分。

外围传中 也称“45°角传中”。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当攻方有球队员在边线附近与对方球门约成45°角的地区时,用过顶长传把球传向处于对方罚球区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头顶球连续进攻,称为“外围传中”。尤其在守方队员已及时退回,且密集在球门前30—40米的地区,通向对方球门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争顶球能力强的前锋队员时,动用这种打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交叉换位 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进攻队员为了摆脱对方的防守,在跑动中左右换位的战术配合方法。最常见的有:左侧的队员疾跑至右侧的队员前接球,右侧队员传球后,交叉跑到左侧位置。这一战术配合改变了队员只在本位置范围内活动的踢法,使之战术更变化多端。

长传突破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运用远距离传球突破对方防线的战术方法。当代足球比赛中,多用于快速反击时。防守队员在本方球门前抢截得球,利用对方压上进攻后不及回防的时机,长传给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对方的防线。

插上进攻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位于第二、第三线的前卫、后卫队员,插入第一线参加进攻的战术方法。因有纵深距离,故容易摆脱对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线队员的插上具有较大的隐蔽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胁性。后卫插入前锋线直接参加进攻是全攻全守战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区域防守 足球运动防守战术之一。每一队员根据位置划分一定的防守区域,在划定的范围内,主要采用站位的防守方法,而不紧逼盯人。这使进攻队传接球比较容易,且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两个以上进攻队员时,防守就感困难。这一防守战术比较被动,已不能适应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现已很少采用。

补位 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集体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队一个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队员前去封堵。两人补位是集体防守配合的基础。防守队员相互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是进行及时补位的前提。过去主要指后卫线队员防守时的配合。当代足球采用全攻全守战术,补位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担任锋与卫的队员之间在一次进攻中相互位置交换,也成为补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补位队员的技术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密集防守 防守战术之一。球门前的30米区域常被称为“危险地带”。比赛中,双方为了稳固防守,往往组织相当多的人把守这一区域,形成密集状态,以加强保护,减少空隙,阻住对方的突破,称为密集防守战术。

造越位 是一种防守战术。根据规则:进攻队员在传球时,接球队员如与对方端线之间防守队不足2人时则为越位。防守队员利用这一规定,在对方传球之前的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向前一跑,造成对方接球队员与本方端线之间有一个防守队员的局面,使对方越位犯规。

反越位战术 这是针对对方“造越位”战术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战术。当进攻队员觉察到防守者用制造越位的战术破坏本方的进攻时,及时改变传球方向,让在后面的队员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带球快速推进射门,从而使对方退防不及。

篱笆战术 也称人墙战术。在自己门前危险区域内,当对方罚任意球时,几个防守队员并排成“人篱笆”,以帮助守门员封住对方射门的部分角度。

撞墙式 比赛中进攻时的一种过人战术,即形成两人过一人局面时,二人一传一切,接球再传者一次出球,使传球者传来的球像撞在墙上一样,从而加快过人速度,故名。

世界性足球比赛主要有奥林匹克运动会足球赛和世界杯足球赛。世界杯足球赛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重视程度最高、争夺最激烈的足球赛。此外,还有地区性足球赛,如欧洲杯足球赛、亚洲杯足球赛等。

欧洲五大联赛

欧洲五大联赛是当今世界上职业化,商业化最好,水平最高的联赛。五大联赛包括:英超,西甲,意甲,法甲,德甲。

足球俱乐部

1857年,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谢菲尔德俱乐部建立。以后世界各国陆续建立了很多俱乐部。在欧洲,利物浦、皇家马德里、曼联、巴塞罗那、阿森纳、切尔西、拜仁慕尼黑、AC米兰、国际米兰、尤文图斯、多特蒙德、罗马、拉齐奥、波尔图、马赛、里昂、凯尔特人、阿贾克斯、埃因霍温等队都是战绩卓著,历史悠久,球迷众多。欧洲俱乐部有冠军杯、联盟杯和优胜者杯三大联赛。1999年,优胜杯取消。利物浦、巴塞罗那、阿贾克斯、曼联、拜仁慕尼黑和尤文图斯得过三大杯。而阿贾克斯、曼联和尤文图斯还取得过欧洲超级杯、本国顶级联赛、杯赛、超级杯和世界俱乐部杯(丰田杯)冠军,完成了大满贯。

南美的足球俱乐部也颇具影响力,最著名的是博卡青年、河床、圣保罗、桑托斯等队。他们的洲际比赛叫南美解放者杯。

[编辑本段]世界足球强国

意大利,巴西,阿根廷,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格兰,荷兰,巴拉圭,匈牙利,智利,土耳其,克罗地亚,捷克

[编辑本段]历届金球奖得主

年份 球员 国籍

2008 C.罗纳尔多 葡萄牙

2007 卡卡 巴西

2006 卡纳瓦罗 意大利

2005 罗纳尔迪尼奥 巴西

2004罗纳尔迪尼奥 巴西

2003 齐达内 法国

2002 罗纳尔多 巴西

2001 菲戈 葡萄牙

2000 齐达内 法国

1999 里瓦尔多 巴西

1998 齐达内 法国

1997 罗纳尔多 巴西

1996 罗纳尔多 巴西

1995 维阿 利比里亚

1994 罗马里奥 巴西

1993 罗伯特。巴乔 意大利

1992 巴斯滕 荷兰

1991 马特乌斯 德国

2008年中超最终鲁能夺得联赛冠军

足球、

标准规则

最早的一部足球规则

1.场地面积,在长150码,宽100码以内。 在每条边线上距端线25码处,各树立两根标志杆。

2.球门由两根立竿组成,相距英尺.

3.用投币选择球门或开球权。

4.上半时比赛时间结束后,交换场地。

5.当队员将球踢出时,同队任何队员站在球的前面较对方队员更接近对方端线时,不得参加比赛接触球,也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其他队员接触球。

6.当球被踢出边线外则为球,由对方在出界地点 将球直接踢入场内,恢复比赛。

7.当一队将球踢出 对方端线时,对方任何队员谁先拿到球便可持球在垂直端线25码处发任意球。

8.当球踢来时,队员在对方端线后面不可触球。

9.如果球落到端线之后和边 线标志杆之外时,任意球应该在距端线25码处发。

10.当一队员踢任意球时,同队队员不得处在他与对方端线之间,并且对方队员不可站在距离他10码之内.

11.队员可选择任何方式踢任意球。

12.球从两竿之间或从其间上方无限高度穿过,算胜一球。

13. 在比赛进行中,可用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球,但不得用手、臂、肩部持、击球。

14.所有冲击都是公平合法的,但禁止用手抱、推,用脚绊掉或吵闹。

这套正规原始规则经英格兰足协主席公布刊登在(BELIS LIFE)杂志上。三年后足协补充规定,球门高度为6码,宽度为8码,两立柱之间拉上一条绳,作为球门高度。

11人制足球规则

足球比赛场地介绍

(一)球场

1、 球场面积必须符合规则的规定。国际足联曾规定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场地为长105米、宽68米。国内基层比赛的场地可因地制宜,但在任何情况下,边线的长度必须长于球门线的长度,场内各区域的面积不得变更。

2、 球场地面必须平坦,硬度合适,以不伤害运动员和不影响球的正常运行为原则。国际足联世界杯赛组织委员会曾指令世界杯足球赛不得在人造草皮球场上进行。

(二)界线

1、球场各线须与地面平齐,不得做成V型凹槽或高出地面的凸线。线的颜色须清晰。土地球场最好用白灰粉或灰浆画线,天然草皮球场宜用熟石灰粉画线,不要用生石灰粉或灰浆浇画。为了防止雨水冲刷,亦可用白色涂料画线,但不得用木条、砖石或碎瓦等物填平的沟槽作界线。

2、场地各线的宽度不超过12厘米(一般以12厘米为宜)。边线与球门线的宽度应包括在场地面积之内,其他各线宽度亦应包括在该区域面积之内。球门区和罚球区的丈量,都应从球门柱内侧和球门线外沿量起。球门线的宽度必须与球门柱的宽度相等。

(三)边线与球门线

1、边线与球门线划定的足球场是足球比赛时队员的基本活动区域。比赛开始后,未经裁判员许可,队员及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场。

2、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边线或球门外的球门线时,即为球出界而成球,分别以掷界外球、踢球门球或角球恢复比赛。

3、球门间的球门线是判断球是否进门的标准线,只有当球的整体从地面或空中越过球门内的这条线时方可算球进门。

4、执行罚球点球时,防守方守门员应站在球门间的球门线上。

5、在对方罚球区内踢间接任意球时,如果球距球门间的球门线不足9.15米,则允许防守方队员站在球门线上。

(四)中线

1、中线把全场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场,中线的宽度应包括在每个半场的面积之内。

2、开球时,双方队员必须站在本方半场内(且守方队员不得进入中圈)。当裁判员鸣哨后,球被踢并向前移动时,比赛方为开始,这时双方队员可进入对方半场。

3、 队员在本方半场无越位犯规。

(五)球门区

1、可以在球门区内的任何一点踢球门球及本方的任意球。

2、当球在球门区内时,裁判员令比赛停止,若以坠球恢复比赛时,应在停止比赛时球所在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行的球门区线上坠球。

3、凡在对方球门区内踢间接任意球时,应在离犯规地点最近的、与球门线平等的球门区线上执行。

(六)罚球区

1、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可以用手触球。

2、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违犯规则第十二章可判为直接任意球的十种犯规中的任何一种时,都应判罚球点球。

3、踢球门球或在本方罚球区内踢任意球时:

(1)对方应退出罚球区。

(2)必须把球直接踢出罚球区,比赛才能恢复。

4、罚球点球时,除主罚队员与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须在罚球区及罚球弧外的场内、罚球点的后面;当球被踢并向前移动,比赛即为恢复,此时队员方可进入罚球区。

(七)角球弧

踢角球时,球必须放定在角球弧内。

(八)罚球点

罚球点球时,球必须放定在罚球点上。因大雨冲刷,罚球点模糊不清时,由裁判员确定罚球点的位置。

(九)中点

中线的中点俗称开球点。开球时,球必须放定在该点上。

(十)中圈

开球时,守方队员须站在中圈以外的本方半场内。这同踢任意球时,守方队员须站在至少距球9.15米处的意义相同,其作用是保证攻方队员踢球时不受对方阻碍。

(十一)罚球弧

罚球点球时,除主罚队员与对方守门员外,其他队员均须在罚球区及罚球弧外的场内、罚球点的后面;当球被踢并向前移动,比赛即为恢复,此时队员方可进入罚球弧。

(十二)角旗

1、角旗是场地四周的标志,应垂直竖于边线与球门线外沿的交点处。

2、角旗杆的高度(杆顶至地面)不得低于1.50米,杆的顶端应为平顶,以防刺伤队员。角旗颜色应与助理裁判员用旗和场地颜色有明显区别,晚间比赛使用灯光时,可用白色角旗。角旗可用布或绸料制成,规格一般为30厘米×40厘米。

(十三)中线旗

在中线两端距边线外至少1米处,可各竖立一面与角旗大小相同的中线旗,作为中线的标志。它对判断越位有益。

(十四)球门

比赛场地的球门应是固定的,门柱及横梁的宽度与厚度均应相同。球门颜色必须是白色。

(十五)球门网

1、球门网的作用是帮助裁判员看清球是否进入球门,因此球门网只能挂在球门后面,牢固地附加在球门横梁、立柱上,下端钉在地上,不得使球穿过。挂钩不得钉在门柱侧面或横梁的下沿。

2、球门网应适当撑起,使守门员有充分活动的空间,并在球进网后不致弹出。一般较多采用从球门后面用绳将网拉起的方法。

(十六)场地四周

1、按照比赛组织机构的要求,可在球门线的外面(一般距角旗2米、球六区线与球门线的交点3.5米、球门柱6米)画一条摄影人员限制线,摄影人员应在这条线的后面。如有广告牌的后面。

2、第四官员的席位设在场外靠近中线的延长线处;替补员的席位设在距第四官员席位两侧各10米左右并与之相齐处。各队的教练员、替补员及工作人员应在替补席上。替补席的席位数按照比赛组织机构的要求确定,目前我国确定为14个席位。

3、技术区域。技术区域一词在《足球竞赛规则》第三章中国际足球理事会决议的第二条已经提及,区域内有为球队的技术人员和替补队员提供的座位。

技术区域可以根据场地情况做大小和位置上的调整。以下是对技术区域设置的一般性指导:

(1)技术区域是从替补席两侧向外1米、距边线1米以内的区域。

(2)建议用标记线明确该区域。

(3)技术区域内的人数由竞赛规程规定。

(4)根据竞赛规程,技术区域内的人员应在比赛开始前确认。

(5)每次只允许一人在技术区域内进行战术指挥,指挥结束后应立即退回替补席。

(6)教练员和其他官员必须在限定的技术区域内,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例如理疗师或队医在得到裁判员的允许进场察看受伤队员时。

(7)技术区域内的教练员和其他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十七)检查场地

裁判员应认真检查比赛场地。比赛开始前和中场休息时,对于模糊不清的界线(尤其是球门附近的界线)要令有关人员重新画出。如因雨雪致使场地泥泞、界线不清时,可在场地四周的规定位置插上10面小旗,小旗距界线均为1米,小旗的规格与角旗相同,以有助于裁判员作出判断。

国际足协规则小组决议

(1)国际比赛球场最大面积为:长度一一0公尺、宽度六四公尺。

(2)各国足球协会必须严格遵照规定的面积,布置球场。在举办国际比赛时,必须于赛前,将比赛地点及球场面积,通知客队的国家足球协会。

(3)国际足球协会规则小组,已同意规则中所用的英制与公制对照如下:

一百三十码……….一百二十公尺

一百二十码……….一百一十公尺

一百一十码……….一百公尺

一百码…………….九十公尺

八十码…………….七十五公尺

七十码…………….六十四公尺

五十码…………….四十五公尺

十…………….十六公尺五十公分

十二码…………….十一公尺

十码……………….九公尺十五公分

……………….七公尺三十二公分

……………….五公尺五十公分

一码……………….一公尺

八英尺…………….二公尺四十四公分

五英尺…………….一公尺五十公分

二十八英寸……….七十一公分

二十七英寸……….六十八公分

五英寸…………….十二公分

四分之三英寸…….一点九公分

二分之一英寸…….一点二七公分

八分之三英寸…….一公分

(4)端线的宽度,应和球门柱及横木的厚度相同,因此球门柱内外边的 线应是一样宽。

(5)为了划球门区域及罚球区域,在端线上量的及十的距离, 必须从球门柱的内方量起。

(6)球场的面积,包括场内各区域界线的宽度在内。

(7)所有的比赛,应依照足球规则供给标准设备,特别是国际比赛,尤应注意皮球的圆周及其它设施。若有不合标准的设备,必须向国际足球总会报告。

(8)根据比赛规则进行的球赛,如困横木脱落或折断,应即停止比赛,甚至将这场比赛取销,除非横木已装回原来的位置,或新安装的横木对球员已无危险性。不能用绳子来代替横木。 在友谊比赛中,经双方同意,可以用没有横木的球门继续比赛,但应将已坏的横木移去,使对球员不致发生危险。在这种情形下,可用绳子来代替横木,如果不用绳子,皮球从门柱之间全部越过端线,裁判员认为是在横木下面穿过时,他应判为胜一球。 球赛的从新开始,应由裁判员在球赛停止时,皮球所在地坠球继续比赛。

(9)各国足球协会可在规则第一章规定的范围内,对横木及门柱的厚度,阔度的最大量与最小量作适当的规定。

(10)门柱及横木必须用木材,金属或随时经国际足协规则小组认可的物质做成。它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不可用其它物质将门柱及横木做成其它的形状。

(11)于国际比赛前,加插「序幕赛」,须于比赛当天由两国协会代表,及担任该场国际比赛的裁判员,审察当时场地情形来作决定。

(12)国家足球协会,特别是主办国际比赛的协会,必须限制摄影人数,并在距球门线外不超过十公尺的地方,划一至少两公尺长的线,距角旗竿的距离大致相等,应禁止摄影人员超过这界线,更应禁止使用闪光灯。

足球的材料及标准

球是圆形的,以皮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球体的圆周,不得超过70公分(28吋),不得少于68公分(27吋)。球 的重量,在比赛开始时,不得超过450公克(16盎司),不得少于410公 克(14盎司)。 球的气压,在海平面为0.6至1.1大气压力(每平方公分 600公克至1100公克=每平方吋8.5磅至15.6磅)。更换不合标准的球 如果在比赛中,球破裂或不合标准:停止比赛。

运动方式

现代足球

近代的足球,最早在19世纪的英国产生。人类进入20世纪,足球也进入了20世纪。无论是传说的那战场上的敌人的头颅,还是万人同踢一个足球在两个城市之间比赛,都已经成为过去。现代足球就要起步,并逐渐形成了职业联赛。

1903年,比利时,丹麦,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商议成立一个国际足球组织,然而英国作为足球的发源地却热情不高。然而足球还是开始在欧洲及美洲普及。在意大利英国移民早在1893年就建立了热那亚队,1899年,英国人和意大利人又联手建立了今天的绿茵豪门-AC米兰,1899年。,意大利又创办了联邦锦标赛,前7届热那亚六夺冠军,AC米兰则在1901年夺得冠军。

在南美,足球也被英国的水手,移民带到了这里,托马斯。利普顿爵士创办了利普顿杯赛,成为了拉普拉塔河两岸的乌拉圭和阿根廷之间的对抗赛

现在最知名的足球联赛是欧洲的五大联赛(意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

美式足球

美式足球或美式橄榄球源自英式橄榄球,是橄榄球运动的一种。橄榄球运动由英国传入美国。十九世纪中叶,美国东部经常举行一种类似足球的比赛,参赛者只要把球踢过对方的得分线即得分。参赛球队队员多达30 人,有时更多。由于这种美式橄榄球最初只许用脚踢,故取名FOOTBALL,即足球之意,沿用至今,现在有人仍把这种橄榄球称为美式足球。

橄榄球传入美国后,人们把规则改变,包括改为可以向前传球。由于球赛中往往会与对方球员有身体冲撞,因此球员需穿保护衣及头盔出赛。

美式足球是美国流行的竞赛运动。这运动的目的是要把球带到对手的“达阵区”得分,主要用持球或抛球两种方式。得分方法有多种,包括持球越过底线,抛球到在底线后的队友,或把直放在地上的球踢过两枝门柱中间,又叫射门。比赛时间完时得分较多的一队胜出。

美式足球首先由哈佛大学学生以一种名叫“--”的球类运动开始, 这个运动的目的是要带着球跑过对手。在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式足球开始在大学中广泛流行。罗格斯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在1869年打了史上第一场大学美式足球赛。这个运动最初跟英式足球相近,耶鲁大学教练坎普(-{Walter Camp}-)将它改良至比较接近橄榄球。由于比赛身体碰撞剧烈,有报导指球员在比赛中亡,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下令将比赛规则改变才未导致此运动的灭亡。

街头足球

街头足球 streetfootball,street 街足起源于巴西以及欧洲等地区。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变,街足已经成为一种由一对一单挑,三对三铁笼赛、花式fs表演、街舞、街头音乐等多种元素构成的独特街头文化,由于街足为肢体和思想创造了无限自由和想象的空间,受到青少年的狂热追捧,街足已经超越了人种和国界,风靡全球。

攻势足球

攻势足球是指在足球比赛中的一种战术打法,攻势足球,就是防守范围比较大,经常性的在对方半场逼抢,围抢,抢下后就地进攻,所以总能形成压制的局面。

我国赛事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开展了足球运动。1951年举行了第1届全国足球赛,有6大行政区代表队和解放军、铁路等8个队参加比赛,从中选拔公布了我国首批30名国家选手,他们是我国此后30多年来开展足球运动的骨干力量。1953、1954年接连举办了全国足球联赛,开始发展全国性竞赛活动。1954年后各省市陆续组建了足球队,国家青年队赴匈牙利学习,邀请匈牙利和苏联教练来华执教或举办教练员培训班。这一切都为举办甲级联赛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

国际赛事

世界杯足球赛

国际足球联合会世界杯比赛(F.I.F.A.World Cup Competition),简称世界杯足球赛(旧译世界足球锦标赛),是由国际足球联合会统一领导和组织的世界性的足球比赛。每届比赛从预赛到决赛前后历时3个年头,参加预选赛的国家已近100个。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足球比赛,也是世界上观众最多的体育比赛项目。

历届世界杯冠军介绍

届数 年份 举办地 冠军 亚军 季军

1 1930 乌拉圭 乌拉圭 阿根廷

2 1934 意大利 意大利 捷克 西德

3 1938 法国 意大利 匈牙利 巴西

4 1950 巴西 乌拉圭 巴西 瑞典

5 1954 瑞士 西德 匈牙利 奥地利

6 1958 瑞典 巴西 瑞典 法国

7 1962 智利 巴西 捷克 智利

8 1966 英格兰 英格兰 西德 葡萄牙

9 1970 墨西哥 巴西 意大利 西德

10 1974 西德 西德 荷兰 波兰

11 1978 阿根廷 阿根廷 荷兰 巴西

12 1982 西班牙 意大利 西德 波兰

13 1986 墨西哥 阿根廷 西德 法国

14 1990 意大利 西德 阿根廷 意大利

15 1994 美国 巴西 意大利 瑞典

16 1998 法国 法国 巴西 克罗地亚

17 2002 日本韩国 巴西 德国 土耳其

18 2006德国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欧洲杯

1953年,国际足联在巴黎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批准举办欧洲联赛,1954年6月15日,欧足联成立。次年,开始举办欧洲冠军俱乐部杯联赛,1956年,开始筹备举行由欧洲各国国家队参加的比赛。两年后,第一届欧洲国家杯(欧洲杯前身)资格赛开始进行。2004年,第十二届欧洲杯决赛阶段比赛由葡萄牙承办。由黄金一代领衔的东道主葡萄牙队队在决赛中一球不敌本届杯赛大黑马希腊队,饮恨而归。希腊队惊人地首夺冠军。

美洲杯

美洲杯足球赛诞生于1916年,是美洲、也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足球赛事。当时正值阿根廷独立一百周年之际。在当时的阿根廷总统伊里戈延的倡议下,设立了这一杯赛。美洲杯足球赛由南美洲10支实力最强的国家队参加,因此是南美洲最高水平的比赛。比赛由南美足协主办,开始时每年举办一次,27年后不定期举行,到1959年改为每4年举办一次。至2001年,美洲杯比赛共举行过40次。历史上成绩最好的队是阿根廷队和乌拉圭队,共获14次美洲杯冠军;乌拉圭队和巴西队在本土举行的美洲杯赛中保持不败。其中乌拉圭8次主办,8次夺冠;巴西4次主办,4次夺冠。

非洲国家杯

非洲国家杯是非洲地区足球运动领域中最高规格的赛事,每隔两年由非洲足协举办。非洲国家杯于1968年正式开始,但在之前曾不定期地举办。

在1957年的第一届非洲国家杯,只有三个国家参加,他们是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从所有非洲国家都参加后,就开始有外围赛,现时的决赛周席位有16个。

亚洲杯

由亚洲足球联合会举办的亚洲国家队参加的一项比赛,赛会是每四年一届。

足球术语

弧线球 足球运动技术名词。指使球呈弧线运行的踢球技术。足球在运行中,由于强烈旋转,使两侧的空气发生差异而形成。由于球呈弧线形运行,故俗称“香蕉球”。踢弧线球时,脚击球的部位应偏离球的重心。常用于绕过位于传球路线中间的防守队员,或射门中迷惑守门员,使之产生错误判断。罚直接任意球时,用弧线球射门已是得分的一种重要方法。

鱼跃扑球 足球技术名词。守门员的一种难度较高的扑球技术。以与球同侧的一脚用力蹬地,异侧腿屈膝提摆,使身体跃出腾空扑球。因是腾身侧面跃出,增大了控制的范围,故能扑出用其他动作难以扑到的球。

清道夫 足球比赛中承担特定防守任务的拖后中卫之别称。1966年第8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在“固守稳攻”的战术思想影响下,为了加强防守,于后卫线后面安排一个队员,其职责是只守不攻,执行单一的补位防守任务,“打清”攻到本方球门前的来球,因而得名。

自由人 足球比赛“一三三三”阵型中拖后中卫的别称。防守是无固定的看守对象,可机动灵活地补位救险,从而使其他队员,特别是3个后卫在盯人时无后顾之忧。是清道夫踢法的发展,不仅要守,而且要伺机插入进攻第一线。根据职责,要求担当“自由人”的队员技术全面,战术意识强,比赛经验丰富,是组织、指挥防守的核心。

全攻全守 足球运动战术之一。一个队除守门员之外的10名队员都在进攻和防守的职责,称为“全攻全守”。根据比赛中攻与守的需要,每个队员都可到任何一个位置上发挥这一位置队员的作用。这一战术打破了阵式对队员的束缚,能充分调动和发挥队员的积极性的才能。同时,对队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品质、战斗作风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74年第10届世界足球锦标赛中,出现了这种打法,被誉为国际足球史上的第三次变革。

下底传中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边线进攻中,通过个人带球突破,或集体配合把球推到对方端线附近,然后长传至对方球门前的战术方法。攻方在快速推进中,常乘对方防线阵脚未稳时,采用此法中间包抄以射门得分。

外围传中 也称“45°角传中”。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当攻方有球队员在边线附近与对方球门约成45°角的地区时,用过顶长传把球传向处于对方罚球区附近的同伴,供同伴用头顶球连续进攻,称为“外围传中”。尤其在守方队员已及时退回,且密集在球门前30—40米的地区,通向对方球门的路已被封住,或攻方有身材高大、争顶球能力强的前锋队员时,动用这种打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交叉换位 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进攻队员为了摆脱对方的防守,在跑动中左右换位的战术配合方法。最常见的有:左侧的队员疾跑至右侧的队员前接球,右侧队员传球后,交叉跑到左侧位置。这一战术配合改变了队员只在本位置范围内活动的踢法,使之战术更变化多端。

长传突破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运用远距离传球突破对方防线的战术方法。当代足球比赛中,多用于快速反击时。防守队员在本方球门前抢截得球,利用对方压上进攻后不及回防的时机,长传给突前的同伴,以突破对方的防线。

插上进攻 足球运动进攻战术之一。指位于第二、第三线的前卫、后卫队员,插入第一线参加进攻的战术方法。因有纵深距离,故容易摆脱对方的防守,且第二、第三线队员的插上具有较大的隐蔽和突然性。因此,更具威胁性。后卫插入前锋线直接参加进攻是全攻全守战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区域防守 足球运动防守战术之一。每一队员根据位置划分一定的防守区域,在划定的范围内,主要采用站位的防守方法,而不紧逼盯人。这使进攻队传接球比较容易,且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两个以上进攻队员时,防守就感困难。这一防守战术比较被动,已不能适应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现已很少采用。

补位 足球运动战术术语。比赛中集体防守的一种配合方法。指防守中本队一个队员被对手突破时,另一队员前去封堵。两人补位是集体防守配合的基础。防守队员相互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角度,是进行及时补位的前提。过去主要指后卫线队员防守时的配合。当代足球采用全攻全守战术,补位的内容也有了相应的发展。担任锋与卫的队员之间在一次进攻中相互位置交换,也成为补位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补位队员的技术战术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密集防守 防守战术之一。球门前的30米区域常被称为“危险地带”。比赛中,双方为了稳固防守,往往组织相当多的人把守这一区域,形成密集状态,以加强保护,减少空隙,阻住对方的突破,称为密集防守战术。

造越位 是一种防守战术。根据规则:进攻队员在接球时,如与对方端线之间防守队不足2人时则为越位。防守队员利用这一规定,在对方传球中,另一队员将触及球的瞬间,突然向前一跑,造成对方接球队员与本方端线之间有一个防守队员的局面,使对方越位犯规。

反越位战术 这是针对对方“造越位”战术而采取的一种进攻战术。当进攻队员觉察到防守者用制造越位的战术破坏本方的进攻时,及时改变传球方向,让在后面的队员插上接球或自己直接带球快速推进射门,从而使对方退防不及。

篱笆战术 也称人墙战术。在自己门前危险区域内,当对方罚任意球时,几个防守队员并排成“人篱笆”,以帮助守门员封住对方射门的部分角度。

撞墙式 比赛中进攻时的一种过人战术,即形成两人过一人局面时,二人一传一切,接球再传者一次出球,使传球者传来的球像撞在墙上一样,从而加快过人速度,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