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苏炳添小皮尺-苏炳添亚运夺冠
1.苏炳添作文800字
2.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
3.苏炳添能有多严谨
4.职业体育选手特殊的小习惯,你知道哪些?
5.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
苏炳添作文800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苏炳添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秒八三,新的亚洲纪录!苏炳添创造了历史,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奥运会百米飞人决战的黄种人……”那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人们为之疯狂,为之鼓舞。那一刻,无关胜负,苏炳添就是我心中的'超级英雄!
瞧,他身穿中国红运动服,足蹬一双白色跑步鞋,神色锐利,霸气十足。鸣枪响过,他如一道红色闪电,划过东京奥林匹克主体育场。他的双脚好似蜻蜓点水,这一只脚还没落地,另一只脚又抬了起来。最终,他以九秒九八第六名的好成绩,冲过终点。不是夺得奖牌才值得庆贺,超越自我同样能赢得尊崇。赛后,他霸气地撕开衣服领口,身披五星红旗绕场庆祝。他就是超级英雄—苏炳添!
谁说黄种人不能进入奥运百米决赛?百米十秒就是黄种人的极限?在种种质疑声下,苏炳添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以九秒九八的成绩获得第六,半决赛九秒八三,更是刷新了尘封已久的历史。他用自己的实力,将世界对黄种人的偏见踩于脚下。可是你知道吗?苏炳添今年已经32岁了,这在短跑界已是高龄。过了28岁这道门槛,大部分短跑选手会新陈代谢变慢,体能下降,成绩止步不前。在这次东京奥运百米飞人决赛上,苏炳添是唯一的80后。除他之外,年龄最大的选手是27岁,而那正是短跑选手的黄金年龄。
他敢于挑战,拼搏进取,不懈追梦!六年前,他就视年龄为弱点,六年来,他硬是跑赢了时间,超越了自我。“既然坚持了,那就不能再放弃。”苏炳添每天作息规律,从不吃猪肉,零食,也不喝酒。每一次训练都十分认真,专一。一米七二的身高,没有绝对天赋,但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自律,以及对每个细节的把控与磨炼。每次赛前,他总会随身携带一卷小皮尺,仔细测量起跑器两脚之间的距离,由此获得最佳起跑速度。他还时常激励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好,哪怕是0。01秒,背后都是千难万难,突破自我,挑战极限。
2014年,苏炳添为了突破十秒,做出了他职业生涯中一个重大而又艰难的决定——更换起跑脚。为了突破十秒,以前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难度,就好比原本用右手吃饭,却突然要改成左手。最艰难的时候,甚至一度不会走路。尽管过程不尽人意,但是苏炳添并没有放弃,他硬是坚持了下来。他还勤于学习,在每次训练后都会反复观看录像来琢磨自己的技术动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深知,在这些惊人成绩的背后,是苏炳添用一次次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换来的。他是我们的英雄,我要以他为榜样,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去回馈祖国母亲!
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
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
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苏神”的影响力不亚于当红明星,在抖音发布首条动态后,短短数个小时,就收获超200万粉丝的关注,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
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111月15日,苏炳添正式开通个人社交账号,高调入驻当下“最火”的短视频平台,并发起运动挑战与网友互动。
视频一经发出,立刻就冲上了“热娱榜”,引发大众热议。
当天苏炳添身穿短袖短裤现身,精壮的体态让人羡慕不已,腿部的肌肉格外发达,而且线条十分流畅。
在进行挑战运动时,苏炳添不负众望,短短10秒内就将一套热身操给完成,腿粗速度就如同“开挂”一般,可见其平时运动训练强度有多大。
结束后,苏炳添还不忘面对镜头“傲娇”一下,甜甜的微笑十分温暖。
“苏神”的影响力不亚于当红明星,在发布首条动态后,短短数个小时,就收获超200万粉丝的关注,视频点赞量更是超百万,其热度可见一斑。
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2“任何人,都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个上限!”11月15日,暨南大学副教授苏炳添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讲,给“学霸”上一节田径课,指导田径队运动员如何更好提升成绩。
“听到苏神要来,我们都特别激动!”来自高一(9)班的熊锋同学是一名田径特长生,已经考下一级运动员。在田径场上,苏炳添指导他调整起跑的角度,教他怎么调起跑器。“我今天是来向苏神学习的,面对面的近距离让我清晰看到了他如何调节起跑器,帮助我在之后的学习中动作更加规范。”不久前,熊锋同学在2021年广东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跑出了10秒88的成绩,“他的每一场比赛我会看得非常仔细,他紧张,我跟着紧张;他呐喊,我也跟着他一起呐喊。”熊锋说,苏炳添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并把“苏神”当做未来努力超越的目标。
在华师附中阶梯教室,苏炳添为百名学生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983之路”。
苏炳添说,要突破自我,首先要有很强大的意志力,要相信自己,要敢于去走出舒适圈,做出改变。
突破极限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苏炳添说,像他这样的身体素质、现在的年龄、伤病的影响,其实要一个个去克服、去突破,都需要很坚强的意志力。他不是没有认输过,在前面的两届全运会,都输给了自己队友;把起跑脚从右脚改成左脚之前,想过如果改技术不成功,可能就跑不下去了;东京奥运会前他经历了一次影响很大的伤病,甚至怀疑过自己还能不能站到东京的赛场上。但努力换回来的是幸运,突破的极限越多,对自己就越自信。
苏炳添说,突破自己,除了雄心,还需要有耐心,不管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遇到瓶颈,“建议大家首先去想想,自己原来的方法是不是合理,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尽了万分的努力,那可以尝试去改变一下方法。”
熟悉苏炳添的人都知道,他曾经尝试改跑技术。但改技术这件事,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调整,首先肌肉记忆的调整,需要用更大的强度去练习左脚,“我要用电脑技术一个个去研究自己脚步的`落点、摆臂的动作幅度。”去比赛的时候,他会带上一个小皮尺,因为起跑前需要很精确地去量起跑器摆放的位置,量角度、量两只脚之间的距离。改技术之前,苏炳添完成100米要花47步,改技术之后要跑到48步,多出来这一步,他需要提高抬腿的速率,去突破多一个动作花费的时间。
苏炳添说,百米赛跑是一场团队作战,需要身边有队友,可以激励你不断往前走,这是一种友好的竞争关系。
苏炳添表示,每一次取得不错的成绩 的时候,最想感谢的,是身后的教练组、保障组,还有队友。他说,中国男子百米接力队伍很团结,而且每个人的水平都跟着队伍的水平提高,不断获得进步。他很期待能看到更多年轻运动员一起站在赛场上,更希望他们当中很快能有人超越自己,唯有这样,中国田径才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今年站上奥运会跑道时,苏炳添回忆说,曾再次问自己,这是人生的第三次奥运会,如果错过了这次进入决赛的机会,就没有下一次了。“因为下一次的时候已经36岁了,我就失去了竞争。所以说,每一次机会来临时,该如何去把握,是应该去考量的。”
抖音苏炳添9秒83挑战是啥3奥运会之后,田径名将苏炳添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为他突破了个人极限,强大的精神属性让人感动。苏炳添懂得感恩,回母校鼓励学弟学妹,还拜访老人。当然,苏炳添还把一部分时间留给了家人,这几年一直在备战奥运会,苏炳添的家人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好成绩当然也有家人的功劳。
日前,苏炳添出席了暨南大学115周年校庆大会,作为教师代表,苏炳添登台发言。他表示,自己的身高只有1米72,100米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只有刻苦训练才能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付出更多努力并保持科学的训练方法,世界其他选手能做到的,中国选手也一定能。
这就是充满正能量的苏炳添,因为年龄偏大,他曾考虑提前退役,因为伤病,他曾停下前进的脚步。当外界很多人表示苏炳添难以回到巅峰状态时,他却跑出了9秒83这样的好成绩,突破了个人极限。正如苏炳添所说,只要不轻易放弃并付出更多努力,就有希望取得好成绩。
另外,苏炳添的成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尤其是妻子在背后默默付出,当苏炳添常年在外备战和比赛时,他的妻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让苏炳添没有后顾之忧。这段时间,苏炳添把很多时间留给了家人,他要好好补偿家人。这不,苏炳添就晒出了一家三口的照片,画面实在是太温馨。
夕阳西下,这位田径赛场上的猛将化身暖男,抱着儿子,一家三口紧紧靠在一起,苏炳添宽厚的肩膀足以保护妻儿。照片上还写着:陪你看日落的人,比日落本身更浪漫。远处不仅有日落,还有摩天轮,一家三口留下了温馨的背影,实在是太幸福了。
又度过了一个奥运周期,但苏炳添还没有退役的打算,之前在接受采访时,苏炳添表示,希望能继续努力,探索延长职业生涯的方法。苏炳添的存在对于中国田径队的年轻队员来说是很好的激励,他们可以向苏炳添学习,除了技术能力,还有强大的精神属性。苏炳添也曾进入瓶颈期,也曾因为改变起跑动作而陷入苦恼,但困难被他一一克服,最终才有了职业生涯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目前,中国田径队很多年轻选手都拥有很好的天赋和身体条件,苏炳添很看好他们的未来,但他们要刻苦训练,付出更多努力,才会将潜力转化为实力!
苏炳添能有多严谨
苏炳添经常测量比赛现场的设备和自己身体尺寸的对应。苏炳添身高172cm,体重65kg。
苏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在广东省中山市,今年32岁,身高172厘米,体重65公斤,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2007年进入广东省队。
苏炳添参加过多项事届大赛,获得过亚运会百米冠军,四成一百米接力冠军,国际田联系列赛上也取得过号成绩,是唯一一位跑进10秒以内的黄种人,日本东京奥运会上首次进入八强等多项荣誉。
苏炳添的荣誉
苏炳添在国际大赛上收获了不少的荣誉,排除商业性质的比赛,奥运会获得1枚铜牌,世锦赛获得1枚银牌,室内世锦赛获得1枚银牌,世界接力赛获得1铜,国际田联洲际杯获得1银,亚运会获得3金1银1铜,亚锦赛获得3金1银1铜,亚洲室内运动会获得1金,东亚运动会2金2铜,大运会获得1铜。
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暨南大学教授苏炳添获得颁奖,成为继刘翔之后第二个获得感动中国人物殊荣的田径运动员。
职业体育选手特殊的小习惯,你知道哪些?
电竞爱好者平时关注电竞赛事的时候,也会关注电竞选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电竞选手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这些玩家在电竞玩家中的习惯。我不知道你看完之后会怎么想。英雄联盟一场比赛往往需要半个多小时,而在一场BO3(三局两胜)中下来的球员,则需要在比赛器材前停留两个多小时。
所以为了保持最佳状态,很多电竞选手都会有一些自己的小习惯,大部分都会做键盘按键和电脑设置参数的修改。然而最近,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的观众发现,TES俱乐部的助理球员于晏家(真名:梁家源)有一个特殊的游戏习惯,就是喜欢在玩游戏前先脱鞋,然后蜷缩在电竞椅上。据球迷观察,于晏家会在赛前脱鞋,然后把脚和腿放在椅子上玩游戏。
在看TES打GEN的时候,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比赛结束后,TES的四名成员都已经出去了,只有喻言佳还在穿鞋。比赛中最接近于晏家的人是JackeyLove,网友笑称想要JackeyLove的心理阴影区。如果他们的脚臭了,队友也受不了,太内疚了。说起球员的小习惯,TES俱乐部的另一名球员也是被网友津津乐道,那就是奈特。
Knight喜欢把鼠标放在键盘的左侧,玩游戏时用左手控制鼠标,用右手操作键盘。因为这个习惯,他被网友戏称为?金左手?。除此之外,据说日本DFM队的球员塞洛斯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习惯,他喜欢带一把尺子来测量显示器和键盘鼠标之间的距离。职业比赛除了服装装备之外,对选手都有统一的规定,对选手的这些小习惯也没有限制,只要不影响到别人,都是无害的。
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
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
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突破极限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苏炳添说像他这样的身体素质、现在的年龄、伤病的影响,其实要去克服去突破,都需要很坚强的意志力。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
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1据广州日报报道,11月17日上午,暨南大学运动场上,苏炳添的公开课正式开讲。课上,苏炳添教学生挑战百米9秒83、演示高抬腿和摆臂结合动作,称该动作还能练习翘臀。
苏炳添是中国短跑第一人,在世锦赛和奥运上都有不错表现,成功为国争光。所以苏炳添就得到了社会各方面认可,同时成为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毫无疑问苏炳添成为了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金字招牌,每次他的公开课人气就特别高。
苏炳添化身苏教授,自然是想给中国短跑人才储备贡献一份力量。毕竟苏炳添已经是高龄老将,中国短跑需要新鲜血液。苏炳添在这种情况下,就投身体育教学工作,希望能培养出更多飞人。苏炳添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出色表现,对于推动中国短跑事业的发展,也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很多人都因为喜欢苏炳添,走上了职业短跑运动员这条路。苏炳添职业生涯最大遗憾,就是没有拿到奥运会奖牌。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在接力赛上,跟奖牌擦肩而过。不过随着得了银牌的英国运动员被查出服用兴奋剂,苏炳添很有希望以递补身份圆梦,拿到奥运会奖牌。
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2备战奥运会期间还在写博士论文的苏炳添,之前已经发表过数篇短跑方面的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是“自己研究自己为什么跑这么快”,奥运会后,这篇论文在网络走红。
据了解,在2019年,苏炳添以第一作者在《体育科学》期刊发表题为《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的论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近10年,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男子100m短跑的成功经验。
在文中,苏炳添分析,这样的姿势使自己的躯干与下肢相对位置更加舒展,减小了臀肌和腘绳肌等后群肌的拉伸幅度,减缓了股直肌和髂腰肌等前群屈髋肌群的紧张度,可以更好地利用肌肉牵张反射和肌肉适宜收缩初长度,使下肢关节处于最佳用力角度,加快起跑蹬离速度。
**线为前起跑器距离,橙色线为后起跑器距离,绿色角为预备时前置腿膝关节角度,蓝色角为后置腿膝关节角度 | 视频截图
苏炳添认为,中国男子100m短跑跻身世界一流的原因包括:践行科学化训练理念;打造良性团队竞争模式;实施“接力促单项”策略;贯彻“走出去,请进来”方针;组建完善的训练保障体系;注重提升运动员素养。苏炳添还在论文中贴出自己训练前后的对比数据。
近日,短暂休息后的苏炳添开启了工作模式,先是现身暨南大学授课,随后又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上发表了论文《科学训练辅助:柔性可穿戴传感器运动检测应用》。
在论文中,苏炳添综述了近些年柔性电子、光电可穿戴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还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运动信号检测方法,为我国运动员与体育工作者提供最新、最前沿的可穿戴传感器技术总结,为制定更为精准、可量化的`科学训练方法与理论提供知识与技术支持。
11月15日下午,苏炳添受邀参加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讲坛。演讲期间,他金句频出,在谈及改变战术时表示,过程十分艰苦,教练也说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去驾驭它,但他只用了7个月就突破了10秒,果真很苏神很“凡尔赛”!
上苏炳添的课压力好大啊3“任何人,都不要给自己设置一个上限!”11月15日,暨南大学副教授苏炳添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讲,给“学霸”上一节田径课,指导田径队运动员如何更好提升成绩。
“听到苏神要来,我们都特别激动!”来自高一(9)班的熊锋同学是一名田径特长生,已经考下一级运动员。在田径场上,苏炳添指导他调整起跑的角度,教他怎么调起跑器。“我今天是来向苏神学习的,面对面的近距离让我清晰看到了他如何调节起跑器,帮助我在之后的学习中动作更加规范。”不久前,熊锋同学在2021年广东省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跑出了10秒88的成绩,“他的每一场比赛我会看得非常仔细,他紧张,我跟着紧张;他呐喊,我也跟着他一起呐喊。”熊锋说,苏炳添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并把“苏神”当做未来努力超越的目标。
在华师附中阶梯教室,苏炳添为百名学生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983之路”。
苏炳添说,要突破自我,首先要有很强大的意志力,要相信自己,要敢于去走出舒适圈,做出改变。
突破极限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的。苏炳添说,像他这样的身体素质、现在的年龄、伤病的影响,其实要一个个去克服、去突破,都需要很坚强的意志力。他不是没有认输过,在前面的两届全运会,都输给了自己队友;把起跑脚从右脚改成左脚之前,想过如果改技术不成功,可能就跑不下去了;东京奥运会前他经历了一次影响很大的伤病,甚至怀疑过自己还能不能站到东京的赛场上。但努力换回来的是幸运,突破的极限越多,对自己就越自信。
苏炳添说,突破自己,除了雄心,还需要有耐心,不管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遇到瓶颈,“建议大家首先去想想,自己原来的方法是不是合理,如果觉得自己已经尽了万分的努力,那可以尝试去改变一下方法。”
熟悉苏炳添的人都知道,他曾经尝试改跑技术。但改技术这件事,他花了很长的时间去调整,首先肌肉记忆的调整,需要用更大的强度去练习左脚,“我要用电脑技术一个个去研究自己脚步的落点、摆臂的动作幅度。”去比赛的时候,他会带上一个小皮尺,因为起跑前需要很精确地去量起跑器摆放的位置,量角度、量两只脚之间的距离。改技术之前,苏炳添完成100米要花47步,改技术之后要跑到48步,多出来这一步,他需要提高抬腿的速率,去突破多一个动作花费的时间。
苏炳添说,百米赛跑是一场团队作战,需要身边有队友,可以激励你不断往前走,这是一种友好的竞争关系。
苏炳添表示,每一次取得不错的成绩的时候,最想感谢的,是身后的教练组、保障组,还有队友。他说,中国男子百米接力队伍很团结,而且每个人的水平都跟着队伍的水平提高,不断获得进步。他很期待能看到更多年轻运动员一起站在赛场上,更希望他们当中很快能有人超越自己,唯有这样,中国田径才能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今年站上奥运会跑道时,苏炳添回忆说,曾再次问自己,这是人生的第三次奥运会,如果错过了这次进入决赛的机会,就没有下一次了。“因为下一次的时候已经36岁了,我就失去了竞争。所以说,每一次机会来临时,该如何去把握,是应该去考量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