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超国内球员年薪降至税前500万,降价的原因是什么?

2.中超联赛将进一步限薪以及减少投资,这是为什么?

3.面对中超乱局,中超联赛限薪令应当立即废止,还是坚持推行?!

4.中超各球队老板是赚钱还是倒贴钱?

中超国内球员年薪降至税前500万,降价的原因是什么?

中超联赛亏损排行-中超联赛盈利

足球是世界上的第一大运动?自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当它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之后,所带来的利润,也是非常非常可观的,如果你是一名职业的足球运动员的话,你能够去各个国家的联赛踢球的话,那么你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的。

我们都知道在中超联赛踢球的运动员,不管是本土的运动员还是外籍运动员,他们最后的总工资都是非常非常高的,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中国的国内联赛,其实观赏性与欧洲五大联赛相比,甚至是与韩国的联赛,或者是日本的联赛相比实力上或者是踢球技术上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说也有很多很多的中国去我们对于国内运动员他们的高工资感到非常的不满,因为他们球技根本就配不上每年足协发那么多的薪水。

近日,中超新赛季就出台了降薪政策,国内的球员税前不超过500万元,而且中国足协规定从2021年赛季开始,中超各个俱乐部的财政年度支出不得超过六亿元人民币,所以说全队平均年薪最高也不可以超过税前300万人民币,在外籍球员方面,他们的最高年薪为税前3000万欧元,而全队外援总薪资则不得超过1000万欧元,这个政策在2021年新赛季实施之后,中超俱乐部的总支出和球员的收入平均都下降了50%左右,所以说这个政策还是有一定杀伤力的。工资的下降幅度也是相当惊人的,之所以大幅度的减少球员的工资。

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俱乐部的运营成本非常高,但是,收益并不是很高,所以说会导致亏损,而目前我们中超联赛球员的平均年薪为853万人民币,位居世界第六,这个排名也是相当高的。

中超联赛将进一步限薪以及减少投资,这是为什么?

中超联赛将进一步降低球员薪水以及减少投资,就是希望能够让金元足球远离中超联赛。这些年中超联赛的热度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也因此很多国际大牌外援开始出现在中超联赛的赛场上。不过这些国际大牌外援来到中超进行比赛并不是因为中超的水准过高的原因,而是因为中超俱乐部会给予这些大牌外援非常高的薪水。虽然大牌外援的出现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中超俱乐部在亚冠联赛的竞争力,但同时也在遏制国内球员的快速发展。

其实进一步限制球员薪水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球员水平展现的更加都真实一些。这些年优质的国内球员价格出现了水涨船高的情况,这是因为中超联赛在外援人数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导致每一支足球队并不能够肆无忌惮的引进外国球员。在这种情况下,优质的国内球员就会成为这些财大气粗的中超俱乐部所要争夺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球员往往会拿到一份与自身实力水平并不相符的高额报酬。更重要的是国内球员在拿到高额报酬的时候,经常会在俱乐部比赛当中展现出顽强的斗志以及拼搏精神。而这些国内球员在去往国家队比赛的时候,往往并没有展现出在俱乐部当中的水准。因为很多国内球员害怕在国家队比赛的时候出现严重的伤病,导致自己不能够在俱乐部踢上比赛。

可以说降低球员的工资也能够让中超联赛得到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当然降低球员的工资并不意味着不能有高薪球员的出现,只要球员能够在赛场上打出令人信服的表现,相信俱乐部还是会给这位球员非常高的报酬。球员如果想要拿到高工资的大合同的话,就应该提升自己的实力水平。

面对中超乱局,中超联赛限薪令应当立即废止,还是坚持推行?!

中国足协规定,从2021年起,中超联赛国内球员单赛季薪酬不得超过税前500万元,全队平均年薪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人,中超外援单赛季顶薪为税前300万欧,全队外援薪资不超过1000万欧。

为什么要限薪?

据内部报告,2018赛季中超联赛各俱乐部平均收入6.68亿元,平均支出11.26亿元,平均亏损4.58亿元。而目前中超球员平均年薪853万元,位居世界第六,球员薪资占俱乐部运营成本68%。

中超联赛是一场场的赛事活动,或者说是一场场16支俱乐部参与的 游戏 。活动的运行需要资金的投入,但也一定要有大于投入的收入才能持续运行。如同一人不能只靠输血维持生命,还要有造血功能才能健 健康 康生活下去。如果中超一直亏损下去,终会有俱乐部支撑不下去。所以媒体陆续爆出有俱乐部退出联赛的新闻就不足为奇了。因此降低俱乐部运营成本,限定球员薪资最高额度就很必要了。

有人会讲资金不够雄厚就不要玩足球了。那退一步,不限薪,继续烧钱,结果会是怎样?一定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虽不会再出现恒大七连冠,冠军也一定是恒大上港国安泰山江苏轮流转,其它靠边站了。点燃希望,利益与荣耀均沾,制定 游戏 规则势在必行,而限薪令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选项而已。

中超的烧钱行为是否推动了中国足球整体实力排名的上升。答案是否定的。远不说中国1:5败于泰国,近期在亚洲杯小组赛也苦苦挣扎,仰人鼻息,赢日韩早已成为奢望。这充分说明球员的高薪资根本没有带来中国足球实力的提升,相反是每况愈下。

为什么会出现反对声,球员拒签合同?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月薪4万元,被公司降至2万元,他会开心吗?所以反对声的出现是因为限薪令直接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据媒体报道,中国的足球先生武磊在西乙的年薪也不过50万欧,试问国内的球员你们有去欧洲联赛踢球的勇气吗,你们能进大名单吗?什么叫"等价交换"?当你提供的劳动与你获得收入不符时,中间的水分就会被挤掉。所以,限薪令应运而生。

高水平外援是否提升了中国足球水平?没有外援的上港在足协杯靠点球赢了中乙球队,没有外援的中国球队水平漏底了。和天体之王孔卡踢了那么多年球,硬是没踢出一个孔卡接班人。想成为学霸,却没有学霸的潜质,又那么懒,那该多难!外援的引进提高了联赛的观赏性,提升了人气,但对于提高中国球员的技战术水平似乎帮助不大,甚至起到了反作用。君不见那个蓬篷头走了吗,那个卡拉斯科也走了吗,因为他们在踢,我们只会看。

相反,高薪资外援的引进无疑是中超联赛的自我放血。恒大的马丁内斯年薪1250万欧,周薪24万欧,日薪3.4万欧,时薪1400欧。可是他为恒大出场仅16次,进球4个,这每个球的价值如何?还有那个申花请来的爷特维斯,他们举手弯腰间黄金万两,这对中超有何益处?如果时光倒流,我们是否还愿意如此任性,听白银哗哗流去的声音。

外援的引进也常常掀起狂热的"军备竞赛"。今天马丁,明天浩克奥斯卡,后天又来特谢拉,何时休?实力的天平很快倾斜了,很多小俱乐部被无情碾压,狂虐。军备竞赛的结果就是拖跨俱乐部直至 游戏 结束。

任何变革都会遇到阻力。但若想使中超联赛走上 健康 发展的道路,必须学习欧美联赛成功的经验并制定配套的规章规程。

所以中超限薪令应当坚决执行!

中超各球队老板是赚钱还是倒贴钱?

6家中超俱乐部中,只有恒大、贵州、上港、申鑫和富力是盈利的。

2014年中超公司的整体收入突破4亿元大关,成为职业化以来收益最高的一个赛季。其中最大的收入来自某保险公司的冠名,这家公司以每年1.5亿元的金额签下中超4年的冠名权。据悉,今年各中超俱乐部能得到的分红将从去年的570万元上涨到1100万元。前几天去北京参加中超颁奖典礼的杭州绿城俱乐部副总黄凡农表示,各俱乐部负责人对于中超收入的提高十分振奋。

不仅冠名金额大,今年中超公司的赞助商也增加到了10多家,同时中超各俱乐部的总收入也突破20亿元,其中广告赞助收入过8亿、转会收入超2亿。在分析中超“钱景”的时候,黄凡农说:“我觉得首先是足球的大环境在变好,其次是高层很关注。”

中超冠名、赞助商和俱乐部总收入一路走高,但30轮联赛240场比赛的门票总收入只有1.2亿,而在欧洲联赛,门票在俱乐部的收入中占很大的比重。数据显示,今年中超上座率达到场均18571人,排名亚洲各联赛之首。

但16家中超俱乐部中,只有恒大、贵州、上港、申鑫和富力是盈利的。不盈利的联赛和俱乐部都算不上健康,一名绿城俱乐部工作人员说:“接下来俱乐部工作的目标,就是更好地进行自我造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