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篮球发展历史简介-校园篮球发展历史
1.篮球运动的发明者是谁?简述其发展概况。
2.篮球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3.篮球是谁的儿子发明的 ?
4.篮球的起源
篮球运动的发明者是谁?简述其发展概况。
詹姆士·奈史密斯
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现译名为美国春田大学,Springfield College)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
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因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后就留在篮子里,人必须登上专设的才能将球从篮筐里取出。
随着场地设施的不断改进,篮筐取消了筐底,并改用铁圈代替桃篮,用木板制成篮板代替铁丝挡网,场地增设了中线、中圈和罚球线,比赛改由中场跳球开始。与
此同时,场上比赛队员也通常改为每队5人,开始有后卫、守卫、中锋、前锋、留守等位置之分。此外,奈史密斯制订了一个不太完善的竞赛规则,共13个条款,
其中规定不允许带球跑、抱人、推人、绊人、打人等。这大大提高了篮球游戏的趣味性,并且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加这一游戏,从而使篮球运动很快普及到了全美国。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1896年,美国人鲍勃盖利将篮球传入中国,首先在天津、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13年,篮球被列为我国国内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自1951年起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男子篮球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36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46年,美国出现职业篮球联赛,并发展为目前的NBA。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
女子篮球运动到20世纪初才开展起来。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馆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篮球的起源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是谁的儿子发明的 ?
篮球发明人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A. NAISMITH)。 1891年詹姆斯·奈史密斯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又译斯普林菲尔德)的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担任该的体育教师,同时也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美式橄榄球教练,奈史密斯当时被受任寻找一种有趣易学且可以打发学生无聊的冬季室内体育课的游戏。 奈史密斯从一些加拿大儿童用球投入桃子筐在加拿大被称之为“Duck-on-a-Rock”的游戏中受到启发,奈史密斯的篮球游戏在11月15日初步构思完成,最早的规则没有运球这一规定,只允许球在球场内传递,之后他又编写了13条篮球规则 ,其中有12条仍然延用至今。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经过百年的改进形成了现今的篮球规则。 篮球成为了美国和加拿大广受欢迎的男子运动,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其他国家传播开来。另外也为建立了一套女子篮球的规则做了一些努力,最初受到了很大的阻力,因此在真正的推广上的步伐要显得缓慢一些。 男子篮球运动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正式被列为奥运会项目,奈史密斯博士为那届奥运会篮球项目的前三名颁发了奖牌,获得前三名的是三个北美球队:美国队在室外下雨的场地中战胜了加拿大队获得了金牌,奈史密斯的祖国加拿大获得了银牌,而墨西哥队则获得铜牌。女子篮球直到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才被正式列为奥运项目。之前在1904年的圣路易斯奥运会上举行过一次篮球表演赛。 教练生涯 1898年奈史密斯来到了堪萨斯大学,之后他在丹佛学习成为了一名教授和堪萨斯大学的首任篮球教练。使得堪萨斯大学发展成为美国最有篮球历史底蕴的大学。 奈史密斯担任主教练期间是堪萨斯大学唯一失利场次多过胜利场次的时候(55胜-60负),但是奈史密斯确是篮球史上最伟大且富有传奇色彩的教练。奈史密斯指导了弗里斯特·艾伦,艾伦是美国大学篮球历史上最多获胜场次的教练,他最终接替了奈史密斯的堪萨斯大学篮球队主教练的位置。而弗里斯特·艾伦又是阿道夫·拉普和迪恩·史密斯的导师,这两位都是美国大学篮球界非常知名的资深教练,总共获得过6次的NCAA总冠军头衔。阿道夫·拉普又是获得过6次NBA总冠军的现任迈阿密热火队主教练帕特·莱利的导师。迪恩·史密斯的弟子则有名人堂教练拉里·布朗,现任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名教练罗伊·威廉姆斯(之前在堪萨斯大学执教了15个赛季)以及伟大的飞人乔丹。这一脉传承为美国培养出了无数篮球界的精英。 1930年代奈史密斯致力于创建一个全国大学校际的体育协会,这个协会之后形成了现在的美国学院运动联盟(NAI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在1936年8月,奈史密斯出席柏林奥运会时,被授予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 私人生活 奈史密斯和Maude Sherman在1894年结婚,婚后育有5个孩子,奈史密斯同时是一位基督教长老会的教长。奈史密斯于1925年4月4日加入了美国国籍。1939年他获得了蒙特利尔长老会学院颁发的神学博士。在他的首任妻子Maude在1937年过世后,他在1939年6月11日娶了Florence Kincade,在结婚后的6个月奈史密斯就因脑出血在堪萨斯州的劳伦斯去世了。他的遗体葬在堪萨斯大学主校区劳伦斯,和他首任妻子葬在一起。 奈史密斯在他的祖国加拿大和其他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荣誉。1968年2月17日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创建了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就已他的名字命名以示敬意。 2005年詹姆斯·奈史密斯的孙子伊安·奈史密斯计划出售篮球规则手册的原本。规则手册在奈史密斯博士去世后转给了他最小的儿子小詹姆斯·奈史密斯,也就是伊安·奈史密斯的父亲,詹姆斯居住在德克萨斯州的科柏斯克里斯蒂。 詹姆斯·奈史密斯所编写的13条篮球规则 1.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 2.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绝对不能用拳头击球。 3.球员不能带球走 4.必须用手持球,而不允许用头顶、脚踢球。 5.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来对付另一方的队员。任6.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强行停止比赛,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且不允许替补。 7.用拳击球就是违反第3条和第4条规则 8.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要算对方命中一球。连续犯规的意思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未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发生犯规。 9.如果防守者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篮里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也算命中一球。 10.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扔进场内。若有争论,裁判员将球扔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钟,球判给对方。 主裁判员是球员的裁判,他有权吹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副裁判员。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 11.副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要计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球数以及承担通常裁判员应该承担的责任。 12.比赛在两个15分钟内进行,中场休息5分钟。 13.球命中最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平局,经双方队长的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中一球为止。
篮球的起源
篮球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J.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的,19世纪下半叶,美国各地的基督教青年年发展很快,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很多,但到了1890年的冬天,参加青年活动的人明显减少了。为此,青年会的领导们非常忧虑。经过分析,他们认为是所缺少新颖的、适合冬季在室内进行的运动项目。同时认为,更使新的竞技项目达到预期效果,为人们所接受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新的竞技运动必须是“文明”的,严禁粗野的行为,以消除当时人们因体育运动粗野行为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二)能弥补其它项目因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局限,不受这些因素影响,能在晚上和室内进行。(三)能使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参加,而且特别吸引年轻人。根据以上观点,波士顿青年会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莫尔德市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受小孩向装桃子的竹筐里扔桃子游戏的启发,并借鉴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难点,于1891年12月25日设计并发明了篮球。刚开始它被称做“篮球游戏”。做游戏时,奈史密 斯博士两个竹筐分别悬挂在健身旁两侧的栏杆上筐距地面10英尺,用足球做为比赛用球。将球扔进对方筐里得过1分,以投中球数的多少来决定比赛的胜负。这便是篮球运动的起源过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