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中国男篮想要获得成功,还需要进行什么改革?

2.姚明曝中国篮协将改组次级联赛,这会带来哪些变化?

3.为何说男篮在家门口演砸了,但姚明的改革却不能停?

4.CBA官方17日晚发布多项改革措施,姚明的愿望能实现么?

5.为什么要让中国国球走中国足球的市场化道路

如果中国男篮想要获得成功,还需要进行什么改革?

中国篮球如何改革-中国篮球改革效果

中国男篮再次跌出亚洲杯半决赛,这次失利也是中国男篮自参加亚洲杯以来第三次无缘半决赛。不得不说,这是一次惨痛的失败。与此同时,我看到了韩国和菲律宾的成长,同时,随着澳大利亚的加入,可以说亚洲男篮的格局已经完全改变,甚至有球迷嘲讽中国男篮已经成为世界三流球队,不是说它称霸亚洲,如果不是分组的问题。男篮要崛起,就需要改革,换教练,抓训练,严要求,才能重回八强当然,也许大家会说,现在的中国男篮并不是中国最强的。毕竟小前锋易建联、丁彦行、中国版加内特周琦都没有参加,而现在的中国男篮只是中国队的第二队。

但平心而论,就算中国男篮全部集合起来,真的能和现在的澳洲袋鼠抗衡吗?不是别人的野心。显然,即使中国所有成员都参加了最好的成绩,他们也将是亚洲前三的队伍,所谓的亚洲霸权已经不复存在。当然,男篮要想崛起,必须从以下三点入手。密切关注训练、体力和力量训练中国队在第三节输了。可以说,当你上半场体力很强的时候,人家是利用不了的。下半场,人们看到你体力跟不上,然后开始发力。欧美球队都有这种风格,显然导致了自己的体力和实力。所以在未来的训练中,中国男篮还是要遵循宫队的指导。体力是革命路线,力量是胜利保证的原则。只有这样,男篮才不怕任何对抗。从比赛变得更加精彩,俱乐部和球员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来看,姚主席的改革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赛季CBA结束后,姚主席的CBA改革将升级到2.0版。很多球迷期待姚主席做出颠覆性的创新。然而,在边肖看来,由于中国篮球体制仍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一次性颠覆是不可行的,但可以先进行“微创新”。从亚洲前8名到世界前8名,中国男篮需要姚明从三个方面改革CBA什么是「微创新」?边肖认为,“微创新”意味着不追求更多,不追求完美,而是在几个小的单一点上寻求突破性的创新。如果姚主席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对CBA进行微创新改革,我相信中国男篮去年亚洲杯才进入前八,重回世界前八指日可待。微创新改革1:完善竞赛制度,使CBA竞赛更具对抗性赛制对一个联赛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边肖认为CBA竞赛体系还有改进的空间。以球迷最关心的季后赛总决赛制度为例,本赛季采用“2-2-1-1-1-1赛制”:常规赛排名第一的广东比新疆多一个主场,先打前两个主场,然后在新疆打自己的两个主场。

这种赛制对广东特别有利,因为他们实力占优势,先打两场主场,所以胜算大。一旦大比分2-0领先,广东球员去新疆的时候心态会好一些,更有利于发挥。事实证明这是真的。广东队在主场赢得了决赛的前两场比赛。之后他们再接再厉,客场拿下了新疆的两场比赛,从而以4-0的大比分夺冠。总决赛才四场就早早结束了,对于球迷来说无疑是不够的。在边肖看来,只要稍微创新一下赛制(采用2-2-1-2赛制:新疆先打两场主场,然后广东两场主场,再新疆一场主场,最后回到广东两场主场),相信两队的比赛会更具对抗性,双方球员都能在激烈的对抗中激发更强的能量,取得更大的进步。因为如果先安排新疆打主场,常规赛主场击败广东的人自然会更有信心,或许前两场可以争取一场甚至两场胜利,这样至少不会出现0-4这样的一边倒大比分。建议姚主席在新赛季考虑这个赛制,可能会是一个很大的惊喜。

姚明曝中国篮协将改组次级联赛,这会带来哪些变化?

姚明担任篮协主席以后真的是很上心,进行了很多的改革措施,但是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我们还是要给姚主席更多的时间。姚明改组次级联赛将会增加比赛的场数,让各个球队的运作更加的有活力。

次级联赛有着很多的年轻人,他们是中国男篮未来的希望。NBL联赛是中国除CBA之外的又一个职业篮球联盟!由中国男篮甲B联赛与乙级联赛合并而成,按照篮协2005年成立NBL联赛的初衷,NBL不是CBA的次级联赛,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由于起步晚,CBA联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高于NBL。

很多的球员都是从NBL打到CBA的,可以说NBL是国内仅次于CBA的赛事。NBL的未来甚至是比CBA更市场化,制度更自由灵活的联赛,因为参加NBL的俱乐部基本都是由民营企业组建,比起CBA各队,它们更加不受举国体制和行政指令的干扰。NBL办赛理念关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联赛力争为一座城市打造篮球品牌。

NBL的发展也是引起了姚主席的注意,很多年轻有为的人是可以进入国家队的。NBL联赛尝试模仿美国篮球人才的培养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学生选秀活动,并且规定联赛中的每个俱乐部都可以挑选一名大学生球员代表球队参加比赛。许多CBA球队便是在“全国男子篮球联赛”选拔自己新的年轻球员。

为何说男篮在家门口演砸了,但姚明的改革却不能停?

前一段看报道说,中国男篮在家门口输了比赛。后来翻阅资料这的确是事实,但是是否有人分析过这其中的原因?大家都懂得看球,都懂得分析球。但谁又会懂得分析比赛的赛事以及团队的详细情况。其实一场赛事下来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那么只要改正,请加油练习,相信一定会成为佼佼者的。

在自家门口儿打球,可以说是非常有利的。中国队员在自家门口打球会出去很多的不良隐患,从简单的来讲,队员们会免去水土不服的情况。从专业来讲,队员们对场地以及环境都非常的熟悉。但是这次的输球,让中国男篮与奥运会失之交臂。这不论对于男篮还是球迷们,都是非常失望的。

姚明再次提出了,篮球项目一定要改革。还记得姚明在鼎盛时期的时候,球技非常的了得。所以他提出了改革这个建议,比如说抓青训,增加比赛场次等等。但是所谓的改革不可能一下子见成效,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个人的想法还是比较支持姚明的这个建议。相信在改革之后一定会有一些重大的改变,让我们拭目以待的来观察吧。

中国男篮的运动员们,真的都非常的棒。每一场比赛都在顽强拼搏中,在过去高体力的训练中,不就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吗?他们非常的累,并且也受过伤。但是他们都没有喊出来,而是继续的坚持。真心的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中国的男篮。因为他们真的很棒。

CBA官方17日晚发布多项改革措施,姚明的愿望能实现么?

2017年2月姚明当选为中国篮协主席,他的愿望无非就是希望中国篮球的明天越来越好。这次的改革措施肯定不可能做到一步就实现姚明心里的愿望,但慢慢推动中国篮球发展得更好是肯定的。

本次CBA推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了新的球员注册及转会规定。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所有俱乐部,所有球员的合同将会统一化,透明化。以前每个俱乐部和球员所签订的合同都有自己要求,最后的合同也不需要公之于众。但改革后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改革后所有的合被化分为5个类别:新秀合同、保护合同、常规合同、顶薪合同和老将合同。其中改革后核心的球员注册部分是这样规定的,如果一个球员18岁加入了俱乐部并和他所在的俱乐部签订了合同,这份合同的有限期只有4年。也就是说球员到了22岁这份合同就会到期了。

我们都知道22岁对于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正是黄金时期,那么合约到期的他将会何去何从呢?很简单俱乐部可以再与球员继续签约合作,同时这份合约中球员的工资保障为80%,这份合约就是保护合同。当然这份合同也有时效,5年。等到这份合约又到期时,俱乐部就可以与球员签顶薪合同,时长同样也是5年。如果这位球员的打球时间满了14年就可以签保障率100%的老将合同。

这么看来的话改革以后的球员合同是相对不自由的。因为出台这样的政策还是希望推动俱乐部培养青年球员。我们都知道最近中国男篮输掉了比赛同时失去了小组出线资格和直达东京奥运会的资格,中国篮球的近况是不容乐观的。即使我们有易建联这样的篮球好手,但篮球终归是一项团队合作的体育运动,没有良好的团队配合,一枝花必然是难以独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易建联的年纪也在变大,肯定不会再有他巅峰时期的状态,发掘更多优秀的青年篮球运动员势在必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能够发掘新的年轻运动员,相信中国篮球的明天肯定会越来越好。

为什么要让中国国球走中国足球的市场化道路

从这次中国乒乓球退赛后爆出的信息可以知道,现在中国体育要全面推行市场化和资本化,我们可以清楚看见的是,中国篮球在推行市场化之后竞技成绩严重下滑,球员的水平也并没有提升,更重要的是,并没有因为篮球的市场化而使篮球的群众性更加普及,中国足球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清楚,市场化只是资本化的一种需要,没有市场化资本如何进入,如何炒作?如何赚取巨额利润?如何通过炒作而洗钱?但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要将整个体育都引向市场化和资本化,显然是在走一条既不利于全民健身也不利于提升全民竞技水平的不归路,不仅中国足球、中国篮球会毁掉,中国所有的竞技项目都会毁掉,体育的市场化与全民体育没有任何关系,那只是资本的盛宴而绝不是全民健身。

不要打着改革的旗帜搞体育市场化,不要打着全民健身的旗帜搞体育市场化,那只会伤害中国体育,不仅会让中国乒乓球这种中国力量象征的项目从此不再辉煌,而且会让更多小众的运动项目从此走上绝路。

我并不反对改革,但改革的目的一定是要让体育的群众性和参与性更高,更有利于群众强身健体,能够让体育竞技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使比赛成绩达到世界最高或较高水平,如果不是如此,改革是为改革而改革吗?是为折腾而改革吗?是为了将中国国球变得平庸而改革吗?

从“永远赢不了”到“永远赢不了”虽然是一样的汉字,却有不同的内涵,一个是中国国球的无敌于天下,独孤求败,一个是中国足球的永远挺不起脊梁,乞求一场胜利。我不相信真的有人希望中国在国际赛场上永远升不起中国国旗,奏不响中国国歌,我也不相信真的有人希望中国体育变质为资本大鳄的盛宴,而不是人民大众的狂欢。

市场化绝不是万能的!当我们看到中国国球英雄们起而抗争的时候,我们似乎听到了正在临近的中国体育市场化的脚步声,也听到了某种类似于中国足球的敲门声,于是我们更加担心中国体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