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队拳击比赛回放-中国国家队拳击比赛
1.中国拳击第一人是谁,究竟有何辉煌的战绩?
2.张君龙的实力究竟如何?
3.中国拳击不只有邹市明哪一个人我们也应该记住?
中国拳击第一人是谁,究竟有何辉煌的战绩?
提到中国拳击第一人,大概大家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人的名字是邹市明吧。我们知道邹市明这个人更多的还是通过《爸爸去哪儿》这个综艺,当时邹市明带着自己的儿子邹明轩参加《爸爸去哪儿》。可以说邹市明拳王的风采和他可爱活泼充满萌感的儿子,那个时候可是圈了很大一波粉。
如果不是因为邹市明上了《爸爸去哪儿》,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吧,不过作为一个拳王,邹市明可是非常低调的,他让人们更加关注的其实是他可爱的儿子和他漂亮的妻子,他和他的妻子非常恩爱。
如果要提到邹市明的经历的话,也可以说得上是十分精彩。邹市明是贵州遵义人,是中国的男子拳击运动员,也是中国的第2位职业拳王,邹市明从小就开始学习武术,只不过原因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是因为他从小就受女孩子们的欺负,所以想练习武术,不想再受欺负,后来他被体校的教练看中,改练拳击。
但是为什么说邹市明是中国的拳击第一人呢?还是因为他的拳击履历十分丰富。还在1991年的时候,邹市明就已经进入了国家拳击集训队,在200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上,邹市明击败了古巴人巴特莱尼,成为亚军,拿到了中国拳击在世锦赛上的第一块奖牌。在之后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邹市明获得了拳击铜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邹市明击败蒙古选手获得了08年奥运会上的第50金,在2012年,他为中国奥运军团获得了第38枚金牌,可以说,拳击界的大多金牌都是由他打下的,所以说中国拳击第一人的荣誉非他莫属。
张君龙的实力究竟如何?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有着非常多的体育项目,而中国国乒无疑是中国在各大体育赛事中最有力的夺金队伍之一,曾先后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中国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与认可,为中国国乒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在中国受众不是很多的拳击运动,近年来也受到了很多人关注。
并且诞生了很多拳击赛事,在这些赛事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拳王。张君龙就是其中之一。相信经常关注拳击赛事的人,对张君龙应该会有所了解。张君龙是中国业余重量级拳击运动员转职业的第一人,从小张君龙就在拳击上展现了异于常人的天赋。甚至在十三岁的时候,就在拳击比赛中,获得了山东省的冠军。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都对张君龙在拳击上的天赋感到惊讶。
凭借其出众的拳技和身体素质,张君龙在二十岁时就被选入了国家队。在国家队期间,张君更是持续优秀,不仅在很多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为中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还第九届全运会时夺得了91公斤以上级冠军,为中国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与认可。大家都非常看好他,并且都对他在之后比赛中的表现表示期待。
而张君龙也没有令大家失望,不仅在2014年拜WBF的世界冠军霍利菲尔德为师,还在2016年成功卫冕WBA重量级拳王的金腰带,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WBA前十五的黄种人。然而,张君龙的优秀也影响到了他身边的人,他的陪练都能KO俄国巨人,由此可见,张君龙的拳技。
张君龙的陪练是美国著名拳手迈克尔亨特,亨特在职业生涯期间,曾多次在比赛中为美国拳击队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也是一位极具潜力的拳手。近日,亨特在跟俄罗斯巨人亚历山大乌斯蒂诺夫的拳击比赛中,在第九回合KO了亚历山大,赢得了WBA的金腰带。此次夺冠,是亨特在职业生涯期间,赢得的最有分量的一个冠军。
在比赛结束之后的采访中,亨特直言:跟着张君龙让他进!他之所以能在这次比赛中赢得冠军,张君龙帮了他很大的忙,所以亨特表示他非常感谢张君龙,在做他陪练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很多。有网友表示:“张君龙真不愧是龙王!陪练都这么厉害!”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中国拳击不只有邹市明哪一个人我们也应该记住?
高林志,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圈外人而言并不算熟悉,但在中国拳击圈却如雷贯耳。
上月底,高林志在杭州赢得了中国拳王赛56公斤级的金腰带,8月份则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代表解放军队拿下同级别的金牌,3月份的全国拳击锦标赛冠军依然是他……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2017年之于高林志而言就是一个大满贯年,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三冠加身的高林志已经5岁,他在今年二月份之前的身份还只是解放军队的拳击教练。
作为邹市明曾经的对手,中国拳击也更需要高林志这样坚持在基层耕耘的人。
高林志。
为了解放军队,义不容辞
“退役都三年多了,2014年的时候觉得应该做一个角色上的转变,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和更多帮助,当时我就开始做教练,也希望能够带出优秀的弟子。”
时间倒推到2013年9月,高林志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获得男子56公斤级银牌后,他自己认为到了该退役的节点。
过去几年中,他一直担任解放军队的拳击教练,但如果不是全运改革,恐怕大家看不到这个现在在围绳间挥拳的老拳手。
按照高林志的说法,2016年年底取消双积分制,解放军队的很多队员不得不回到原籍,代表各自省队备战全运会,这让原本人才济济的解放军拳击代表队一下子人丁惨淡。
“之前有二十多个队员,一下子少了一半多,剩下的都是很小的或者有伤病的,加上我这个老的,就算是老弱病残吧。”
高林志的自嘲中不难听出当时的窘迫,特殊情况下,这个拳坛老兵不得已重新绑起了手带、戴上了拳套。
事实上,今年8月份参加全运会的解放军队选手只有4人,其中也包括高林志,而他是所有参赛选手中最年长的一个。
“从我开始打比赛的时候就是代表解放军队,这个时候我义不容辞。想起来参加四届全运会了,还记得2005年第一次打全运会,我还是48公斤级呢,当时是季军,半决赛就是输给邹市明。”
中国拳王赛在杭州举行,裁判一致判定高林志(左)获胜。
把传统技击加入拳击
拳击运动员一年不打正式比赛会是什么状态?
熟悉拳击运动的人都清楚,邹市明惜败木村翔,熊朝忠苦战才拿下潘亚就是明证。
高林志一歇就是三年,更别说拳怕少壮这个道理,要知道高林志面对的对手往往都比他小了一轮,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叔叔级拳手”。
“当时困难很多,不过减重倒不是最麻烦的,我本身是广东人(比较瘦),带队又比较辛苦,体重一直没升上去过,但其他方方面面要重新适应的东西很多。”
作为解放军队的一个教练兼队员,高林志必须遵照工作要求和作息行事,他一天值班一天训练,值班的日子得查岗查哨,睡上床时已经过了12点,第二天早上6点又得跟着集结号起床,对比其他省份全力备战全运会的选手,高林志的不容易可想而知。
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一直成竹在胸,“其实这几年做教练我也一直在研究,我和广东民间的一个师傅切磋、学习过,把拳击之外一些技击的东西融汇到拳击中,对自己的发力和协调都有帮助。”
站上拳台的高林志并不像很多拳手那样习惯性抱架护头,他通过移动、躲闪化解对方的进攻,时刻放松的双手又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出击。
“这就是多年经验的积累吧,我能够观察到对方的意图和行动。年轻拳手冲劲足,但我通过控制节奏和距离来掌控比赛,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年轻人的势头过去了,我的体能还没有什么问题。”
体制内拳手也能打职业
春节长假后正式进入训练,仅仅一个月就拿到了全国锦标赛冠军,8月份全运会决赛对阵当时该级别夺冠大热门张家玮,高林志又压倒性优势获胜……
当谁都以为拿到全运会冠军的高林志可以功成身退,他又从体制内的比赛踏上了更接近职业拳赛的中国拳王赛。
“能够支持我一直走到今天的就是对拳击的热爱,现在是一个属于拳击的好时候,我希望更多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也让全国更多的人因为我的比赛喜欢上拳击运动。”
35岁的年纪,高林志对于功利已经看得很淡了,能够为自己热爱的运动进行推广就让他心满意足。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职业拳击和体制内面向奥运的业余拳击一直被认为泾渭分明,对此,高林志作何感想?
“体制内有很多优秀的选手,像参加中国拳王赛的都是国内前三名的选手,我认为这批人去打职业拳击同样有前景。”
当然,高林志没有回避职业拳击和体制内业余拳击的差异化,“主要还是对抗上的差别,职业拳击更强调对抗和击打的效果,业余拳击过去主要是得点为主,不过在体制内处于前列的优秀拳手适应的还是比较快的。”
采访间,高林志着重提到了中国拳击运动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好的选手,而是缺少好的平台和比赛机会。
“体制内的很多选手每年只有全国锦标赛打,如果第一场就输了,你要等一年,冠军级别的选手会好一些,但比赛也就是四、五场,这肯定不够。”
如何避免选手流失和退役?
从2016年年底启动的中国拳王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拳击跆拳道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拳击协会和中拳体育有限公司联合创办。
首届比赛为例,参赛拳手为里约奥运会回归的8位国家队成员以及2016年全国拳击锦标赛的12位冠亚军得主,含金量可见一斑。
此间,高林志也提到更多赛事对体制内运动员的奖金激励,“一方面作为专业运动员大家都渴望荣誉,另一方面,相对密集的赛事对于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也是一个规范,再者,赛事奖金对于体制内运动员的经济状况会有一定帮助。”
高林志当初练拳的时候,像他这样优秀的选手,每月津贴只有3000元左右,如今各省优秀选手的月津贴可以达到8000元。
“已经好了很多”,高林志坦言自己挺满足,但这些体制内吃青春饭的运动员收入比起职业化的运动员还是过于微薄。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针对体制内优秀选手的中国拳王赛一年总奖金达到300万,虽然比起邹市明、熊朝忠这些明星职业选手的出场费还颇有不如,但奖金力度已经超越了很多参加四大职业比赛的拳手收入。
一位内业人士就表示:“中国拳击需要这样的职业化之路,体制内的优秀选手可以得到竞技和经济上的双重反哺,不会像过去那样流失或者早早退役。”
的确,中国拳击不仅仅需要商业化的明星,更需要这样以身作则、传帮带的老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