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的历史一刻

2.奥运火炬 介绍

3.奥林匹克圣火的基本简介

4.奥运火炬发展历史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的历史一刻

历届奥运会的火炬名称-历届奥运会的火炬名称是

1936年柏林奥运会首次正式采用了火炬接力的形式。但当时的火炬燃料落后,火炬台也仅有2米左右,而点火的仪式也很简单。

1948年7月29日,在第14届奥运会开幕式 上,英国选手马克·约翰在温布莱球场点燃奥运圣火。

1952年6月25日,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并第一次使用飞机将火种从雅典空运到丹麦,从丹麦经瑞典到达芬兰的路程采用了跑步、骑马、自行车和独木舟等传递方式。

1956年11月22日,第16届奥运会圣火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体育场开幕,田径 选手罗·克拉克点燃火炬。

1960年8月12日,第17届罗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后,在希腊境内接力传递到雅典,后由意大利军舰运载至西西里的古城锡拉库萨,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1964年8月21日,第18届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这次火炬接力采用海陆空三种传递方式,参与人数达10万。最后一棒火炬手坂井义则点燃奥运会会场主火炬。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传递以新大陆为主题,追寻了伟大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哥伦布的足迹。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 塔·巴西里欧点燃主火炬,她是奥运史上第一位点燃主火炬塔的女性。

1972年8月,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圣火穿越8个国家抵达慕尼黑,沿途受到热烈欢迎。接力活动使用了自行车、摩托车、马等传递方式,并第一次有残疾人使用轮椅进行传递。在大会开幕式上,由1500米跑世界青年冠军根特·扎恩点燃了火炬台。

1976年7月13日,第21届蒙特利尔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由希腊火炬手传给加拿大火炬手后,通过传感器将圣火的热能转换成电波并经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传至加拿大,然后使用激光在蒙特利尔点燃火炬,实现了奥运圣火的首次太空之旅。7月17日,一对少年男女共同点燃主体育场奥林匹克火炬。

1980年7月19日,当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圣火在开幕式现场点燃。本届火炬接力恢复了传统的传递方式,并选择了最短的线路,全程5000多公里。

1984年7月27日,第23届夏季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由美国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点燃圣火。

1988年9月17日,第24届夏季奥运会在韩国汉城开幕,点燃火炬的是舞蹈演员孙美贞、教师郑顺万和马拉松运动员金元铎三人。三人同时点火,使得汉城奥运会的点火仪式也创了一项奥运会“纪录”。

1992年7月25日,第25届夏季奥运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由一名神箭手点燃圣火。

1996年8月19日,第26届夏季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开幕,由拳王阿里点燃圣火。

2000年9月15日,第27届夏季奥运会在澳大利亚悉尼开幕,由澳大利亚田径运动员弗里曼点燃圣火。

2004年8月13日,第28届夏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开幕,卡卡拉马纳基斯点燃主火炬。

2008年8月8日晚,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举行,由体操运动员李宁点燃北京奥运会主火炬。

奥运火炬 介绍

奥运火炬传递起源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就起源于古雅典时这种百姓祭月活动中的一种宗教仪式。在夏至那一天,到雅典朝圣宙斯的信徒通过赛跑的方式决定点燃祭坛上圣火的人选,胜利者获得授权从大祭司手中接过火炬来点燃祭坛上的圣火。据史料记载,在公元前778年,在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奥运会上,一个叫卡拉波斯的人曾赢得了这场赛跑,并获此殊荣点燃了圣火。

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先在希腊奥林匹亚山上的赫拉神庙取得火种并点燃火炬,然后采用接力的形式将火炬从神庙传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雅典,最后传抵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并在奥运会开幕时将奥运会主会场的火炬点燃。

由于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交替举办,所以奥林匹克圣火每隔两年便会重新点燃一次。在古老的奥林匹亚城举行的传统仪式上,一位女祭司在圣女的协助下,点燃圣火。女祭司借助一个抛物柱面反射镜采集太阳光点燃火炬。当圣火燃起后,女祭司将高高举起火炬,然后庄严地将其置入位于赫拉神庙遗迹之前的粘土坛内。圣火将被传递给第一位火炬传递使者,他所持的火炬是由奥运会主办城市精心设计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独一无二的火炬。

每届奥运会组委会负责设计与众不同的火炬,然后制造火炬传递所需的足够数量的火炬。圣火从一个城市传递到另一个城市,直至到达主办城市的奥林匹克体育场。

奥运圣火首次出现

奥运圣火首次出现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1928年的第9届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当时,东道主除了新建了一个能容4万人的主体育场外,还建造了一座高塔。在奥运会期间,高塔内一直燃烧着熊熊火焰,火种取自奥林匹亚,用聚光镜聚集阳光点燃火炬,然后通过接力传送,途经希腊、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4个国家,最后传到东道国主办地。这是奥运会首次举行这种活动。

1934年,国际奥委会正式决定从第十一届奥运会起举行圣火仪式,取火种仪式在奥林匹亚赫拉神殿旁进行,然后以接力形式向奥运会会场传递。柏林奥运会组委会为首次圣火传递设计了一条经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国等七国首都的传递路线,并于8月1日抵达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火炬则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钢材料制成,在手柄部分刻有“Fackelstaffel-LaufOlympia-Berlin 1936(奥林匹亚火炬接力-柏林1936)”字样。字体上方还有奥林匹克五环和德国的鹰徽标志,字体下方绘有本次火炬传递的路线图,在火炬体顶部的平台上则写有感谢火炬手的字样。

从此奥运圣火正式进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乃至奥林匹克精神的一大象征,同时奥运火炬也成为组委会体现举办城市、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的载体。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就由象征着胜利的橄榄枝演化而来,在简洁中体现了希腊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厚感情,并在全世界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间传递。

成为北京传递奥运火炬手需要的条件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成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无疑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但要想成为奥运会火炬手可没那么容易。除了要热爱祖国,热爱奥林匹克运动,实践北京奥运会理念外,还要在本行业、本地区做出突出成绩或者为推动奥林匹克事业发展做出贡献,或者在奥运会历史上取得过优异成绩,才有可能成为火炬手。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中心日前已将各地的火炬手名额进行了分配,并要求各地在5月底前,将本地区的火炬手选拔方案上报至奥组委。按照北京奥组委的要求,选拔火炬手一共有三种方式:通过组织系统推荐、社会公开报名选拔及组织系统推荐和社会公开报名相结合。

从各地的情况来看,除了北京奥组委分配给各地数量不等的火炬手名额外,护跑手同样需要选拔,按照要求,这些护跑手将在在校的大、中学校学生及青年教师中产生。

按照北京奥组委的分配方案,参加火炬途经地区、城市传递的人员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本地选拔出的选手(大约占到一半以上);中国奥委会人士(大约为百分之十);北京奥组委的代表和“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和个人的统称,包括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及运动员、教练员等)的代表将占到百分一左右;另外就是赞助商的代表,这部分将占到近三分之一。

另外,本次奥运火炬传递的几家赞助商手中也有一部分火炬手的名额,对很多人来说,通过赞助商的选拔也许也是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本次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赞助共有三家,分别是可口可乐、三星和联想。可口可乐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奥运火炬手,本届火炬手的选拔条件是“身边的模范”,他们要求“火炬手一定是对社会有良好影响,有很杰出的贡献。”只要是以良好风貌影响周围群众的人都可能成为可口可乐选拔出的火炬选手。

联想公司则表示将从今年6月到年底,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寻找最具奥运精神的“探索者”,担任奥运火炬手和火炬形象大使;他们还将在全国各高校选拔护跑手,激励大众不断突破界限,探索超越,实现可能。三星电子向记者透露,他们获得了选拔1500名火炬手的权利,他们的火炬手募集将主要配合市场营销活动展开。

历届奥运会圣火点燃仪式回顾

1964年,在日本东京第18届奥运会上,由一位19岁的青年坂井义则点燃象征和平的“奥林匹克生圣火”。由于他出生在广岛爆炸的当天,具有不同的意义。

1968年,第一次由1为20岁的女田径运动员德索特洛点燃墨西哥城第19届奥运会的圣火。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第21届奥运会上,由16岁的女孩亨德森和15岁的男孩普雷方泰恩两名少年共同点燃“奥林匹克圣火”。

1984年,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从希腊传递到美国,由约翰逊(罗马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首先点燃悬挂在体育场墙上的五环标志,再由燃烧的五环引燃主会场的圣火。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由两届残疾人奥运会射箭奖牌获得者雷波洛以射箭的方式点燃主会场的圣火。

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由拳王阿里点燃的主会场圣火。拳王阿里(已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颤颤微微地用双手点燃了圣火台下的火种,火种顺着钢丝迅速升到圣火台顶,从而点燃奥运圣火。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第27届奥运会,土著女选手凯茜.弗里曼手擎火炬点燃圣火。

2004年雅典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帆船金牌得主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用手中的火炬点燃了纺锤形的主火炬塔,奥运圣火在奥林匹克发源地熊熊燃起。

火炬手传递路线有特别意义

在古希腊神话里,地球上的火源于天神普罗米修斯从上帝那里**火种,交给人类的。从1936年开始,圣火传递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必不可少的仪式。奥运圣火是和平的象征。从2000多年前的古奥林匹克运动会到1896年开始的现代奥运会,和平始终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旋律,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在神殿前取得“天火”,以橄榄枝寄寓和平,当神圣的火炬燃烧在蓝天白云之下,没有任何他物能比奥运圣火更能点燃人 们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也没有任何其他活动比奥运火炬在全球传递和平的意义更彰显。

2008年,奥运会来到北京,奥运圣火也来到中国,火炬传递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极其重要、深远的意义。

第一,它在火炬传递所经过的地方,宏扬了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五环这个标志体现着奥林匹克精神。五环标志在全世界的认知度与红十字会标志相当,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志之一。

奥林匹克精神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精神,它还象征着世界和平、和谐、合作,象征着友谊和团结,这种精神已超出了体育运动范畴,成为一种普世性的认同。它将以圣火从人们手到手的传递方式,它将在万人空巷的热烈场面中向世人昭示,唤起人们的这种崇高感情。

第二,火炬传递提醒人们明年要在北京召开夏季奥运会了,这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有效的宣传。看到要去北京的火炬,世界各国的人士就会想到中国,一个迅速发展中、一个正在改变在中国的人命运的中国。据一个国际组织的抽样调查,中国的世界正面认同度已达到了世界第五位,远在美国之上。因此,2001年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选择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众望所归。既然是众望所归,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把它办得精彩,使大家都满意。

看到这支传向北京的圣火,我国各个省市区的人民莫不欢欣鼓舞,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充满期望,激发人们为北京奥运会作贡献的积极性。过去,被西方人污蔑为“东亚病夫”;今天,中国人以世界体育强国的身份立于世界之林,这是多么值得海内外的中国人骄傲的事,火炬传递给了人们抒发这种情感的机会。

第三,奥运火炬的传递一定会激发我国人民对体育运动深刻意义的认识,提升国人的体育意识。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统计说,人类的健康和长寿中现代医疗所起的作用只占8%,其他的是多种因素,健身运动占了超过8%的比例。我们讲“以人为本”,核心是健康的生命,没有健康的生命就缺乏全面发展的人。目前,在总书记主持下专门讨论了青年人的体育工作,可见我们的党和政府把体育工作放在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来看,因此,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全国的传递就是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全民动员。

跑完接力火炬归谁?花钱可以买到火炬吗?什么地方有卖?

雅典奥组委保证每位火炬手有一支,但需要自己买单,雅典奥运火炬标价为305欧元。完成接力后,火炬被收回,除非火炬手买下他(她)所持的那支火炬,否则将归雅典奥组委处理。普通大众要想拥有一支雅典奥运火炬,只有两个办法:火炬手转卖给你,或以某种特殊渠道找雅典奥组委购买。

火炬传递途中灭了怎么办?火炬手跑不动或晕倒了怎么办?

出现火炬熄灭的情况,主要是火炬手对火炬本身还不够了解。如果意外熄灭,用火种盒中的火种将火炬重新点燃,火炬接力继续进行。被选拔出来的火炬手要求有一定体力,但传递中确实有人因为兴奋或其他原因摔倒、晕倒。出现这种情况,旁边全程维护的保安马上把火炬手扶起来,帮助他继续完成剩下的路程。

奥运火炬传递可以边跑边打手机吗?

奔跑途中不得打手机、戴耳麦,要穿统一的衣服,不得自设宣传性的图案在身上,道路两旁也要按规定设置,一切都是为避免被商业利用的嫌疑。

奥林匹克圣火的基本简介

奥林匹克圣火(ào lín pǐ kè shèng huǒ)

奥运会期间在主体育会场燃烧的火焰即是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

奥运会圣火通常于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圣火采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通过将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没有人群围观。圣火点燃后,火种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盆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场内的祭坛,向等待那里的人们展示圣火,点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行程。

为保持奥运圣火的纯洁性,在整个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使用从奥林匹克采集来的圣火进行传递,圣火不能与具有任何其他象征意义的火焰混合。历届奥运会主办城市将在圣火完成希腊境内的传递后,前往希腊泛雅典体育场体育场迎接圣火。在那里,奥运圣火火种将被放入数个火种灯。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火炬接力进行期间要保持圣火持续燃烧,圣火火种在从奥林匹亚到奥运会主办城市的传递过程中不能熄灭,一旦火炬熄灭,必须由专门的护跑手用火种灯内的圣火火种引燃,以确保奥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是由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点燃。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也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最重要的传播工具,同时更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连接。历次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在总共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都充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正如当年宣布“神圣休战”的传令兵,今天的火炬手,手持奥运会火炬,传递奥林匹克圣火,鼓励全世界人民共同追求奥林匹克梦想。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圣火一直在赫斯提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女灶神)祭坛前的城市公共会堂中静静地燃烧。这里的圣火同样是通过使用凹面镜汇聚阳光采集而成,它还被作为火种去点燃其他神圣场所的圣火。

与现代奥运会圣火传递相比,古代的泛希腊奥运会从来没有组织过火炬接力或手持火炬赛跑。但是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头戴橄榄枝环的传令兵在各城邦之间奔走相告运动会正式开始的准确时间。他们邀请各城邦的公民前往奥林匹亚,并宣布“神圣休战”的开始。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传递起源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当年,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的赫拉神庙前采集圣火,随后进行火炬传递活动。这一传统延续至今。现今已经有1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举行了圣火采集仪式。从1964年开始,冬季奥运会也开始了圣火采集活动,虽然也在古奥林匹亚遗址进行,但圣火采集的地点与夏季奥运会取火点赫拉神庙不同,是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纪念碑前举行。

72年来,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已成为奥运会主办国提升公众对奥运会认知度和创造宣传点的最有力的传播活动。火炬接力使主办国人民有机会全面感受奥运会的力量,也为举办国家和城市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相传在远古洪荒时代,人类都居住在黑暗的洞穴里生活。人类的朋友普罗米休斯教人类建造了比洞穴舒适的简单房屋。虽然这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当时人类还很虚弱,而森林的野兽和在岩石上筑巢的猛禽都很强壮。

狮子、老虎有利爪和坚牙、老鹰长着强健的翅膀,就连乌龟也有坚硬的外壳作保护。可人类却没有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以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

尽管普罗米修斯万般恳求,宙斯还是不答应赐火种给人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带了一根空心的芦苇到奥林匹斯山去盗火种,引起了一场大火,终于把火种带给了人类。

有了火种以后,人们开始变得强壮起来,人类从地里挖出铁矿,用火炼成比狮子、老虎牙齿更坚韧的利器;借着动物怕火把野牛驯服,教他们犁田种地;人类用火还制造了许多东西。有了火,人类不再害怕寒冷和黑暗,也不再畏惧猛禽和凶兽;人类开始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生活变得幸福和美好起来。

宙斯在天上看到人类一天天强壮起来,非常惊讶。当他发现人类已偷走了他用来照亮天空的火种后,便知道这是普罗米修斯的所为。他大发雷霆,命令力量和武力两个奴隶,把普罗米休斯牢牢地绑在荒凉的高加索的悬崖绝壁上。就这样,普罗米修斯被绑了好几百年。他天天被烈日暴晒,经受着寒夜的刺骨;还有一只非常凶残的老鹰用利爪尖嘴啄他。唯有海神有时会来安慰他。但是,后来宙斯的王位受到了很大威胁,而仁慈的普罗米休斯非常同情宙斯的处境。于是,他便告诉宙斯一个解除危险的秘诀。事情平息后,宙斯方派大力神海格力斯(也译赫刺克勒斯)把那只可恶的老鹰杀,并打开普罗米休斯的铁链,使他重新得到自由。(但为使宙斯得到安慰,他身上还绑着高加索山的岩石碎片)

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使人类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人们崇拜火,甚至把它视如神明,当做一种吉祥的象征。古希腊人就是这样,他们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不但为它编织了神话,感谢和赞美给人间带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且还对火赋予许多特殊的含意。他们用点燃火炬的方式庆祝自己的胜利,于是当阿伽门依宣布占领了特洛伊时,希腊人的火炬队伍沿着海岸一直排到天际。他们还把火视为净化灵魂的圣物:妇女分娩后,火炬就会出现在新生儿的身旁;婚礼中新郎和新娘的母亲总是手持着火炬,以示训诫与祝福;

送葬的队伍中也会有火炬出现,于是,氛围被净化,葬礼更庄严、肃穆,最后,者被火葬,亡灵被净化,神圣的火焰伴他飞升到新的境界。除此之外,重大的宗教活动和庆典都离不开火的伴随。于是,火与体育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联系。在具有祭典性质的古代奥运会中,点燃火炬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庄严的活动。每当奥林匹克祭典运动会举行之前,伊利斯城邦便要选派经过严格挑选的三名纯希腊血统的运动员,在宙斯神殿的“圣火坛”前,接过希腊少女经过宗教仪式点燃的太阳火炬,并高擎火炬,跑遍希腊全境各个城邦,传渝“神圣休战”的告示。于是火炬便成了一道无声而不可抗拒的命令,以至高无上的权威令人们肃然起敬。所到之处,人们无不服从,即使剑拔弩张的地方,激烈交战的城邦也不得不罢戈息兵,听令火炬所带来的训示。当火炬回到奥林匹克时,古代奥运会便在“圣火”中宣布开幕。按照神示,这“圣火”一直要等到运动会结束时才能熄灭。这便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仪式的渊源。后来,点燃奥林匹亚祭典运动会“圣火”的仪式还演变出了一项持火炬的接力赛跑。据说,持火炬接力跑最初是为了传送天神在奥林匹亚灵山的某个地点点燃的火种,后来演变为一项竞赛,把它作为祭把仪式中的一项内容。有时也作为奥运会上的一个竞技表演项目。

每逢这项比赛举行时,两名祭司手擎燃烧的火炬站立在祭坛前,当裁判员发令后,两名头戴王冠的竞技者便飞奔祭坛,从祭司手中接过火炬,然后穿过街道跑向另一个祭台,以接力跑的形式把火炬传递给队友,直至最后把火炬传递到作为终点的祭台上。其优胜者被授予最高的宗教荣誉,并能获得一大坛橄榄油的奖励。

据记载,这项运动在当时希腊许多城邦青少年中开展得比较普及。当时在希腊雅典梭伦执政时期,参加体育训练的雅典青少年不定期举行一种“海麦”的庆典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要举行隆重的持火炬接力赛跑。届时,要求由男少年组成的各代表队以祭把竞赛的形式,最终将“圣火”传送到海密斯神坛上,以向神灵表达其虔诚之心,而最先到达神坛的队即为优胜。 奥林匹克圣火是「由奥林匹斯山上的阳光点燃」,传递者步行传递到奥运会会场。

现代的奥林匹克圣火在奥运会开幕数月之前从希腊的奥利匹克发源地奥林匹亚采集。11位女祭司(演员扮演)从凹面镜聚光采集圣火。圣火接下来便通过接力传递到下一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虽然传统上传递只能步行,但是如今使用交通工具(包括轮椅,例如曾宪梓)也是允许的。圣火传递者来自不同领域,包括运动员和名人,也有一些普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

奥林匹克圣火传递在奥运会开幕式举行时结束。最后一位传递者总是很神秘,通常是举办国的体育界名人。最后一位传递者会以独特的方式点燃位于体育场上方的主火炬。奥运圣火在奥运会开始的那天点燃,结束的那天熄灭。

奥运火炬发展历史

奥运火炬发展史

每一届奥运会的火炬,都必须符合极高的科技标准。因为,在接力过程中,火炬是绝对不允许熄灭的。在接力之前,组委会往往会对各款火炬进行试验,以确定最适合的一款。1936年奥运会的第一阶段火炬接力中,甚至没有一款火炬草样能够符合要求。

时至今日,每一届奥运会都会制作大量的火炬。这样,每一个火炬接力手,都有机会保留一支火炬作为纪念。在开幕式上使用的那支火炬,其外形和制作材料与接力时用的都不一样。有时候,那支火炬上还会加装一个"发烟器"。这样,在火炬手进场时,全场观众都可以看得到。观众们会注视着火炬的传递路线,直到主火炬被点燃。

火炬接力的起源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起源于古雅典时百姓祭月活动中的一种宗教仪式。在夏至那一天,到雅典朝圣宙斯的信徒通过赛跑的方式决定点燃祭坛上圣火的人选,胜利者获得授权从大祭司手中接过火炬来点燃祭坛上的圣火。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8年,在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奥运会上,一个叫卡拉波斯的人曾赢得了这场赛跑,并获此殊荣点燃了圣火。

古希腊人举行的火炬传递比赛中,参赛者须传递火炬直到终点。古希腊火炬传递的宗教仪式每四年举行一次以祭奠女神雅典娜。圣火的力量由火炬手用最快捷的方式进行传递。火炬传递的起点是普洛米修斯的祭坛,终点是设于古雅典卫城的女神雅典娜祭坛。当时的火炬传递由40位来自10个雅典人部落的青年来完成,全程一共2.5公里。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仪式与古希腊的相同,也是由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点燃的,同时宣读运动员誓言。随后奥运圣火将授予第一位火炬手,这也标志着火炬传递的正式开始。至今,奥运火炬传递的力量仍然打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特别的奥运火炬传递

水中传递: 1968年墨西哥的贝拉克鲁斯,一名船员划着一条小船把火炬传送到了对岸。1968年法国的马赛,一位潜水员举着火炬游过港口(火焰在水面以上)。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一位潜水员在大堡礁海底潜水,首次让火炬沉到了水下。

母婴传递:1988年韩国的汉城,10名当年出生的婴儿和他们的母亲一起把火炬送到了卡努,这也是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参与者中年龄最小的一次火炬传递活动。

跳伞传递:1994年挪威的利勒哈默尔,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由一名手持火炬的运动员身背降落伞从飞机上跳落。

卫星传递:1976年,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举办第二十一届奥运会,东道主一炬的传统传递方式,别出心裁地通过卫星传递奥运圣火,整个传递过程仅用两天时间。对这种高科技的圣火传递方式,国际奥委会的许多委员认为并不可取,因为用人工接力传递火炬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奥林匹克精神,而使用高科技手段则会使奥运会失去本来的意义。所以大家最后形成一个决议:今后仍采用人工接力跑的方式传递奥运圣火。

年北京奥运会火炬

历届奥运会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