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奥运会海报-柏林奥运会可口可乐
1.广告语赏析
2.5月8日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大事?
3.世界奥运之最
4.原来的雷米特杯为什么变成了大力神杯了?
5.世界著名城市及其简介
广告语赏析
1.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Swatch)
天长地久。(斯沃奇手表)
2.Make yourself heard.(Ericsson)
理解就是沟通。(爱立信)
3.Engineered to move the human spirit.(Mercedes-Benz)
人类精神的动力。(梅塞德斯-奔驰)
4.Start Ahead.(Rejoice)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飘柔)
5.A diamond lasts forever.(De Bierres)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第比尔斯)
6.Fresh-up with Seven-up.(Seven-up)
提神醒脑,喝七喜。(七喜)
7.Intel Inside.(Intel Pentium)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英特尔 奔腾)
8.Connecting People.(Nokia)
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
9.For the Road Ahead.(Honda)
康庄大道。(本田)
10.Let us make things better.(Philips)
让我们做得更好。(飞利浦)
11.Enjoy Coca-Cola.(Coca-Cola)
请喝可口可乐。(可口可乐)
12.Generation Next.(Pepsi)
新的一代。(百事可乐)
13.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Perfection.(Lexus)
追求完美永无止境。(凌志汽车)
14.Communication unlimited.(Motorola)
沟通无极限。(摩托罗拉)
15.Feast your eyes.(Pond’s Cucumber Eye Treatment)
滋润心灵的窗户。(庞氏眼贴片)
16.Focus on life.(Olympus)
瞄准生活。(奥林巴斯)
17.Behind that healthy smile,there ’s a Crest kid.(Crest toothpaste)
健康笑容来自佳洁士。(佳洁士牙膏)
18.Good to the last drop.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
19.Obey your thirst. 服从你的渴望。(雪碧)
20.The new digital era. 数码新时代。(索尼影碟机)
21.We lead. others copy. 我们领先,他人仿效。(理光复印机)
22.Impossible made possible. 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佳能打印机)
23.Take time to indulge. 尽情享受吧!(雀巢冰激凌)
24.Poetry in motion, dancing close to me. 动态的诗,向我舞近。(丰田汽车)
25.Come to where the flavour is. marlboro country.光临风韵之境——万宝路世界。(万宝路香烟)
26.To me, the past is black and white, but the future is always color.....对我而言,过去平淡无奇;而未来,却多姿多彩(轩尼诗酒)
27.Just do it. 只管去做。(耐克运动鞋)
28.Ask for more. 渴望无限。(百事流行鞋)
29.The taste is great. 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
30.Feel the new space. 感受新境界。(三星电子)
31.Iintelligence everywhere. 智慧演绎,无处不在。(摩托罗拉手机)
32.The 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 新一代的选择。(百事可乐)
33.We integrate, you communicate. 我们集大成,您超越自我。(三菱电工)
34.Take Toshiba, take the world. 拥有东芝,拥有世界。(东芝电子)
35.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ibm公司)
5月8日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大事?
1753年5月8日 “墨西哥独立之父”伊达尔哥诞辰
1884年5月8日 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诞辰
1884年5月8日 《点石斋画报》在上海创刊
1893年5月8日 历史学家顾颉刚出生
1903年5月8日 法国艺术大师保罗·高庚去世
1916年5月8日 护国军军务院成立
1933年5月8日 发表攘外必先安内的演讲
1936年5月8日 持没落观点的预言家施本格勒去世
1942年5月8日 日美珊瑚海大战均受重创
1945年5月8日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1952年5月8日 珠穆朗玛峰获得正名
1952年5月8日 盟军在朝鲜发动最大规模空袭
1955年5月8日 爱国华侨领袖事司徒美登在北京逝世
1975年5月8日 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
1975年5月8日 中共召开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
1984年5月8日 苏联宣布抵制洛杉矶奥运会
1987年5月8日 日本记者边见秀逸被限期离境
1988年5月8日 密特朗连任法国总统
1990年5月8日 苏联公布卫国战争中军民损失最新数字
1995年5月8日 邓丽君猝逝于泰国清迈
1995年5月8日 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叶浅予逝世
1997年5月8日 人民大会堂香港厅竣工
1998年5月8日 全国最大的国有零售书店——北京图书大厦开门纳客
1999年5月8日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
2002年5月8日 日本驻沈阳总领馆发生闯馆事件
世界奥运之最
意外之最:突失手
中国跳水得零分 (8月17日)
「一失足成千古恨」,在大好的优势下,国家队三米跳板组合彭勃和王克楠的最后一跳发生严重意外,取得历史上首个「零分」,让已近在咫尺的金牌在瞬间溜走。同时,似乎冥冥中自有「主宰」,其他大热门接连出现失误,造就希腊组合在最后一跳连追数位,取得该国跳水史上首个奥运冠军。这连串「意外」,绝对称得上今届奥运会意外之最。
手足之最:阿根廷
两大球称冠 (8月29日)
一日之内,已有52年未曾在奥运会上夺金的阿根廷连夺两面男子足篮球项目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罕见的、在足篮球皆称雄的国家。6场比赛全胜,进17球且一球不失,阿根廷队在本届奥运会男足比赛中的表现只能用完美来形容,这是阿根廷队自从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后获得的第一枚奥运金牌,用足球结束自己的金牌荒,这对於阿根廷人来说是最欣慰的结果。另一方面,技术性击倒美国梦幻六队后不足24小时,阿根廷男篮再接再厉,首次夺得奥运会男篮冠军。
误会之最:第二跑出
误作夺金 (8月28日)
在女子一万米决赛中,中国选手邢慧娜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夺得一面金牌。在比赛最后的200米,邢慧娜连续超越三名埃塞俄比亚选手,首先冲过终点。但在邢慧娜后第二个冲过终点的蒂芭巴,竟也高举双手欢呼胜利,庆祝自己夺得金牌。兴奋的蒂芭巴很长时间内都不知道自己是亚军,在路过混合采访区时还声称对这面「金牌」非常满意。当最后知道金牌属於中国选手之后,蒂芭巴惊讶得目瞪口呆。
倒灶之最:好「梦」成空
继波多黎各及立陶宛后,阿根廷成为第三支爆冷击败美国梦幻六队的国家队,他们於准决赛上,全场均控制战局下,以89比81轻取「梦六」,终止了后者在奥运会上的统治地位。赛后美国媒体指出,梦之队王朝已经彻底被颠覆,NBA的优势在继续萎缩,「梦六」已到了该苏醒的时候。美国《福克斯体育网》的评论文章更怒斥「梦六」应该醒了,不要再用配合生疏,不熟悉规则来搪塞失败。
飞跃之最:刘翔
黄种人跨越历史 (8月28日)
中国21岁跨栏「神奇小子」刘翔,於今届奥运男子110米栏一鸣惊人,跑出12秒91的成绩,不仅击败了所有对手夺取金牌,更追平了保持11年的世界纪录。
>刘翔的胜利,打破了黄种人於奥运田径赛短跑项目的「零」纪录,成为世界体育史上最瞩目的飞跃。
霸道之最:计错分
美选手强夺金 (8月18日)
在男子体操个人全能比赛中,三名裁判出现严重的技术失误,将韩国选手梁泰荣应该以10分起评的双贡动作,错误地以9.9分作起评。结果,哈姆的总分是57.823分,而梁泰荣却只得56.874分;但如果加上因为错评而少算的0.1分,仅获铜牌的梁泰荣应该以0.051分的优势获得冠军。所以有传媒说,美国选手保罗·哈姆的金牌,是裁判帮手从梁泰荣手中硬夺来的。
白人之最:尼斯特连科
突围黑旋风 (8月21日)
奥运会女子100米项目历届的黑人垄断金牌局面,终被白俄罗斯运动员尼斯特连科打破。这位在决赛上以10秒93夺走世界第一女飞人桂冠的跑手尼斯特连科,奥运前名不见经传,在国际田径坛上几乎没有人知道她,资料上唯一记载她过去成绩的是去年巴黎世界锦标赛上,和队友获得过4×100米接力第七名。今年世界室内锦标赛上,也只是获得铜牌。在决赛跑道上一鸣惊人的她自然成了全世界的焦点。
摘金之最:菲尔普斯
6金2铜 (8月22日)
今届要数最耀眼的运动员之一,一定不得不提及美国游泳神童菲尔普斯。他在今届奥运会一共夺得6面金2面铜,是本届奥运会个人夺得最多奖牌的运动员。据统计,他个人奖牌的数目比起整队澳洲游泳男队其他21人的总数还要多。
乌龙之最:打错靶
埃蒙斯太紧张 (8月23)
男子3×40米项目,是中国射击队的弱项。赛前中国选手贾占波被外界一致认为能进决赛已经不错,没想到竟然拿了第一名。原因是美国队的23岁新秀埃蒙斯在最后一枪打到相邻的靶位。
嘘声之最:裁判不公
观众喝倒彩 (8月24)
以往的嘘声甚少出现在公平的奥运会里,但在今届奥运会体操单贡的决赛中出现了一次,而这些嘘声是表示对裁判的不满。在这场比赛中,观众因为觉得裁判对俄罗斯选手尼莫夫评分严重偏低,发出长达10分钟的嘘声,不但令比赛一度中断,而且改变了裁判的分数。
比赛历史最长哪泄诰?
参加奥运会比赛历史最长的男运动员,是匈牙利花剑选手阿.格列维奇。他从一九三二年第十届奥运会一直到一九六零年第十七届奥运会中,共参加了六届奥运会(其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两次未举办),共夺得奥运会的七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两枚铜牌,比赛历史竟达二十八年之久。
比赛历史最长的女冠军
参加奥运会历史最长的女运动员,是罗马尼亚的女子铁饼选手马诺礼乌。从一九五二年第十五届奥运会至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届奥运会,先后共二十年,她参加了六次奥运会。第一次只获得第六名,第二次是第八名,第三次和第四次都取得铜牌,第五次终义五十八点二八的成绩取得金牌。她高兴地说,上帝不负库信人。但在最后一次只列为第九名
蝉联冠军最多的运动员
蝉联奥运会统一项目金牌次数最多的运动员,是美国铁饼选手阿?厄特。他从二十岁开始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夺取了铁饼金牌,从此一举成名。后来,在第十七届、第十八届、第十九届奥运会上又夺得了铁饼冠军,成为在同一项目蝉联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拥有“铁饼之神”的美称。
成绩最接近的冠亚军
在联邦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首次装置了最先进的电子计时设备,其精确程度十分惊人。因为在四百米混合泳比赛中,瑞典选手根莫尼逊和美国选手丁麦奇都是以四分三十一秒八九的成绩到达终点究竟谁十第一名呢?无法判定。但在精密的电子仪器计算下,根莫尼逊的成绩是四分三十一秒八九一,而丁麦却是四分三十秒八九三,两人仅差千分之二秒。这两个纪录,可算是在奥运会冠亚军纪录中最接近的一次。
创世界纪录最多的男运动员
在一九二零年第七届奥运会上,当时美国的田径优势受到了芬兰的很大冲击。芬兰长跑运动员雷美连连告捷,他在第七、第八、第九届奥运会上,先后夺得一万米(成绩是三十一分四十五秒八)五千米(成绩是十四分三十一秒二)和以千五百米(成绩是三分五十三秒六)三项长跑冠军,夺得金枚、创二十二次世界纪录,成为奥运是上第一个创世界纪录最多的运动员。
创田径纪录最多的运动员
沃?雷美是本世纪最优秀的长跑家。矗立在芬兰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的全身雕像、陈列于芬兰博物馆的美国人民赠送给他的“金鞋”都标志着这位传奇人物在二十年的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于他一生共创了二十二次世界田径纪录,为体育界立夏了不朽的功绩,芬兰天文学家把新发现第一千九百四十一颗太阳系行星命名为“雷美”,用以纪念自己的英雄同胞。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颗以运动员命名的行星。
夺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获得奥运会奖牌最多的运动员,是苏联优秀女子体操选手拉?拉蒂尼娜。她多次获得欧洲和世界性比赛的体操冠军。在一九五六年、一九六四年两届奥运会上又夺得团体、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中的十八枚奖牌,其中金枚、银牌五枚、铜牌四枚。她是迄今奥运史上夺得奖牌最多的女运动员。
满分最多的体操运动员
在一次奥运会体操比赛中,获得满分(十分)最多的运动员是罗马尼亚的体操明星纳?科马内奇。她在一九七六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的高低杠比赛中,以优美的动作、神奇的表演,特别是她那钉子般稳定的落地,博得了裁判员和观众的好评,从而赢得了第一个满分。接着,她又在这届奥运会上连续得了六个满分,成为奥运史上满分最多的体操运动员。
年龄最大的冠军
年龄最大的奥农户冠军,是瑞典射击运动员奥?斯万。他在一九零八年第四届奥运会时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但仍以三十八环的成绩获得双发射击的第三名。他是迄今在奥运史上获得冠军称号的年龄最大的运动员。
年龄最小的冠军
年龄最小的奥运会冠军是美国跳板跳水比赛的女选手马?杰斯特林。她在参加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届奥运会时,战胜了所有的“姐姐”,获得跳板跳水冠军。当年,她仅十三岁,成为迄今奥运史上年龄最小的冠军。
在一次奥运会的比赛中,摘取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是美国男子游泳选手“飞鱼”史必兹。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届奥运会上,经大会批准他参加了七个项目的比赛,即四个单项和三个接力项目。要夺得七个项目的全部金牌,不但要个人成功地完成每一项每一个动作,而且在竭力比赛中还要保证全队四个成员的胜利,而史必兹却成功的夺取了七个项目的金牌,创造了奥运史上的在一次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最多的纪录。
一次破纪录最多的选手
在一次奥运会的比赛中,破世界纪录最多的运动员是澳大利亚的十六岁游泳选手沙? 古尔德。她在一九七二年第二十届奥运会上,连续打破了六项世界纪录,即一百米、二百米、四百米、八百米、一千五百米自由泳和二百米个人混合泳。人们称她为“世界美人鱼”、“天才的游泳家”。她是奥运史上唯一能在一次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最多的女选手
最轻松的冠军
一九零八年第四届奥运会男子四百米决赛时,竟有四名运动员出现角逐情况,其中美国选手三名英国选手一名。在中途时,美国的卡宾特把身子靠向与他并跑的英国选手因而犯了阻人前进,当时被取消比赛资格。这时其余两名美国选手即大吵大嚷抗议,结果他们三个人都在中途退场没能参加比赛。于是只剩下英国选手做了一次一人决赛,步行终点取得金牌。从这次时间以后,规定四百米比赛改为“分跑道”。
最玩命的冠军
一九六四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八届奥运会上,美国游泳选手迪希洛夫,急性阑尾炎忽然发作,需要马上动手术治疗,但他非要坚持参加比赛不可,而且拒绝服用止痛药。他叫着牙,脸上冒着汗,游完了四百米全程,出人意料的是他以四分十五秒四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赛毕,医生说,太惊险了!快去动手术吧!你是一个最玩命的冠军。
最早的男冠军
获得现代奥运会第一个冠军的运动员,是美国的詹?康诺利。一八九六年四月六日,在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他以十三点七一米的成绩夺得三级跳远比赛的冠军。当时,授予冠军的奖励是“月桂冠”和一个象征和平的橄榄枝环,另外还有一枚银质奖章。现在的第一名称为“冠军”即从月桂冠的“冠”而来。
最早的女冠军
一九零零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已有女运动员参加比赛。英国女选手夏?库珀在女子网球单打决赛中,以二比零战胜法国的海。普雷沃斯特区的冠军,成为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女冠军。
原来的雷米特杯为什么变成了大力神杯了?
大力神杯,高36.8厘米,重6.175公斤,其中包括4.97公斤的18K纯金铸造。底座由两层孔雀石构成,上面可以容纳17个镌刻冠军队名字的小铭牌——足以用到2038年的世界杯。国际足联也重新规定,新的冠军金杯不再可以永久拥有,而是归国际足联所有,每个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只可以拥有它直到下一届世界杯,作为补偿,该国将获得一个镀金的“大力神金杯”复制品。
大力神杯是现今足球世界杯的奖杯,是足球界的最高荣誉的象征。在1970年墨西哥城世界杯,三夺世界杯的巴西队永久拥有了“雷米特金杯”后,国际足联征求新的世界杯冠军金杯方案,一共收到了7个国家的53份方案,最后意大利艺术家Silvio Gazzaniga的作品入选。Silvio Gazzaniga自己描述他的创意:线条从底座跃出,盘旋而上,到顶端承接着一个地球,在这个充满动态的,紧凑的杯体上,雕刻出两个胜利后激动的运动员的形象。整个奖杯看上去就像两个大力士托起了地球,因此也被称为“大力神金杯”。
大力神杯前身——雷米特杯
大力神杯 大力神杯的前身是“雷米特杯”,FIFA 决定在 1930 年举办首届 FIFA 世界杯赛之后,由法国雕塑家亚伯 LaFleur 制作了向优胜队颁发的纯金奖杯。该奖杯是在镶嵌着宝石的底座上,胜利女神伸展双臂托着八角形奖杯的雕塑品,重3.8公斤,高35厘米。为了纪念 FIFA 世界杯的创始人雷米特会长,把该奖杯命名为 "雷米特杯" 。但在二战爆发前的三届世界杯(1930 ,1934 ,1938)上,只称其为世界杯。当时国际足球联合会规定,那支国家队能三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就可永久拥有雷米特杯,1970年巴西队在墨西哥城第三次夺得冠军后,巴西足协永久收藏了当时的冠军奖杯“雷米特杯”。二战期间,为避开侵略军,该奖杯曾藏于意大利一房屋的床底下。1966年,在英国举办世界杯之前,面向大众开放展览的过程中被盗,虽经英国警方多方查找,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该奖杯被称为“皮克兹”的狗在郊外的垃圾箱中找回。1983年,该奖杯在巴西再次被盗,估计奖杯在当时被盗贼溶化。巴西足球协会制作了复制品保存至今。
大力神杯的历史
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发动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1896年,第一界现代奥运会在希腊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国际足联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国际足联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运动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担任国际足联主席33年(1921-1954),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联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于是,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世界杯赛的奖杯是1928年,国际足联为得胜者特制的奖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饰技师弗列尔铸造的。其模特是希腊传说中的胜利女神尼凯,她身着古罗马束腰长袍,双臂伸直,手中捧一只大杯。雕像由纯金铸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为流动奖品,谁得了冠军,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界杯赛前交还给国际足联,以便发给新的世界冠军。此外有一个附加规定是:谁三次获得世界冠军,谁将永远得到此杯。
1970年,第九界世界杯赛时,乌拉圭、意大利、巴西都已获得过两次冠军。因此都有永远占有此杯的机会,结果是巴西队捷足先得,占有了此杯。
为此,国际足联还得准备一个新奖杯,以发给下界冠军。1971年5月,国际足联举行新杯审议会,经过对53种方案评议后,决定采用意大利人加扎尼亚的设计方案---两个力士双手高擎地球的设计方案。这个造形象征着体育的威力和规模。新杯定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该杯高36厘米,重5公斤,当时价值2万美元。1974年第十界世界杯赛,西德队作为冠军第一次领取了新杯。这回,国际足联规定新杯为流动奖品,不论哪个队获得多少冠军,也不能占有此杯了。
大力神杯的诞生
国际足联规定任何国家获得三届世界杯冠军,即可永久保存雷米特杯,在1970年,巴西队成为第一支三夺世界杯冠军的球队,从此以后巴西队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因此,国际足联需要制作一尊新的奖杯,用于1974年的世界杯。1971年,在7个国家总共53件作品中,意大利雕塑家西尔维奥-加扎尼加的创意被选中,从此象征足坛最高荣誉的“大力神杯”诞生了。 这尊沿用到今天的奖杯高达36厘米、重4970克,由18K黄金制成,底座镶有两圈墨绿色的孔雀石。大力神杯”的设计者加萨尼加这样描述他的作品:“从基座上延伸出的几条曲线呈螺旋状向上伸展,一直连接到顶部的地球造型。作为雕像主体的两名运动员的形态设计充分展现那令人激动万分的胜利瞬间。”
大力神杯的底座上可刻下1974至2038年17届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名,换句话说在2038年的世界杯完结之后,大力神杯将会退役,由新一代奖杯取代。
和雷米特杯不同的是,国际足联规定大力神金杯为永久性流动,即不管哪个国家夺得多少届世界杯冠军,都不能永远占有它,只允许保存四年。并作出以下的决定1974年以后获得三届冠军的国家队可以获得一尊大力神杯的复制品,原件归国际足协所有。
迄今为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前西德)、阿根廷,意大利,巴西和法国共5个国家捧起过它。1974年,西德队的队长弗朗茨·贝肯鲍尔成为了第一个举起大力神杯的人,2006年夏天,意大利国家队队长卡纳瓦罗在德国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捧起了大力神杯。
大力神杯的由来
在 FIFA 世界杯历史上,曾出现过2个 FIFA 世界杯奖杯,第一个奖杯历经磨难。
FIFA 决定在 1930 年举办首届 FIFA 世界杯赛之后,由法国雕塑家亚伯 LaFleur 制作了向优胜队颁发的纯金奖杯。该奖杯是在镶嵌着宝石的底座上,胜利女神伸展双臂托着八角形奖杯的雕塑品。
为了纪念 FIFA 世界杯的创始人雷米特会长,把该奖杯命名为 "雷米特杯" 。但在二战爆发前的三届世界杯(1930 ,1934 ,1938)上,只称其为世界杯。1970年巴西获得冠军后,作为唯一取得三联冠的国家永远占有了这只奖杯。
二战期间,为避开侵略军,该奖杯曾藏于意大利一房屋的床底下。1966年,在英国举办世界杯之前,面向大众开放展览的过程中被盗,虽经英国警方多方查找,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该奖杯被称为“皮克兹”的狗在郊外的垃圾箱中找回。
1983年,该奖杯在巴西再次被盗,估计奖杯在当时被盗贼溶化。巴西足球协会制作了复制品保存至今。
第二只 FIFA 世界杯奖杯是 FIFA 在 53 种设计图案中选择,于 1974 年召开的 FIFA 世界杯赛上问世的。该奖杯是由意大利雕刻家撒尔维奥.加泽尼(Silvio Gazazniga )用 18K金制作的。据他的介绍,该奖杯的形象蕴含着"从地面上升起的螺旋型线在支撑着地球,有力地表现了取得胜利的那一瞬间的激情"。
这座奖杯高 36cm(14 英寸) ,重 4 , 970g(11 英镑) ,归 FIFA 所有。世界杯冠军队可获得镀金的复制品.
“雷米特”杯和“大力神”杯的传奇故事
代表世界足球最高荣誉的世界杯奖杯有着和这个著名赛事一样丰富的历史。从1928年至今先后有3个奖杯问世,它们的背后则是一连串有趣的故事。
1928年,国际足联决定创办一项业余和职业球员都能参加的足球赛,名称就叫“世界足球锦标赛”,该项赛事的发起者是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法国人朱利斯?雷米特。比赛定在1930年举行,雷米特便委托法国著名雕刻家拉菲尔给未来的冠军得主做一个奖杯。
拉菲尔选中了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为原型精心制作了一个纯金奖杯,因此这个奖杯名叫“女神杯”。这个奖杯重3?8公斤,高35厘米,造型为胜利女神张开双臂站在蓝色天青石底座上,双手托起一个八角形金杯。这个世界杯为流动杯,获得冠军的国家可以将该杯保存4年,到下届杯赛前交给国际足联,以便发给新产生的世界冠军。当时还有这样一项规定,即第一个3次获得冠军的球队可以永久拥有这座金杯。
1930年,乌拉圭在第一届世界杯上赢得了女神杯,接着意大利在1934年和1938年两次举起了这个奖杯。世界杯举办三届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比赛也因此停办了12年。大战接近尾声时,纳粹德国占领了意大利,当时意籍的国际足联副主席巴恩斯把奖杯藏在他的床下的鞋柜里,躲过了德军的劫掠。
1946年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足联为了表彰前主席雷米特(他在国际足联任主席的33年中发起和组织了世界杯),把“女神杯”改名为“雷米特杯”。世界杯在1950年重新开始,奖杯在各个冠军国的轮流保管下度过了16年“平静岁月”直到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在比赛举行前的几个月,“雷米特杯”在英国展出时被盗,引起整个英伦的极大震动。英国的警察倾巢出动,在全国范围内搜索奖杯下落。奖杯失踪后一个星期,泰晤士河驳船船员高柏和他的爱犬皮克尔斯在住宅附近的篱笆下发现一个旧报纸包,打开一看,雷米特杯赫然躺在其中。
高柏将奖杯送到警察局,除了得到3000英镑的奖金,他和他的爱犬更成为国家英雄。高柏1990年接受采访时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皮克尔斯的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奖杯被紧紧地包在报纸里,可以从外面看出大概是个雕塑,底座还露在报纸外。等我把报纸撕开些,就看见德国、乌拉圭和巴西的名字刻在上面。因为我是个球迷,所以我知道奖杯失窃的事,于是我跳上车就往警察局开去。”根据英国警方推测,盗贼是因为无法将奖杯出售和逃避追捕而被迫将其弃置的。
1970年,巴西队继1958年、1962年之后第三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成为“雷米特杯”的永久拥有者。国际足联决定制作一个新的奖杯来取代它。1971年5月,国际足联在来自全球53件参赛作品中选中意大利雕刻家西尔维奥?加扎尼的设计方案。加扎尼的的奖杯摆脱了老式的设计套路,图案为两个大力神背对背高举双臂,背托着一个地球,从球的轮廓来看也很像一个足球。杯的顶部有两圈翠绿色的孔雀石。这个杯用了5公斤18K黄金,高36厘米,杯身上预留了17届世界杯冠军名字的位置,因此可以一直用到2038年。该杯被定名为“国际足联世界杯”,又叫“大力神杯”。虽然此杯也是流动杯,但是不再为某个多次赢得冠军的国家永久占有。
那个留在巴西的世界杯奖杯的命运却十分“悲惨”。1982年12月,一个蒙面盗贼闯进巴西足协办公楼将奖杯偷走,巴西视之为国耻,并且重金悬赏。可惜警方不久后在里约热内卢北郊的贫民窟发现雷米特杯已经被融化。
世界著名城市及其简介
世界著名的城市真是太多了,各大洲都选一些吧:
一、亚洲
1.中国
北京 Beijing
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全球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上海 Shanghai
简称沪、申,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和最大的商业城市,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
天津 Tianjin
天津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天津市中心距北京137公里,是首都北京的门户。2008年12月25日,天津获选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香港 Hong Kong
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
2.日本
东京 Tokyo
为日本的首都,全称东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日本的海陆空交通的枢纽,是现代化国际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东京鸟瞰东京是全球最富的城市,GDP总额超过7848亿美元。东京东南濒临东京湾,通连太平洋。其行政区划为“都”,下辖23个特别区、1郡、26市、7町、8村以及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面积2187平方公里,人口1200万左右。
大阪 Oosaka
大阪府首府。与东京同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在本州西南部大阪湾东北岸。人口263万仅次于东京(区部),为日本第二大城。面积221.96平方公里。由26个区组成。古称浪速、难波,后名大坂。明治初改作大阪。
3.韩国
首尔 Seoul
首尔是韩半岛上以及韩国最大的城市,是世界第七大都市.首尔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全国海、陆、空交通枢纽,为韩国的首都,也是全球最繁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之一。首尔也是全球富裕的大都市,2007年GDP达至2600亿以上。首尔位于韩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千米,距东海岸约185千米,北距朝鲜平壤约260千米。首尔特别市都市圈包括仁川,水原等城市,人口为2-300左右,真可谓是国际大都市。
釜山 Busan
韩国东南端的港市,位于首尔南东部450km处,东经129度,北纬35度。东南滨朝鲜海峡(韩国称:大韩海峡,Korea Strait ),与日本对马岛相望;西临洛东江。西北山地耸峙,南有群岛屏障,为著名深水良港,半岛南部门户。总面积是758,21平方公里,人口400万,人口居住面积是386万多平(2000年为准),划分为1个郡和15个区,是韩国第二大城市。
4.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布扎比 Abu Dhabi
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也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面积最大的成员国阿布扎比国的首府和阿联酋第一大城市。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波斯湾沿岸的一个三角形小岛上(退潮时可与大陆相连),由海边的几个小岛组成,北临时海湾,南接广袤无垠的大沙漠。有桥梁相通。市区占岛的大部分。人口66万。
5.马来西亚
吉隆坡 Kuala Lumpur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目前,许多联邦政府机构已迁往布城。在马来西亚境内,吉隆坡的英文简称“KL”亦广泛应用。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三个直辖市之一,其地理位置在于雪兰莪州之中,或马来西亚半岛中央偏西海岸。
二、美洲
1.美国
华盛顿 Washington D. C.
美国首都,是美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与哥伦比亚特区范围相同,面积174平方公里, 人口约80万,主要为政府官员和雇员,服务人员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大部分为黑人。1791年被选定为首都开始兴建,1801年自费城迁至此处。1814年曾为英军所占,国会、总统府等均被毁。20世纪以来建为现代化城市。
纽约 New York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面积78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00多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纽约市人口1800万。按市区人口计算,2004年度纽约市的GDP为4070亿美元。
洛杉矶 Los Angeles
洛杉矶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大城市,美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市),洛杉矶县的县治。洛杉矶是美国人口最稠密也最多样化的地方,全球各地的人移民至此并使用224种不同的语言。洛杉矶是全面世界级城市之一。
芝加哥 Chicago
芝加哥地处北美大陆的中心地带,位于美国伊利诺州,是美国中西部地区最大城市,有将近300万人生活在这里。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及其郊区组成的大芝加哥地区的人口超过970万,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市和洛杉矶的第三大都会区。
旧金山 San Francisco
也译为圣弗朗西斯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港口城市,美国太平洋沿岸仅次于洛杉矶的第二大城市,西部的金融中心,最大海港和重要的海军基地。19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华侨称为“金山”。后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Melbourne),也发现金矿,华侨也称为“金山”,为了区别,人们称美国的 San Francisco 为“旧金山”,而称澳大利亚的 Melbourne 为“新金山”。旧金山三面环水,景色秀丽,是人们的避署胜地。旧金山还是一个华人和华侨较集中的城市,该市东北角的“中国城”是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区。主要工业有食品加工、合成金属制造、机械、服装、印刷等。人口约70余万。
底特律 Detroit
底特律是全国知名的“汽车城”,不仅拥有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部,而且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每年生产的汽车约占全美总产量的32%,卡车的数量也占到全美的20%,每年11月全国各地的汽车生产商都会带着本公司最先进的产品来这里进行参展和技术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汽车的发展。
亚特兰大 Atlanta
亚特兰大是一座古风犹存的高度现代化大城市,也是第26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这个规模空前的奥运盛会也给亚特兰大这座美国南部大都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亚特兰大密集的高楼,现代化的机场及众多超级环球大公司的加入如:可口可乐世界CNN新闻中心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LAS VEGAS
这里是与现实隔离的梦幻般的世界。内华达干燥的土地上突兀而起的一片绿洲,霓虹灯昼夜不息的不夜城。一脚踏入这个城市,谁都会有身入幻境之感。也是一个。近些年的发展尤为喜人,超豪华饭店的接连涌现,新景点的不断开发……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不要以为去只有赌,我们会参观胡富水坝,金字塔,MGM世界最大的酒店,火山爆发,水表演和威尼斯水城。
迈阿密 MIAMI
迈阿密 温暖的气候,迷人的海滩,漫步在迈阿密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是异国风情浓郁的建筑,时时听到的是富有乐感的西班牙语。迈阿密市美国人心目中的最佳避寒胜地,尤其是老年人,更把它当作安度晚年的美好家园。作为中南美的门户,迈阿密不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对中南美经济更是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奥兰多 ORLANDO
奥兰多众所周知,位于佛罗里达半岛中央附近的奥兰多在沃尔特·迪斯尼世界建成之前,只是一个地方小城。发展至今,奥兰多却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除了享誉全球的迪斯尼世界,还有宇航中心、海洋世界等许多好去处。奥兰多周围有5个饭店区,游客可根据自己旅游目的、计划等,结合选择交通工具,挑选最佳合适的饭店。
2.加拿大
多伦多 Toronto
多伦多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会,有人口430多万,面积632平方公里。作为加拿大经济中心的多伦多是加第一大城市,位于加拿大心脏地区,接近美国东部工业发达地区,如底特律、匹兹堡和芝加哥等。汽车工业、电子工业、金融业及旅游业在多伦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车制造厂设在此地。其高科技产品占全国的60%。加拿大有名的大银行总部,如皇家银行、帝国银行、蒙特利尔银行等全部汇集于此,90%的外国银行驻加分支机构设在多伦多,按交易额计算,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按市区人口计算,2004年度多伦多市的GDP为1419亿美元。
蒙特利尔 Montreal
蒙特利尔坐落于加拿大渥太华河和圣劳伦斯河交汇处,是加拿大20世纪70年代前的最大城市,今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魁北克省最大城市。蒙特利尔最初被称为“玛利亚城”(Ville-Marie),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蒙特利尔现在的市名来自Mount Royal(皇家山)。
温哥华 Vancouver
温哥华是加拿大的工业中心,人口210万,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北美第三大海港和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站,是世界主要小麦出口港之一。主要依靠林业资源,发展旅游、垂钓和冶金。
3.墨西哥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位于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海拔2240米。墨西哥城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800多万,是世界第二大城市。它集中了全国约1/2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银行金融机构,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4.巴西
巴西利亚 Brasilia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 。 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地处高原 ,气候温和宜人。
里约热内卢 Ria de janeiro
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南临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纳巴拉湾西岸,有长达14公里的跨湾公路大桥与东岸的尼泰罗伊市相连。面积1255.3平方公里,海拔2.3米,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70公里,绿地面积325.6平方公里,人口900万人。
5.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阿根廷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盛名。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好空气”。它东临拉普拉塔河,西靠“世界粮仓”潘帕斯大草原,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海拔25米,地处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暖,终年无雪。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0万,若包括郊区,面积达4326平方公里,人口则有1383万人(2001年) ,约占全国人口的1/3以上,是南半球仅次于圣保罗的第二大城市。居民98%为欧洲移民的后裔。
三、非洲
1.埃及
开罗 Cairo
开罗是埃及首都,横跨尼罗河,气魄雄伟,风貌壮观,是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它由开罗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通称大开罗。大开罗约有1675万(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称开罗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开罗叫做“卡海勒”,意为征服者或胜利者。尼罗河,这条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贯市区后,分为两支,继续北去,注入分隔欧非大陆的地中海,形成了广阔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通都大邑开罗,就在这个三角洲的南部。
2.南非
约翰内斯堡 Johannesburg
南非最大城市。在东北部瓦尔河上游高地上,海拔1,754米。人口171.3万(1984)。始建于1886年,原是一个探矿站,以后随金矿的发现和开采迅速发展为城市。地处世界最大金矿区和南非经济中枢区的中心。
开普敦 Cape Town
开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南非立法首都,西开普省省会,开普敦都会城区的组成部分。开普敦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及码头而闻名于世,知名的地标有被誉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好望角。它位于好望角北端的狭长地带,濒大西洋特布尔湾。始建于1652年,原为东印度公司供应站驻地,是西欧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据点,故有“南非诸城之母”之称,长期是荷兰、英国殖民者向非洲内陆扩张的基地。现为立法机关所在地。
四、大洋洲
1.澳大利亚
堪培拉 Canberra
堪培拉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一个年轻的城市。总人口32.5万人(2004)为澳洲第八。总面积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积为国家公园或保留地,在首都直辖区东北部。东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尔本500公里,人口30万。城市位于澳大利亚山脉区的开阔谷地上。海拔760米。
悉尼 Sydney
悉尼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在塔斯曼海伸入大陆20公里的杰克逊港两岸,有长达1,150米的铁桥跨连港湾。面积1,735平方公里。人口为4,198,543人(2003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45.7人。内悉尼是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有4,023人。
2.新西兰
惠灵顿 Wellington
惠灵顿,新西兰首都,全国政治中心,仅次于奥克兰(Auckland)的全国第二大城市,是大洋州国家中人口最多的首都。面积266.25平方千米,人口448,959(2006年3月),市区人口379,000(2007年)。
奥克兰 Auckland
是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全国工业、商业和经济贸易中心,集中全国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奥克兰位于新西兰北岛的奥克兰区,它拥有50多个小岛,一半是内陆城镇,一半海边城镇的特点使之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水世界。奥克兰在1841-1865年间为新西兰第二任首都(原首都拉塞尔,后迁都至现首都惠灵顿),但这无损其第一大城市的地位。
五、欧洲
1.英国
伦敦 London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级城市之一,与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并列。伦敦未获英国城市地位,正式来说算不上是城市(其心脏地带伦敦市和西敏市才是城市),但因为自18世纪起她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娱乐中心之一,一般人都误以为她是一座城市。
伯明翰 Birmingham
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在英格兰中部、伦敦至利物浦的铁路干线上。人口101.3万(1983)。面积208.公里。附近城市密集,并有煤、铁资源。十二世纪已为重要商业城市,十六世纪起工业开始发展。现为全国主要制造业中心之一。
2.法国
巴黎 Paris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巴黎同时也是法国的第75省,属于法兰西岛大区。巴黎大都会为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
马赛 Marseille
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会区(metroplitan area)。它位于地中海沿岸,原属于普罗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马赛是全世界小资们向往之地普罗旺斯的首府。
3.德国
柏林 Berlin
柏林是德国首都,德国的最大城市。位于中欧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尔河口处。柏林是德国第一大城市,有750年历史,2000年成为德国的新首都。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人们徜徉街头,随处可见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和巍然挺立的连云高楼。既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申克尔剧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
汉堡 Hamburg
德国北部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位于不莱梅东北部易北河岸,面积755平方公里,有约170多万人口,德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地理坐标北纬53度33分、东经10度0分。
慕尼黑 Munich
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2006年人口为130万,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
4.意大利
罗马 Roma
意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于台伯河下游平原,东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区跨台伯河两岸,架有桥梁24座。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万(1989)。古代罗马的发源地。约公元前二千年初,罗马人从东北移居于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纪筑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罗马城。
米兰 Milan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东邻威尼斯,西靠都灵,南部是热那亚,北部是科莫湖。人口158.1万(1982)。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有“经济首都”之称。
5.西班牙
马德里 Madrid
西班牙首都,全国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交通中心,马德里省首府。市区面积607平方千米,人口约310.1万,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镇在内,面积 1020 平方千米,人口约 452 万。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梅塞塔高原中部,瓜达拉马山脉东南麓的山间高原盆地中,海拔 670 米,为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南下可与非洲大陆一水为限的直布罗陀海峡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欧洲腹地,在历史上因战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欧洲之门”之称。
巴塞罗那 Barcelona
巴塞罗那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省省会、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西班牙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工商城和港口。城市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地中海沿岸,依山傍海,地势雄伟,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门户,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温和多雨。全市面积9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60万,若连同外围地区为400万,仅次于首都马德里,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6.希腊
雅典 Athens
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
7.俄罗斯
莫斯科 Moscow
现俄罗斯联邦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整个莫斯科人口达到了14,612,602(市区人口:10 472 629),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占据了整个俄罗斯人口的1/7。莫斯科面积1,081 平方公里,市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长40公里。莫斯科建城于1147年,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
圣彼得堡 Sankt Pitersburkh
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是列宁格勒州的首府,现有人口约500万(2006年)。也是仅次于莫斯科的俄国第二大城市。
8.瑞士
苏黎世 Zurich
瑞士最大城市,苏黎世州首府。在苏黎世湖西北端、利马特河两岸。人口36.7万,连郊区83.9万(1983)。中世纪时作为商业与行会中心,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联邦。具有国际意义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瑞士最大工商业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苏黎世在2008年被评为世界上"生活质量最好的城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