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赞助费多少钱-奥运会赞助费分配
1.中国上海在申奥吗?成功了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2.奥运会有什么可以论的问题吗?
3.奥运会的赞助商有哪些?要全部的
中国上海在申奥吗?成功了吗?拜托了各位 谢谢
中国新闻网3月3日电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奥运宣讲团团长徐达,今天在上海图书馆开讲《奥林匹克文化讲座》。其间,徐达透露了北京奥运会举办日期之争、奥运会运营经费来源、上海为何没有成为奥运会主办城市等不少幕后故事,引起旁听上海市民的极大兴趣。 徐达说,北京奥运会定于今年八月八日举行,外界普遍以为这是中国人定的吉利日子,其实不然,北京奥组委原来定的日子并非这一天。 据徐达透露,因为经常与一些单项比赛的举办日期发生冲突,国际奥委会修改了“举办奥运会不固定时间”的规定,要求北京于今年七月二十五日举办奥运会。此外,奥运会赞助企业也大都主张奥运会在暑假里举行,因为那时电视收视率会很高。而北京奥组委原先想把开幕的日子定在八月以后,那时才是北京最好的季节。经过多次协商,八月八日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日子。 北京奥运会的运营经费为二十五亿美元,徐达说,这笔钱全部由市场开发而来,政府没有贴一分钱,其中包括电视转播费分成、赞助费分成、门票收入和特许商品销售收入。他说,北京奥运会可以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余”。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竞技体育的发祥地之一,上海为什么没有成为二00八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徐达解释说,国际奥委会规定:一个国家只能推举一个主办城市,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时把北京列为了主办城市,当时北京虽然落选,却在国际奥委会委员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们中很多人对北京落选感到很“内疚”。所以中国第二次申办奥运会时决定仍由北京来主办,最后是“瓜熟蒂落”。 徐达笑称,如果下一次中国还要申办奥运会,那主办城市肯定是上海。 早期奥运会与世博会还有着深厚的渊源,徐达说,第二届和第三届奥运会之所以在法国巴黎和美国圣路易城举办,是因为这两座城市正要举办世界博览会。“因为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关系,当时奥运会要和世博会‘绑’在一起”。 徐达指出,二00八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二0一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不管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都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复兴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奥林匹克文化讲座》由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图书馆、文汇报社共同主办,讲座计划举办七期,演讲者为文化界、体育界知名人士,听众则以普通市民为主。
奥运会有什么可以论的问题吗?
2008年奥运会论文
荣誉、公平、决心和责任心——奥运精神代表着国际上所有企业追求的品牌形象——高贵的、世界性的、现代的、多元文化的、有活力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大企业家们更是把奥运看作企业和产品品牌国际化的良好契机,寄寓了丰富的联想。
今年,雅典奥运前中国企业开始以空前的大手笔将“体育赞助”作为建立品牌的重要营销策略,不断进军全球的顶级体育赛事。中石化独家冠名F1上海站比赛;联想成功签约IOC(国际奥委会),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海尔冠名澳大利亚老虎队以及“BenQ” 明基赞助欧锦赛。“体育营销”以前所未有的热度迅速获得商家和媒体的垂青。奥运赞助作为体育营销的一个“支点”,它真的能擎起品牌国际化的“大旗”吗?
生机勃勃的奥运商业
奥运——一方经济的助推器。
汉城奥运会不仅取得了4.6亿美元的直接效益,还带动了韩国“经济起飞”。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财政经营最成功的一次。仅电视转播权一项便卖出6.63亿美元。1996年的亚特兰大人将奥运会经营推到更新的境界。除了9亿美元的电视转播费和6.8亿美元的企业赞助,这届奥运会仅吉祥物销售就达2.5亿美元,门票收入达4.68亿美元。奥运会已经给亚特兰大市带来了51亿美元的资金。
奥运是品牌国际化的传播平台。电视的普及和传播技术的进步,打破了比赛的时空局限性,大大地增强了奥运对社会的影响力。借助体育赛事开展的营销活动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达到提高销售额和利润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体育运动所推崇的公正、公平更能使厂商的宣传效果和品牌价值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1985年国际奥委会出台了每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赞助计划”(The Olympic Program),简称“TOP计划”。TOP的成员权销售价呈数倍上涨,购买仍相当踊跃,可口可乐、柯达、松下等11家全球赞助商在奥运会上投入不惜血本。今年三月份,“联想集团”也以8000万美元拿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的TOP会员证。
巨额投入的后面是更加巨大的回报。参与TOP计划赞助体育,是具有强大威力的现代促销、沟通的一种有效手段,它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和形象推广等方面的巨大收益。据市场经济专家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
资料显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作为全球赞助商的可口可乐公司当年在第三季度赢利增加了21%,达到9.67亿美元,而同期其竞争对手百事可乐的利润下降了77%。
利用奥运营销实现品牌国际化的阻力有哪些?
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那么中国企业在利用奥运实现品牌国际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1、资金规模的压力
赞助奥运会,对于国内企业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资金问题。在抛出了巨额的赞助费用后,能否保证后期的宣传推广费用足够充裕?据了解,第六期全球赞助商的准入门槛已经由原来的400万美元增长到8000万美元左右。可口可乐具体投资的市场推广费用则是“赞助费的3到5倍”。有人甚至推测其后期推广费是赞助费的10倍左右。
2、体育营销经验明显不足
对于奥运会这样大型的体育赛事,资金不足可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国内企业明显缺乏体育营销的经验。在国内的一些大型体育赛事上,一些企业在拿到赞助商的身份后,只是利用体育场所内的几块广告牌或者运动员服装上的LOGO做做广告。已具有十几年历史的甲A联赛中,曾涌现出了八百多家中国企业赞助商,但企业在这方面的操作管理经验还是处于幼儿时期,根本没有从品牌战略的角度去思考体育营销问题,缺少创新,赛后一切烟消云散。
3、重战术轻战略的状况
品牌塑造是一项战略,是一项系统的思考,借助奥运营销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并非只做好一个环节就万事大吉了。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重战术操作、轻战略把握”的阶段,这势必会影响对体育营销和奥运经济的参与程度,同时也会极大地影响其品牌国际化的进程。
奥运营销“支点”的坐标在哪里?
1、在企业的战略方格之中
奥运营销只是企业通过品牌战略实现经营目标的一种手段。只有融合了公司战略所要求的方向开展奥运营销活动,才可以体现奥运营销的真正价值。可口可乐公司连续六次成为TOP计划的全球合作伙伴,其每一次的奥运营销都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来设计开展活动,无论在汉城、巴塞罗那,还是在亚特兰大和悉尼,因此,只有把奥运营销的“支点”安置在企业的战略管理方格中,才能使其和企业战略核心“同频共振”,真切感受并促进实现企业的战略意图。
2、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
奥运营销是一种市场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奥运营销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力和营销力,因此,它不只是市场部门的事,而是和企业的文化力、产品力、研发力、信息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等紧密相连,因此它不能游离于企业管理系统之外,而应相互协作、相互融和、共同提升。
今年雅典奥运圣火传递活动赞助者可口可乐在传递火炬的每一个城市都组织了大型宣传活动,并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营销方式。可口可乐总共动用了200多个国家的组织系统,其中27个传递火炬的国家的可口可乐系统更是几乎全部出动,共有几万名可口可乐员工参与。其中在北京的火炬手选拔,就发动了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几千名员工。通过27个装瓶公司、33个装瓶厂和当地的体委配合。 全球规模的宣传活动与美国总部策略保持了高度一致,充分显示了奥运营销纳入整个管理系统中统一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3、在整合营销传播的主干线上
在奥运营销活动中,应贯彻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把奥运营销传播置于公司整合营销传播的主干线上。以奥运为平台、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的各种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和品牌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更有效地达到营销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
这里的“整合”包括多重意义:如, 不同工具的整合——各种营销传播工具用“一个声音”,互相配合,实现传播的整合;不同时间的整合——在与消费者建立关系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传播的信息应该协调一致;不同空间的整合——全球品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应传达统一的定位、形象、和个性; 不同利害关系者的传播整合——与公司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者(中间商、零售商、客户、股东、政府......)传播时,应保持公司统一的形象。(作者为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营销咨询中心总监)
奥运会的赞助商有哪些?要全部的
全球合作伙伴
可口可乐 源讯 通用电气 柯达 联想 宏利 麦当劳 欧米茄 松下 三星 威士
国际啤酒赞助商
百威啤酒
北京2008合作伙伴
中国银行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阿迪达斯 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2008赞助商
UPS 海尔集团公司 搜狐公司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2008年奥运会乳制品赞助商
伊利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UPS将向北京奥组委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咨询服务,并协助北京奥组委策划和执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物流运作计划。在奥运会期间,这家全球最大的包裹递送公司还将为北京奥组委所有指定的地点提供快递服务。根据与北京奥组委签署的协议,UPS的服务对象还包括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中国奥委会以及参加2006年冬奥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在签约仪式上说,UPS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不仅是UPS自身实力的体现,也是北京奥组委的明智选择。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征集计划运行良好。王伟表示,北京奥组委已同众多中外企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广泛达成了合作意向。下一步,奥组委将继续抓紧实施赞助商、供应商计划,尽快形成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全面推进的总格局。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市场开发计划由赞助计划和特许计划组成。其中赞助计划分为合作伙伴、赞助商和供应商三个级别。
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袁斌告诉记者,北京奥组委的合作伙伴征集工作很快将告一段落,赞助商的征集工作已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供应商计划则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启动。
奥运赞助模式,从上到下,依次可分为——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也叫TOP赞助商、奥运会赞助商、国家奥委会赞助商等,不同层次,要价不一样,回报也不一样。
顶级赞助商拥有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与奥林匹克相关的各种标志的权利,并享有在奥运会期间电视广告宣传等方面的优先权。
国际奥委会挑选全球赞助商具有排他性,即国际奥委会在同一行业只挑选一家企业。 要想成为全球赞助商的企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条件是申请企业必须是国际化大企业,目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TOP全球赞助商已有联想、可口可乐、柯达、斯沃琪钟表、源讯、恒康人寿、三星、通用汽车、麦当劳、松下电器、VISA等11家企业。另外一个条件是,申请企业要资金雄厚。据统计,TOP计划目前推出5期,赞助费已经从最初的4百万美元涨到了5千5百万美元。
市场人士分析,包括2008北京奥运会在内的第六期TOP计划,赞助费预计将突破6千5百万美元。
此外,成为赞助商后,企业还往往要拿出至少3倍于赞助费的资金用于市场推广,才能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而对许多曾经“拿金子当银子卖”企业来说,奥运商机不容错过。20世纪80年代初,三星在韩国只算是个二等角色。在与金星社(现在的LG)的竞争中,三星把握住1986年汉城亚运会的宣传机会收到上佳效果。此后,三星又把目光投向了奥运赛场,成为TOP全球赞助商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招。2001年三星品牌价值64亿美元,全球排名第42,而到了2002年,其品牌价值已经达到83亿美元,跃居到34位,为2002年百强品牌中升值幅度最大者。
“奥运不是简单的一个体育盛会,奥运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个全球的经济盛会。通过奥运可以改变全世界对你的认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