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姚明的成长历程的作文(要1000字左右)

2.谁能告诉我打篮球姚明的详细资料?

3.感动中国人物故事400字

4.姚明观看全运会大秀罚球,如今他的实力如何?

5.在姚明参加的比赛中,哪场让你的印象最为深刻?

6.姚明的背后事迹有哪些?急急急

关于姚明的成长历程的作文(要1000字左右)

关于姚明打篮球的视频-关于姚明打篮球的故事

姚明,人们总会自然地将他与篮球联系在一起,甚至在许多外国人眼里,“姚明”已成中国篮球代名词。小时候就梦想出名的姚明没想到,是篮球让他实现了梦想。 9岁时,姚明的身高就达到了1.70米,由于父母都是篮球运动员,小姚明也受到体校邀请加入篮球队。起初,姚明父母并不赞同儿子打篮球,他们希望姚明考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当他们得知进体校有助于姚明将来上大学时,才改变了主意。

姚明的哥们

1994年,是姚明的转折。那一年,他看到了奥拉朱旺和尤因的总决赛,也是在那一年,他与“党”刘炜一起进入上海青年队。刚进一队时,两人都还是小替补……5年后,他们终于进入了国家队。共同走过的日子,让两人成了最要好的哥们儿。如今,就算在NBA打球,姚明都会三天两头地与刘炜发短信聊天,只要回到国家队,总是形影不离地跟在刘炜身旁,在国家队出征本次亚锦赛搬运行李时,姚明始终陪着刘炜一趟趟往返于宿舍4楼与大巴之间,以至于有些记者都觉得他们好得有点儿“邪乎”了,但两人却不以为然。

姚明的童年

小时候,性格内向的他很少给家里惹事,如没有***允许,是不敢接受别人东西的。但有一件事,姚明至今难忘。

为打游戏机,姚明从***兜里偷了100元钱。这是姚明10岁的事,每当钱花光后,姚明都会从***兜里偷出几块钱,随着次数增多,拿的数目也越来越大,最后一次,竟然拿了妈妈100元。这次,姚明被发现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妈妈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还给了他一些零花钱。正是因母亲这种做法,使姚明更深地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所以如今,他会语重心长地讲起这些。

姚明的爱情

对于感情,姚明很专一,戴在左手腕上的那条红绳就是见证。以前,每当记者们提起姚明的女朋友,他都会郑重地警告一句:“你不要写她,否则我就不理你了。”虽然姚明处处加以保护,但“叶莉”这个名字还是很快被传开。

叶莉也是上海人,上海女篮主力,现任女篮国家队队员。关于叶莉的大部分文章,几乎都会与姚明联系起来,这让深爱篮球的她很是别扭,甚至反感。所以,之前,叶与姚都特意保持低调。雅典奥运闭幕式上,姚、叶手拉手走在五彩的烟花下,“姚叶恋情”终于在3年后首次揭开面纱。

第一次见到叶莉时,姚明17岁。两年后,姚明进了国家队,他开始主动约叶莉出去,但遭到的都是很干脆的拒绝———“不”。

姚明是聪明的,他懂得坚持。悉尼奥运时,姚明收集了许多纪念章,他从里面挑出50个最漂亮的送给叶莉,作为她19岁的生日礼物。态度一直很强硬的叶莉终于被姚明所感动,之后,叶莉对姚明的态度也开始有所转变。姚明最后一个CBA赛季的情人节,叶莉送给他一个红绳结,按照中国人“男左女右”的习俗,姚明把它戴在了左手,叶莉戴在了右手。从此,两人手腕上的这条红绳,就再也没有取下过。

姚明的餐厅

姚明在休斯敦的家位于一个湖畔居住区,从机场开车到家,需要一小时。每次火箭队打完客场返回休斯敦时,姚明都要凌晨两三点才到家。但不管多晚,姚妈妈总要等儿子回来,并亲眼看着儿子吃完她准备的夜宵。

姚妈妈方凤娣善于烹饪,姚明曾说过:“休斯敦最好的上海餐馆就在我家。”馄饨、鸡汤都是姚***拿手菜。除了姚妈妈,“姚餐厅”的厨房里还有川扬师傅、粤菜师傅、全聚德烤鸭师傅。哈里斯,穆托姆博,王治郅等都品尝过姚餐厅的口味。如今,不但火箭队的球员常到这里聚会,就连其他NBA球队的队员也常光顾, “姚餐厅”已成休斯敦家喻户晓的“餐饮景点”。

姚明的生日

9月12日是姚明的生日。因亚锦赛缘故,姚明只能在多哈度过自己25岁生日。当晚中国队一场大胜,全队在尤纳斯的带领下为姚明开了一个小型生日宴会。结束后,姚明打起了电话,这个电话是打给父母的,当然,下个一定是打给他的叶莉的。

谁能告诉我打篮球姚明的详细资料?

个人资料:

身高:2.26米

体重:134.3公斤

出生地点:上海

效力球队:上海东方;休斯顿火箭

出生日期:1980年9月12日

个人荣誉:

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

99年获CBA最有进步球员奖

2000年入选亚洲全明星队

2000年入选CBA全明星阵容

2000年获CBA三个单项奖

2002年CBA总冠军主力成员

成长经历

姚明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篮球世家。父亲2.08米,曾效力于上海男篮;母亲1.88米,70年代是中国女篮的主力队员。父母身高的特征和对篮球酷爱的基因,都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9岁那年,姚明在上海徐汇区少年体校开始接受业余训练。由于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他对篮球的悟性,逐渐显露出来。5年后,他进入上海青年队;17岁入选国家青年队;18岁穿上了中国队服。

1998年4月入选王非执教的国家队。

 1998年5月赴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参加耐克夏令营的篮球训练。

 1998年作为上海队主力获全国男篮甲A联赛第5名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1999年5月,入选蒋兴权执教的国家男篮。

 1999年,参加全国男篮甲A联赛,代表上海队,与队友合作,获第5名。

 1999年8至9月,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与全队配合重新夺回亚洲男篮锦标赛冠军宝座。

 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

 1999年5月,获99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最有进步球员奖。

2000年2月,入选1999年亚洲全明星队。

 2000年3月,入选蒋兴权执教的国家男篮。

 2000年3月,参加1999-2000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与队友合作获上海东方队获得第二名。

 2000年3月,入选1999-2000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全明星阵容。

 2000年3月,获1999-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

 2000年9月,参加在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与队友合作获第十名。

 2000年9月,参加悉尼奥运会。 并去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选秀。

 2001年4月,参加2000-2001年全国男篮甲A联赛,与队友合作获上海东方队获得第二名。

 2000年3月,获1999-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

感动中国人物故事400字

1980年9月12日傍晚一颗巨星落地,他就是我们今天心目中的篮球巨星——姚明。他的父母造就了他天生要打篮球的体魄。当姚明还未满9岁,他就走上了篮球之路,11岁就进了体校。13岁进了青年队,训练时他非常勤奋好学,从来不偷懒,常常是汗水浸透了衣服。他特别崇拜体坛名将李宁,1984年的奥运会体操比赛中李宁赢得了6枚金牌的成绩,深深的触动了他。姚明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加入国家队,为国争光。

2002年在美国上演了一出“个人秀”博得了一致好评,在休斯敦火箭队挑战中,使姚明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没有美国背景而成为NBA状元的国际球队。“明王朝”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每次打球,球场上身披11号“战袍”的姚明总是最炫目的。面对强手他总是告诉自己对方并不可怕,大家都是运动员。2002年,他背着巨星的压力,代表林斯敦火箭队正式参加NBA常规赛。近战掘金队,比赛开始了,姚明在汗水、哨声和掌声中寻找机会,看到这里,我的心紧紧地栓在姚明的身上,为他加油、助威,仿佛我身临其境一般。姚明身材高大却非常灵活,有机会拿到球,成功就向他招手,尽管截挡的队员像推土机那样向他冲上来,他都会稳定情绪,一会儿运球,一会儿动作,躲闪对方球员,寻找投篮的机会。我仿佛看到了一道优美的抛物线跟随篮球滑入了篮球筐,这是关键的一球,全场沸腾了,姚明发狂了,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球场上奔跑着,他拿下了全场的最高分。他赢得了肯定和尊严,吹响了“明王朝”的号角。

姚明虽然在美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却从没有忘记祖国的召唤,2003年他暂离NBA,回国参加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面对枪手韩国队,姚明抓住机会灵活应变最后以106:96的比分击败了韩国队,姚明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流下了热泪他为国争光。姚明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他成功了,但成功的背后有有很多辛酸和艰苦啊!他告诉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的精神非常可加,没有大牌的架子,他很谦虚,有团队精神。他说,他能打胜仗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团队密切合作的结果。我要学习他这种精神,一滴水算不了什么,只有一滴水汇入大海,才能波涛滚滚,汹涌澎湃。

(好了,大概四百字)

姚明观看全运会大秀罚球,如今他的实力如何?

通过姚明现场投篮的感觉来看,他的基本功依然保持的不错,但是由于退役时间已久,并且之前身受多处伤病影响,所以身体素质肯定是大不如之前,当然和我们普通人相比,肯定还是更加强悍的。说起姚明,肯定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当年的他曾经作为中国篮球的代表性人物,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姚明的故事。

1、天生的篮球苗子。

姚明出生于一个体育世家,得益于父母优良的运动基因,从小就展现出不俗的运动天赋,特别是身高和同龄人相比简直是鹤立鸡群,所以姚明也被体校教练看中,训练打篮球。因为身体素质出众,所以在篮球队内姚明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一路从青年队到CBA联赛进入职业生涯,在中国联赛当中,姚明可谓是一个大杀器,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特别是他的盖帽,简直是很多球员的噩梦。

2、姚明的努力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虽然姚明身高达到了2米26,但是身材偏瘦弱,在非常强壮的NBA联盟里边还是很吃亏,所以姚明就开始了针对性的训练以及增重计划,但这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伤病隐患,但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篮球梦想以及带领球队打出更好的表现,姚明还是下定决心要让自己达到预定的目标。最终他也成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虽然没有捧得最高荣誉,但是姚明在NBA巅峰那几年,一直都是联盟当中数一数二的中锋人选,他和奥尼尔的对抗也成为许多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拼搏精神也是让众多球迷为之动容。

3、退役后依然心系篮球,继续发光发热。

姚明选择退役后,其实以他的身家和影响力,他完全可以过上更轻松自由的生活。但是为了中国篮球的发展,姚明义无反顾地出任了中国篮协主席,这是一个火山口的位置。姚明也采取了很多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的结果不是特别的理想,但有很多因素都不是姚明所能决定,而是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恶果,但是姚明能顶着压力为中国篮球事业发光发热,这份精神还是值得所有人钦佩的。

总之,在小编心中,姚明不但是身体上的巨人,也是思想和行动上的巨人,大家如何评价姚明呢?说出您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在姚明参加的比赛中,哪场让你的印象最为深刻?

中国篮球第一人--姚明 说到姚明人们就会不约而同的想到NBA,就连那些不打篮球的人,也都听说过姚明在NBA的种种故事,姚明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全明星阵容的中国球员,2002年以状元身份进入NBA休斯敦火箭队,在2003年到2009年中8次入选全明星阵容,两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二阵,三次入选NBA最佳阵容三阵,同时在退役后,姚明也被选入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这些成就在中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说姚明是中国篮球第一人,也不为过。

姚明于1980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市徐汇区,祖籍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如今,姚明已退役将近十年,退居二线,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中职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篮球协会主席,还是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可以说姚明以及他的成就成功将中国的篮球氛围带动起来,使得中国的篮球氛围高涨,同时,姚明在公益方面也有杰出的贡献,2008年,姚明发起姚基金,是一个本着致力于助学兴教,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公益组织,2020年姚基金慈善赛在北京正式启动。

而在姚明所参加的比赛中,我印象最深的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对阵梦八队那场,2008年真的是我国篮球巅峰,赛场,我国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作为首发对战美国梦八队,在之前的四次交锋中我国家以完败告终,虽然说这场也输了,但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男篮的热血并且在第二节即将结束时,我国竟然和强大的梦之队战至29平,这是史无前例的,最终,中国以70-101输给了美国,不过最创造了中美交锋的历史最小分差,并将排名定格于奥运会第八,虽败犹荣。

姚明的背后事迹有哪些?急急急

0斤2两,这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重量。迄今为止,在中国男篮国家队中,还没有人能够打破姚明保持的出生重量记录。

■姚明悄悄走到父母面前,张开双臂搂住母亲说:“妈妈,今天是你生日,我真想赢这场球,拿冠军来献给你。”

□杨毅

“和大多数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一样,我有一个家境并不算富裕,但却很快乐的童年。只有不断窜升的身高,才让我在内心深处隐隐感到与别人的不同。后来有很多传说,把我的出生和成长演义化了,好像我出生时就头上长角,红光满地一样。

——姚明

1980年,上海男篮已经退役的中锋姚志源被上海市体委召回,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九城运动会男篮比赛。就在9月12日,男篮冠亚军决赛的比赛期间,他的儿子降生了。

多年之后,当这个叫做姚明的孩子已经令全世界为之震惊和赞叹时,有很多人开始提起当年的旧账。

有人说,姚明在出生前就被上海市体委预订了,因为他们早就预感到这个孩子会非同凡响;有人说,上海市政府其实打算给姚志源夫妇再生一个的权利,好使上海篮球能够打出超凡脱俗的双中锋战术。2002年的春天,当姚明率领上海东方男篮在CBA联赛中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冲击冠军时,上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新民晚报》体育版别出心裁地登出一幅“姚明妹妹”的漫画,感叹说,如果姚志源夫妇当初再生下一个女孩,上海东方女篮拿冠军岂不也像探囊取物一般?

姚明的父母并不愿意把从前的事情讲得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关于“预订姚明”,或者“给姚家特殊权利”的说法,只不过是后来想当然的杜撰而已。在9月12日的那个夜晚,姚明看上去和所有的婴儿一样再普通不过,他只是比一般的孩子更胖大一些。

事实上,在姚志源离开医院半小时之后,姚明就在尖锐的啼哭声中来到了世间。这个重达10斤2两的孩子让母亲方凤娣吃足了苦头,也是这一天医院中生产的分量最重的一个宝贝。10斤2两,这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重量。迄今为止,在中国男篮国家队中,还没有人能够打破姚明保持的出生重量记录。

“我是为篮球而生的,但我的篮球生涯之路并不是早就设计好的。刚接触篮球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它,后来慢慢喜欢上了,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有人说从小就看出我能成明星,我不相信这样的话,当时就连我父母都没看出来。”——姚明

4岁生日时,姚明得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篮球。

这时,他的身高已接近1米30,鞋号也达到了3,平时出门坐公共汽车时已必须要买票。已经有人预感到,这个孩子将有着继承父母事业的可能。但是,当姚志源把这份生日礼物拿到姚明面前时,姚明却并未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只是玩了两下就扔在了一旁。姚志源夫妇也不以为意,从根本上说,他们其实并不希望儿子在长大后也走上篮球场。

方凤娣说:“后来时常有人问起,我和姚明他爸爸都是打篮球的,为什么我们在他小时候从来没有教过他?这个理由很简单,我们当时没有想过让他像我们一样也打篮球,而是希望他好好念书,将来能够读大学。我们当了几十年运动员,深知运动员的苦处,我们不希望儿子也受这份苦。”

在姚明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期间,他那令人惊叹的身高增长速度曾经吸引了方凤娣的同事、上海体委科研所教练邵冠群的注意。邵冠群提出,希望用姚明来做实验品,验证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正想让儿子锻炼一下身体的姚志源夫妇同意了邵冠群的要求,于是每周日上午,姚明有2个小时要跟随邵冠群拉拉韧带,做做球操。

回头来看,与邵冠群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应该可以算作姚明对篮球的原始接触。但邵冠群对姚明的兴趣,却只维持了不到半年,这项每周日上午的练习就此无疾而终。

为了让儿子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好长得更壮实一些,方凤娣又找到当时田径队的陈妙龄指导,希望姚明能够跟着田径队练一练。只看了几天,陈妙龄就对方凤娣说:“大方啊,你这儿子练田径肯定不行。”方凤娣说:“我知道,反正我们也不想让他搞专业出成绩,就是练练身体就行。”

在当时的那群练田径的小伙伴中,姚明个头最高,但速度几乎是最慢的,跳远和跳高也比不过别人。所有的这些都证明,姚明的篮球之路决不是早就设计好的,而是一种成长中的归结。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相信,以姚明的运动天分,能够成为未来的篮球明星。

“他们是最普通的一对父母,很疼我,很爱我,当然,也像所有父母一样罗嗦。如果我回家很晚,妈妈一定会给我准备好吃的,她也可以在2分钟里3次走进我的房间,分别告诉我牙刷、牙膏和毛巾都放在哪儿。他们传授给我的最珍贵的品质是诚实;还有善良,但并不盲目。 ”

——姚明

在姚明越来越引人注目之后,人们开始把焦点集中到他父母:姚志源和方凤娣身上。

在人们看来,姚志源夫妇不但给了儿子常人不能企及的身高,在性格塑造上也给了姚明极其深远和重要的影响。姚明不仅被赋予了高大而灵活的篮球天赋,在个性发展上也打破了中国运动员数十年来素有的常规,睿智和机警使他在成名后迅速成为新闻媒体的宠儿。在这一点上,姚志源夫妇对儿子的教育显得成功而充满了神秘感。

在姚明出生时,比姚志源大4岁的方凤娣已经32岁,是个不折不扣的高龄产妇。

在上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相交的时候,中国的体育产业甚至还远未进入萌芽阶段。在当时的专业体制下,运动员的生活甚至比常人还要清苦,退役之后的就业也是他们面临的巨大问题。因此,无论是在运动员时期,还是在退役分别进入上海港务监察局和上海体委科研所工作之后,姚志源和方凤娣夫妇都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十分勤俭的生活作风。即使是在姚明能够给家庭带来不菲的收入后,他们依然没有奢侈的习惯,像绝大多数上海人一样,不该花的绝对不花,非常细致地打理着日常的每一笔开销。

方凤娣说:“其实,我们这一家子都不是复杂的人。尤其是姚明,他太单纯了。他总是很理想化,小时候想当建筑师,又想当警察,后来还想过去考古。我一直就想让他多念一些书,那时六一儿童节,我都买书送给他,有两本《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都被他翻烂了。后来我去他宿舍,从枕头底下翻出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这孩子是在念好书。1998年时有记者采访他,问他有没有女朋友,他说自己是‘三无’:没时间没精力也没钱,哪有空去找女朋友。我当时一惊,心想,我们都把儿子看小啦。”

姚志源和方凤娣夫妇,在为成长中的儿子骄傲着。他们最喜欢念叨的,是2001年3月21日,那一天上海东方队主场输给八一火箭,在总决赛中1比3落败。在胜利的人群背后,姚明悄悄走到父母面前,张开双臂搂住母亲说:“妈妈,今天是你生日,我真想赢这场球,拿冠军来献给你。”方凤娣说:“当时,我已经忘了那天是我的生日,姚明跟我说那番话的时候,我只觉得喉头一阵发紧。”

2002年的春天,当上海东方再次与八一在总决赛中相遇,姚志源夫妇没有前往宁波客场,他们不想在儿子的肩头再加上任何的压力。4月19日,他们和球迷一起在电视前见证了上海篮球历史性的一刻。

姚志源说:“那时候,姚明不在眼前,但我们知道他想跟我们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