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防守战术都有哪些?

2.篮球比赛规则 防守

3.打篮球什么叫阻攻,什么叫防守犯规和进攻犯规

4.请问NBA的防守违例规则是怎样的?

篮球防守战术都有哪些?

nba防守数据哪些比较合理-nba篮球防守详细规则

首先要分区域联防和盯人防守两大类,其中区域联防又分全场区域和半场区域,人盯人也同样分全场人盯人和半场人盯人,还有一种就是那种混合防守。

区域联防里半场区域比较长看到的有以下这些1、“2-3联防”“2-3联防”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区域防守。这种防守的优势是保护内线,也就是“油漆区”,而且让你的大个子们一直保持在内线待着。它的弱点是能够被外线优秀的投射打败,因为这种防守会让侧翼、高位和底角经常出于空位状态。想了解其他区域防守的细节请阅读“区域联防”,想了解区域防守中的篮板球拼抢请阅读“区域篮板”。通常,我们认为“2-3联防”是那种运动能力不强的队伍能用来强迫攻方到外围远射的防守,同时保护了油漆区,保护了关键的内线篮板。确实,那种运动能力弱的队伍能够用这种防守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本身容易被人用持球突破和内线攻击打倒。通常进攻方需要非常耐心地去寻找很好的跳投机会,而且这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控制比赛节奏。当然了,如果你有一帮优秀快速的球员,“2-3联防”也能成为一种非常有侵略性、带包夹性的防守。它能够创造失误和抢断,但前提是你必须有灵活敏捷的球员来打这种防守。你能很有侵略性地包夹边角、侧翼,有些时候还可以包夹对方的控球后卫。

2、“1-2-2联防”优点:1-2-2联防的优点在于能够保持对外线的压力,并通过一些包夹,从而能够有效地对抗外线投射球队(反之2-3联防对限制内线更有效)。

缺点:1-2-2联防的致命弱点在于高位(罚球弧区域)和底角。以下将详细介绍。

3、“3-2联防”3-2联防是1-2-2联防的一个变化站位,两种防守体系的精髓大致相同。

4、“1-3-1”“1-3-1”联防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对高位与外线施加防守压力,而且留有采用包夹的余地。它的缺点在于无法有效防守从边角向低位发起的攻击。教练可以决定具体的防守对位,但你必须选择对你球队最有利的方式,而且要确保你的球员都能理解你所需要的防守轮换站位。

5、“2-2-1半场紧逼”这种半场紧逼在对付那些控卫水平一般且经验欠缺的球队时显得格外有效。但要记住的是,任何压迫防守都要承担被对手在弱侧轻松上篮的风险。

6、对位区域防守:对位区域防守是一种混合型的防守,既包括人盯人防守的元素(防守有球球员),也包括区域防守(防守无球队员)。这种区域防守的效果相当于高质量的人盯人防守。对持球者的防守要像人盯人防守一样进行紧逼,而对无球的区域防守类似于人盯人防守中的“协防”。好的人盯人防守看起来跟一个对无球的区域防守很像(补防)。对位区域防守很像我们几年前提到过的“换位人盯人”,防守者可以随意与其他队员交换位置,所以一般让防守型的大个子站住内线,让灵活的后卫在外线移动。这些让我想起了那句“好的区域防守和人盯人防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对位区域防守的一个优点在于可以混淆对手对于你所使用的防守战术的判断。同样,这也就可以影响进攻方的基本落位,迫使他们进攻的时候自乱阵脚。对于对位防守来说,可以是2-1-2的站位,这就可能迫使进攻一方摆出1-3-1或者3外2内落位。如果摆出1-3-1或者1-2-2的对位区域防守阵型,进攻方可能会变成2-1-2落位,或者2-3落位。所以,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觉不爽。而且还可以像任何有侵略性的人盯人防守一样,时刻保持对球的紧逼,对低位球员采取绕前,切断传球路线,对持球突破采取协防。

7、阿米巴防守:阿米巴防守是疯狂科学家杰里-塔卡尼安(Jerry Tarkanian)教练首先发明和使用的。杜克大学的K教练曾经这样评价塔卡尼安:“杰里一个出色的防守型教练,他的球队总能打出令人敬畏的防守。”阿米巴防守是一种式防守,如果轮转良好,那将给你的球队带来抢断和快攻的机会。大多数时候阿米巴战术不适合构建球队的主要半场防守体系。但是如果作为奇兵,在比赛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用来打断对手节奏,并迫使对手失误。实际上,即使是塔卡尼安本人也在同时使用人盯人防守和阿米巴防守。本文主要介绍阿米巴的一些基本规则。

半场人盯人防守,除了正常半场人盯人外还有一种收缩防守,收缩防守是人盯人防守的变化之一。他是由迪克-贝内特(Dick Bennett)为华盛顿州立大学打造的一套战术。首先你要弄清楚人盯人防守战术的基本理念。如果你的球队中拥有运动能力出色、速度快的优秀防守球员,那么你没理由使用这套收缩防守战术。你只需要使用标准的压迫性人盯人防守对对手保持强烈的压力就可以了。换句话说,收缩防守战术是帮助那些没什么天赋的球队来与强队抗衡的一套战术。他可以帮助一支球队来阻止组织后卫的运球切入。

全场区域防守里面有

1-2-2区域紧逼、1-2-1-1菱形区域紧逼、1-1-2-1区域紧逼、3-1-1区域紧逼、2-2-1区域紧逼、对位紧逼防守

全场人盯人里面有

全场盯人紧逼防守、由攻转守

混合区域防守里面有

1盯人4区域防守、最后时刻的防守、三角防守、垃圾防守

大致就是这些吧,其实你像NBA的那些教练包括很多职业队的教练他们都有一些自己的战术体系,而且球队的战术并不是固定的,很多战术都是一些战术的变形,变的更加适合自己球队的阵容,要这么分起来那就太多了...... 执行战术的球员不一样战术相应的就会出现变化,比如现在的凯尔特人如果把加内特和朗多换成诺维斯基和纳什的话,凯尔特人的防守战术就不是现在这样了......希望上面说的这些对你有所帮助吧,如果你还想问一些具体战术应用的话就再给我发信息吧。

篮球比赛规则 防守

先说说“防守”。

1、通常情况下,一对一的防守,防守方应该是正面对着被防守的队员(联防和夹击防守除外)。所以,侧面、背后的防守,造成的身体接触,多为防守方的责任。这种身体接触如果给被防守方造成不利,判罚防守方的“侵人犯规(阻扰、阻挡)”是肯定的。

2、虽然防守持球队员,没有严格的时间和距离的要求,但防守方必须在被防守方到达某一位置时,抢先到达,并采取一个合法的防守姿势(圆柱体原则)。防守方的防守姿势不合法,只要造成身体接触,防守方也会被判罚“侵人犯规(阻扰、阻挡)”。

再说说您的案例:

就您所说的:“斜退贴着他身体栏着,阻止他前进”,首先,您的位置不当(斜退:已经不是正面防守了;贴着他的身体:防守方已经主动造成身体接触;拦着:躯干还是手臂?),其次,看您是怎样“阻止他前进”?综上所述:您的防守犯规嫌疑很大。

打篮球什么叫阻攻,什么叫防守犯规和进攻犯规

1、阻攻

即盖帽,防守队员跳起拦网,在空中双手成“帽状”,尽力伸到对方上空接近球;当对方扣球时手腕迅速下压,使所拦的球加速反弹,以达到立即拦之目的。因双手犹如一顶帽子狠狠压在球上,故名。

2、防守犯规

在篮球比赛中,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是持球队员与防守持球队员在进攻和防守时,采取了不合理的位置、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不正当的起动方法和非法的动作而造成错误的身体接触而产生的侵人犯规。

要准确的判断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首先要明确规则对持球队员进攻时和防守持球队员在防守时的技术要求。

3、进攻犯规

在篮球比赛中,在球成活球后,进攻队员与对方发生非法的接触,就是进攻犯规,对进攻犯规的判罚还要取决裁判对比赛的掌握,还要考虑比赛的连续性。

所以有时裁判的判罚并不是按照相关规定来的,例如在较为激烈的季后赛中裁判对进攻犯规的判罚就较轻。

扩展资料:

防守必须牢记和运用下列原则:

(1)防守队员必须建立合法的防守位置。

(2)防守队员可以侧移或后撤来保持合法的防守位置。

(3)防守队员必须是首先站好位置,并且接触必须是发生在躯干部分.

(4)队员有权落在他跳起的同一地点.

(5)队员有权落在他跳起前对方没有占据的其他地点。

(6)队员对从地面到头顶上的这部分空间拥有权力。

百度百科-盖帽

百度百科-进攻犯规

百度百科-阻挡犯规

请问NBA的防守违例规则是怎样的?

答:打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打手仅仅指当进攻方持球队员受到防守球员对于肘部以下部位的接触碰撞,而广义的打手进一步可以引申为进攻方持球队员的腰部以上任何部位受到防守球员的接触或者碰撞,接触的部位扩展到头部,肩部,肘部以上臂部。(腰部以下部位的非正常接触或者非正常碰撞都可以笼统定义为防守阻挡或者进攻冲撞)

根据篮球比赛规则记载如下:

侵人犯规

在球成活球后,与对方队员发生非法的身体接触,是侵人犯规。

队员不准拉、推、撞对方队员;也不准靠伸展臂、腿、膝或弯曲身体成不正常姿势以阻碍对方队员行进。违反规定,将判为侵人犯规并按相关的罚则处理。

这些书面的记载其实是非常系统化的,也是非常笼统的,若是严格按照这样的尺度来吹罚的话,基本上70%以上的防守都是属于犯规,尤其是内线的接触性防守。这涉及到关于正常姿势和非正常姿势的定义问题,这一点国际篮联,NBA,CBA,NCAA的判罚尺度都有所不同。

通常来说,裁判的判罚尺度每一个裁判也多少有所差异,吹罚的时刻也大多依赖自觉而不是肉眼观看,基本的原则是是否该次的接触直接影响到进攻方的进攻或者带有恶意,且最大判断感觉是该次防守是否遵循了NBA的防守基本准则。

常规来说,持球方在持球到完成进攻过程中,会和防守球员有身体接触,打手这个判罚基本上出现在投篮或者突破过程中。

要点基本如下:

1. 如果进攻方队员在完成投篮到落地恢复无球状态之前的任何防守球员对于其上臂其上臂以下部位(腕,手,甚至于手指)的接触都可以吹罚为打手,具体操作中一般在球出手之前的不影响到投篮的轻微接触都可以忽略,如果侵犯力度和性质影响到进攻队员的出手投篮,即便是球已经出手后的比较严重的接触依旧可以吹罚防守违例。

2. 防守方的恶意攻击行为,无论在进攻方任何时候(包括运球或者投篮或者传球)发生,都可以吹罚为打手犯规,甚至恶意犯规。

3. 如果发生封盖或者抢断中的打手的吹罚:理论上的封盖或者抢断不应该出现任何的身体接触,如果该打手行为出现在封盖或者抢断之后的,可以忽略不记(例:如果防守球员出手封盖掉进攻球员的投篮后,手臂同系列动作下落时分接触到进攻方的手臂可以忽略,抢断同理),如果该身体接触行为在封盖或者抢断的同时发生,都可以吹罚打手犯规,可是实际操作中封盖或者抢断时候是否有身体接触这一点全部都依赖裁判的眼睛,所以经常有程度不是非常明显的打手行为没有被吹罚,进攻队员锤头顿胸,防守球员沾沾自喜的现象出现。

打手与否,在NBA只有裁判说了算,至于真相也唯有当事人双方心知肚明,可是,对于裁判来说,很大程度根据感觉来吹罚,这就决定了比赛的一定无聊性,也是主客场之分情况下,吹罚尺度不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