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超级联赛凯米国王-芬兰米凯利市
1.芬兰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主要信息?
2.冬天大家不是应该去避寒嘛,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去冰岛、芬兰这个超级冷的地方呢?
3.求北欧国家芬兰的介绍?
4.千湖之国的来历
芬兰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主要信息?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全国有大小湖泊6万余个,誉称“千湖之国”。最大的湖是西南部的塞马湖,其余较大的湖还有派扬奈湖、伊纳里湖和皮埃利斯湖等。我们熟知的桑拿浴始于芬兰,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目前全国竟有100余万个桑拿浴室,平均3~4人一间,由此可见芬兰民众对其喜爱程度。
据历史传说,芬兰是最早迎接圣诞老人安居的故乡。芬兰儿童故事大王玛尔库斯从中获得灵感。他在电台讲故事时说,圣诞老人和2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这座“耳朵山”上,正是有“耳”,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极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他这种颇有感染力的浪漫推理获得了世人认可。从此,“耳朵山”就成了圣诞老人的故乡。
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的政治中心和最大的文化中心。首都赫尔辛基市内湖泊星罗棋布,遍布于街间巷尾;众多的湖泊千姿百态,犹如“兰色的眼睛”闪闪光光。赫尔辛基的夏季格外的长,一天中阳光普照的时间达20个小时,因此人们把赫尔辛基叫做“太阳不落的都城”.这里有北欧最大的大学——赫尔辛基大学,还有著名的赫尔辛基技术大学、赫尔辛基经济管理学院等等。为广大中国人熟知的诸基亚公司(Nokia),即来自芬兰。其产品从手机到大型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均为世界第一流的产品.
由赫尔辛基通往全国各旅游点,有铁路、公路、河运和航运,交通十分方便。
一般说来,到芬兰旅游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6~9月。在这个季节来芬兰可以看到世界罕见的“极昼”奇观,还可以看到人们欢庆“仲夏节”的欢乐场面。
芬兰有一座独具特色的航海博物馆,坐落在阿赫韦南马群岛马里安哈米纳市。馆内所藏展品丰富多彩,使游人大开眼界。在博物馆外边的码头上还停泊一艘“波默恩”号远洋帆船。这是世界上最后一艘远洋帆船。
北极村这个旅游景点是在罗斯福夫人启示下设置的。北极村里有许多美丽奇妙的自然风光。夏季到这里,你可以观赏难以忘怀的午夜不落的太阳;冬季到这里,你可以在昼夜不见太阳的晴空中,看到世界上罕见的北极光。“圣诞老人故乡工程”更为北极风情锦上添花,让游人流连忘返。
冬天大家不是应该去避寒嘛,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选择去冰岛、芬兰这个超级冷的地方呢?
冬天旅行因人而异啊,有人想去热带海岛避寒,有人就想去有雪的地方玩雪,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这个无可厚非。至于为什么去冰岛,芬兰,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看极光一般来说,极光爆发的时候,北欧五国都有机会看到,不过越靠近北极圈,看到的几率越大,看到的极光也会更强烈,瑞典基律纳阿比斯库、挪威特罗姆瑟北角、芬兰萨利色尔卡、冰岛黑沙滩等都是看极光的好地方
二、雪上活动北欧冬季雪多,雪地活动很丰富,特别适合喜欢玩雪的人。比如圣诞老人村的驯鹿雪橇、狗拉雪橇、雪地摩托、冰上垂钓、滑雪等。
三、过圣诞冬天去北欧的最好时间是圣诞节前后,既可以体验各种雪地活动,又能到圣诞老人家里做客拍照。芬兰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村是圣诞老人真正的故乡,曾得到联合国的认证,每一个初次来芬兰的人都要一睹圣诞老人的风采。
来到这里,别忘了做三件事情
1,寄明信片
2,获得穿越北极圈的证书
3,和圣诞老人合照
除了圣诞老村,北欧各国的圣诞集市也非常浪漫,绝对是圣诞北欧之行必打卡地。推荐芬兰的赫尔辛基圣诞集市、丹麦趣伏里游乐园圣诞集市、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城圣诞市场、挪威勒罗斯圣诞市场、冰岛Fleamarket圣诞集市。
四、看冰雪建筑冰酒店
瑞典除了有诺贝尔奖,能看极光外,还有一个享誉世界的建筑奇迹——冰旅馆,冰旅馆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用冰块铸成,冰旅馆,顾名思义就是冰块铸成的旅馆。住惯了普通的温暖酒店,住一次寒冷酒店也是难得的人生体验。
冰雪城堡
和瑞典的冰旅馆类似,芬兰凯米也有一座用冰雪建成的奇迹——冰雪城堡。相对瑞典的冰旅馆,凯米冰雪城堡会丰富一些,除了冰雪酒店,冰雪教堂,冰雪酒吧外,这里还有传统的芬兰烟熏式桑拿屋,再寒冷的天气也热气蒸腾,冰雪城堡主体建筑群的外庭园里建有几条冰雪滑梯和一个冰雪迷宫,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可以玩得尽兴。
求北欧国家芬兰的介绍?
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意为“湖沼之国”
33.8145万平方公里。
523.66万人(2004年底)。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兰语和6%人口的母语瑞典语。少数人口包括了萨米人、俄罗斯人、犹太人等。 大多数芬兰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约1%的人口则信奉东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罗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赫尔辛基(Helsinki),人口55.9万人(2004年底)。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是一座 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繁荣,现代建筑和中世纪建都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市内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吸引着各地游人。
重要节日 独立纪念日(12月6日)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 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 《祖国》
国花 铃兰(百合科)
语言 芬兰语,瑞典语
货币 欧元
国际电话码 358
简况
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东部有高地,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和平原。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冬季寒冷,仅南部较温和。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1%,以松和云杉为主。水力资源丰富。有铜、锌、金、铬、钴、钛、钒等矿藏。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在瑞典的埃里克国王(King Erik)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诗史《卡勒瓦拉》(Kalevala)发表后才受到重视。 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简短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千湖之国的来历
“千湖之国”——芬兰的来历
芬兰的湖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这要从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说起。
芬兰靠近北极圈,几十万年以前,芬兰曾经像今天的格陵兰岛一样被冰层封冻着,这些封冻的冰层不断地发生缓慢的运动而对地面产生巨大的力量,因地面的硬度不同,经过冰层运动的作用,会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此外,巨大冰层本身沉重的压力,还会使地面下陷,冰层越厚,地面下陷就越深。
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这里的气候逐渐转暖了,覆盖在地面上的冰层开始慢慢溶化。到冰层全部溶化殆尽的时候,原来冻结在冰块中的泥沙砾石,都脱离出来堆积在地面上,更使地面变得凸凹不平,坑坑洼洼。这种坑坑洼洼的地面,正是形成湖泊的良好条件。俟冰雪全部消融后,一部分水充盈了这些低洼地。一部分流进了江河中,每年的降水又在不断地补充着这些低洼地方所蒸发掉的水分,因此,宛如繁星似的湖泊就在芬兰这个地方出现了。这些由于冰川活动造成的湖泊,称为冰蚀湖和冰碛湖。
除了芬兰外,瑞典、加拿大、瑞士等国家也曾经有和芬兰相似的状况,因而这些国家的湖泊也非常多。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在瑞典的埃里克国王(King Erik)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诗史《卡勒瓦拉》(Kalevala)发表后才受到重视。 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简短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芬兰被誉为“千岛之国”与“千湖之国”:精确来说全国共有187,888个湖泊和179,584个岛屿。芬兰地势平坦,拉普兰北部地区位于芬兰、挪威边界的哈尔蒂亚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为芬兰最高点。芬兰最长的河流是凯米河(Kemijoki),长 512 公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