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跳水十米台决赛-伦敦奥运会跳水十米台
1.伦敦奥运 参加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美国队员是
2.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作文怎么写
3.在奥运会历史上,谁是第一个男子10米跳水冠军?
伦敦奥运 参加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美国队员是
没有美国运动员参加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比赛。
参加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只有八对选手,按最终名次排列分别是:
陈若琳/汪皓(中国)
葆拉·埃斯皮诺萨·桑切斯/ 亚历杭德拉·奥罗斯科·洛萨(墨西哥)
梅根·班费托/ 菲林·罗斯兰(加拿大)
维格丝/ 蕾切尔·巴格(澳大利亚)
萨拉·巴罗/ 冬妮娅·蔻芝(英国)
诺拉·舒琴斯基/ 克里斯汀·施陶雅(德国)
梁敏喻/ 潘德勒拉·丽农·帕姆格(马拉西亚)
尤丽娅·普罗科普申科/ 维可托丽雅·波特耶克伊娜(乌克兰)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作文怎么写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作文——成功的背后是付出
当五星红旗在伦敦游泳馆缓缓升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双人十米跳台的精彩。
在所有人眼里,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比赛,因为陈若琳、汪皓的总分一直遥遥领先,不出意外的话冠军一定是她们的。最终花落二人身上,她们手握金牌,灿烂的笑容定格在那一刻。
回味比赛,不能忘记比赛中陈若琳镇定自若的表情,甚至怀疑在那种大型比赛中为何她如此沉着?带着疑惑,上网搜索她的资料,才发现成功的背后、自信的背后是不断的付出、坚持和努力。
站在高高的跳台上,腾空而跃,进而翻转或直立、活屈膝的姿势,然后就像抛物线一样落入水面,激起朵朵浪花……正是这个浪花让陈若琳付出了很多。
女生随着年龄发育,体重会变化很大,而十米跳台的练习需要运动员保持稳定的体重,体重对于跳水动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体重,她承受着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她几乎三年的时间没有吃过晚饭,为了抵抗饥饿,她常常早早上床睡觉,把体重控制在46公斤的理想范围内。
比赛正式开始了,前面几个国家的跳水运动员发挥得非常的好,全场观众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但是我却十分担心,万一郭晶晶没跳好,那我们中国跳水队(岂)企不被笑话,我们跳水队可是享有跳水梦之队的美誉呀,不能输,一定不能输。正在我寻思时,(该)郭晶晶该起跳了,她跳的是3.0的难度系数。
只见她沉着冷静,在踏板上吸了一口气,便开始(了)完成她的动作,时间一到,她便跳下水去,只见她抱着膝盖,旋转了两周后,打直双腿,钻进了水里,入水水花非常小,动作完成得非常优美,裁判给了她九十几分的高分,我想如果照这样下去,郭晶晶一定能拿到金牌。
如果说控制体重只是起点,那么坚持高质量的训练才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步。一套动作,教练要求她做十遍,她会坚持做百遍、千遍,甚至万遍,为的就是把动作做得臻于完美。
“我比赛时脑袋里只想着动作,如何将动作做好就是我的想法”,陈若琳如是说。不受外界的干扰,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因为已经付出,因为一个动作已经做了成千上万遍,只要稳定,冠军一定是她的。
对手们无奈地对她评价:“她的稳定令人绝望!”正是这种超人的付出让她有了回报,十米跳台这块金牌将会是她20岁青年年华的最好铭记。
写作技巧
1、写作中进行表现时运用的方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
2、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在奥运会历史上,谁是第一个男子10米跳水冠军?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跳水比赛,最后一个比赛日在玛利亚-伦克水上运动中心举行。在男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爱森以总分585.30分夺冠,帮助中国队继2004年胡佳之后夺得男子跳台金牌。这也是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40枚金牌。陈艾森也成为第一个男子单双10m跳台双冠军;另一位中国选手邱博,第二跳和第五跳都犯了大错,最终仅以488.20分排名第六。可惜他错过了奖牌!
跳水是一项技术和力量完美结合的运动,也是自1984年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以来,在每届奥运会上赢得金牌的唯一标志性项目。常年在世界上的统治性表现,让跳水给外界的印象是没拿金牌就是失败。在好成绩的背后,运动员所面临的压力是其他大部分项目所无法企及的。
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英雄比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银牌,到世锦赛的三连冠,再到里约奥运会的崩溃,邱博的跳水生涯就像他从事的项目一样,一次又一次爬上10米高的跳台,一次又一次摔倒,其间快乐而有自知之明。
在奥运会决赛中,在跳台失误后,连站都不想站起来。感觉自己是罪人,很自责。想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世界最高的舞台上,应该感到很惊讶。真的很抱歉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人。但是游戏是这样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总是很残酷。比赛结束后,彻底崩溃了。然后一夜没睡,失眠了,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瘦了15斤。在这种身心状态下无法正常训练,于是跟组长申请回省里调整。
相信这不是邱博第一次讲述自己的奥运经历,里约奥运会已经过去三年多了,但从他略带伤感的故事来看,人们还是觉得他心里有点不甘和孤独。是的,只有经历过奥运会的人才知道,它真的是其他比赛无法企及的。当然,这就是这场比赛的魅力所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