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篮球最强的十个人

2.昔日男篮最强控卫刘炜,打了几年球才退役?

3.男篮十二人照片名单

4.穆铁柱(穆铁柱简历个人资料简介)做什么的

5.前两天CCTV采访中国老篮球队队员资料

中国篮球最强的十个人

cba老队员名单-CBA篮球最老人员

中国篮球最强的十个人如下:

1、郭艾伦:曾效力于CBA辽宁宏运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为杰出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为著名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金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父”。

2、马指导:曾效力于CBA广东宏运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强大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大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两次、亚洲冠军两次以及上海世锦赛冠军,被誉为“中国篮球之神”。

3、贾秀全:曾效力于CBA青岛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为精彩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金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星”。

4、王治郅:曾效力于CBA上海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活力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传奇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上海世锦赛冠军,被誉为“中国篮球之王”。

5、唐斌:曾效力于CBA湖北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佳进攻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传奇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03年亚运会男篮金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最”。

6、马云龙:曾效力于CBA浙江宏运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优秀的防守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银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魂”。

更多介绍如下:

7、马季奇:曾效力于CBA深圳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技巧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著名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银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宝”。

8、邹雨宸:曾效力于CBA广厦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天赋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著名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篮银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星”。

9、陈磊:曾效力于CBA上海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激情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巨星。他曾获得C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09年亚运会男篮金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翼”。

10、林书豪:曾效力于NBA洛杉矶湖人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出色的球员之一,也是中国篮球史上最优秀的巨星。他曾获得NBA总冠军、亚洲冠军以及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篮铜牌,被誉为“中国篮球之光”。

昔日男篮最强控卫刘炜,打了几年球才退役?

篮球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美国NBA联盟更是篮球界的顶级殿堂,其中汇聚了世界上所有的篮球高手,是所有篮球运动员所向往的地方,相对于美国的NBA中国的CBA虽然没有推向到全世界,但是近年来发展的也非常迅速,其中涌现了一批批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球员在他17岁的时候就进入了CBA打球,到39岁才退役,一共打了22年的篮球,被称为CBA的“常青树”,他就是刘炜。

男篮世界杯在中国举行,可惜中国男篮球员在赛场上接连失误,导致最终只拿到了第二十四的名次,无缘直通明年的东京奥运会。这让球迷们非常失望,在赛场上后卫们投球不中,传球又传不开,防守防不住,突破突不出,这不禁让一些老球迷们想到了昔日男篮最强控卫:刘炜,曾经的主控男篮,指点江山,受到了很多指责,却依然勇往直前。

时间过得很快,十年转瞬即逝,曾经那个扛起国家队的刘炜,已经两鬓斑白,没有当年的神采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一些老球迷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指责刘炜,如果不是因为姚明,他能进国家队?队友跑出了战术,为何不传球?等等。在本届男篮之前,中国男篮运动员受到指责最多的可能就是他了,但不管别人怎么指责,刘炜一直没有放弃,勇往直前。

当时的男篮中,刘炜可以说是运球过半场最好的后卫,单人防守最好的后卫,关键时刻敢打敢拼的后卫。尽管受到很多人指责,但刘炜把国家队责任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从来不为自己辩解,勇往直前,一直打了22年篮球才选择退役,刘炜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过:已经为篮球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看下中国男篮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出,刘炜就是男篮历史上最强的控卫,在06年世锦赛上,刘炜成为了队伍中绝对的主力,场均拿下8.2分,4.5助攻,这个成绩成为了近10年来中国队控卫最强的表现。除了一些国内地区性的赛事,刘炜在02年到12年,打满了六届世界大赛,主控了中国男篮十年,在这十年来很多球员都进进出出,只有刘炜留了下来,他才是中国男篮最禁得起磨练的最强控卫。

昔日男篮第一控卫,在球场上挥洒了22年的青春,在今年8月份他宣布了退役,同时上海男篮退役了刘炜的8号球衣,退役之后的他并没有选择离开篮球,而是当了上海球队的领队,他准备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篮球,最后祝愿刘炜以后的生活幸福美满,带领上海男篮再创辉煌!

男篮十二人照片名单

男篮十二人照片名单:周琦、王哲林、胡金秋、张镇麟、付豪、崔永熙、周鹏、李凯尔、赵睿、赵继伟、胡明轩和方硕。

1、周琦

1996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效力于CBA广东东莞大益队。

2、王哲林

1994年1月20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中国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效力于CBA上海久事大鲨鱼俱乐部。

3、胡金秋

1997年9月24日出生于中国新疆库尔勒,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效力于CBA浙江广厦猛狮俱乐部。

4、张镇麟

1999年1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前锋,效力于CBA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

5、付豪

1997年8月2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大前锋,曾效力于CBA八一南昌火箭篮球队,现效力于CBA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

6、崔永熙

2003年5月28日出生于广西南宁,祖籍广东茂名市,中国职业男子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效力CBA龙狮篮球俱乐部。

7、周鹏

1989年10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中国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现效力于CBA深圳新世纪烈豹俱乐部。

8、李凯尔

别名凯尔·安德森(Kyle Anderson),1993年9月2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纽约,拥有八分之一中国血统(外曾祖父为广东客家人),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小前锋,效力于NBA明尼苏达森林狼队。

9、赵睿

1996年1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后卫,效力于CBA新疆广汇飞虎俱乐部。

10、赵继伟

1995年8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CBA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

11、胡明轩

1998年3月10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后卫,效力于CBA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

12、方硕

199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CBA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

穆铁柱(穆铁柱简历个人资料简介)做什么的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穆铁柱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穆铁柱简历个人资料简介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穆铁柱是怎样的一个篮球运动员?

穆铁柱是中国篮坛历史上一个拥有辉煌职业生涯的内线球员。

穆铁柱,身高2米28,体重160公斤,他的鞋码是52码,是中国篮球历史上第1个被称颂为篮球中锋的内线球员,也是那个时代,我们中国男篮国家队主力中锋。他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他先后入选过济南代表队,八一男子篮球代表队,中国男子篮球国家队。

帮助男篮队获得过男篮亚锦赛的冠军,第8届亚运会男篮的冠军,第8届男篮世锦赛的第11名,在与世界强队的交手中,穆铁柱成为了中国男篮在比赛中的一个强点,助力中国男篮!

他还获得了国际军事理事会篮球锦标赛第三名。他还帮助八一男篮队中获得了两次亚洲俱乐部的锦标赛的冠军,之后他短暂担任过八一男篮的主教练,对中国篮球的发展做出了一个杰出贡献,后续中国篮协授予他一个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的称号。

作为我国在的内线中锋,他庞大的一个身躯,却有着一个良好的篮球意识,在攻防两端都给予中国男篮一个非常大的支持,他成为了中国男篮在同时期比赛中最为依赖的一位球员。

同时我篮球历史上的媒体人或者是球员,都对穆铁柱在中国篮球贡献都做出了一个积极的评价。

媒体这样评价穆铁柱,说穆铁柱在球员时代为中国男篮成为亚洲霸主,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他的逝世对中国篮球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而我历史上最伟大的球星,也是中国现任的篮协主席的姚明也积极评价自己的这位老前辈,他说到穆铁柱和我都是中国篮坛的两大中锋,但是以前如果提起真正的大中锋的话,首先就会先想到的是穆铁柱,我对他是一种仰视,一种仰慕,我和穆老先生有过接触,但我来没有和他说过话,因为那时我还不够资格跟他说话。

从姚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他对于这位老前辈是非常尊重的,并且对这位老前辈对中国篮球贡献,给予积极的评价。

而作为穆铁柱同时期的老兄弟,老队友,篮球解说员评论员张卫平指导这样说道,穆铁柱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队友,他是中国男篮第一代中锋,为我们称霸亚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我都觉得他是世界篮坛传球最好的中锋。

从篮球名宿张卫平的话语中,我们能够看出,穆铁柱和他做了好长时间的国家队队友,所以说他见识到过穆铁柱打球的方式,见识到穆铁柱在内线打球的一个统治力,因此张卫平指导的这番话是非常客观的!

传奇中锋「穆铁柱」的职业生涯,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水平?

在中国篮球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男篮都有伟大的中锋,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三大移动长城,而这期视频要聊的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统治亚洲篮坛的中锋穆铁柱。在老一辈球迷心中,穆铁柱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姚明也曾经在一档节目里就毫不吝啬地表示,穆铁柱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就像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穆铁柱,1949年出生,山东省菏泽人,身高2.28米,司职中锋。1972年加入济南篮球队,1973年抽调进入八一队,1977年进入中国国家队。19岁前,穆铁柱没有摸过篮球,在赶集时因为抢眼的身高而被发现,并被推荐到省里,因为没有任何基础,又被退回到县里。以为要回家继续务农的穆铁柱,没想到迎来了国家队伸出的橄榄枝。当时的国家队,用20个旧篮球,换来了穆铁柱。那个年代一个崭新的篮球大约是10块钱,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20~30元,20个篮球,还是旧的,大约150块钱吧。1977年,28岁的穆铁柱正式进入国家队。教练着重训练他篮下的投篮和抢篮板以及传球技术,他的投篮可以说是非常的稳定。

在当时来说,2.28米的身高,160KG的体重,就是内线的巨无霸。他视野广,且善于和外线球员配合,还能单手握球传球及投篮的假动作,成为了队中的进攻核心,而在防守中他的身高就是对方球员的噩梦。穆铁柱的出现开启了中国篮球的新时代,几乎每场比赛他都能砍下二、三十分,大家都知道孙军单场70分的记录吧,而他在一场与苏州市队的比赛中,一人砍下80分,创下中国篮球单场得分的最高纪录。要知道,当时的比赛还没有三分球的概念。穆铁柱的内线统治力在亚洲无人能及,也因此有了中锋的美誉,很多我们父母辈的人都是因为他成为球迷。遗憾的是当年的视频实在是太少。

1975年,中国队在张卫平的带领下,获得了亚锦赛冠军。1977年的亚锦赛,穆铁柱和张卫平构成了中国队的双核。防守中穆铁柱是球队的核心,而进攻中张卫平则是对手的噩梦。这一内一外,帮助中国队小组赛全胜,场均净胜对手60分以上,决赛阶段场均净胜对手40分以上,最终9战全胜,成功获得冠军。

1978年亚运会,穆铁柱的巨大威力令中国男篮如虎添翼,决赛中,他们没有给南朝鲜队任何机会,赢了20分,历史上首次获得亚运会金牌。

1978年的马尼拉世锦赛,这是中国队第一次参加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以钱澄海挂帅,张卫平与穆铁柱为球队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张卫平在7场比赛中总共砍下了177分,场均得分达到25.3分,在赛会得分榜上排名第二,并最终入选了赛会最佳阵容。穆铁柱在这届比赛中,表现不错,场均可以拿到13分,并且在同多米尼加的比赛中拿到25分。在那届比赛中,中国队最终获得第11名。

1979年4月,由全美大学生明星球员组成的美国队来华访问,这是新中国与美国建交后的第一场篮球赛,八一队代表中国和他们打了两场比赛,八一队的口号大家应该都听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特别能战斗。八一队这段时期的主力五虎将是中锋穆铁柱,神射手郭永林、匡鲁斌,后卫吴沂水、邢伟宁。这几位球员也是当时的国家队主力。也就是说八一队就是国家队。

面对身体素质强于自己的对手,穆铁柱镇守篮下,其他球员发挥小快灵的特点,一开场,八一男篮就打得很顺利。全队在吴忻水的组织下,穆铁柱内线强攻,郭永林、匡鲁彬外线开花,最终八一队以104比96战胜对手,其中吴忻水、穆铁柱各得25分,郭永林23分,匡鲁彬14分,邢伟宁11分。然而美国队并不服输,提出第二次交手。八一队在吴忻水受伤的情况下,再度迎战,并再次以72比69战胜美国队。八一队两次击败这支美国队,令美国颜面尽失。虽然只是友谊赛,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中来说,这是振奋人心的胜利。四个月后,NBA总决赛MVP昂塞尔德领衔的华盛顿子弹队访问中国,球队来华的阵容也基本全是主力,八一队再次与其上演精彩对决,面对拥有海耶斯,昂塞尔德这些名人堂级别球员的子弹队,八一队真切感受到了顶级职业队的强大,没有身体优势,只能凭借技术和顽强与对手展开对攻,比赛开始后,八一队沿用前面的战法,用吴沂水组织进攻,穆铁柱内线牵制,郭、匡二人左右开弓。不料,这支子弹队的实力完全超出了八一队的想象,也远非当初那支美国大学生队可比。2.01米的昂赛尔德将2.28米的穆铁柱完全锁,在他的防守之下穆铁柱在力量和敏捷性、弹跳方面完全处于下风,甚至连球都没办法举起来。外线球员的防守压力也远非寻常可比。即便是这样,八一队拼尽全力,上半场只落后了一分。

到了下半场,八一队的体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开始体现。命中率下降,防守质量变差。最终八一队还是以85:96输掉了比赛,输了11分。这么小的分差,放到现在几乎不敢想象。其中,八一队头号得分手郭永林还砍下28分,尽管最终告负,但却赢得了喝彩与尊重。华盛顿子弹队还和当时姚明的父亲所在的上海队也打了一场,最终上海队输给对手20多分。

1979年亚锦赛,有一场比赛值得一提,就是著名的“名古屋黑哨事件”。那个时期,中国队是亚洲篮坛的巨无霸,免不了成为棒子和日本针对的对象,复赛对阵日本队时,裁判将中国队5位首发球员,包括穆铁柱全部罚出场外,但中国队还是顶住压力,用轮换球员战胜对手。最终7战全胜实现了3连冠。并获得了1980年的奥运会资格。但是由于当时中国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中国男篮最终没能出现在当时奥运会的赛场上。

1981年,穆铁柱又帮助八一捧回了第一届亚洲俱乐部锦标赛的冠军,1983年亚锦赛,34岁的穆铁柱完成了他最后一次洲际大赛。

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的顶梁柱,在20年的篮球生涯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誉,更是中国篮球的神话。1987年六运会之后,38岁的穆铁柱退役。在无数鲜花与荣耀的背后,却留下了满身的伤病。身体负荷很大,加上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穆铁柱的心脏渐渐难以承受。2008年,这位家喻户晓的篮球名宿因心脏病与世长辞,而他写就的巨人传奇,会一代代流传下去。

穆铁柱享受副师级待遇,女儿在银行工作,儿子1.8米却不是运动员

爱好体育、年龄超过50岁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穆铁柱的人。

作为中国篮球界的“巨人”,穆铁柱身高2米2,在篮球界这样的身高是“一骑绝尘”的。

穆铁柱曾经被誉为中锋,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期中国篮球的顶梁柱,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伴随着穆铁柱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巨星的同时,他的私人生活和家庭,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穆铁柱与妻子拥有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他的儿女都没有“继承”穆铁柱的事业,女儿如今在银行上班,儿子身材高大,却并不是运动员。

穆铁柱在做篮球运动员期间,创造了许多传奇,成为很多“巨人”们在篮球界的偶像。

在事业上,穆铁柱毋庸置疑的到达了巅峰,退役之后,穆铁柱也做了几年的教练工作,后来因为身体原因,穆铁柱在2000年正式从八一体工大队退休了。

基于穆铁柱为国家作出的贡献,退休之后,穆铁柱也享受副师级待遇,在北京颐和园附近的总政老干部干休所,和八一队的很多人都住在同一栋楼里。

他们的生活基本都很安逸恬静,一起下棋、打牌、搓麻将,但是穆铁柱因为水平不够高,也不经常玩。

穆铁柱最喜欢的是户外活动,爬山、钓鱼都是他日常的外出活动。

他也喜欢开车,但穆铁柱的身高开起什么车,都会让车看起来很显小。

即便这样,穆铁柱也无法放弃开车兜风。

有记者曾经问他开车的速度怎么样,“从北京到哈尔滨一天能打一个来回”,穆铁柱开玩笑地说道。

退休后的穆铁柱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因为身高和篮球运动员的身份,穆铁柱也曾经参演过一些角色。

他在《傻冒经理》、《一夜歌星》、《黑色走廊》三部**中都有参演,甚至还演过小品,拍过广告。

然而穆铁柱的这些“尝试”显得有些杯水车薪,在网络还并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穆铁柱仅靠在**里出演的小角色,使得人们几乎无法认出他来。

退休之后,穆铁柱基本上消失在公众视线当中,他的妻子和儿女们的消息也自然而然地很少出现在新闻报刊中。

穆铁柱与妻子王专红结婚后有一双儿女,退休后,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就是他和妻子的退休金,每月差不多3000多元。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这对名极一时的体坛明星来说并不算宽裕,那时候,大女儿穆榕已经开始找工作,给家里分担一些经济压力了。

在穆铁柱以前的采访中,他也曾经提到过自己的孩子:“我退役晚,孩子们小的时候,缺乏感情投资的机会。所以他们对妈妈要比对我亲的多,而且他们也不太爱听我的话。”

言语中,都是他对孩子的愧疚,但孩子们一直都是非常尊敬父亲的。

穆铁柱一直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两个孩子长大之后,渐渐也都有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一家人共同的兴趣爱好绝对是篮球。

提起NBA,穆铁柱和王专红两个人都非常兴奋,他们提到,儿子喜欢76队的艾佛森,穆铁柱夫妻二人和女儿喜欢的是湖人队的奥尼尔。

如今,女儿穆榕身高一米七三,儿子穆桐1.8米,但身材高大的他却不是运动员。

穆铁柱的儿女们虽然对于体育和篮球非常感兴趣,但长大之后别说从事篮球,他们现在的事业根本都没有和体育沾边。

对此,穆铁柱似乎也并不在意,他并没有非要子女从事篮球运动的想法。

按照他的话说:“他们没有遗传我的运动基因,平时打篮球也是为了锻炼身体,这样也好,多学些知识更有用。”

穆桐和穆铁柱非常相似,尤其是二人的善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有一位来自珠海的小战士把钱包弄丢了,要和穆铁柱借60元。

这在当时是穆铁柱一个月的工资,他看这名小战士有些可怜,就咬一咬牙,把一个月的工资给了他,自己就留下了几块钱。

后来,事实证明穆铁柱没有信错人,二人还因此成了莫逆之交,这名小战士随后每年几乎都会来看望穆铁柱。

有其父必有其子,穆桐小时候赶上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在八一体工大队外面做生意的都收了摊,只剩下一个卖元宵的还在推着车在大风雪中叫卖。

穆桐放学回家的路上,对王专红说:“妈妈,给我点钱,我想买元宵”。

王专红很纳闷,说:“你不是从来都不吃元宵的吗,怎么想起要卖元宵了?”

小小年纪的穆桐只是拉着王专红说:“妈妈,你看他多可怜,这么大的雪还在卖,我们多买一点吧”,结果他们买回家两大兜元宵,穆桐一口也没吃。

如今,穆榕已经41岁,他延续了毕业之后的选择,至今依旧在一家银行工作。

而穆桐从北京联合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到企业上班,当了一名白领。

穆铁柱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像父亲一样在体育领域发光发热,但也都过上了自己幸福安稳的生活。

除了子女之外,穆铁柱与王专红的爱情故事在当时也是轰轰烈烈的。

在那个时代,二人的相遇和相爱是大胆而又热烈的。

王专红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名疯狂的篮球迷,恰好穆铁柱那时候所在的八一队经常在首都体育馆打球,喜欢篮球的王专红经常跑去看他们打球。

看了几次之后,王专红对穆铁柱就心生好感,于是回去给穆铁柱写了一封表达爱意的“求爱信”。

穆铁柱以前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加上当时整个的社会环境都还比较传统和保守,收到信之后穆铁柱就主动上交给了组织。

八一队的领导,尤其是当时负责八一队训练的教练张忠恕非常重视。

虽然大家的思想都还比较保守,却并不排斥自由恋爱,根据张忠恕的回忆:“我们当时生怕是有人在开玩笑,所以当时还特地找到女篮,请他们派了两名女同志,专程赶到王专红所在的工厂,这样调查下来,发现工厂里确有其人,并且经过简单的调查和了解,发现王专红同志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还是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唱歌、跳舞都样样在行。”

经过八一队领导们的初步“筛选”,在领导们的安排下,穆铁柱和王专红开始了第一次见面。

后来二人回忆起相识的那段际遇都仍旧历历在目,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当年的甜蜜。

王专红提到,1978年,中国赢得了亚运会的男篮冠军,在那之前,王专红就已经非常欣赏穆铁柱。

在知道穆铁柱得了奖、为国争光之后,王专红为了表示祝贺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据说当时给穆铁柱写信的人非常多,王专红也就没有放在心上,随后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

穆铁柱说:“那个时候找对象还要看政治上怎么样,出身怎么样,要求很严的。王专红来的信内容我都不太知道,还是领导看了信之后还特地派人去他们厂里调查了一下。”

到1979年底,二人结婚,当时穆铁柱花光了几年攒下来的全部身家270元。

其中,270元的大头是为体工大队分给他们的那套房子添置了许多家具,剩下的钱就都用在酒水上了。

二人的婚礼仪式其实特别简单,穆铁柱说:当时什么结婚戒指、结婚照、奶油蛋糕、香槟酒都没有的,那时候结婚不兴这个,是不是不可思议?

二人结婚当天,穆铁柱的父母家人都没有到场,都是八一队的领导们当“婆家人”。

女方也是八一队开着一辆面包车接过来的,在体工大队训练馆的小礼堂里,一共不到一百多个人。

二人专门换上了套装,等领导讲完话,向着来宾们三鞠躬之后,就算完成婚礼仪式了。

王专红每每回忆起开始的这段时光,都说:“我就觉得这真是缘分,当时那么多人给她写信,一大摞一大摞的,他们领导就选中了我。”

二人婚后生活也非常幸福和谐,穆铁柱几乎没和妻子发生过激烈的争吵,就算小吵之后,也基本都是穆铁柱主动向妻子承认错误。

王专红觉得嫁给穆铁柱特别幸福,虽然他身高很高,外表看起来非常粗犷,但在家里是一个细心体贴又浪漫的男人。

婚后,王专红考虑到穆铁柱打篮球训练很辛苦,所以家里的事基本上都是王专红一人承担。

有一次,王专红患上了严重的腰疼病,穆铁柱不仅连续五个月、每隔一天拉她去医院看一次病,甚至还在这段时间内学会了做饭,这让王专红深受感动。

正是因此,二人才能够相互体谅,相互支持。

小时候穆铁柱家中贫穷,一家五口四处流浪,只能以要饭为生,在他16岁的时候身高就已经达到了2米。

穆铁柱个子虽然很高,但他并不觉得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以前他还说过:“小时候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结果长了这么高。”

人家问他多高的时候,他几乎从来不严肃正经的回答,常常顺嘴胡说一通,有时候是两米一,有时候说两米,甚至生气的时候只说一米八。

上世纪60年代,山东省体委在选拔体育人才的时候,非常意外地在菜市场发现了去卖鸡的穆铁柱。

因为“海拔”非常高,工作人员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来穆铁柱。

随即,穆铁柱就作为体育专项人才被推荐到山东省体委,但没过多久,因为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的体育训练,无法在短期内戴代表省篮球队出战。

然而由于上世纪中国体育行业也刚刚开始发展,像穆铁柱这样的身高在整个中国几乎是凤毛麟角,因此被国家体委发掘,正式开始体能训练。

时任湖北省黄石市的体委主任余邦基,负责很多人都不愿要的零基础的穆铁柱。

跟随着恩师练了大约一年半的篮球之后,穆铁柱作为15号进入八一队,正式开始了篮球之路。

作为中锋,穆铁柱的身高往那一站,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动得了他。

每场比赛,穆铁柱基本上都要得个二三十分。

1979年,美国大学生联队来中国打友谊赛,恰好对上了穆铁柱领衔的八一队,被两度击败,穆铁柱和八一队因此在当时的篮坛也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没过几年,八一队代表中国出战,获得了亚洲俱乐部锦标赛冠军,穆铁柱被媒体称为“半个篮筐”,就此红透了整个亚洲地区。

穆铁柱在篮球界那几年,可谓是风光无限。

据说他最“红”的那段时间,去东来顺吃饭,从王府井路口到东来顺的几百米,都被粉丝们堵得水泄不通,要很长时间才能脱身。

退役后,穆铁柱因为心脏不好无法在篮球队执教,但他对篮球的热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对年轻球员的请教有求必应,和教练讨论战略战术,和家人们一起关注NBA、CBA,篮球已经深入了他的生命。

2008年9月,一代体坛名将穆铁柱因为心脏病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一个以穆铁柱命名的篮球时代也因此画上了辉煌的句号。

但实际上,所谓篮球界的“天才”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成为英雄人物的。

留在一众球迷记忆中的穆铁柱往往是“独领风骚,称霸篮球场”的英姿。

然而,穆铁柱从一个篮球盲到篮球界赛场的****,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的确也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磨练。

宗瑜.穆铁柱:一个时代的传奇.金秋,2014(04):19-21.

秋月.球星穆铁柱的平民生活.新天地,2008(10):38.

崔林娜.昔日铁柱今何在?.篮球,2003(08):30-32.

前两天CCTV采访中国老篮球队队员资料

那是1979年的友谊赛,中国队确实击败过美国队,不过那时的美国队并不是梦之队,而是大学生联队;当时中国老篮球队队员主要有: 穆铁柱,1949年出生于山东省东明县。中国国家队前主力中锋,身高2米28,体重160公斤,鞋52码。1972年加入八一男篮,1977年入选国家队。作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篮球的顶梁柱,自1972年参加中国,入济南代表队,在20年的篮球运动生涯中,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同时在那个时代也被誉为了“篮球中锋”,在当时成为了篮坛的“巨无霸”,更曾是中国篮球界的神话。

郭永林(1954—) 辽宁大连人,身高1.91米,“八一”男篮队员,运动健将,优秀前锋,有“神投手”之称。

1971年入辽宁青年篮球队,1973年入武汉部队篮球队,1978年选入“八一”队,1979年为国家队主力前锋。擅长跳起高手头上、高手头侧、高手后仰和空中变向等多种形式的中远距离投篮。在对方严密防守时突然跳起的投篮命中率达58—60%。全国联赛平均每场得30分左右。“八一”男篮两胜美国国家队,他每场得20分以上。在第10、第11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他是中国队主要得分手。1979年黑海杯比赛,他也是得分最多的队员。1980年参加世界俱乐部锦标赛亚洲区比赛,被评为最佳运动员。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马跃南;前国家队队员,曾效力于八一队,现国家级篮球教练。南京原体工队副大队长兼篮球总教练。军队体育4级。

曾代表南京队、八一队和国家男篮参加过全国锦标赛、全运会、亚锦赛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1990年担任南京男篮主教练,率队获得全国甲级联赛亚军、全军篮球比赛冠军等。

曾两次担任中国青年女篮主教练,并获得亚洲青年女篮冠军。

1997年至1999年担任调整中的中国女篮主教练,期间参加德国第11届世锦赛(获12名);泰国第12届亚运会(获第2名);日本第18届亚锦赛(获第4名)。

2000年至2004年任CBA陕西盖天力俱乐部主教练,使该队成绩由保级进入前八名。

2005年至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兼职教授,并担任交大男篮主教练。当年率队获第一届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第三名。

匡鲁彬;(1956—) 黑龙江呼兰人,国家队著名后卫,身高1.93米。

曾代表武汉部队篮球队、“八一”篮球队,多次取得全国冠军称号。1978年选入国家队,获第8、9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12名,获第9届、第10届亚运会冠军和亚军,1979、1981和1983年第10、第11、第12届亚洲锦标赛冠军、1984年第23届奥运会第10名。他攻守兼备,技术全面,中距离跳投准确,是国家男篮的主力队员。1983年第12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被选入亚洲明星队。

1987年在“八一”男子篮球队任教练员兼队员。从八一队转业后到国家体委篮球处工作,并于2001年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球中心运管部主任。多次担任国字号队伍领队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

1999年被选为新中国篮球运动50杰之一。

李亚光;(1958—) 江苏省镇江人。著名篮球攻击型后卫,身高1.88米,运动健将。

他1975—1977年代表重庆市,1977年代表四川省男子篮球队参加全国比赛,1980年入选国家男篮二队,1981年入选中国男子篮球队。之后,李亚光曾多次代表国家出访和参加国际邀请赛、亚洲与世界性重大比赛,1981年和1983年中国男篮分别获得第11届世界大学生和第1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第11名和第5名,1983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第 12、13届亚洲锦标赛的第1名和第31中,1982年和1986年曾获第9届和第10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第11名和第9名,1984年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男子篮球比赛中,获第10名。李亚光的技术特点是,攻守技术全面,中远距离投篮准确,突破能力强。在比赛中表现出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有“拼命三郎”的美称。